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专升本考试语文历年真题

专升本考试语文历年真题

专升本大学语文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A、B、C、D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请选出正确的选项,并按要求填涂答题卡上相应的字母。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信誓旦旦”一语出自 ( )A.《行路难》B.《氓》C.《国殇》D.《短歌行》2.陶渊明生活的朝代是 ( )A.东晋B.六朝C.汉末D.西晋3.“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出自 ( )A.《秋水》B.《季氏将伐颛臾》C.《陈情表》D.《五代史伶官传序》4.《五代史伶官传序》一文通过五代后唐庄宗盛衰兴亡的史实来证明中心论点,运用的表现手法是 ( )A.象征B.夸张C.对比D.比喻5.柳永是 ( )A.南宋婉约派词人B.南宋豪放派词人C.北宋婉约派词人D.北宋豪放派词人6.《苦恼》一文的作者契诃夫的国籍是 ( )A.美国B.俄国C.法国D.英国7.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一词最突出的语言技巧是 ( )A.叠字B.比喻C.拟人D.夸张8.欧阳修的《五代史伶官传序》是一篇 ( )A.史论B.辞赋C.小说D.奏疏9.宋代作家中作有《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的是 ( )A.欧阳修B.李清照C.辛弃疾D.苏轼10.小说《苦恼》的作者是 ( )A.契诃夫B.巴尔扎克C.莫泊桑D.屠格涅夫11.下列哪位作家属唐宋八大家之一 ( )A.杜甫B.辛弃疾C.王安石D.李清照12.下列作品中,属于书信体驳论文的是 ( )A.《五代史伶官传序》B.《答李翊书》C.《陈情表》D.《答司马谏议书》13.《山居秋暝》中,表现作者有隐居山中之意的诗句是 ( )A.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B.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C.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D.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14.苏轼的《前赤壁赋》主要描写了哪三种景物? ( )A.清风、明月、芦荻B.江水、明月、清风C.清风、黄花、梧桐D.明月、江水、秋花15.下列词人中,属于豪放派的是 ( )A.欧阳修B.李清照C.柳永D.苏轼16.七斤、八一嫂、赵七爷是鲁迅哪部小说中的人物 ( )A.《阿Q正传》B.《灯下漫笔》C.《风波》D.《药》17.《种树郭橐驼传》是一篇 ( )A.记事散文B.寓言故事C.神话传说D.传记散文18.代表沈从文艺术创作高峰的一部中篇小说是 ( )A.《长河》B.《湘西》C.《边城》D.《萧萧》19.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著名历史著作是 ( )A.《国语》B.《左传》C.《战国策》D.《史记》20.主张文章应该“有补于世”、“以适用为本”的文学家是 ( )A.王安石B.韩愈C.柳宗元D.欧阳修21.在下列诗作中,以弃妇为抒情主人公的是 ( )A.《关山月》B.《国殇》C.《氓》D.《短歌行》22.中国现代小说的奠基人是 ( )A.曹禺B.巴金C.鲁迅D.茅盾23.在中国文学史上,开创豪放词派的词人是 ( )A.李煜B.苏轼C.柳永D.辛弃疾24.“易安居士”是指 ( )A.苏东坡B.李清照C.王安石D.辛弃疾25.下列哪位作家是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之一? ( )A.契诃夫B.泰戈尔C.屠格涅夫D.伏尔泰26.“夙兴夜寐”一语出自()A.《短歌行》B.《诗经•卫风•氓》C.《国殇》D.《蜀相》 27.《氓》中使人物性格得到鲜明体现的方法是()A.类比B.对比C.象征D.侧写28.