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浅析滑坡的形成机理及防治措施专业: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学号:********姓名:黎省指导教师:***学习中心:南充奥鹏西南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2013年03月29日院系西南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专业土木工程年级****** 学号******** 姓名黎省学习中心南充奥鹏指导教师李华东题目浅析滑坡形成机理及防治措施指导教师评语是否同意答辩过程分(满分20)指导教师(签章)评阅人评语评阅人(签章)成绩答辩组组长(签章)年月日毕业论文任务书班级201009 学生姓名黎省学号10924408开题日期:2013年03 月20 日完成日期:2013年03月29 日题目浅析滑坡形成机理及防治措施12、学生应完成的任务第一步:在全面掌握有关理论的基础上积极着手收集资料,拟定该论文大纲;第二步:依据指导老师修改后的论文提纲撰写论文;第三步:向指导老师提交论文初稿;第四步:依据老师的指导对论文进行反复修改;第五步:论文定稿并对论文进行装订;第六步:对论文答辩进行准备。
2、论文各部分内容及时间分配:(共10 周)周)周)3 周)第四部分滑坡发生时的应对措施( 2 周) 第五部分结束语( 1周) 评阅或答辩( 1 周)3、参考文献[1] 张浩、李东哲,1987,滑坡与泥石流,地质出版社。
[2] 张永年,1990,环境水文地质学,地质出版社。
[3]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1991,中国滑坡分布,成都地图出版社。
[4] 地质矿产部等,1991,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地质出版社。
[5] 吕景胜、高庆华,1992,灾害管理,地震出版社。
[6] 涨至洁,韩宝平等,1994,水文地质学基础,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备注指导教师:年月日审批人:年月日诚信承诺一、本论文是本人独立完成;二、本论文没有任何抄袭行为;三、若有不实,一经查出,请答辩委员会取消本人答辩(评阅)资格。
承诺人(钢笔填写):黎省 2013年03 月29 日目录摘要…………………………………………( I ) 关键词………………………………………… ( I ) 前言………………………………………… ( 1 ) 第一章分析滑坡形成的机………………………………………… ( 2 ) 理1.1基本条件………………………………………… ( 2 ) 1.2滑坡形成主要条件………………………………………… ( 6 )…………………………………………( 8) 1.3 滑坡活动强度的主要因素………………………………………… ( 8 ) 1.4 影响滑坡活动的时空分布规律第二章滑坡的防治措施………………………………………… ( 9 )………………………………………… ( 12 ) 2.1 消除和减轻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危害………………………………………… ( 14 ) 2.2 改善边坡岩土体的力学强度2.3 滑坡灾难发生时的………………………………………… ( 15 ) 躲避措施………………………………………… ( 16 ) 2 .4防治滑坡的主要工程措施第三章滑坡发生时的应对………………………………………… ( 18 ) 措施第四章灾害发生后的自………………………………………… ( 21 ) 救互救结论………………………………………… ( 22 ) 致谢…………………………………………(23 ) 参考文献………………………………………( 24 )摘要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者软弱带,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它经常会破坏地面工程、环境和造成人员伤亡、经济损失惨重等现状。
本文就滑坡的形成因素进行了详细剖析,并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安全防护措施。
关键词:滑坡;地震;地质构造;时空分布前言中国是滑坡地质灾害十分严重的国家。
据初步调查,全国大约有中型以上灾害点3万处,小型灾害点多达数十万甚至100多万处。
1949一2009年的45年间,共发生破坏较灾害6000多次,造成重大损失的严重灾害事件至少有1200次。
崩滑流灾害分布十分广泛。
在全国32个省(市、自治区)中.除上海等个别省自治区3外,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危害。
而最近,2009年6月5日下午,重启市武隆县铁矿乡鸡尾山发生重大山体滑坡事件,据2009年6月15日网上最新报道,事故发现9具遗体,另外有63人失踪,2008年9月8日,发生山西襄汾新塔矿业公司的“9•8”特别重大尾矿库溃坝事故,已确认262人遇难,……,所有这些,都无不表明,研究滑坡形成机理及做好其安全防护性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第一章分析滑坡形成的机理1.1 形成滑坡的基本条件产生滑坡的基本条件是斜坡体前有滑动空间,两侧有切割面。
例如中国西南地区,特别是西南丘陵山区,最基本的地形地貌特征就是山体众多,山势陡峻,沟谷河流遍布于山体之中,与之相互切割,因而形成众多的具有足够滑动空间的斜坡体和切割面。
广泛存在滑坡发生的基本条件,滑坡灾害相当频繁。
