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来凤县中小学布局调整实施方案

来凤县中小学布局调整实施方案

来凤县中小学布局调整实施方案
中小学布局调整是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强教育教学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近几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我县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取得明显进展。

但从总体看,目前中小学布局仍不合理,学校布点散,规模小,资源浪费严重,办学效益不高。

为认真贯彻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立足长远,着眼未来,扩大农村中小学教育的规模,实现教育资源的最优化。

现就进一步调整我县中小学布局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
中小学布局调整要着眼长远,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积极稳妥,有序运作,做到减少学校数量,扩大校均规模,集中经费投入,改善办学条件,优化教育资源配置,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二、调整目标
到2010年,实现每乡镇一所示范性幼儿园,每万人一所完全小学,每乡镇一所初中,高中向城镇集中的目标。

三、调整方案
1、学前教育调整
(1)农村每乡镇要依托中心小学办一所示范性幼儿园,
规模控制在300人左右。

(2)办好县民族幼儿园,扩大民族幼儿园的办园规模。

2、小学布局调整
(1)农村小学布局:大力发展乡镇所在地完全小学,尽可能实现每乡镇一所寄宿制完小,积极推动多村联办完全小学或教学点,用3—4年时间分期撤并生源少、规模小、质量差、办学效益低的完全小学、村办、教学点,使完全小学规模达400人以上,教学点规模达100人左右,利用撤销后的村小校舍发展村级幼儿教育,到2010年全县小学由现有93所调整为69所左右。

翔凤镇红岩堡小学,位于雷击区,学生上学道路不畅,建议条件成熟时实行整体搬迁或撤并。

(2)城区小学布局:根据城区发展规划,在翔凤镇土堡小学的基础上,扩大土堡小学的办学规模,办成2000人的一所示范性小学,2007年前后三光坪小学停办。

(3)2010年以前三光坪小学改办成特教学校。

3、初中布局调整
(1)农村初中布局:目前我县农村初中学校布局基本合理,调整完毕。

(2)城区中学布局:到2010年接龙中学要进行搬迁,在翔凤镇开发区建一所规模近3000人的示范性初中。

(3)进一步扩大县实验中学的办学规模,开发利用实
顺利实施,提出如下要求:
1、提高认识。

乡镇、村、学校要高度重视,充分认识中小学布局调整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统一思想,更新观念,切实加强领导,统筹协调。

2、制订方案。

各乡镇政府要严格按照要求,根据本地实际制订本乡镇中小学布局的调整方案和分步实施意见,于每年3月底以前报县政府批准,并积极创造条件,尽快组织实施。

要撤并的村小、教学点一般只维护不建设,重点建设初中及寄宿制完全小学。

3、加大力度。

中小学布局调整是一项十分繁杂、艰巨的任务,困难很多,阻力很大,需要广泛宣传,形成共识,齐心协力,形成合力。

在实施过程中,要认真总结经验,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做到积极稳妥,因地制宜,小学调整宜先高年级,后中低年级。

4、严格惩奖。

县政府将组织有关部门对布局调整工作进行评估考核。

对调整力度大,实施效果好的乡镇学校在安排危改资金时实行重点倾斜。

对行动迟缓的乡镇和学校,县政府及县有关部门将加强指导和监督,使中小学布局调整做到全县一盘棋。

附:来凤县2006—2010年学校调整规划表
附:来凤县2006—2010年小学布局调整规划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