在《诗经》中最具有民歌特点的作品是()A.国风 B.大雅 C.周颂 D.商颂29.下列诗句中使用了比兴手法的是()A.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B.淇则有岸,隰则有泮C.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D.尔卜尔筮,体无咎言30.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一首()A.婉约词 B.豪放词 C.风雅词 D.田园词31.“三苏”是()A.苏洵、苏轼、苏舜钦 B.苏洵、苏轼、苏辙C.苏洵、苏舜钦、苏辙 D.苏轼、苏辙、苏舜钦32.词人李清照生活的年代是()A.南唐 B.北宋 C.南宋 D.北宋南宋交替之间 33.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是()A.婉约词 B.豪放词 C.风雅词 D.田园词34.李清照的词集是()A.《漱玉词》 B.《乐章集》 C.《淮海词》 D.《稼轩词》35.“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三句所用修辞手法是()A.排比和比喻 B.比喻和拟人 C.拟人和比拟 D.比拟和排比36.词题“登建康赏心亭”的建康是今天的()A.南京 B.洛阳 C.开封 D.西安37.“刘朗才气”中的“刘朗”是指()A.刘备 B.刘邦 C.刘桢 D.刘禹锡38.《谏逐客疏》一文中“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说之”的“说”的含义是().A.讲述B.通“税”,止息C.通“悦”,喜爱D.通“脱”,脱下39.《春江花月夜》一诗中统摄各种物像的枢纽是().A.春B.江C.月D.夜40.《前赤壁赋》一文中“侣鱼虾而友麋鹿”的“侣”、“友”在用法上是().A.意动用法B.使动用法C.名词用作状语D.倒叙句式41.《雨巷》在表述诗人对美的追求和飘渺感情时,通过的是().A.丁香姑娘B.梦C.油纸伞D.雨巷42.鲁迅《风波》中刻画九斤老太的典型细节是().A.好香的干菜,……听到了风声了么B.遇事一句口头禅:“一代不如一代”C.知道什么地方的闺女生了个夜叉之类D.夏天吃饭不点灯43.《论语》是我国先秦时期的一部散文集,它的体例是()A.语录体B.纪传体C.评述体D.编年体44.“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之急而后私仇也”中的“先、后”是()A.使动词 B.意动词C.为动词D外动词45.在李斯《谏逐客书》一文中,作者先列举几代秦君广招贤才的历史事实,然后得出“此四君借以客之功”的结论,这里所采用的论证方法是()A.对比法B.演绎法C.类比法D.归纳法46.《史记》中所用的几种文体是()A.本纪、表、书、世家、列传B. 序、志、书、世家、列传C. 本纪、表、书、铭、策D. 本纪、世家、列传、志、书47.被誉为“田园诗之祖”的东晋大诗人是()A. 谢灵运B王维 C. 陶渊明 D.谢朓48.《登高》中连结全诗景与情的关键词语是()A.登高B.苦恨C.悲秋D.孤独49.“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出自()A.《锦瑟》B.《无题》C.《春雨》D.《隋宫》50.在盛唐诗坛上,田园山水诗派的代表作家是()A.张九龄B.李白C.王维D.岑参51.李煜《虞美人》中,寓意良辰美景的事物是()A.春花秋月B.小楼东风C.雕栏玉砌D.一江春水52.苏轼称赞为“诗中有画”的诗人是()A.杜牧B.刘禹锡C.张继D.王维53.被列宁称为“中国十一世纪改革家”的政治家和文学家是()A.屈原B.曹操C.王安石D.韩愈54.李清照前期词作风是()A.豪放悲壮B.清丽婉转C.委婉曲折D.低沉伤感55.张养浩《山坡洋·潼关怀古》中,体现全曲主旨的语句是()A.峰峦如聚,波涛如怒B.伤心秦汉经行处C.宫阙万间,都做了土D.兴,百姓苦;亡,百姓苦56.《风波》中九斤老太反复唠叨“一代不如一代”说明了()A.张勋复辟只是一场闹剧B.农民麻木,无动于衷C.当时中国的黑暗D.心中的恐慌57.《雨巷》的作者是()A.郭沫若B.戴望舒C.闻一多D.徐志摩58.《风波》出自鲁迅的()A.《呐喊》B.《野草》C.《而已集》D.《三闲集》59.( )是我国现实主义诗风的源头。

