新刑诉法重大变化解析2
庭的,鉴定人应当出庭作证。经人民法院通知,鉴定 人拒不出庭作证的,鉴定意见不得作为定案
第19 页共 29 页 的根据
2020/4/24
23
强制出庭作证的例外
第188条:经人民法院通知,证人没 有正当理由不出庭作证的,人民法院可 以强制其到庭,但是被告人的配偶、父 母、子女除外。
例外规定与大义灭亲的关系问题
违反前款规定的,应当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辩护人涉嫌犯罪的,应当由办理辩护人所承办 案件的侦查机关以外的侦查机关办理。辩护人 是律师的,应当及时通知其所在的律师事务所 或者所属的律师协会。
2020/4/24
39
(六)审判制度的变化与完善
1、一审程序中主要体现在繁简分流 2、检察机关向法院要全案移送材料 .. 3、明确二审开庭范围.. 4、死刑复核程序的变化 5、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2020/4/24
10
(二)基本过程
2003年10月,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 将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列入了立法规划 经过了2届人大;将近10年
2020/4/24
11
(三)立法指导思想
1、坚持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循序渐进 地推进我国刑事诉讼制度的完善..
2、坚持统筹处理好惩治犯罪与保障人 权的关系。..
(四)侦查措施的变化与完善
1、对传唤、据传时间做了调整 .. 2、建立了询问时的录音录像制度.. 3、技术侦查纳入法典 4、强化对侦查活动的监督..
2020/4/24
35
技术侦查措施
第一百四十八条 公安机关在立案后,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 怖活动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重大毒品犯罪或者其他严 重危害社会的犯罪案件,根据侦查犯罪的需要,经过严格
2020/4/24
30
指定居所执行监视居住问题
第七十三条监视居住应当在犯罪嫌疑人、被 告人的住处执行;无固定住处的,可以在指定 的居所执行。对于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 怖活动犯罪、特别重大贿赂犯罪,在住处执行 可能有碍侦查的,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或者公 安机关批准,也可以在指定的居所执行。但是, 不得在羁押场所、专门的办案场所执行。
2020/4/24
33
严格控制拘留逮捕后不通知家 属的范围
一是从案件范围上 控制 二是有碍侦查而不通知家属的规定仅适用
于拘留,而不再适用于逮捕、监视居住 三是在拘留之后,还须具备有碍侦查条件 四是规定了有碍侦查的情形消失以后,应
当立即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 ,而不是 家属或单位。
2020/4/24
34
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尚不足以防止发生下列社会危险性的,应 当予以逮捕: (一)可能实施新的犯罪的; (二)有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或者社会秩序的现实危险的; (三)可能毁灭、伪造证据,干扰证人作证或者串供的; (四)可能对被害人、举报人、控告人实施打击报复的; (五)企图自杀或者逃跑的。 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十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或者 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曾经故意犯罪或者身 份不明的,应当予以逮捕。 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取保候审、监视居 住规定,情节严重的,可以予以逮捕。
(一)不公开真实姓名、住址和工作单位等个人信息; (二)采取不暴露外貌、真实声音等出庭作证措施; (三)禁止特定的人员接触证人、鉴定人、被害人及其近亲属; (四)对人身和住宅采取专门性保护措施; (五)其他必要的保护措施。 证人、鉴定人、被害人认为因在诉讼中作证,本人或者其近亲属的人
身安全面临危险的,可以向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请求予以 保护。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依法采取保护措施,有关单位和个 人应当配合。
供述和辩解; (六)鉴定意见; (七)勘验、检查、辨认、
侦查实验等笔录; (八)视听资料、电子数据。
2020/4/24
18
不得自证其罪
新刑诉法第50条:“ 审判人员、检察 人员、侦查人员必须依照法定程序,收 集能够证实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或 者无罪、犯罪情节轻重的各种证据。严 禁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 其他非法方法收集证据,不得强迫任何 人证实自己有罪。
的批准手续,可以采取技术侦查措施。 人民检察院在立案后,对于重大的贪污、贿赂犯罪案件以及利用
职权实施的严重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重大犯罪案件,根据侦查犯 罪的需要,经过严格的批准手续,可以采取技术侦查措施,按照 规定交有关机关执行。
追捕被通缉或者批准、决定逮捕的在逃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经过批准,可以采取追捕所
2020/4/24
37
律师会见嫌疑人方面的变化
1、一般案件会见嫌疑人时的手续 2、特殊案件会见许可 3、会见不受监听 4、会见内容上,自审查起诉之日起
可以向犯罪被告人核实证据
2020/4/24
38
涉嫌干扰司法机关诉讼活动问题
第四十二条辩护人或者其他任何人,不得帮助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隐匿、毁灭、伪造证据或 者串供,不得威胁、引诱证人作伪证以及进行 其他干扰司法机关诉讼活动的行为。
2020/4/24
8
二、刑诉法再修改基本情况
(一)再修改概况 (二)修改基本过程 (三)立法指导思想 (四)特点..
