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4年福建高考语文作文题

2014年福建高考语文作文题

2014年福建高考语文作文题来源:泉州晚报·新悦读(2014-6-9第12版)2014年福建省高考语文作文题(70分)有些人一提到空谷就想起悬崖峭壁,而另一些人想到却是栈道桥梁。

上面的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悟和联想?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众说空谷谁见幽兰——高考作文大家写如果让你来写今年的高考作文(福建卷),你会怎样写呢?本报副刊在上周五发出高考作文同题写的征稿启事后,这两天收到很多来稿,在此衷心感谢读者的热心参与!本版今日选登部分稿件以供品阅,请您读读看,大家都在谈“空谷”,谁的文笔才有真正的“幽兰”香……成于乐观败于悲观□魏凡同是空谷,悲观者只想到了悬崖峭壁,乐观者却想到了栈道桥梁。

同样半杯水,悲观者只看到空着的一半,乐观者却看到有水的一半。

乐观和悲观,虽只差一字,却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心态,雕琢着两种完全不同的人生。

世界在悲观者眼中是一片灰暗,在乐观者眼中却是五彩缤纷。

叔本华说:‚一个悲观的人,把所有的快乐都看成不快乐,好比美酒到充满胆汁的口中也会变苦一样。

生命的幸福与困厄,不在于降临的事情本身是苦是乐,而要看我们如何面对这些事。

‛我们的态度决定了我们的眼界,心态的改变带来的或许是更美好的明天。

人生本就是充满了一切幸与不幸,何不放弃杞人忧天,带着乐观的心享受多彩的人生。

乐观在困境中找到了希望,悲观却把希望错认为绝望。

没有希望何来成功?悲观或是乐观不只是个人的态度,更是一个人带有的能量。

乐观的人传播正能量,悲观的人传播负能量。

在这个极度渴求正能量的时代,乐观精神就如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缓解因为生活的重担带来心灵上的疲惫,扫除因为繁重工作带来的消极情绪,解放因为遇见种种不快带来的灰暗心情。

乐观的人在一个团队、一个群体中就像散发光和热的小太阳,扫去大家心中的阴霾、不忿;悲观的人却在用自己消极的情绪‚感染‛着众人,传播负能量。

若说成功,那么乐观必是前提条件之一。

乐观和悲观不同,它带来了强大的行动力、生产力。

有这样一段耳熟能详的故事:梦见墙上长白菜以为预示着考试不利的考生,却因旁人一句‚高中‛决定继续赶考,最终中举。

乐观往往不只是一种态度、一种精神,更是推动我们不断前行的东西。

相反悲观却是让我们意志消沉,丧失信心,无法前进的原因。

悲观让黄油罐里的青蛙放弃行动,最终溺死;乐观却能让青蛙不断跳动,逃出生天。

保持乐观的心态才能让我们的行动力更加强大。

当悲观让一个人蹉跎岁月终落得碌碌无为的下场时,却是乐观让人愈挫愈勇,在成功之路上越走越远。

法国作家巴尔扎克说:‚世界上的事情永远不是绝对的,结果完全因个人而异。

‛悲观的人伤春悲秋,悲天悯人,却难放手一搏;乐观的人却带积极向上的心态不断向上攀登。

谁成谁败已是一目了然。

常言道: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我却说:何以成功?唯有乐观!(作者系2013年泉州高考文科状元毕业于泉州五中)跨越空谷,做一个英雄□柯达圻萨特曾说:‚是懦夫把自己变成懦夫,是英雄把自己变成英雄。

‛我们的想法往往反映出我们的态度,我们的态度又往往决定了我们的人生。

一念之差,或许决定了一个人会成为懦夫还是英雄。

提到空谷,有人想到悬崖峭壁,有人却想到栈道桥梁。

前者在潜意识中已经把空谷视为不可逾越的障碍,因此难免带些消极的色彩。

而后者看到了跨越空谷的可能性,展现出了积极进取的人生观。

众所周知,没有谁能将日子过得行云流水,我们难免会遇上看似不可逾越的障碍。

消极者出于对悬崖峭壁的恐惧,常常畏葸不前,放弃对出路的寻找和思考,甚至因此忽略了栈道桥梁的存在。

他们渴望逃避之后就能够一劳永逸,却忘记了,如若停滞不前,那么他们将永远无法到达另一座山峰。

相反,面对空谷能够想到栈道桥梁的人,往往拥有迎难而上的勇气,哪怕身陷囹圄也能够勇往直前,去寻找最好的出路。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空谷都有栈道桥梁。

