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移动标准化基站机房建设管理规范(V1.0)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安徽有限公司网络部二○○六年十一月目录第一章总则 (3)第二章移动通信基站基础施工规范 (3)第一节一般规定 (3)第二节防雷接地规定 (3)第三节基础施工规定 (4)第四节线缆引入规定 (4)第三章移动通信基站机房、围墙施工规范 (5)第一节机房结构 (5)第二节室内部分 (5)第三节室外部分 (6)第四节围墙部分 (6)第四章移动通信基站设备安装施工规范 (7)第一节线缆布放规范 (7)第二节设备安装规范 (7)第五章移动通信基站施工管理规定 (8)附录A:标准化机房图片 (9)附录B:验收及竣工资料参考表格 (17)附录C:参考规范 (18)第一章总则第1条为规范安徽移动基站机房建设标准,提高基站机房建设和管理水平,特制定本规范。
第2条本规范适用范围:安徽移动自建基站机房。
第3条本规范由省公司网络部负责解释和修订。
第二章移动通信基站基础施工规范第一节一般规定第4条基础施工时应同时考虑室内外接地体的引出位置、数量和引出高度,材料一般采用40mm×4mm热镀锌扁钢,室内接地端子两处,室外接地端子在两排馈线孔下方各一处交流电进线孔下方一处,且室内、外接地端子在接地体引接处为相对方向,距离大于5米,引出机房墙的高度不低于地坪 1.7米。
如基站机房为塔边房,室内接地体引接处应为远离铁塔的一侧。
第5条基础施工时应同时考虑交流电及光缆引入埋设进机房,在机房室外交流进线孔或光缆进线孔下方地坪预留手孔,并预埋钢管(直径100)连通至机房围墙基础之外。
交流引入终端杆至机房应预埋交流引入用钢管,在围墙外转弯处可设置一处手孔,有条件时预埋钢管时应同步预穿交流电缆。
第二节防雷接地规定第6条移动通信基站应按均压、等电位的原理,将工作地、保护地和防雷地组成一个联合接地网。
站内各类接地线应从接地网上分别引入。
第7条机房地网的组成:应沿机房建筑物散水点外设环形接地装置,同时还应利用机房建筑物基础(含地桩)内两根以上主钢筋作引下线与机房地网焊接连通。
第8条铁塔地网的组成:铁塔地网应采用40mm×4mm的热镀锌扁钢将铁塔地基四角塔脚内部金属构件焊接连通组成铁塔地网,并将铁塔地网延伸到塔基四脚外1.5m远的范围,其周边为封闭式;同时还要利用每个塔基地桩内的两根以上主钢筋作为铁塔地网的垂直接地体。
第9条机房接地引入线与雷电流引下线在联合地网引接点的距离,应不小于5m。
铁塔地网与机房地网之间应每隔3-5米相互连通一次且至少有三处相互连通,地网接地电阻不大于5欧。
第10条当接地电阻值达不到要求时,可扩大地网的面积,即在地网外围增设1圈或2圈环形接地装置,或补加垂直接地体。
环形接地装置之间应每隔3~5m相互焊接连通一次;也可在铁塔四角设置辐射式接地体,延伸接地体的长度宜限制在30m以内。
环形接地装置的外形也可根据地形埋设。
对于特殊地层上述措施仍达不到要求时可考虑使用降阻剂。
第11条接地体的上端距地面应不小于0.7m(如地下有岩石,可根据地形决定埋深)。
第12条地网接地体之间的连接,应采用电焊或气焊连接,不宜采用螺钉连接或铆接;无法使用电焊或氧焊的,建议使用热熔焊接。
第13条地网施工中焊接部位,以及从室外联合地网引入室内的接地扁钢应作三层防腐处理,具体操作方式为先涂沥青,然后绕一层麻布,再涂一层沥青。
第14条接地扁钢引出墙体端,应焊接铜排或使用铜铁转换条(铜条和镀锌扁铁焊接),铜铁转换条镀锌扁铁端与地网引出扁铁焊接或采用螺钉连接,铜条出墙端开孔。
第三节基础施工规定第15条基础施工应遵守设计要求及有关规范。
