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流域水利形势
一、流域概况
太湖流域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行政区划分属江苏省、浙江省、上海市和安徽省,总面积36895km2,占全国面积的0.4%。
其中,西部山丘区、中部平原区分别占流域面积的20%、80%。
2007 年流域人口4917 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3.7%,国内生产总值(GDP)达28648 亿元,占全国GDP 的11.6%。
太湖流域河网如织,湖泊棋布,水面面积达5551km2,水面率为15%。
流域河道总长约12 万km,河道密度达3.3km/km2,河道平均坡降约为十万分之一,汛期水流流速仅为0.3~0.5m/s,受潮汐顶托影响,排水困难。
流域湖泊面积3159km2 ,其中太湖湖区水面积2338km2。
流域以太湖为中心,呈周边高、中间低的碟状地形,主要有苕溪、南河、洮滆、黄浦江、通长江与杭州湾等水系。
京杭运河穿越流域腹地及下游诸水系,起水量调节和承转作用。
二、水资源开发利用与典型灾害
2.1流域水资源与开发利用
太湖流域多年平均水资源量为176.0 亿m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
160.1 亿m3,地下水资源量为53.1 亿m3,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的重
1 复计算量为 37.
2 亿m 3。
本地水资源量短缺,远小于现状实际总用水量,主要依靠调引长江水和上下游重复利用弥补。
流域本地供水主要以地表水源为主,除取用本地河网水量外,也直接取用长江和钱塘江水量。
现状本地河网供水 221.7 亿m 3(含沿长江口门引
水
补
充量,多年平均
引
水
量
6
2
.
6
亿
m 流域地表水资源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现状 2508.6km 评价河长中,全年期水质劣于Ⅲ类的占 85.7%,劣于Ⅴ类的达 64.2%。
重点水功能区达标率仅为 10.8%,省界河流监测断面 75.0%劣于Ⅲ类。
太湖流域主要湖泊水体呈富营养化水平,太湖全湖平均水质劣于Ⅴ类, 呈中度富营养化水平。
2.2典型灾害
特殊的气候及地形地貌使得太湖流域洪涝灾害频繁,灾害损失严重。
梅雨和台风暴雨是造成流域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
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了 1954 年、1991 年大洪水和 1999 年特大洪水。
1954 年太湖水位达 4.65m ,近 25%平原受灾。
1991 年太湖水位达 4.79m ,当年直接经济损失达 113.9 亿元,约占当年GDP 的 6.7%。
1999 年太湖水位达 4.97m ,当年直接经济损失达 141.3 亿元,约占当年 GDP1.58%。
太湖流域遇少雨年份也会出现干旱,山丘高地易因旱成灾。
新中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