这时候,进取者们就会在空谷中建造新的桥梁,不仅仅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后来的勇者。

墨西哥画家弗里达〃卡罗,用画笔将自己塑造成一个女英雄、女殉道者,在当时仍是男尊女卑的社会轰动一时。

许多同卡罗一样的女权主义者,用自己的努力建造起男女平等的桥梁,跨过世俗偏见的空谷,让女性拥有更多的权利。

个体的困境,有时亦是社会的微观映射。

不同的意识形态之间常常也存在着空谷。

在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今天,我们倡导的是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然而总有一些人,只看到了悬崖峭壁,不仅将自己牢牢钉在原地,还试图将那些想通过栈道桥梁到达另一座山峰的人囚禁。

没有勇气跨越障碍,却想要束缚他人的自由,这样的人我们恐怕只能感叹他的极度虔诚。

当然,积极进取并不意味着盲目乐观。

栈道桥梁固然可以帮助我们跨越空谷,可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会遇到危险。

切〃格瓦拉曾说:‚让我们忠于理想,让我们面对现实。

‛如若过于沉醉于自己的理想而放松了警惕,忘记了专注,那么我们很可能会一脚踏空。

因为麻痹大意而前功尽弃,这不能不让人嗟叹。

不过,虽然他们跌倒了,但是相较于逃避退缩者,他们至少还拥有跨越障碍的勇气。

米兰〃昆德拉有言:‚永远不要认为我们可以逃避,我们的每一步都决定着最后的结局,我们的脚正在走向我们自己选定的终点。

‛我们不能因为悬崖峭壁而选择逃避,我们不能让消极的想法束缚渴望翱翔的双翼,我们不能允许自己走向怯懦的终点。

我们应站在积极的角度看待障碍,用坚定的脚步粉碎一切的质疑与嘲笑,走过栈道桥梁,奔向希冀的终点。

让我们跨越空谷,做一个英雄。

(作者系泉州五中高二年学生)事无两样人心别□李丹崖这是一个发生在身边的故事,每次想起来,都感动得热泪盈眶。

年幼时,因父亲双目失明,母亲离家出走,为了治好病重的父亲,年仅9岁的她,辍学在家,独自一人挑起了家庭的重担,好在自己喜欢唱歌,她用从亲戚那里借来的钱买来了简易的音响,以街头卖唱为生计,把从‚嗓子眼‛里掏出来的钱用来给父亲治病。

闲暇时,她学会了吉他。

在街头,她边弹边唱,每次都唱到很晚,一是为了多挣钱,二是为了躲避房东追债。

两年后,父亲被查出患病,家庭的重担再次加剧,她只得搀扶着爸爸,辗转到兴安、桂林、杭州、台州、南京和马鞍山等地,在公园和广场里,她笑着歌唱,把用歌声换来的钱攒下来给父亲治病。

后来,父亲在南京被查出尿毒症,为了治病,她和父亲不得不住最廉价的出租屋,因看病而花光了所有钱的时候,他们连房租也交不上,有几次,自己的东西全部被房东扔出来,他们也被赶走。

即便如此,她没有哭,唯恐父亲看到自己的脆弱。

她依然花了更多的时间,背着六七十斤重的音响去卖唱,用卖唱得来的钱给父亲做透析。

因为家境的不堪,她比同龄人成熟和懂事得多。

每天早早起来,给父亲做或买来他最爱吃的饭菜。

生活很苦,她通过歌唱的方式扼住命运的喉咙,把生活的坚强筹码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她是安徽省蒙城立仓镇黄龙村的一个羸弱女孩,她的名字叫‚茆华瑞‛。

茆华瑞卖唱救父的坚强事迹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她被中央文明办选入‚中国好人榜‛。

厄运给茆华瑞的家庭当头一棒,然后,又是一顿惨痛的打击。

按理说,这样的家庭在别人看来,如陷深渊、如临空谷,而茆华瑞却在逆境的空谷上,用自己的阳光与乐观为锁链,架起了一座桥梁。

用稚嫩的肩头为整个家撑起一片天,当许多同龄人以痛哭的方式来对待所遭遇的不公的时候,茆华瑞选择用自己坚强的信念逆袭自己的人生,她从不觉得生活的苦,她说唱歌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她用快乐的方式来消解生活的疾苦,她歌唱生活,甚至歌唱厄运,她坚信,一切都会过去。