铁塔基础混凝土不小于C25,一般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桩基50mm,其他基础40mm,钢筋锚固长度为40d。
第16条塔基施工时塔基及地埋件尺寸要准确,符合设计要求,要用对角线校核。
一般要求水平边长及对角线误差不大于10 mm,定位板高低(水平)误差不大于3mm,施工过程中应采取固定措施,防止因震捣混凝土而使地脚螺栓位置偏差。
第17条地网施工应采用不小于40mm×4mm的热镀锌扁钢作为水平接地体,用50mm×5mm长2.5m的热镀锌角钢作为垂直接地体,地网及接地体顶部距地面的垂直埋设距离不小于0.7m。
垂直接地体在地沟内的打入深度应不小于2.3m,若地质较硬导致角钢无法打入到要求的深度,可以将角钢的多余部分去除。
为了便于焊接,打入角钢的侧面应与垂直布放的扁钢相平行。
为保证良好的电气连通,扁钢与扁钢搭接长度为扁钢宽度的2倍,焊接时要做到三面焊接。
第18条基础施工观感工艺要求:严禁出现露筋、蜂窝、孔洞、夹渣、疏松、裂缝等。
第19条基础施工完毕,施工单位应及时对外露的铁塔地脚螺栓作防腐处理(涂抹黄油),以防锈蚀。
第四节线缆引入规定第20条交流引入基站的交流供电系统应采用绝缘护套电缆穿钢管埋地、或采用金属铠装电缆埋地引入的方式,其埋地长度应不小于15m(可将电缆环绕机房迂回埋设),并在交流电缆终端杆及机房外墙引上处采用钢管(直径50mm)护套,终端杆处钢管应高出地面2.5m以上,机房外墙处钢管高出地面1.7m以上。
钢管两端口要采取防损伤及防水的措施,可用防火泥作堵塞处理。
电力电缆的外护金属层在机房进线孔位置接入接地端子。
(参考图6)第21条对于不具备埋设电缆或光缆的机房,电缆引入及光缆引入不得直接挂在铁塔上或利用铁塔拉线,应在机房外墙设拉攀架设引线。
需在外墙绕线才能进入机房的线缆,应穿PVC管,PVC管沿墙敷设时应横平竖直,与进线孔对接。
(参考图7) 第22条光缆安装时,应将光缆加强芯和光缆终端盒内专用的加强芯接地母排妥善连接,同时将加强芯接地母排直接与室外馈线接地排相连,布放的接地线宜不小于35mm2,且宜短、直。
若与馈线接地排距离较长(大于2m),也可与室内接地汇集线就近连接。
此外,加强芯专用接地母排应与光缆终端盒体和机架内金属体进行电气隔离。
第三章移动通信基站机房、围墙施工规范第一节机房结构第23条塔下屋基站机房中轴线尺寸一般为5米×5米,净面积为4.7米×4.7米,室内外高差一般不小于300mm,机房屋顶采用结构找坡,自由落水,机房最低净高为3米,屋顶找坡坡度为2%。
第24条机房结构基础部分符合设计要求。
一般做法:1) 材料:砖MU10,水泥砂浆M7.5(或M5.0),混凝土除垫层为C10(或C15)外,其余均为C25; 2) 防潮层做法为1:2水泥砂浆掺3%-5%防水剂抹20厚; 3) 基础底板及地梁主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均为35(或40和35); 4) 基础预留洞位置及尺寸应附合图纸要求; 基础施工完毕后,应及时清理基坑(槽),并用素土从两侧或四周同时均匀地分层进行回填夯实至室内外设计标高,再施工上部结构。
素土的压实系数为 0.94 。
第25条机房上部结构部分符合设计要求。
一般做法:1) 材料:砖MU10,混合砂浆M5.0,混凝土C25钢筋:箍筋为HPB235级, 纵筋为HRB335级。
2)所有现浇的悬挑构件(雨蓬,挑檐)的模板和支撑均须待混凝土的强度等级达到100%,且待上部所有墙身,楼板及屋面施工完毕后方可拆除。
3) 所有现浇的悬挑构件的上部钢筋严禁踩到,踏扁,浇筑混凝土前,必须对钢筋进行修整,方可浇筑。
