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七章3巴尔扎克

第七章3巴尔扎克


思考:
于连与拉斯蒂涅同为积极进 取、向上、奋斗之人,为何结 局不同?

在巴尔扎克的笔下,他们同是19世纪30年 代法国有理想、有作为,向上、奋斗、进取 的青年,但由于他们的出身、人生理想、及 实现理想的方式和性格的差异,所以,有着 不同的结局。 • (一)出身? 于连平民;挤身上流社会增加了被接受的难 度;奋斗的动机源于强烈的自尊;自尊的背 后是因出身的卑贱与生俱来的自卑。 拉斯蒂涅贵族;虽破落但在波旁王朝统治时 代,易被接纳;虽也自卑但不严重。
现实主义的第一代宗师----巴尔扎克
巴尔扎克是个中等身材的人,体 格魁梧,双肩开阔,晚年有点肥胖。 他的颈脖健壮、厚实,白皙有如女 性,是他值得骄傲的地方。头发又 黑又粗,粗得像马的鬃毛;那双眼 睛像一对黑宝石那样闪闪发光—— 那是驯狮者的眼睛,这种眼睛能透 过房屋的墙壁看见里面发生的一切, 能透过人的肌体,洞察人的肺腑, 像阅读一本打开的书。他的整个仪 表显示出一个劳苦不息的西西弗斯 的形象。-------勃兰兑斯:《十九 世纪文学主流》李宗杰译,人民文 学出版社.1982年版
巴 尔 扎 克 漫
二、《人间喜剧》
• 《人间喜剧》是巴尔扎克以毕生经历完成的光 辉创作群,堪称是人类精神文明的奇迹。在这 里,他以清醒的现实主义笔触,“给我们提供 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 的现实主义历史。” 它再现了1816-1848年,也 就是“王政复辟”到七月王朝期间广阔的社会图 景。 • 《人间喜剧》其社会历史内容可以归纳为:贵 族衰亡、资产者发迹、金钱罪恶三大主题。
(1)分类编目法:
作者将《人间喜剧》所有作品分为三部 分:风俗研究、哲学研究、分析研究。 风俗研究是《人间喜剧》最重要、也是 作品最多的一部分。它主要描写形形色 色的社会现象。它又分六大场景:“私 人生活场景”、外省生活场景“、巴黎 生活场景”、“政治生活场景”、“军 事生活场景”、“乡村生活场景”。
• (二)理想? 于连崇拜拿破仑,想一跃成为世界的强者; 理想太高,在当时不切实际。 拉斯蒂涅想出人头地,重振家业。 • (三)对上流社会的态度? 于连想靠自己的奋斗强迫上流社会承认他的 人格和才干并试求战胜社会;他一心向往的 拿破仑时代已经过去,他企图保持自己独立 人格跟周围社会进行你死我活的斗争。 拉斯蒂涅为了挤身上流社会事事妥协,投其所 好。
(3)表象背后依然存在不可忽略的 美好品德。
伏脱冷:
• 这是个具有象征性的恶魔--“鬼上当”。 是一位精明、阴险的黑道人物; • 善于经营、出谋划策,社交广泛,朋友众 多,神通广大; • 出手大方,善于调节、制造气氛,世事洞 明,人情达练,是一位迷人而又神秘莫测 的人物; • 是现存社会制度的破坏者,罪恶的制造者, 体现了典型的无组织破坏力量的特征。
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巴尔扎 克的生平与创作。 领会《人间喜剧》 的思想内容和艺 术成就。 把握 《高老头》的人 物形象、思想内 容和艺术成就。
课程内容: 1、巴尔扎克生平与创作;《人 间喜剧》思想内容和艺术成 就。 2《欧也妮· 葛朗台》、《高老 头》。 考核要求与考核知识点: 1、识记《人间喜剧》的主要作 品;“分类编目法” 与“人 物再现法”。 2、理解《人间喜剧》的思想内 容;老葛朗台形象;欧也妮 形象的悲剧意义。 3、掌握《人间喜剧》的现实主 义成就。拉斯蒂涅形象及典 型意义。伏脱冷和鲍赛昂夫 人的形象。《高老头》的艺 术成就。
《欧也妮· 葛朗台》 原版封面
葛 朗 台 老 头
