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复习题专升本题中国文学史

复习题专升本题中国文学史

3、神话:神话是上古先民通过幻想以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所作的形象描述和解释,用虚幻的想象表现了先民们征服自然、战胜自然的强烈愿望和乐观主义、英雄主义精神,是人类早期不自觉的积极浪漫主义艺术创作。

它是原始文学的一种重要样式,是后世文学艺术的重要土壤和武库
1.神话的保存
中国古代文献中,除了《山海经》等书中记载神话比较集中之外,其余则散见于《楚辞》。

《庄子》,《淮南子》,《列子》等。

.神话类型
一、创世神话中国古代的创世神话,以盘古故事最为著名:
二、始祖神话女娲补天女娲抟黄土作人
三、洪水神话鲧禹治水(洪水神话集中反映了先民在同大自然作斗争中所积累的经验和表现出的智慧)。

四、战争神话黄帝擒蚩尤
五、发明创造神话夸父逐日
诗经的编辑
“献诗”说:“采诗”说:“删诗”说:
3.汉代的今文诗和古文诗
《诗经》在汉代流传甚广,出现了今文的鲁、齐、韩三家诗。

三家诗在西汉被立为博士,成为官学。

三家诗兴盛一时。

鲁人毛亨和赵人毛苌的古文“毛诗”晚出,在西汉虽未被立为学官,但在民间广泛传授,并最终压倒了三家诗,盛行于世。

后来三家诗先后亡佚,仅存“毛诗”,流传至今。

4.风雅颂
《诗经》按风、雅、颂分为三类。

风即音乐曲调,国风即带有各诸侯国地方色彩的乐歌。

计十五国风,共160篇。

国风中,大部分是西周时期的民歌。

是诗经中的精华。

“雅”即正,指朝廷正乐,西周王畿的乐调。

雅分为大雅和小雅。

颂是王室宗庙祭祀用的舞曲乐歌,分为周鲁商三颂。

可谓庙堂文学之祖
5.风雅精神
《诗经》表现出的关注现实的热情、强烈的政治和道德意识、真诚积极的人生态度,被后人概括为“风雅”精神,直接影响了后世诗人的创作。

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展开,结合例子)
6.赋就是铺陈直叙,即诗人把思想感情及其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

比就是比方,。

兴则是触物兴词
先秦散文:历史散文
诸子散文
1.《尚书》组成部分
《尚书》是商周记言史料的汇编,包括《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部分。

2、春秋三传:解释《春秋》的《左传》、《公羊传》和《谷梁传》三部书的合称
《楚辞》
1.什么叫楚辞?
战国时,楚国出现的以屈原作品为代表的一种新诗体。

它“书楚语,作楚声,记楚地,名楚
物”,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

此外也指以屈原为首的楚辞作家的诗歌总集。

3、《天问屈原所作的仅次于《离骚》的长诗。

它以反诘的形式,一连提出170多个问题被认为是“千古奇文”
《九辩》是宋玉的代表作,悲秋主题
秦汉辞赋
历史散文
1.什么叫骚体赋?汉大赋?
骚赋指的是模仿屈原《离骚》等楚辞作品而写成的一种赋。

这种赋在内容上侧重于咏物抒情,且多抒发哀怨之情,近于《离骚》的情调。

在形式上也与楚辞接近,常用带有“兮”字的语句。

如贾谊的《吊屈原赋》、《服鸟赋》,司马相如的《长门赋》,司马迁的《悲士不遇赋》。

汉大赋(新体赋):大赋是汉赋的典型形式。

大赋在形式上篇幅较长,结构宏大,多采用主客问答的结构形式,一般由小序、正文、结尾三部分组成,韵文与散文相间,散文的成份较多;在内容上以写物为主,以“润色鸿业”(班固《两都赋序》)为目的,兼有讽喻劝谏。

在艺术上最突出的特点就是采用铺张扬厉的手法和博富绚丽的辞藻,对事物作穷形极貌的描写,显示了绵密细致、富丽堂皇的风格特征。

枚乘的《七发》标志汉大赋的正式形成。

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和《上林赋》是最典型的作品。

司马相如代表作
《子虚赋》《上林赋》
《史记》艺术特色
4.《汉书》体例
班固编撰的《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5.什么叫汉乐府?保存情况?
两汉乐府诗是指由朝廷乐府系统或相当于乐府职能的音乐管理机关搜集、保存而流传下来的汉代诗歌。

六朝有些总集专门收录乐府古辞,其中主要是两汉乐府诗。

至梁沈约编纂《宋书》,其《乐志》收录两汉乐府诗尤为众多。

宋郭茂倩编《乐府诗集》,把汉至唐的乐府诗搜集在一起,共分为12类:郊庙歌辞、燕射歌辞、鼓吹曲辞、横吹曲辞、相和歌辞、清商曲辞、舞曲歌辞、琴曲歌辞、杂曲歌辞、近代曲辞、杂歌谣辞、新乐府辞。

两汉乐府诗主要保存在郊庙歌辞、鼓吹曲辞、相和歌辞和杂歌谣辞中,而以相和歌辞数量最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