在空谷里享受人间烟火气□林炳根话说陶渊明归隐田园后,看到乡村一片繁忙而又和谐的景象,他不甘人后,种豆南山下,养起了鸡鸭,莳花植草,以菊花为最爱,闲时喝着菊花酒,说着桑麻收成的事,日子过得清闲而滋润。

从此,他不再想烦心事,过着闲云野鹤般的生活,时不时小酒一杯,怡然自得,他庆幸复得返自然。

自渊明开始,后来者有样学样,喜欢田园般的生活,在空谷幽兰里陶醉,过得极端平静,极端安闲,享受着人间烟火气。

孟浩然这位老兄在《过故人庄》里深情地回忆起他的老朋友热情的招待,且看他说:‚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日子别提多惬意了。

李白沉浮一段日子后,似乎也明白,空谷的好,还是敬亭山可爱,他吟出了这样的话:‚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外面多么热闹,多么喧腾,只有安静的敬亭山,兀坐在山谷中,不言不语,青山苍翠,丘山万壑,重重叠叠,时光忽明忽灭,世间有什么事,只有心中澄明。

南宋诗人范成大,这位清癯老者在《四时田园杂兴》里又为我们描绘一幅可爱的乡村图。

劳作虽然辛苦,但其乐融融,没人闲着,童孙老叟各有事做,何乐不为。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我们真的愿意活在那个时代里,活在乡村中,到处炊烟四起,泉水淙淙,欢声笑语,一片祥和。

范成大打心眼从心底认可这样的生活,夫复何求。

我们这些可爱的诗人,难道真的喜欢田园生活?或许出于无奈,或者由于官场失意,抑郁不得志而为之?但不管如何,他们终于明白,这种的生活好,因为不管是归隐田园,还是复归空空山谷,这种日子才最近地气,才是寻常儿女,百姓一家。

而他们在劳作中,在一线生活体验中,终悟得了人与自然天地的完美融合,也才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灵感,打开了心门,为我们留下了不朽的篇章。

从某种意义上说,在田园生活中,在悠然空谷中,在肢体劳累之后,他们静下心来,潜心创作,打开了与世界沟通的桥梁,空谷前面自然是栈道桥梁。

美景未必在远方□薄鲁晖很明显,今年的题目把空谷隐喻成困难、挑战、磨难,面对这些,有人想到悬崖,自然就是恐惧、逃避、甚至一蹶不振,而有人想到栈道桥梁,便应了那句话‚办法总比困难多‛。

前者的逻辑是‚掉下去怎么办‛?后者的思维是‚怎么办能过去‛?虽说这样的命题是有些许哲理,但细细想来,也未免太过绝对——面对空谷,难道就只有‚跨过去‛和‚掉下去‛两个结果吗?就拿咱眼前的高考来说,算是人生中的一大挑战,甚至是一大磨难了吧(‚学渣们‛称其为‚灾难‛)?十年铸剑,在此一役,考过了、考上了自然算是‚跨过空谷‛,以后可以冲着远方的美景奔去啦!那若是考不上呢?难道就是从悬崖上倒头栽下去了不成?难道所谓的美景只存在于空谷对面的远方?谁知道悬崖之下、空谷之中,不会另有一片幽兰芬芳之地呢?美景未必在远方,或许就在脚下!老子云: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

任何成败祸福都是在相对运动转化的过程中,而不是绝对的‚跨过去‛和‚掉下去‛,如果在‚空谷悬崖边‛过分纠结,想必多半会也能过去,只不过是‚愁死、烦死、晕死过去‛而已。

写到这,按高考作文的套路,应该引经据典、举例说明了吧。

那咱就再次请出在励志圈里出场率颇高的‚太史公‛司马迁,来现身说法。

对司马先生来说,遭遇宫刑(就是被阉割了)恐怕是人生中最大的‚空谷悬崖‛了,如果他老人家纠结于‚怎样跨过这道空谷‛,那过程大抵是这样的——‚皇帝要阉了我,咋办?跑吗?跑了被抓回来,怕是被割掉的就不是那点玩样,而是脑袋了!被阉了之后怎么办,有什么办法补救吗?把‘零件’捡起来,去找华佗给我缝上?慢着,华佗那哥们300多年后才出生啊!‛显然,这道悬崖对司马迁来说是‚无解的绝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