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十一章-微生物的分类和鉴定

第十一章-微生物的分类和鉴定

于提取; 16SrRNA普遍存在于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中(真核生物
中其同源分子是18SrRNA)。因此它可以作为测量各 类生物进化的工具。
Eubacteria (细菌域)
Archaea
Eukarya
(古生菌域) (真核生物域)
Carl Woese利用16SrRNA建立分子进化树
古生菌在进化谱系上与真细菌及真核生物相互并列,且与后者关 系更近,而其细胞构造却与真细菌较为接近,同属于原核生物。
缺点: a)由于微生物可利用的形态特征少,很难把所有生物 放在同一水平上进行比较; b)形态特征在不同类群中进化速度差异很大,仅根据 形态推断进化关系往往不准确;
生物大分子作为分类鉴定的依据
蛋白质、RNA和DNA序列进化变化的显著特点是进化速 率相对恒定,也就是说,分子序列进化的改变量(氨基酸 或核苷酸替换数或替换百分率)与分子进化的时间成正比。
生物分类就是通过研究生物的系统发育及其进化 历史,揭示各类生物的多样性及其系统关系,编 制分类系统,还原生物的自然历史位置。
化石资料、形态学、比较胚胎学
高等动植分类
较正确反映 其系统发育
微生物分类的难题: 绝大部分微生物个体小、形态简单、易受环境 影响而变异、缺少有性繁殖、缺乏化石资料。
生物分类的二种基本原则:
★微生物分类学的三个任务:分类、鉴定及命名
☆分类是根据微生物的相似性和亲缘关系,将微生物归入不同的 分类类群。 ☆鉴定是确定一个新的分离物属于已经确认的分类单元的过程。 ☆命名是根据国际命名法规给微生物分类单元以科学的名称。
有关学名的其他知识
属名:是一个表示该微生物主要特征的名词或用作名 词的形容词,单数,第一个字母大写。
种名加词:又称种加词,它代表一个物种的次要特征, 字母一律小写。
属名和种名都是由拉丁词、希腊词或其他拉丁化的外 来词或以组合方式拼成。
按规定,学名均应按拉丁字母发音规则发音。
由于细菌分类单元的划分缺乏一个易于操作的统一标准, 为了减少因采用不同标准界定分类单元所造成的混乱, 细菌系统分类也像其他生物分类一样采用“模式概念”
RNA作为分类鉴定的依据 16S rRNA被普遍公认为是一把好的谱系分析的“分子尺”:
rRNA具有重要且恒定的生理功能
在16SrRNA分子中,既含有高度保守的序列区域,又 有中度保守和高度变化的序列区域,因而它适用于进 化距离不同的各类生物亲缘关系的研究;
16SrRNA分子量大小适中,便于序列分析; rRNA在细胞中含量大(约占细胞中RNA的90%),也易
第十一章 微生物的分类和鉴定
第一节 微生物在生物界的地位 第二节 微生物的分类和命名 第三节 微生物分类鉴定的方法 第四节 微生物的分类系统 第五节 微生物的快速鉴定和自动化分析技术
生物界的分类
地球上的物种估计大约有150万,其中微生物 超过10万种,史过程中演化形 成生物种类和种群的多样性。
★血清学反应
常借助特异性的血清学反应来确定未知菌种、亚种 或菌株。
二、微生物分类鉴定中的现代方法
核酸的碱基组成和分子杂交 特点: 与形态及生理生化特性的比较不同,对DNA的碱
a)根据表型(phenetic)特征的相似程度分群归类, 这种表型分类重在应用,不涉及生物进化或不以反 映生物亲缘关系为目标;
b)按照生物系统发育相关性水平来分群归类,其 目标是探寻各种生物之间的进化关系,建立反映生 物系统发育的分类系统。
第一节 微生物在生物界的地位
一、生物的界级分类学说
★从两界系统经历过三界 系统、四界系统、五界系 统甚至六界系统,最后又 有了三原界(或三总界) 系统。(图10-2)
种和亚种指定模式菌株(type strain); 亚属和属指定模式种(type species); 属以上至目级分类单元指定模式属(type genus);
模式菌株应送交菌种保藏机构保藏,以便备查考和索取。
第三节 微生物分类鉴定的方法
表型特征: 形态结构、生理生化、少量的化石 资料、行为习性,等等
★传统的、为多数学者所 接受的是1969年魏塔克 (R.H.Whittaker)在 《Science》上提出的五界 学说。
二、三域学说的建立和发展
利用16S rRNA建立分子进化树的美国科学家Carl Woese
(1)古生菌域(Archaea) :包括产甲烷细菌、 极端嗜盐菌和嗜热嗜酸菌等
(2)细菌域(Bacteria) :包括蓝细菌和各种除 古细菌以外的其它原核生物
(3)真核生物域(Eukarya):包括原生生物、 真菌、动物和植物
第二节 微生物的分类和命名
经典分类学:按微 生物表型分类
发展
微生物系统学:按 亲缘关系和进化规 律分类
表型特征:形态学、生 理生化学、生态学等, 推断微生物的系统发育。
表型特征结合分子水平上比 较微生物的基因型特征(如 16S rRNA)探讨微生物进 化、系统发育和分类鉴定。

与微生物的酶和调节蛋白质的本质和活性直接相关; 酶及蛋白质都是基因产物; 对微生物生理生化特征的比较也是对微生物 基因组的间接比较;
测定生理生化特征比直接分析基因组要容易得多;
营养类型; 与氧的关系; 对温度的适应性; 对渗透压的适应性; 对pH的适应性; 代谢产物等
★生态特性
包括在自然界的分布情况,与其他生物有否寄生或共 生关系, 宿主种类及与宿主关系, 有性生殖情况, 生活 史等。
a)在两群生物中,如果同一种分子的序列差异很大时, ------------进化距离远,进化过程中很早就分支了。
b)如果两群生物同一来源的大分子的序列基本相同, ------------处在同一进化水平上。
大量的资料表明:功能重要的大分子、或者大分子中功能 重要的区域,比功能不重要的分子或分子区域进化变化速 度低。
微生物分类鉴定的指标和方法
1、 生物分类的传统指标: 形态学特征、生理学特征、 生态学特征
形态学特征 培养特征、 细胞形态及其染色特性、 特殊的细胞结构、 运动性等等、
微生物分类和鉴定的重要依据之一: a)易于观察和比较,尤其是真核微生物和具有特殊形 态结构的细菌; b)许多形态学特征依赖于多基因的表达,具有相对的 稳定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