• 首先,他是一位精明强干,善于经营理 财之人,甚至可以说是掌握积累财富秘 密的人(是一位从平凡的工人成为富翁 的白手起家者)。 • 其次,他是一位处事低调,不事张扬, 大智若愚,且具有永不满足精神之人。 • 第三,他是因追求单一狭隘的生活目标, 丧失了人的自然本色之人,更是缺乏良 好教育和审美情操,难以体验丰富的精 神乐趣之人。
(2)人物再现法:
巴尔扎克除了采用分类编目法外, 还采用了“人物再现法”。即让同一个 人物在不同的作品中反复出现,每一部 作品只写这一人物人生道路的一个阶段 或一个生活侧面。许多作品联系起来才 完成这个人物的发展过程的描写,从而 构成完整的形象。巴尔扎克正是运用这 一独特手法,把各自独立的单篇作品连 成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使之成为一部 十九世纪的法国社会风俗史。
• 首先,这是一位不幸的,因父亲的巨大财 富而失去自我价值的人,同时也不自觉的 成为了父亲积累财富的工具和牺牲品。 • 其次,这是一位保持同情怜悯之心,乐天 安命,平静自然,勤劳守拙的人。 • 第三,既是父亲节俭品性的继承者,也是 热衷公益事业的慈善家。
结论:
她既是一个特定极端行为的受害者, 也是一个竭力追求精神愉悦的超越者。
• (四)采取的手段方式? 一个想靠自己的才能,但不能放弃自尊; 一个靠门第和女人,必要时可以放弃自尊; • (五)心态? 一个心存反抗,充满对上流社会的仇恨和复 仇心理;既藐视又羡慕;既反感又向往。 一个欣然投靠;有淳朴的天性博得众人的好 感;接受“人生三课”很快被同化,变得学 会掩饰,厚颜无耻,成为投机钻营之人。
1、《人间喜剧》思想内容:
• 首先,《人间喜剧》反映了贵族阶级的 没落衰亡史。 • 其次, 《人间喜剧》反映了资产阶级取 代贵族阶级的罪恶发家史。 • 第三,《人间喜剧》描写了一幕幕惨剧, 这些惨剧围绕着争夺金钱而展开。 • 此外,《人间喜剧》还真实地反映了当 时的经济状况,也描写到了底层人物。
2、《人间喜剧》的结构特点
谈你对《欧也妮· 葛朗台》和《高老 头》中两种不同的父女关系的思考
思考题总汇
1、《人间喜剧》的结构特点 2、《高老头》是如何体现《人间喜剧》 思想内容的 3、《欧也妮· 葛朗台》和《高老头》中两 种不同的父女关系 4、《红与黑》中的于连和《高老头》中 的拉斯蒂涅同为进取向上的典型,命运 为何不同?
“人们看到他那种人都会喊一声“好家伙”! 肩头很宽,胸部很发达,肌肉暴突,方方的手非 常厚,手指中节生着一簇簇茶红色的浓毛。没有 到年纪就打皱的脸,似乎是性格冷酷的标记,但 看到他亲热暖和的态度,又不像一个性格冷酷的 人„„他什么都懂:帆船、海洋、法国、外国、 买卖、人物、时事、法律、旅游、监狱。要是有 人过于抱怨诉苦,他立刻凑上来帮忙。好几次他 借钱给伏盖太太和某些房客,但是受惠的人死也 不敢赖他的账,因为他尽管外表随和,自有一道 深沈而坚决的目光叫人害怕。看他吐口水的那个 功架,就可知道他头脑冷静的程度:要解决什么 尴尬局面的话,一定是杀人不眨眼的。像严厉的 法官一样,他的眼睛似乎能够看透所有的问题, 所有的心地,所有的感情。”——《高老头》
三、《高老头》
1、情节线索: 拉斯蒂涅 高里奥老头及两个女儿 伏脱冷 鲍赛昂子爵夫人 泰伊番小姐 2、主题思想:
作品是复辟王朝时期法国社会的缩影
原 版《 封高 面老 头 》
高老头和两个女儿
3、人物形象分析
• 高老头:
首先,这是一位资产阶级暴发户的形象, 是一位依靠个人奋斗、时代机遇积累巨大财富 的普通人。 其次,这是一位拥有巨大财富却未能赢得 相应的尊重和社会地位的不幸的人。 第三,高老头是一位慈祥的父亲,也是无 私忘我的父亲,同时也是一位只能表达父爱, 却不能施加有效影响的父亲。
高老头的父爱何以导致 悲剧? 原因何在?
