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关于活性污泥膨胀的影响因素与控制研究
关于活性污泥膨胀的影响因素与控制研究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OO7) 文章编号: 8OO7T9O;; "#’()*"’#"
!"#!$%"& ’()*+,-$’*( .%/%0*1,%($ 2 %3*(*,4
5667 年
第 87 卷
第 "# 期
收稿日期: @OO7U6?U6C
关于活性污泥膨胀的影响因素与控制研究
王浩宇 8, 王增长 8, 王小英 @
)*"
王浩宇, 王增长, 王小英
关于活性污泥膨胀的影响因素与控制研7>E?
科技研讨
高, 微生物在高负荷下消耗大量氧气, 造成水中缺氧或低氧条件时, 则可 抑制菌胶团细菌的生长, 而有利于能耐受低氧的球衣菌的大量繁殖 。 !"# 冲击负荷的影响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 短时间内水质水量产生很大波动时, 会引起污 泥膨胀。如果曝气池中有机物浓度突然增加, 活性污泥法系统中原有的 正常运行状态遭到破坏, 污泥中原有的生态体系失去平衡, 生物相发生 变化。 这种情况下, 由于微生物呼吸迅速致使溶解氧含量降低, 丝状微生 物往往易于适应, 尽快恢复活性, 引起污泥膨胀。
#
污泥膨胀处理存在问题
活性污泥法主要是依靠多种微生物群体的生物化学反应来实现污
$ 污泥膨胀的控制方法
$"% $"%"% 环境调控和代谢机制控制方法 适宜的工艺运行条件 控制活性污泥中丝状菌的过量生长和保持沉淀池的正常运行的最 好方法是采用适宜的运行工艺。从生物反应器池形构造设计角度考虑, 宜选用推流式而不是完全混合式曝气池。 改变污水的进水方式可控制浮 游球衣细菌引起的污泥膨胀。 如果出现污泥膨胀情况, 首先, 通过显微镜 的观察和鉴定, 并结合处理厂的运行条件和污水特性, 来决定丝状有机 体生长的可能原因。如果这些可能的原因可以不改变主要的操作, 只通 过一些措施就可以解决, 那么我们也可以采用这些措施来解决问题。例 如, 处理腐质废水, 可采用预加氯的方法; 如果原因是营养缺乏, 可通过 提高该营养供给系统的输入速率来改善这种状态; 为了避免真菌大量生 如果曝气 长引起污泥膨胀, 当 &’ 过高或过低时可向反应器中加酸或碱; 池中溶解氧浓度很低, 可通过提高曝气能力来解决。 $"%"! 生物选择器 在曝气池之前设置接触区, 并在高有机负荷下工作能有效地控制污 泥膨胀。 生物选择器的设计原理是造成曝气池中的生态环境有利于选择 性地发展菌胶团细菌,应用生物竞争的机制控制丝状菌的过度增殖, 从 而控制污泥膨胀。 其具体做法是在完全混合式 “推流” 式曝气池前加一个 利用基质 停留时间与曝气池相比短得多的小池, 局部地提高 !!" 比值, 作为推动力选择性地培养和发展菌胶团细菌, 使其成为曝气池中的优势 菌。 $"%"$ 序批式间歇反应器 ()* 法在防止污泥膨胀方面的良好效能可从 ()* 法的反应阶段底 物浓度的变化来分析。 而此法中反应阶段的底物浓度变化相当于普通曝 气池的分格数为无穷多, 因而工艺本身就是一个能良好地防止污泥膨胀 的选择器。 $"%"# 回流污泥再生法 由于在高负荷下, 微生物仅仅是贮存和吸收有机物为内贮物, 还来 不及氧化。这样造成微生物特别是絮状菌胶团细菌生长速率的降低, 从 而造成丝状菌生长占有优势。+,-./01 等人根据这一理论提出将回流污 泥在一单独设置曝气池内曝气, 将微生物体内贮存物质氧化, 从而使菌 胶团细菌具有最大吸附和贮存能力, 充分再生并恢复活性, 所以可以在 与丝状菌的竞争中获得优势, 抑制丝状菌的过量繁殖, 克服丝状菌膨胀。 $"! $"!"% 加药剂法 加重活性污泥 膨胀污泥的沉淀速度可用增加其比重的方法来增大。 增重的最简单 方法是将原生废水中的可沉淀固体并合于活性污泥絮凝体中。经验证 明, 在无初沉池的处理厂中较少出现污泥膨胀。即使在这种活性污泥中
@
污泥膨胀的影响因素
.*& !<A&0 # 8V6 @V6 ;V6 CV6
6V; 6V7 6V?7 6VN
污泥负荷是设计活性污泥反应池和控制其运行的重要指标。同时是 影响污泥膨胀的重要因素之一,莱斯佩兰西用活性污泥处理一般的城市 例如, 生活污水时, 总结了污泥负荷与 !"# 值的关系。 1=IRS 调查研究了 ;@个 & PA&Q) $ODC7 PA( & PA&Q) 污水处理厂,发现合适的污泥负荷范围是 OD@7 PA( , 低于或高于这个范围都会导致不同程度的污泥膨胀。但当废水的浓度
