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年级上我多想去看看说课稿

一年级上我多想去看看说课稿

《我多想去看看》说课稿
各位领导你们好,今天我要说的是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课文第11课《我多想去看看》,我将从以下七个方面进行研说。

一、教材分析;二、学情分析;三、教学模式;四、教学设计;五、板书设计;六、课堂评价;七、资源开发。

一教材分析
《我多想去看看》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的第一篇课文。

《我多想去看看》这篇课文以一个山村孩子的口吻,用诗歌的形式,讲述自己想到遥远的北京城,去看天安门的升旗仪式。

语言质朴,感情真挚,抒发了少年儿童向往北京的强烈的思想感情。

识字写字方面,要求认识13个字,会写4个字,这与《语文课程标准》中第一学段所要求的“多认少写”的要求相一致。

教学目标
1.认识“想、告”等13个字,会写“光、升、足、走”等4个字。

继续培养学生识字写字的愿望以及独立识字的能力;引导学生观察字的间架结构,培养写规范字的良好习惯。

2.继续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产生对首都北京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认识13个字,会写4个字。

2.练习朗读。

难点:
读好诗中的长句子。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上学期,在学会拼音的基础上,有了初步的识字写字基础,阅读也已经起步,一些学习的习惯,也已初步养成,这是学习本课识字写字的基础。

但是学生的自主感悟能力差,理解力、体会能力都是薄弱的,《我多想去看看》是学生的必修课,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农村的孩子很难有机会去北京看升国旗,所以学生很难体会升国旗的情景,引导帮助他们学习和体会升国旗的情景。

三教学模式
根据低年级儿童特点,我采用以下教学模式:
(一)趣味导课由播放课件激发学习兴趣。

(二)自主学习自学生字,自读课文。

(三)合作探究同桌、小组合作学习
(四)精讲点拨重点讲解并引导学生产生对首都北京的热爱之情。

(五)、有效训练拓展学习
基本理念及原则、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

要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提高识字教学效率。

每个学段都要指导学生写好汉字。

第一学段要关注学生写好基本
笔画、基本结构和基本字。

关于阅读,《语文课程标准》对本学段的要求还包括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五万字。

四教学设计
(一)课件展示课本图画,趣味导课(约2分钟)
1.问:这是谁的家?他们在做什么?你知道妈妈手里拿的是什么吗?
2.过渡:妈妈在给这个小朋友讲什么呢?你想知道吗?这个小朋友想怎样做?齐读课题: 《我多想去看看》。

(二)自主学习多种形式自学生字,自读课文——阅读课文整体感知(约10——13分钟)
1.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划出生字。

要求:读准字音。

想一想,怎样记住这些生字?
2.师范读课文。

3.把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在此基础上再将课文完整自由地读一遍,把句子读顺。

4.想一想,读文后,自己知道了些什么?
(三)合作探究同桌、小组合作学习,探究识记生字的方法,探究文中句子的读法,互帮互学,初步了解课文所表达的意思。

(约13——15分钟)
1.同桌互助学习——识字
互相帮助,纠错并记住生字正确的读音。

2.小组长检查生字掌握情况。

3.小组学习
(1)读文,要求:比赛读文,看谁读得流利。

(2)讨论:为什么我那么想去天安门看升旗仪式?
(四)精讲点拨重点讲解并引导学生理解感受升旗的壮观。

1.检查生字读音开火车读
2.分句读诗歌。

3、读出向往北京的强烈愿望,读出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4.总结课文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我们要热爱北京。

5.指导写字
(1)重点指导“广、升、走”的写法。

(2)重在观察,找出特点,把字写好。

(3)描一对二写三法,学生练写。

(五)、有效训练拓展学习
1、根据课文,想一想,说一说
弯弯的________。

遥远的________。

五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此板书力图全面而简明的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板书设计如下:
11我多想去看看
妈妈 -----我------北京城————升旗仪式———非常壮观———我多想去看看
六课堂评价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该注意将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相结合,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有利于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

因此,我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及时进行口头评价,奖励星星评价,小组加分评价等多种形式的评价方式,力求形式多样,激励性评价对儿童更富有积极意义。

写字的评价,我注重了基本笔画、基本结构的评价。

这与课标要求相一致。

七资源开发
本节课,写的是少年儿童向往北京的强烈的思想感情,所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北京天安门升旗的时间,升旗时整个广场宏伟壮观。

在教学第一环节中,利用插图,说话,达到趣味导课的目的。

在第二环节中,利用图片等帮助识字,提高识记生字的效率。

课后让孩子们通过家长更进一步的了解升旗仪式的壮观。

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