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
1、斗彩:
先用青花颜料在胎底上勾出纹样的轮廓,再罩透明釉,经高温烧成青花瓷,然后在青花轮廓线间填色,后加温烧彩,取得釉下青花和釉上彩绘斗艳争奇的艺术效果。
2、彩陶
答:中国古代带有彩绘花纹的陶器。
彩绘颜料以赤铁矿为主,多饰以几何图案和动植物花纹。
在造型装饰、图案纹样的处理上,体现了当时审美能力和工艺制作已达到可观水平。
3、仕女画
答:中国古代人物画之一种。
原指以封建社会中上层士大夫和妇女生活为题材的中国画;后为人物画科中专指描绘上层妇女生活为题材的一个分目。
代表画家又张萱、周昉等。
民间木板年画中的“美女画”,亦称“仕女画”。
4、马踏匈奴
答:西汉霍去病墓前群雕的主体雕刻。
作者运用寓意手法,以矫健的战马象征骠骑将军,以战马将匈奴将领踏翻在地的典型情节,赞颂霍去病在抗击匈奴战争中建树的奇功。
这是具有纪念碑性质的雕刻艺术作品。
5、画像石
答:中国古代祠堂、墓室、石阙、石碑、棺椁等石刻装饰画。
盛行于东汉。
其具有绘画性、雕塑性和建筑性。
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构图富于变化,艺术价值很高。
代表作有武梁祠画像、沂南石墓画像等。
6、曹衣出水,吴带当风
答:中国画术语。
北齐画家曹仲达所画人物,其体稠叠而衣服紧窄,犹如刚从水中出来。
唐代画家吴道子所画人物,其势圆转而衣服飞扬,富于运动感、节奏感。
故有“曹衣出水,吴带当风”之说。
7、昭陵六骏
答:唐太宗陵墓前浮雕。
刻划李世民征战时先后骑乘过的六匹骏马,即:飒露紫、拳毛騧、白蹄乌、特勒骠、青骓、什伐赤。
分别选取侍立、徐行、奔驰等动态,风姿英武。
作品具有强烈的体积感。
8、帛画
答:中国古代画种,因画在帛上而得名,帛是一种质地为白色的丝织品,在其上用笔墨和色彩描绘人物、走兽、飞鸟及神灵,异兽等形象的图画,约兴起于战国时期,至西汉发展到高峰,代表作有楚墓《人物龙凤帛画》等
9、唐三彩
答:中国唐代多彩铅质釉陶产品的概称。
流行于盛唐武则天至中唐开元、天宝时期。
三彩釉以白、黄、绿三种釉色为主,也有少量蓝釉或黑釉。
殉葬的俑和驼、马动物是其中的精品。
10、浙派
答:明代山水画流派之一。
明初至武宗嘉靖时最为盛行。
该派承继南宋院体,取法于李唐、马远、夏圭,多作斧劈皴,行笔有顿挫,形成水墨苍劲一体。
代表画家有戴进、吴伟等。
11、巴洛克艺术
答:产生于16世纪末的意大利。
包含有奇形怪状、矫揉造作之意。
无论是建筑、雕刻、绘画都强调运动感、空间感、豪华感、激情感,有时还带点神秘感。
雕刻和绘画多表现宗教题材。
12、立体主义
答:西方现代美术流派之一,1907年产生于法国。
该派要求从画家的主观意念中,打破物象的自然形态,再进行重新的组合、装配。
代表人物有毕加索、勃拉克等。
13、威尼斯画派
答:15-16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重要画派之一。
该派受人文主义影响,题材愈益走向世俗化,其突出特征是对色彩的崇尚、对人体美的赞颂和对自然风景的生动描绘。
代表画家有乔尔乔内、提香等。
14、巴比松画派
答:19世纪中叶法国写实主义画派,因枫丹白露森林区的巴比松村而得名。
该派画家厌恶都市生活、向往回归和赞颂大自然,采取“对景写生”的方式,再现自然景色,作品流露出率真、质朴之情。
代表画家有卢梭、杜比尼等。
15、野兽主义
答:西方现代美术流派之一。
1905年产生于法国。
该派画家不满于如实地描绘对象的传统画法,更多地追求自我体验和表现上的单纯化、概括性,注重表达对象的内在精神。
代表人物有马蒂斯、鲁奥等。
16、罗可可艺术
答:18世界法国宫廷绘画风格。
该绘画标榜的对所谓“纯美化”的追求,以呈现肉感的裸体、艳丽的色彩为目标,甜腻、繁琐、娇媚的画风是其普遍特征。
因其产生路易十五统治时期,故又成为“路易十五式”。
代表画家有华多、布歇等。
17、巡回画派
答:19世界俄罗斯现实主义画派。
该派画家大都重视绘画的社会意义和思想倾向,普遍运用写实手法却又不失画家鲜明的个性。
先后举办过“巡回”于各地的48次展览。
代表画家有克拉姆斯柯依、列宾等。
18、新印象派
答:即“分色主义”或“点彩派”。
19世纪末出现于法国。
该派发展了印象派的光色原理,在色彩表象上排斥物象的形体,按照科学规律以“色点”的形式呈现于画面上。
代表画家有修拉、西涅克等。
19、“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唐代山水画家张璪的名言。
“造化”是指自然,“心源”指心灵感受。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大意是,山水画创作既要以自然为师,同时又得力于画家内心的感受。
它正确地指出了中国古代山水画创作的基本原则,对后来中国画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20、吴门四家:
指中国画史上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四位明代画家。
他们都在江苏苏州从事绘画活动。
因苏州古为吴地,故又称、沈、文、唐、仇为“吴门四家”。
21超现实主义
是二十世纪初期西方资产阶级的一种文艺思潮,它是由达达主义发展而来的,宣称达达主义是其先驱。
超现实主义起源于法国,超现实主义者的宗旨是离开现实,返回原始,否认理性的作用,强调人们的下意识或无意识活动
22釉里红:
瓷器釉彩的名称,因在瓷环上以氧化铜绘制花纹后施一层无色透明釉,经高温烧成后花纹呈红色而得名。
始于元代,成熟于明,清代更有发展。
23浪漫主义:
是法国十九世纪初至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一个艺术流派。
它摆脱了当时学院派和新古典主义美术的羁绊,采用现实生活,中世纪传说和文学名著为题材,偏重于发挥艺术家自己的想象和创造,画面色彩热烈,笔触奔放,富有运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