水处理的目的。影响该工艺正常运行的因素有污水水质、 工艺运行情况 和外界环境条件因素。 上述任何一种因素不能满足正常要求时都有可能 引起污泥膨胀的发生。 随着近几年工业的发展和人们对生活水平要求的 提高, 污水的水质与水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污水处理厂发生污泥膨胀 的次数更加频繁、 影响因素也更加复杂。 污泥膨胀的原因和影响因素相互联系, 错综复杂, 这给人们对该课 题的深入研究造成了一定的困难。虽然 %2 多年来各国在理论和实用控 制技术上取得了很多成果,人们对污泥膨胀这一问题的研究不断加深, 并不断地有新的研究成果发表, 但就污泥膨胀的原因这一问题, 目前有 (3!4) 假说、 积累5再生 (3+! 关污泥膨胀的理论还不完善, 如表面积 !容积 假说、 饥饿假说理论和选择性准则等仅能解释特定条件下的污泥膨 (+) 胀问题。 在实际工作中, 引发污泥膨胀的诱因不可能是单一的, 必须充分了 解和掌握这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才能把活性污泥工艺过程管理好, 发挥 出较高的操作运行水平。所以, 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污泥膨胀机理的 研究, 在此基础上制定出一套经济有效的污泥膨胀控制技术, 才能找到 解决问题的关键办法。 参考文献 7 太原大学学报, !88$, " [6] [%] 陈彩萍 " 活性污泥膨胀的特性及其控制 !:;!97 (9) : [!] 陈丽华, 王增长7 活性污泥膨胀的相关理论及控制方法 [6] 7 科技情 (!) : !22$, %$ %!$;%!97 报开发与经济, 7环 [$] 李庆召, 王定勇7 活性污泥膨胀机理及抑制对策的研究现状 [6] !22% %#;%:7 境保护科学, (<) : [#] 李宇庆, 赵建夫 7 污泥膨胀及其控制技术研究 [6] 7 贵州环保科技, !22#, %2 (#) : !2;!$7 [:] +,-./01 67 =/>?@/A /B 1=?CD1?E. FA-.GE BCA1HE>?/-F 0-AIC>G #4J7 [6] (<) : K/@H-A1?C/> /B 01FC= &@C>=C&AE 7L1?E@ *EF7, %M<:, %M % 8%N;% 8!!7 [9] +,-./01 67 6 )A1,1 47 O??/D17 +/>?@/A /B 1=?CD1?E. FA-.GE BCA1HE>?/-F 0-AIC>G;JJJ [6] 7PBBE=? /B FA-.GE A/1.C>G, %MN# (<) : !$%;!$N7 J@DC>E * Q7 R@/S?, 1>. =/>?@/A /B BCA1HE>?/-F HC=@/0EF C> [N] +,CEF1 ( +7, [6] (#) : 1=?CD1?E. FA-.GE: 3> J>?EG@1?E ’T&/?,EFCF 7 L1?E@ *EF7, %M<:, %M #N%; #NM7 (实习编辑: 李 敏)
污泥负荷 & !PA& !PA " Q ##
8
污泥膨胀的鉴别方法
目前,我国约有 96 :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和大部分工业废水处理厂
采用活性污泥法生物处理工艺。活性污泥沉降性能的好坏, 将直接关系 到污水厂的处理效果。 活性污泥膨胀是活性污泥法工艺运行中经常遇到 的最棘手的问题之一。据调查, 我国绝大部分的污水处理厂都存在不同 超标, 而且还 程度的污泥膨胀现象。 它不仅使污泥流失、 出水悬浮物 (!!) 大大降低了处理能力。 一旦发生污泥膨胀则很难控制或需要相当长的时 间才能恢复, 甚至能导致整个工艺过程的失败。 目前, 鉴定污泥沉降性能 常用指标有: 污泥沉降比: 取反应器中的混合液静置 ;6 <=> 后所形成的沉淀污泥 的容积占原混合液容积的百分比。正常的活性污泥静置沉淀 ;6 <=> 后, 一般可接近其最大密度, 反映出二沉池中活性污泥的浓缩情况。 每 污泥容积指数:曝气池出口处的混合液在经过 ;6 <=> 的静沉后, 克干污泥所形成的沉淀污泥所占有的容积。 可表示活性污泥中菌胶团细 菌结合水率的高低。 污泥成层沉降速度: 混合液静置一段时间后, 形成清晰的泥、 水分界 线, 此后进入成层沉淀阶段, 分界线匀速下降的速度即为污泥成层沉降 速度。 丝状菌长度: 活性污泥单位体积内丝状菌的长度, 该指标用来表示 丝状菌含量。 !"# 值一 我们通常采用污泥指数 (!"#)表示活性污泥的沉淀能力, !"# 值过低, 说明泥粒细小, 无机含量高, 缺 般以介于 ?6$866 之间为宜, 乏活性; 说明污泥沉降性能不好, 并且已经有产生膨胀现象 !"# 值过高, 的可能。当活性污泥系统运行出现膨胀时, 二沉池中污泥 !"# 值就大于 @66 , 污泥结构松散, 沉降性能变差。 当活性污泥沉降性变差, 污泥松散, !"# 大于 876 <%&A ,或成层沉降速度小于 88@ <&B 时即为污泥 不密实, 膨胀。 当丝状菌过量繁殖时, 丝状菌长度大于 86C <&A 的污泥即划为膨胀 污泥。
出现丝状微生物, 污泥的较高比重往往防止了很高的 #$% 值。如果在有 初沉池的处理厂中出现膨胀污泥, 可将部分污水甚至全部污水通过管路 直接送至曝气池, 并保证足够的供氧量。 $"!"! 杀死丝状微生物 投加化学药剂将从污泥絮凝体伸出的丝状微生物破坏或杀灭, 也是 一种控制污泥膨胀的办法。例如投加氯或双氧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