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出院健康指导 ———————————————————————————————— 作者: ———————————————————————————————— 日期: 目录 1、冠心病出院健康指导 2、肺炎病人的健康指导 3、慢阻塞性肺病的健康指导 4、高血压病人的健康指导 5、脑梗塞病人的健康指导 6、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健康指导 7、肝硬化病人的健康指导 8、肺癌病人的健康指导 9、呼吸衰竭病人的健康指导 10、心力衰竭病人的健康指导 11、扩张性心肌病的健康指导 12、上消化道出血的健康指导
一、冠心病出院健康指导 1、饮食指导 ①,首先要控制能量的摄入,提倡吃复合糖类、如淀
粉、玉米、少吃葡萄糖、果糖及蔗糖,这类糖属于单糖,易引起血脂升高。另外每日三餐最好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 ②,清淡饮食,限制脂肪的摄入,特别是肥肉、动物内脏、蛋黄。血脂,胆固醇过高,血管内皮容易形成斑块,进而会引起心肌梗塞,中风。多吃新鲜蔬菜,水果。每天吃新鲜蔬菜不少于8两,水果2至4两。烹调时,尽量选用植物油,植物油含有较多的亚油酸,对增加微血管的弹性,防止血管破裂,防止冠心病并发症有一定的作用。
③,多吃含钾、钙丰富而含钠低的食品,如土豆、茄子、海带、莴笋。含钙高的食品:牛奶、酸牛奶、虾皮。少吃肉汤类,因为肉汤中含氮浸出物增加,能够促进体内尿酸增加,加重心、肝、肾脏的负担。
④,限制盐的摄入量:每日应控制在6g以下,即普通啤酒盖去掉胶垫后,一平盖食盐约为6g,这量包括烹调用盐及其他食物中所含钠折合成食盐的总量。适当的减少钠盐的摄入有助于降低血压,减少体内的钠水潴留。
⑤,忌烟限酒。吸烟是引起冠心病的一个重要因素,吸烟者需立即戒烟。不饮烈性酒,可饮少量葡萄酒或者红酒。品茶忌浓茶,特别是睡觉前忌饮浓茶和咖啡,以免影响睡眠。
⑥,增加食物中的膳食纤维含量,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可使用倾泻剂或开塞露,避免用力排便。
2运动指导 运动对冠心病的重要性:适当的运动除了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胆固醇的生成外,并能增强肌肉、骨骼与关节僵硬的发生。运动能增加食欲,促进肠胃蠕动、预防便秘、改善睡眠。最好是做到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健身操、和游泳都是有氧运动。适当做力所能及的运动,运动量要循序渐进,适可而止以及持之以恒。运动量要按本人实际情况而定。
1)进行运动的注意事项:①外出运动时请随身携带硝酸甘油或者速效救心丸,身体不适时应立即停止运动(如出现胸闷胸痛请立即含服,如病情较重请立即至医院就诊或呼叫120)。勿过量或太强太累,要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来增加活动量。
②注意周围环境气候:夏天:避免中午艳阳高照的时间;冬天:要注意保暖。
③运动时,尽量穿着舒适吸汗的衣服。运动场所选择安全场所:如公园、学校,勿在巷道、马路边。
④进行运动时,切勿空腹,以免发生低血糖,应在饭后2小时。 3心理指导 避免过度劳累、紧张、用脑过度;多参加益于健康的娱乐活动,保持身心轻松、愉快;正确对待工作与生活,避免过重精神压力,生活有规律,保证充足睡眠。
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培养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的良好适应能力,避免情绪激动及过度紧张、焦虑,遇事要冷静、沉着;当有较大的精神压力时应设法释放,向朋友、亲人倾吐或鼓励参加轻松愉快的业余活动,保持愉悦平和的心态,对您的健康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4出院指导 1)、天气变化时,注意保暖,避免受凉,突然的寒冷刺激可诱发冠状动脉痉挛,引起心肌缺血。
2)、避免自己独自居住。避免观看刺激性的电视、电影,以免情绪激动而诱发心绞痛。动作不宜过急、过快。
3)、如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需严格控制好血压血糖。并注意监测血压及血糖。
4)、根据医生制定的治疗方案,服用药物,自己不随意减量或停药。如需调整药物,请咨询专科医生。服用抗凝,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时,如出现血尿,黑便,难以止住的牙龈及鼻腔出血请及时至医院就诊。
5)、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外出时,要携带冠心病急救药物,如硝酸甘油,以备急用。当心绞痛发作时,要就地而坐或卧,并迅速取出硝酸甘油片舌下含化,如有氧气装备者,可立即吸氧,如疼痛剧烈,或含硝酸甘油无效时,应立即至医院就诊或者与120急救中心联系。
清淡饮食 低盐低脂 控制体重 适当运动 忌烟限酒 注意保暖 避免受凉
控制情绪 心态平和 愉悦生活 睡眠充足 遵嘱服药 定期复查 不适随诊
