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生理学07排泄系统(1)汇总
生理学07排泄系统(1)汇总
3.皮肤:通过汗腺以汗液的形式排出部 分水、氨、少量的尿素和氯化钠等
4.肾脏:以尿液的形式排出代谢产物(含 氮化合物代谢物、脂肪代谢产生的非挥发 性酸的盐),肾脏是机体最重要的排泄器官。
三、 肾脏的功能
1、 泌尿 2 、分泌活性物质:肾素、促红细胞 生成素、前列腺素、活性维生素D3。
四、 肾脏解剖特征
③外层是肾小囊脏层细胞:足 细胞;带负电糖蛋白;根据 带电性质进行选择。
2.有效滤过压
有效滤过压=
肾小球毛细血管压 动力
—
血浆胶体渗透压 阻力
—
肾小囊内压
阻力
二、肾小管与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
重吸收作用:滤液经过肾小管和集合管时,又被吸 收回肾毛细血管的过程。
在重吸收时,根据物质被吸收的程度分成
全部重吸收:G 大部分被重吸收:水、无机盐 小部分重吸收:尿素、尿酸、硫酸根离子 不被重吸收:肌酐
肾小管由近端小管、髓袢细段和 远端小管三部分组成。
近端小管包括近曲小管和髓袢降 支粗段。 特点管径最粗,呈锥体形。
髓袢细段由髓袢降支细段和髓袢 升支细段组成; 特点:管径细,管壁最薄。
远端小管包括髓袢升支粗段和远 曲小管。 特点:管径变粗,呈立方形。
远曲小管末端与集合管相连。
集合管在尿生成过 程中,特别是在尿液 浓缩过程中起着重要 作用,每一集合管接 受多条远曲小管运来 的液体。许多集合管 又汇入乳头管,最后 形成的尿液经肾盏、 肾盂、输尿管而进入 膀胱,由膀胱排出体 外。
肾交感N支配 球旁细胞:促进肾素分泌; 肾小管:促进Na+的重吸收
(四)肾的血液供应(自学):
1.血供丰富,分布不均:
1200ml/min;94%分布于皮质。
2.两次Cap网,各自血压高低不同。
入球小A
肾小球Cap网(高压床)
出球小A
肾小管周围Cap网(低压床) 静脉
7.2 尿的生成
尿生成和排出的生理意义: -----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一)肾单位和集合管 肾单位是肾的基本功能单位,它与集合管
共同完成泌尿功能。
肾结构
肾单位 集合管
肾小体 肾小管
肾小球 肾小囊 近端小管 髓袢细段 远端小管
肾 脏 的 位 置
肾的冠状剖面
肾单位和集合管
肾 肾小球 小 体 肾小囊
近端小管
肾
近曲小管 袢降粗段
小
袢降细段
管 髓袢细段 袢升细段
袢升粗段 远端小管
远曲小管
肾小体包括:
肾小球是一团毛细血管网, 由入球小动脉进入肾小体后发 出5-8个分支,盘曲成许多毛细 血管袢,最后又汇合成出球小 动脉。
肾小囊:位于肾小球外面的 包囊称为肾小囊。它有两层上 皮细胞,内层:紧贴在毛细血管 壁上脏层;外层:与肾小管壁相 连壁层;两层上皮细胞之间的 腔隙称为囊腔,与肾小管管腔 相通。
细胞
NH4+ + Cl-
NH3
NH3
Cl-
NH3
Na+
7.3 尿生成的调节
(一)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 (二)影响重吸收的因素 (三)影响分泌和排泄作用的因素
一、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 1.滤过膜的面积及通透性; 2.肾小球有效滤过压; 3.肾血流量;
的分泌
一、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血液流经肾小球时, 血浆中的 水分、小分 子溶质,从肾小球的毛 细血管中转移到肾小囊 的过程。
肾小球滤过率
取决于滤过膜面积及 其通透性、有效滤过压。
1.滤过膜组成
①内层是肾小球毛细血管的内 皮细胞:比较薄;有许多小 孔;血浆蛋白可以滤过。
②中间层是基膜:比较厚;由 水合凝胶构成微纤维网结构; 水和部分溶质可以通过。
Na+ HCO3-
近端小管重吸收HCO3-的细胞机制
3.葡萄糖重吸收 和氨基酸重吸收
与小肠中
相似
G
G
G
近球小管葡萄糖和钠耦 联重吸收
葡萄糖的重吸收(的要点)
1.肾小球滤过液中的葡萄糖全部在近端 小管重吸收(尤其是其前半段)。
2.机制:与Na+重吸收相伴联的继发性主 动转运。
3.饱和现象:近端小管对葡萄糖重吸收 有一定的限度。
H2O
回漏
Na+
B.水 主要靠渗透作用而被重吸收,
小管液渗透压降低,从而使其被 动进入细胞间隙;另外,水通过周 围组织间隙进入毛细血管而被重吸 收。
2.HCO3-重吸收与H+的分泌
HCO3H- CO3-Na+ 泵 H+
H2CO3
H2CO3
CA
H2O + CO2
Na+ H+ + HCO3-
H2CO3 CA CO2 + H2O
第七章 排泄与渗透压调节
7.1 概述 7.2 尿的生成 7.3 尿生成的调节 7.4 尿的排放
7.1 概 述
一、排泄的定义
生理学上将代谢终产物、摄入过多 或不需要的物质经过血液循环运输到排 泄器官而排出体外的过程,称为排泄。
二、排泄途径
1.呼吸器官:排除CO2和少量的水 2.消化器官:排出肝脏代谢物;肠粘膜 分泌无机盐,经肠腔随粪便排出。
(二)球旁器 (近球小体)
球旁细胞(颗粒细胞) 球外系膜细胞 致密斑
*致密斑(感受器): 感受小管液中NaCl含 量和流量的变化, 并将信息传递至球旁细 胞,调节后者的肾素分泌。
如:
小管液Na+含量↓和流量↓
激活致密斑
致密斑与球旁C的接触减少
球旁细胞肾素分泌↑
(三)肾的神经支配(自学)
*肾主要受交感神经支配。 肾动脉:使血管收缩;
(1)排泄: 大部分代谢产物和异物; (2)调节水平衡,调节C外液量和渗透压; (3)调节电解质平衡:保留Na+排H+,
维持酸碱平衡。 *此外,肾脏还具有内分泌功能:
分泌肾素、促红细胞生成素等。
尿生成的三个基本过程
1.肾小球的滤过
2.肾小管和集合管 的重吸收
3.肾小管和集合管
肾小管和集合 管的转运功能
三、肾小管与集合管的分泌作用
分泌作用:肾小管上皮细胞通过新陈代谢,将 所产生的物质排放到小管液中的过程。
1.H+分泌—吸收Na+:在近球小管细胞,Na+-H+
交换;在远曲小管和集合管,闰细胞管腔膜 上H+泵进行的。
2.K+分泌—吸收Na+:Na+-K+交换;因此H+和K+
分泌具有竞争性。
3.NH4+分泌——吸收Na+:
1.Na+和水的重吸收
A.Na+重吸收
在近球小管前半段, 大多数Na+ (67%)被 重吸收。在近球小管前 半段,肾小管管壁细胞 的间隙靠近小管腔的一 侧,相邻细胞紧密贴近, 称紧密连接。
Na+的主动重吸收泵-漏模式
毛 细 血 H+ 管 Na+
H2O
Na+
Na+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H2O
Na+
Na+
Na+
钠泵
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