从斜坡的物质组成来看,具有松散土层、碎石土、风化壳和半成岩土层的斜坡抗剪强度低,容易产生变形面下滑;坚硬岩石中由于岩石的抗剪强度较大,能够经受较大的剪切力而不变形滑动。
但是如果岩体中存在着滑动面,特别是在暴雨之后,由于水在滑动面上的浸泡,使其抗剪强度大幅度下降而易滑动。
降雨对滑坡的影响很大。
降雨对滑坡的作用主要表现在,雨水的大量下渗,导致斜坡上的土石层饱和,甚至在斜坡下部的隔水层上击水,从而增加了滑体的重量,降低土石层的抗剪强度,导致滑坡产生。
不少滑坡具有“大雨大滑、小雨小滑、无雨不滑”的特点。
地震对滑坡的影响很大。
究其原因,首先是地震的强烈作用使斜坡土石的内部结构发生破坏和变化,原有的结构面张裂、松弛,加上地下水也有较大变化,特别是地下水位的突然升高或降低对斜坡稳定是很不利的。
另外,一次强烈地震的发生往往伴随着许多余震,在地震力的反复振动冲击下,斜坡土石体就更容易发生变形,最后就会发展成滑坡。
1.2滑坡形成主要条件一是地质条件与地貌条件;二是内外营力(动力)和人为作用的影响。
第一个条件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1.2.1 岩土类型:岩土体是产生滑坡的物质基础。
一般说,各类岩、土都有可能构成滑坡体,其中结构松散,抗剪强度和抗风化能力较低,在水的作用下其性质能发生变化的岩、土,如松散覆盖层、黄土、红粘土、页岩、泥岩、煤系地层、凝灰岩、片岩、板岩、千枚岩等及软硬相间的岩层所构成的斜坡易发生滑坡。
1.2.2 地质构造条件:组成斜坡的岩、土体只有被各种构造面切割分离成不连续状态时,才有可能向下滑动的条件。
同时、构造面又为降雨等水流进入斜坡提供了通道。
故各种节理、裂隙、层面、断层发育的斜坡、特别是当平行和垂直斜坡的陡倾角构造面及顺坡缓倾的构造面发育时,最易发生滑坡。
1.2.3 地形地貌条件:只有处于一定的地貌部位,具备一定坡度的斜坡,才可能发生滑坡。
一般江、河、湖(水库)、海、沟的斜坡,前缘开阔的山坡、铁路、公路和工程建筑物的边坡等都是易发生滑坡的地貌部位。
坡度大于10度,小于45度,下陡中缓上陡、上部成环状的坡形是产生滑坡的有利地形。
1.2.4 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活动,在滑坡形成中起着主要作用。
它的作用主要表现在:软化岩、土,降低岩、土体的强度,产生动水压力和孔隙水压力,潜蚀岩、土,增大岩、土容重,对透水岩层产生浮托力等。
尤其是对滑面(带)的软化作用和降低强度的作用最突出。
就第二个条件而言,在现今地壳运动的地区和人类工程活动的频繁地区是滑坡多发区,外界因素和作用,可以使产生滑坡的基本条件发生变化,从而诱发滑坡。
主要的诱发因素有:地震、降雨和融雪、地表水的冲刷、浸泡、河流等地表水体对斜坡坡脚的不断冲刷;不合理的人类工程活动,如开挖坡脚、坡体上部堆载、爆破、水库蓄(泄)水、矿山开采等都可诱发滑坡,还有如海啸、风暴潮、冻融等作用也可诱发滑坡。
1.3 滑坡活动强度的主要因素1.3.1 滑坡自然因素滑坡的活动强度,主要与滑坡的规模、滑移速度、滑移距离及其蓄积的位能和产生的功能有关。
一般讲,滑坡体的位置越高、体积越大、移动速度越快、移动距离越远,则滑坡的活动强度也就越高,危害程度也就越大。
具体讲来,影响滑坡活动强度的因素有:1.3.1.1 地形:坡度、高差越大,滑坡位能越大,所形成滑坡的滑速越高。
斜坡前方地形的开阔程度,对滑移距离的大小有很大影响。
地形越开阔,则滑移距离越大。
阔程度,对滑移距离的大小有很大影响。
地形越开阔,则滑移距离越大。
1.3.1.2 岩性:组成滑坡体的岩、土的力学强度越高、越完整,则滑坡往往就越少。
构成滑坡滑面的岩、土性质,直接影响着滑速的高低,一般讲,滑坡面的力学强度越低,滑坡体的滑速也就越高。
1.3.1.3 地质构造:切割、分离坡体的地质构造越发育,形成滑坡的规模往往也就越大越多。
1.3.1.4 诱发因素:诱发滑坡活动的外界因素越强,滑坡的活动强度则越大。
如强烈地震、特大暴雨所诱发的滑坡多为大的高速滑坡。
1.3.2 滑坡人为因素违反自然规律、破坏斜坡稳定条件的人类活动都会诱发滑坡。
例如:1.3.2.1开挖坡脚:修建铁路、公路、依山建房、建厂等工程,常常因使坡体下部失去支撑而发生下滑。
例如我国西南、西北的一些铁路、公路、因修建时大力爆破、强行开挖,事后陆陆续续地在边坡上发生了滑坡,给道路施工、运营带来危害。
1.3.2.2蓄水、排水:水渠和水池的漫溢和渗漏,工业生产用水和废水的排放、农业灌溉等,均易使水流渗入坡体,加大孔隙水压力,软化岩、土体,增大坡体容重,从而促使或诱发滑坡的发生。
水库的水位上下急剧变动,加大了坡体的动水压力,也可使斜坡和岸坡诱发滑坡发生。
支撑不了过大的重量,失去平衡而沿软弱面下滑。
尤其是厂矿废渣的不合理堆弃,常常触发滑坡的发生。
此外、劈山开矿的爆破作用,可使斜坡的岩、土体受振动而破碎产生滑坡;在山坡上乱砍滥伐,使坡体失去保护,便有利于雨水等水体的入渗从而诱发滑坡等等。
如果上述的人类作用与不利的自然作用互相结合,则就更容易促进滑坡的发生。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越来越多的工程活动破坏了自然坡体,因而近年来滑坡的发生越来越频繁,并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应加以重视。
1.4 影响滑坡活动的时空分布规律1.4.1 影响滑坡时间规律滑坡的活动时间主要与诱发滑坡的各种外界因素有关,如地震、降温、冻融、海啸、风暴潮及人类活动等。
大致有如下规律:1.4.1.1同时性:有些滑坡受诱发因素的作用后,立即活动。
如强烈地震、暴雨、海啸、风暴潮等发生时和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如开挖、爆破等,都会有大量的滑坡出现。
1.4.1.2滞后性:有些滑坡发生时间稍晚于诱发作用因素的时间。
如降雨、融雪、海啸、风暴潮及人类活动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