二、肺炎病人的健康教育 1、心理指导 肺炎病人往往发病时出现发热、胸痛、咳嗽、咳痰等不适感,导致因疼痛而害怕咳嗽,从而影响愈后,因而应积极鼓励并给予帮助,并告诉病人肺炎经积极治疗后,一般可彻底治愈,以减轻病人的焦虑,取得配合。 2、饮食指导 进食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易消化饮食,一般取半流饮食,如牛奶、蛋羹类,细软面条、鱼粥、肉弱等,多进食及多饮水。忌食温热生痰食物,如蛇肉、白果、柑、胡椒、龙眼肉,其他禁忌同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 3、作息指导 高热时卧床休息保证充足睡眠,退热后可在室内活动,注意初次起床防受凉。 4、用药指导 常见药物有抗生素如青霉素,祛痰药如沐舒痰,应在医生或护士指导下遵医嘱服用药物。用药过程中如出现皮肤瘙痒或皮疹、腹泻、胃部不适、血痰,应立即告诉医护人员。 5、特殊指导 (1)配合痰培养标本的留取。 (2)若痰多,难以咳出,可每1-2h进行一次有效咳痰,即先数次随意深呼吸(腹式),吸气终了屏气片刻,然后进行咳嗽。也可使用胸部叩击法,两手指并拢拱成杯状,腕部放松,迅速而有规律地叩击胸部各肺叶,每一肺叶反复叩击1-3 min,以使痰液松出,易于咳出。 (3)高热时,可行头部、腋窝、腹股沟处冰敷、温水擦浴、酒精擦浴,退热时注意保暖,及时更换湿衣服。必要时可遵医嘱服用退热药,同时要密切观察有否出汗、退热或虚脱症状出现。 6、病情观察 配合监测生命体征,注意有无寒战、胸痛及咳嗽、咳痰情况。 7、出院指导 (1)肺炎虽可治愈,但若不注意身体,易复发。 (2)故出院后应戒烟,避免淋雨、受寒、尽量避免到人多的公共场所,及时治疗上呼吸道感染,1个月以后回院复查胸片。 (3)合理饮食,保持心情愉快。 (4)如有高热、寒战、胸痛、咳嗽、咳痰应即就诊。必要时可接受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注射。 三、慢性阻塞肺气肿健康教育 1、心理指导 慢阻肺由于病程长,反复发作,每况愈下,给病人带来较重的精神负担,甚至对治疗失去信心。护士应关心体贴病人,采取通俗易懂的语言多与病人沟通,常常和他们聊天、谈心,了解他们心理变化,尽可能为他们排忧解难,从而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鼓励病人以积极的心态对待疾病,放松心情,控制呼吸,保持乐观态度,提高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家人也应给予积极的诱导、关心和鼓励。良好的心理护理会减轻病人的焦虑、恐惧和精神负担。对病人的心理护理,绝不是可有可无的,心理护理在治疗、康复中是十分见效的。经过对病人的心理护理,大部分病人能够以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延缓疾病的发展,有利于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2、 咳嗽、排痰护理 老年患者痰液和气管内分泌物多,易造成呼吸道阻塞,增加通气阻力,加重感染和呼吸困难。因此嘱其多饮水,保证每日饮水1000—1500ml,及时进行有效的咳嗽、排痰,方法如下:(1)深吸气后屏气,然后突然咳嗽;(2)先指导患者进行深的腹式呼吸,用鼻吸气,然后用嘴缩成吹口哨样将气吹出。当病人掌握了这种方法后就可开始吸气法咳嗽。先做4-5次上述深呼吸,然后张口伸舌进行咳嗽,咳嗽至少2次,第1次咳嗽时松动粘液,痰液咳出后可放松体力,再进行深呼吸练习,练习后再咳嗽,尽量排出痰液。ﻫ 3、 鼓励患者翻身拍背 其方法如下:五指并拢,掌成凹式,从肺底由外向内,由下而上轻拍,力量的强度频率以痰液排出顺利、患者能承受为宜。ﻫ 4、合理用药 向患者讲解药物的剂量、用法及用药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按时服用,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5、饮食指导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并发营养不良较多,营养不良可以使呼吸肌的肌力和耐力降低,容易发生呼吸肌疲劳,从而导致呼吸衰竭,因此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应保证足够的热量、蛋白质,补充适宜的水分、纤维素,避免易引起便秘的食物,如油煎食物、干果、坚果等,指导患者少食多餐、细嚼慢咽,以进食后不产生饱胀感为宜,必要时给予静脉营养。ﻫ6、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保持病室内空气新鲜,每日开窗通风2次,保持空气对流,随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服和及时更换汗湿的衣服,如出现流涕、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应及时就医,防止感染向下蔓延。ﻫ 7、适当进行体育锻炼 指导患者在缓解期,根据心肺功能决定运动量进行锻炼,首先在床上运动,然后逐渐在床边活动,随着体力的增加可进行散步、太极拳、上下楼等,以患者不感到疲劳为宜,坚持锻炼有利于提高体力、耐力和抵抗力。 8、缓解期呼吸功能锻炼 缩唇腹式呼吸,肺气肿患者可通过腹式呼吸从增加膈肌活动来提高肺活量,缩唇呼吸可减慢呼气,延缓小气道陷闭而改善呼吸功能,因此缩唇腹式呼吸可有效地提高患者的呼吸功能。 9、出院指导 1).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定时开窗通风,避免烟雾、粉尘的刺激,对吸烟者劝其戒烟,寒冷季节或气候骤变叫,注意保暖,防止受凉,预防呼吸道感染。 2).痰多叫尽量将痰咯出,尤其是清晨,疲液粘稠者,适当服祛痰药或雾化吸入以稀释痰液,年老、体弱者可协助翻身或轻叩背,协助排痰。 3).慢性支气管炎迁延不愈者,应坚持用药,以求消除症状。 4).注意口腔、皮肤清洁。 5).呼吸肌功能锻炼,作腹式呼吸,缩唇深慢呼气,加强呼吸肌的括动,增加膈肌的活动能力,以提高通气量。其方法是:取仰卧位或半卧位,双滕半屈,站立叫上半身略前倾,使腹胍放松,舒缩自如::用鼻吸气,经口缩唇呼气,呼吸要缓慢均匀不要用力呼气,吸气对腹肌放梧,腹部隆起,呼气叫腹肌收缩,腹部下陷。开始进行训练时,病人可将一手放在腹部,另一手放在前胸,以便感知胸、腹的起伏。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