2020/4/24
9
(一)再修改概况
2012年3月14日,《全国人民代表 大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 法的决定(草案)》由第十一届全国人大 第五次会议以2639票赞成、160票反对、 57票弃权表决通过。3月17日,新华社 受权全文播发了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 新的刑事诉讼法将于2013年1月1日起 施行。
2020/4/24
22
作证范围
第一百八十七条 公诉人、当事人或者辩护人、诉讼代 理人对证人证言有异议,且该证人证
言对案件定罪量刑有重大影响,人民法院认为证人有 必要出庭作证的,证人应当出庭作证。
人民警察就其执行职务时目击的犯罪情况作为证人出 庭作证,适用前款规定。
公诉人、当事人或者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对鉴定意见 有异议,人民法院认为鉴定人有必要出
2020/4/24
15
(二)证据制度的变化与完善
1、证据的概念与种类 2、不能自证其罪 3、非法证据排除 4、证人出庭制度及例外 5、证人保护 6、举证责任
2020/4/24
16
1996刑诉法(现行): 新刑诉法:
第42条: 证明案件 第48条 :可以用于
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 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
2020/4/24
26
举证责任
新刑诉法: 第四十九条 公诉案件中被告人有罪的举
证责任由人民检察院承担,自诉案件中 被告人有罪的举证责任由自诉人承担。
举证责任与证明责任 没有例外 的规定
2020/4/24
27
(三)强制措施的变化与完善
1、适当定位监视居住措施,明确了适用 条件
2、指定居所执行监视居住问题 3、明确了逮捕条件,加强了对逮捕的控
有工作单位的证人作证,所在单位不得克扣或者变 相克扣其工资、奖金及其他福利待遇。
2020/4/24
25
出庭作证的证人保护问题
第六十二条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 织犯罪、毒品犯罪等案件,证人、鉴定人、被害人因在诉讼中作证,本 人或者其近亲属的人身安全面临危险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 机关应当采取以下一项或者多项保护措施:
都是证据
都是证据。
2020/4/24
17
现行:42条
证据有下列七种: (一)物证、书证; (二)证人证言; (三)被害人陈述; (四)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供述和辩解; (五)鉴定结论; (六)勘验、检查笔录; (七)视听资料。
新:48条 证据包括: (一)物证; (二)书证; (三)证人证言; (四)被害人陈述;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2020/4/24
19
不得自证其罪的进步与不足
进步
不足:表述不规范
与如实回答的关系问题
2020/4/24
20
非法证据排除
排除的范围 排除的阶段与主体 排除的内容 对涉嫌违法证据的证明责任
2020/4/24
21
证人出庭作证制度
1、作证范围 2、强制出庭作证.. 3、强制出庭作证的例外
2020/4/24
4
新刑诉法重大变化解析
一、刑诉法再修改的背景与影响
(一)背景 (二)影响与评价
2020/4/24
5
(一)刑诉法再修改背景
1、现行刑诉法在公安司法实践活动中存 在某些突出问题。
2、现行刑诉法的规定无法完全满足现实 需要..
3、我国公民权利意识不断增强,对司法 公正特别是程序正义的要求提出了更高 的标准..
4、国际国内环境变化呼唤刑诉法修改..
2020/4/24
6
现行刑诉法在公安司法 实践活动中存在某些突 出问题。
近几年出现了影响大的 冤案: 杜培武案 佘祥林案 赵作海案
2020/4/24
7
刑诉法再修改的影响与评价
1、影响大 2、给执法、司法工作
尤其是公安执法工作 带来了新的挑战 3、总体上刑诉法修改 是中国法治文明的一 次重大进步 ,但对 有个别条款存有争议
3、坚持着力解决在惩治犯罪和维护司法 公正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2020/4/24
12
三、新刑诉法的重要变化内容 解析
(一)将“尊重和保障人完善
(三)强制措施的变化与完善
(四)侦查措施的变化与完善
(五)辩护制度的变化与完善
(六)审判制度的变化与完善
2020/4/24
31
明确了逮捕条件,加强了对逮 捕的控制
第一、明确了条件,进行了细化。 第二,明确把监视居住作为逮捕的替代
措施 第三,加强了审查批捕的参与性 第四,逮捕后,检察机关对逮捕的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