A.《诗经》B.《楚辞》C.汉乐府诗D.近体诗60.杜甫的诗歌主要表现出()的风格特点。

A.雄奇奔放B.清丽自然C.沉郁顿挫D.平易通俗61.诗歌以“无题”命名,为()所创。

A.李清照B.李商隐C.李煜D.李白62.《雨巷》一诗中的“丁香姑娘”象征了()。

A.新娘B.飘忽不定的理想C.美好的明天D.梦中情人63.《五代史伶官传序》一文的作者是()。

A.欧阳修B.王安石C.苏轼D.柳宗元64.《谏逐客书》一文的中心论点是()。

A.驱逐客卿是错误的B.重物轻人不是统一天下的正确做法C.秦国依靠客卿才能强大起来D.驱逐客卿就好像藉寇兵赍盗粮65.年轻时便立下“上马击狂胡”的壮志,生平诗作近万首的南宋文学家是()。

A、辛弃疾B、陆游C、范成大 D.杜甫66.杜甫《登高》一诗的诗眼是()A.落木B.悲秋C.霜鬓D.长江67.后人把以“国风”为代表的《诗经》与以《离骚》为代表的《楚辞》并称为()A.风骚B.楚辞C.韵文D.诗歌68.秦朝唯一的文学家是()A.吕不韦B.李斯C.司马相如D.秦始皇69.“虞美人”指的是()A.题目B.词调名(词牌)C.曲调名D. 引言70.“默然彳亍着”中“彳亍”二字的正确读音为()A.zhì zhùB.chíchúC.chìchùD. chí chù71.写出“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诗句的唐代诗人是()A.张若虚B.孟浩然C.王维D.张九龄72.孔子思想的核心是()A.礼B.仁C.忠D.智73.柳宗元的《蝜蝂传》是一篇( )A. 寓言故事B. 说明文C.小说D.传记74.《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表达了作者对()的深切的思念之情。