(1)高老头的父爱具有畸形、变异的 极端性。
(2)其父爱缺乏理性的表达方式。 (3)失去了继续表达父爱的基本条 件。
结论:父爱本身并没有阶级性,但表达的方
式却有很大的阶级差异,并有境界高低之别, 以及相应的个体差距,其中包含着教育、规范 因素以及表达方式带来的后果。特别是现代社 会,如何使金钱成为表达情感的手段、载体, 而不是目的本身,或是如何避免手段大于目的, 当是重大课题。同时,高老头悲剧的教训是, 要注意在表达情感时,不能迷失自己。即在热 爱之中保留自己的意志,决不能让对方的意志 决定一切,使自己成为父爱的奴隶,否则,高 老头的悲剧依旧会重复。
拉斯蒂涅:
复辟时期青年野心家的典型。
接受“人生三课”,完成人格转变。 鲍赛昂夫人 利己主义哲学 “放弃真情、驾驭女人才能成功” 伏脱冷 强盗哲学 “拥有财富便是美德,财富可以掩盖一切恶行” 高老头 金钱关系 伦理亲情在金钱面前微不足道
结论:
(1)是一个力图有所作为、不甘寂 寞平庸的追求者、奋斗者形象。 (2)是一个被腐蚀了灵魂的人。
一、生平与创作
巴尔扎克(1799—1850年) 生于法国,从小被送寄宿学 校;1716年进入大学学习法 律;1819年开始从事写作; 经营过印刷、出版业、矿山 等,均以失败而告终。 1829年发表《舒昂党人》大 获成功;至1848年先后创作 91部小说。1841年确立《人 间喜剧》写作计划,1845年 撰写《人间喜剧总目》。 1850年3月结婚,8月18日离 开人世。
2. 性格再现环境: 巴尔扎克的人物,是共性与个 性的统一体,是时代本质的艺术再 现。那些充满贪婪、野心、拜金、 兽性的人物,都是从时代的五脏六 腑中孕育出来的,都是现实的嫡生 子女,通过这些典型,再现出产生 他们的环境即社会的本质。
3. 惊人的情欲描写: 巴尔扎克在突出人物的个性特征时, 尤其善于突出“这一个”,他让他的主人 公被某种情欲甚至怪癖控制着,达到病 态的、疯狂的、不可遏制的、叫人难以 置信的程度,他们宁可不分昼夜地将自 己焚烧在这种情欲的孽火中,死而无悔。 比如高老头的爱女,葛朗台的爱钱,贝 姨的妒忌,邦斯的古董癖,于勒的好 色……都给人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产 生震撼人心的感情力量,达到了比真人 还真实的艺术效果。
第二.高度的典型性。
即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1. 环境决定性格: 巴尔扎克认为,人是社会的产物,环境 可以决定和改变人,他总是着重描写环境对 人物性格形成的作用。作品开头往往是在大 段精细而富有典型特征的环境描写之后,再 列出人物与情节。他的环境描写包括时代背 景、社会风貌、人物关系和日常生活的物质 条件。不同的环境成为不同人物性格形成与 发展的依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