4) 主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柱为30(或25),梁为25,板为15,由于屋面板跨度大于4000,施工时须预起拱15mm.第26条房顶挑檐不小于30cm;门头雨蓬深度60cm,两边宽度大于门宽20cm。
(参考图5)第27条机房顶面可铺设架空隔热层。
对于屋顶布放设备的机房,可以采用其它方式作隔热处理。
第28条感观工艺要求:严禁出现外形缺陷:缺棱掉角、棱角不直、翘曲不平、飞边凸肋。
严禁出现外表缺陷:麻面、掉皮、起砂、沾污等。
第二节室内部分第29条地面:铺设防滑地砖,规格:600×600,颜色:灰白色或米黄色,垫层与铺法按设计说明。
地砖踢脚:与地砖同质同色,做法按设计说明。
第30条内墙面:刷白色乳胶漆。
满涂腻子2遍,白色乳胶漆2度墙面,做法按设计说明。
顶棚粉刷:刷白色乳胶漆,满涂腻子2遍,白色乳胶漆2度墙面,做法按设计说明。
第31条观感工艺要求:地砖铺设平直无错位,踢脚与地砖缝隙一致。
墙面、天棚抹压平整光洁,手感厚实,不允许有抹印、水泡、沙眼现象,墙体、地面无水气,室内干燥。
第32条电力引线管:墙面砌体预埋直径50的PVC管一根,室内一端距室内地坪2300㎜,室外管口处做防水弯,管体防进水斜度高低差2cm。
一般位于机房进门左面墙上。
第33条光缆引线管:墙面砌体预埋直径50的PVC管一根,室内一端距室内地坪2480㎜,室外管口处做防水弯,管体防进水斜度高低差2cm。
一般位于机房进门对面墙上。
第34条馈线洞:与室内两排走线架位置相对应,馈线洞应做两处,馈线洞墙面砌体预埋直径50的PVC管各12根(横四竖三),下沿距室内地坪2480㎜,两端与墙平齐,管体防进水斜度高低差2cm。
未用的馈线进孔应用防火泥进行封堵。
一般位于机房进门右面墙上。
(参考图10)第35条空调室内外机的连接管:墙面砌体预埋直径110的PVC管一根(与空调排水孔同孔),两端与墙平齐,室内一端距室内地坪50-150㎜(也可根据空调连接管安装位置确定),管体防进水斜度高低差2cm。
一般位于机房进门右面墙下方。
第36条预埋管观感工艺要求:预埋件出墙部分须与墙体保持整体性,引出端长不得大于100㎜,周边不得有二次抹腻现象。
预埋管体两端与墙平齐,光滑无毛刺,与墙结合部分不得有二次抹腻和二次粉刷现象,所有管体防进水斜度和管体间距应保持一致;管位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第37条电器部分,开关:暗装开关,进门左侧安装,下沿距地1400㎜安装。
插座:单相与单相带地插座,下沿距地300㎜安装。
照明:双管荧光灯,吊顶或吸顶安装,不得安装于走线架正上方。
电器、灯具、插座、开关必须使用品牌产品。
第38条电器安装观感工艺要求:日光灯、开关、插座安装规整,不倾斜,周边与墙结合处不得有二次抹腻和二次粉刷现象,表面不得粘附油漆等物。
第三节室外部分第39条外墙:水泥沙浆抹光,外墙乳胶漆涂两遍(6厚1:2.5W水泥砂浆压实抹光,12厚1:3水泥砂浆打底找平),或面砖外墙(12厚1:3水泥砂浆打底找平,刷素水泥浆一道,8厚1:1水泥砂浆,外贴面砖, 内掺水泥重5%的107胶,素水泥浆勾缝,缝宽5-8mm)。
(参考图2)第40条混凝土地坪:为防止基站内生长杂草,做混凝土地坪(做法满足设计要求),散水波3-5%,散水与勒脚交接处设伸缩缝,伸缩缝内需灌沥青。
院内地面整体高度须大于院外地面高度,中间高度大于四周高度。
(参考图1)第41条观感工艺要求;房屋外墙面抹压平整光洁,不允许有露清、抹印、水泡、沙眼现象,地面面层结合牢固,无空鼓,表面不得有裂纹、脱皮、麻面、起砂现象,坡向正确,排水通畅,不得倒泛水、积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