A.朋友B.弟弟C.妻子D.父亲75.巴金的《爱情三部曲》是指()A.《家》、《春》、《秋》B.《雾》、《雨》、《电》C .《风》、《雨》、《雾》 D.《家》、《冬》、《秋》76.《现代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一文的作者是( )A.朱光潜B.周培源C.郁达夫D.钱学森77.《诗经·氓》“女也不爽,十贰其行”句中“爽”字的含意是( )A.舒心B.爽朗C.差错D.痛快78.“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的诗句出自( )A.李白《行路难》B.陶潜《归园田居》C.陆游《关山月》D.王维《山居秋暝》79.在盛唐诗坛上,有着“伟人浪漫主义诗人”称号的诗人是( )A.王昌龄B.杜甫C.张若虚D.李白80.讲究文采、对仗、韵律、每首限定为8句的一种文体是( )A.古体诗B.词C.曲D.律诗81.有着“雨巷诗人”称号的现代作者是( )A.徐志摩B.戴望舒C.闻一多D.郁达夫82.李斯写作《谏逐客书》的目的是( )A.为了提倡而“游间于秦耳”B.劝说秦王不要驱逐客卿C.夸说客卿对于秦国的作用D.劝说秦王不要消灭六国83.我国先秦时期的语录体散文集是( )A.《大学》B.《论语》C.《中庸》D.《孟子》84.“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诗句出自( )A.李白《梁甫吟》B.孟郊《游子吟》C.杜甫《前出塞》D.辛弃疾《水龙吟》85.散文《秋夜》的作者是( )A.茅盾B.老舍C.巴金D.冰心86.“休说鲈鱼堪鲙,尽西风,季鹰归朱?”所引用典故的主人公是( )A.张翰B.刘备C.桓温D.许汜87.在学习民歌的基础上,创造、发展了“楚辞”这一新的诗歌样式的诗人是( )A.宋玉B.李斯C.韩非D.屈原88.自觉为小人物立言、自命是纽约四百万贫民代表的作家是( )A.莫泊桑B.欧亨利C.契诃夫D.屠格涅夫89.最能体现《山坡羊·潼关怀古》主题思想的一句是( )A.山河表里潼关路B.宫阙万间都做了土C.望两都,意踌躇D.兴,百姓苦;亡,百姓苦90.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是( )A.王安石B.苏东坡C.欧阳修D.黄庭坚91.《五代史伶官传序》的中心论点是( )A.盛衰之理,在于人事B.满招损,谦得益C.忧劳兴国,逸豫亡身D.祸患积于忽微,智勇困于所溺92.《诗经》中保存民歌最多的是( )A.大雅B.小雅C.国风D.颂93.《氓》一诗中运用了比兴手法的诗句是( )A.氓之蚩蚩,抱布贸丝B.桑之未落,其叶沃若C.不见复关,泣涕涟涟D.士也罔极,二三其德94.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的体裁是( )A.五言古诗B.五言绝句C.五言律诗D.七言律诗95.《归园田居》表达的主要思想情感是( )A.感受农业劳动的艰辛与快乐B.赞赏田园秀美风光C.厌弃官场,崇尚自然D.回乡省亲,天伦之乐96.与“路遥知马力”、“烈火见真金”含义相近的孔子语录是( )A.三人行,必有我师焉B.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C.学而不厌,诲人不倦D.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97.“蚕食诸侯”一句的语法特点是( )A.使动用法B.名词作动词C.意动用法D.名词作状语98.《寓言二则》(哀溺文序、蝜蝂传)的作者是()A.李斯B.苏轼C.柳宗元D.欧阳修99.《春江花月夜》诗中用暗示手法抒写人情的句子是( )A.白云一片去悠悠B.月照花林皆是霰C.何处春江无月明D.汀上白沙看不见100.《登高》的诗眼是( )A.无边落木B.万里悲秋C.不尽长江D.独登台101.《水龙吟》“怕应羞见,刘郎才气”中的刘郎指的是()A.刘邦(汉高祖)B.刘彻(汉武帝)C.刘备(三国蜀主)D.刘禹锡(唐代诗人)102.车夫姚纳是哪篇作品中的人物( )A.契可夫《苦恼》B.鲁迅《风波》C.老舍《骆驼祥子》D.朱自清《背影》103.巴金《秋夜》中主要歌颂了鲁迅先生的( )A.爱国主义精神B.热情关怀青年的崇高精神C.韧性战斗精神D.决不妥协的精神104.被视为儒家道德节操最高境界的孔子语录()A.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B. 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C.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D. 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105.李斯《谏逐客书》能说服秦王的根本原因是()A. 富于文彩,生动感人B. 切中了秦王急于统一天下之心C. 论证了客卿都忠于秦国D. 指出了秦王重物轻人的错误106.柳宗元《哀溺文序》一文的主旨是()A.哀悼遭遇洪灾的人B.嘲讽爱财如命的人C.批评自大逞能的人D.揭露沉迷享乐的人107.下列文章中属于章奏体政论文的是()A. 《答司马谏议书》B. 《五代史伶官传序》C. 《谏逐客书》D. 《廉颇蔺相如列传》108.《五代史伶官传序》所运用的主要论证方法是()A. 演绎法B. 归纳法C. 类比法D.对比法109.《诗经》中用于宗庙祭祀的诗是()A.国风B. 小雅C. 大雅D.颂110.陶渊明《归园田居》中,最能体现该诗主旨和作者情怀的是()A.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B. 羁鸟恋旧林,迟鱼思故渊C.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D.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111.抒发了故国之思、亡国之痛的作品是()A. 杜甫《登高》B. 李煜《虞美人》C. 苏轼《水调歌头》D.陆游《书愤》112.写人物、有浓厚抒情色彩并运用了象征手法的优秀散文是()A. 