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韩中风俗对比论文

韩中风俗对比论文

韩中风俗对比
以中韩风俗为对象进行研究,从衣、食、住三个方面进行介绍,目的是能够了解认识两国风俗的各自特点及异同点。

本研究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三部分:第一,在序论部分主要对本研究的研究必要性、研究目的以及研究意义进行介绍。

第二,正文部分对韩中衣、食、住方面的风俗进行对照研究。

第三,结论部分对前文的研究进行整理。

中韩风俗对比
1韩中服饰对比
1.1韩国的服饰风俗
在韩国,人们日常以穿着洋服为主,男子多穿西装,女子着连衣裙,款式很多。

但在节日和有特殊意义的日子里人们都习惯身着韩服参加。

韩服是韩民族的传统服装,韩服优雅且有品位,也是韩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一。

韩服分很多种,有节日服、周岁服、祭祀服等等,每种韩服有着不同的穿着场合。

节日服是必需的,过年时不穿韩服会被视为无礼。

韩服着装比现代服装复杂得多,一般女性的韩服是短上衣搭配优雅的长裙,男性则是短褂搭配长裤,以细带缚住宽大的裤脚
周岁服是在孩子的一周岁仪式上穿着的韩服,在韩国,孩子一周岁的时候要举行祈求孩子,无病长寿的仪式。

在仪式上,男孩子穿浅色衣服,一般是蓝色边粉红色短衣、浅紫色裤子,上面穿蓝色背心,草绿色衣带。

女孩子用深绿色或黄色做短衣,穿七色彩缎长
裙,也有家庭给周岁的女孩子穿唐装。

1.2中国的服饰风俗
和韩国相比,中国传统服装并不统一。

因为我们是一个多民族大家庭,各个兄弟民族服饰不同。

另外各地差异太大。

南方的衣服薄,北方的衣服厚,衣料不同,山区和平原不同。

而且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历史源远流长,从商朝到民国,民族的服装也在一直变化。

就目前而言,公认的汉民族服装是唐装和旗袍。

辛亥革命后,在日常生活中,国人穿着以洋服为主,但也不乏出现了一些中国特有的服饰。

下面以旗袍为例介绍一下中国服饰。

旗袍,被看作中国服饰的典型,也是带有满族风格,体现西式审美并采用西式剪裁的时装。

旗袍因为能把亚洲女性体态和曲线美充分显示出来,而备受国人喜爱,是20年代后期中国新女性的典型装扮。

1.3中韩服饰的差异
中韩两国地理位置相近,交流频繁,所以在服饰上有许多相似之处。

韩服最初主要是受中国唐代服饰的影响,服饰特点几乎与唐朝无异。

韩服的个性发展开始于李氏朝鲜中期,从那以后,女装逐渐向高腰、襦裙发展,同中国服饰的区别逐渐增大。

但朝服、官服等重要礼服,仍一直延续着较多的中国特色。

无论是汉服还是韩服,它们都非常讲究颜色和图案,在历史上都会因身份的差异,在花纹、色彩上有过很大差别。

一般皇帝穿的是象征宇宙中心的黄色服饰,而平民则多身着朴素的白色服装。

而图案方面,制作者都喜欢选择
青松、竹子、云和牡丹为花样,青松和竹子代表坚定不移的意志和君子风范,而云和牡丹则象着远离世俗的超脱境界和华丽富贵。

在当今,中韩的日常穿着都以洋服为主,样式多种多样,服饰文化之间的交流也很多。

2韩中饮食对比
2.1韩国饮食的风俗
韩国的传统饮食有很多,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国的四大传统节日,即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也随着汉文化的传播很早就传到了朝鲜半岛、日本和越南等地。

春节是韩国节日中最隆重的一个。

在韩国,新年早晨要祭拜祖先。

这意味着新一年的开始。

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准备年糕,韩国也流行着吃饺子的习俗,另外也会做些韩国人喜欢的中国的各种零食。

韩国冬天有腌制泡菜的风俗,历经多年一直保存至今。

泡菜、海鲜酱、大酱等发酵食品则成为韩国最具代表性同时也具有丰富营养价值的食品。

中秋节是一年之中农业收获的季节,米和水果最为丰盛,所以在这个时候就会做年糕和制酒。

在韩国,中秋的传统饮食是松饼,使用米粉做皮,里面放上花生、红豆、栗子、枣等材料一起做成的。

中秋节的前一天晚上,明亮的月光下,全家人聚在一起做松饼。

韩国很久以前就有松饼做的越漂亮,将来的配偶就会越好的说法。

所以,还很多女子都努力将松饼做的很漂亮。

2.2中国饮食的风俗
中国是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饮食文化。

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各地气候、物产、风俗习惯都存在着差异。

长期以来,在饮食上也就形成了许多风味。

中国一直就有“南米北面”的说法,口味上有“南甜北咸”之分。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第一大节,春节的前一天叫做除夕。

在这一天,北方人包饺子,南方人做年糕。

水饺和年糕都是吉祥如意的好兆头。

除夕之夜,全家人在一起吃“团圆饭”,吃团圆饭时,桌上的鱼是不能动的,因为鱼代表“富裕”。

是不是很奇怪?所以鱼不能吃。

中秋节,中秋之夜拜月赏月,月饼是必不可少的。

月饼是一种形状像圆月的面点。

月饼的面上通常印有许多图案。

是团圆的象征。

中秋之夜,人们就对圆月摆上月饼和各色水果作为供品,祭拜圆月。

拜月之后,一家人一起观赏并吃月饼。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月饼的馅儿也有新的变化。

月饼的制作材料也很多。

馅儿的味道也是非常好。

月饼同样也是中秋节走亲访友的礼品。

2.3中韩饮食风俗差异
中国和韩国在饮食文化上有很多的共同之处。

两国都是农业大国,都喜欢以大米为主食。

两国从古至今都非常重视礼节,在饮食中有很多讲究都是相似的。

比如,人们都非常尊重长者和地位高的人,不管是就座还是吃饭,都以他们为中心。

长者和地位高的人应坐在主座,只有长者和地位高的人开始动筷子之后,其他人才可以吃饭。

吃饭时不可以高谈阔论,用餐完毕后将筷子整齐放在餐桌的
桌面上。

敬酒自己的酒杯要比别人的低,以示尊敬。

中国地大物博而各地区人们的饮食习惯上存在较大差异。

大部分地方的人吃辛辣食物,各地都有人们各自喜欢的食物。

天气冷的地方,人们喜欢辣的食物,天气炎热的地方,人们喜欢的食物清淡。

这个在韩国也一样。

3结论
中韩两国有着紧密的联系,无论从地理位置还是历史文化,都使我们具备了交流的条件,我们的沟通中共同点很多,在交流中我们要做的不是一味的讲民族主义,重要的是两种文化的相融,对中国来讲更多的是对传统文化的召回。

从中韩两国的风俗的对比中,不难看出中国人们舍弃了太多优秀的传统文化,没有发展出更好的现代文化,反而是盲目的追求所谓的时尚。

中国是礼仪之邦,但那只是过去,并不能说明现在。

所以,我们要在发展政治经济的同时,不断传承中国的文化风俗,召唤已经渐渐离开人们生活的优良传统文化,让中国成为现代的“礼仪之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