郭沫若《屈原》B. 朱自清《背影》C. 巴金《秋夜》D.契珂夫《苦恼》113.鲁迅《风波》中人物事件发生的时间是()A. 鸦片战争时期B. 清末康梁变法时期C. 辛亥革命前夕D.张勋复辟时期114.提出文章应“有补于世”“以适用为本”主张的是()A. 王安石B. 苏轼C. 鲁迅D. 胡适115.下列诗人中,属于盛唐边塞诗派代表作家的是()A.李白B.王维C.王昌龄D.杜甫116.《箱子岩》一文重点描写了大端阳节的什么场面()A.狮子舞B.社戏C.灯会D.赛龙舟117.《声声慢·寻寻觅觅》中引词人故乡之思景物是()A.晚来风急B.梧桐细雨C.雁过D.黄花118.下列诗人中最早大量创作田园诗的是()A.王维B.欧阳修C.陆游D.陶渊明119.鲁迅小说《风波》的线索是()A.辫子事件B.赵七爷的长衫C.九斤老太的唠叨D.张勋复辟120.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事信”“言文”的是()A.韩愈B.柳宗元C.欧阳修D.王安石121.“易安居士”是指()A.辛弃疾B.李清照C.王安石D.苏东坡122.欧·亨利的短篇小说体现出的风格是()A.含泪的讽刺B.淡淡的忧伤C.含泪的微笑D.含泪的哀伤123.《苦恼》揭示的主题思想不包括()A.姚纳的漠然B.下层劳动人民内心的痛苦C.人与人之间的冷漠D.俄国社会的黑暗与冷酷124.苏轼、辛弃疾二人属于()A.田园诗人B.婉约词派词人C.豪放词派词人D.南宋词人125.李斯属于战国诸子百家中的()A.墨家B.阴阳家C.法家D.纵横家126.《氓》中运用“赋”的诗句是()A.桑之未落,其叶沃若B.淇则有岸,隰则有泮C.总角之宴,言笑晏晏D.吁嗟鸠兮,无食桑葚127.大量创作“无题”诗对后世特别是宋初西昆派诗人产生很大影响的诗人是()A.王昌龄 B.王维 C.李白 D.李商隐128.辛弃疾在《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自称()A.季鹰B.桓温C.江南游子D.刘郎129.《谏逐客书》中的“客”指的是()A.看客B.游客C.客商D.客卿130.下列孔子语录中表明“乐于切磋”的学习乐趣的是()A.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B.三人行,必有我师焉C.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D.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131.“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使用的修辞手法是()A.比喻 B.反诘 C.对偶 D.排比132.下列句子中,使用了诘问和倒叙句式的是()A.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B.何有于我哉C.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D.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133.“大学”指的是( )A.古代的一种学校B.大人之学,指人的修养C.培养大学生的教育基地D.成年人所读的学校134.《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中重点强调了“八目”中的()A.正心B.修身C.明德D.治国135.《谏太宗十思疏》中,作者在提出“十思”所采用的论证方法是()A.对比论证B.比喻论证C.归纳论证D.演绎论证136.下列使用了名词作状语的句子是()A.根不固而求木之长B.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C.貌恭而不心服D.劳聪明而耳目137.下列作家中,散文成就与韩愈齐名的是()A.杜甫B.柳宗元C.白居易D.张若虚138.《哀溺文序》讽刺的是()A.贪得无厌的人B.见死不救的人C.要钱不要命的人D.舍己救友的人139.下列语句中,使《哀溺文序》的主题思想得到升华的是()A.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B.吾腰千钱,重,是以后C.汝愚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D.且若是,得不有大货之溺大氓者乎?140.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是()A.欧阳修B.司马光C.王安石D.柳宗元141、《五代史伶官传序》要阐明的观点主要的论据是()A.燕王背晋归梁B.庄宗先盛后衰C.庄宗死于非命D.伶人作乱142.《五代史伶官传序》中告诫人们要注意细微小事的警句是()A.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B.满招损,谦受益C.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对困于所溺D.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143.“满招损,谦受益”这句警句属于()A.中心论点B.事实论据C.亲身经历D.理论论据144.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所采用的主要驳论角度是()A.驳斥论点B.驳斥论据C.驳斥论证D.驳斥态度145.《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用以驳斥司马光的立论总原则是()A.受命于人主B.举先王之政C.名实相符D.为天下理财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A、B、C、D、E五个备选选项中,有二至五个符合题目要求,请选出正确的选项,并按要求填涂答题卡上相应的字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