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宋初三体

宋初三体

宋初三体白体诗人:是宋初效法白居易作诗的一批诗人,代表作家有李昉、徐铉等人,代表作有李昉与李至的《二李唱和集》、徐铉等人的《翰林酬唱集》等、他们的诗歌主要是模仿白居易与元稹、刘禹锡等人互相唱和的近体诗,内容多写流连光景的闲适生活。

风格浅切清雅。

但是这种诗风仅仅是模仿了白居易诗风的一个方面,与五代诗风仍是一脉相承,忽视了白居易讽喻现实的精神,流易有余而深警不足。

(王禹偁也被宋人看做白体诗人,他更重视白居易的讽喻诗,将身世之感与他们同情结合,反映社会现实、充满忧国忧民的情怀)王禹偁语言晓畅自然、情感含蓄深沉,平易流畅,简雅古淡。

晚唐体诗人:宋初模仿贾岛、姚合诗风的一群诗人,由于宋人常常将贾、姚看成是晚唐诗人,所以名之为“晚唐体”。

此派诗人喜作五律,崇尚白描,少用典故,但并不忽视炼字炼句,好以自然意象入诗,并以此抒发清苦幽僻的情怀,境界偏于狭窄,缺乏深刻的现实性。

①晚唐体中最恪守贾、姚门径的是“九僧”,其中惠崇的成就比较突出,他继承了贾岛、姚合反复推敲的苦吟精神,内容大多数为描绘清邃幽静的山林景色和枯寂淡泊的隐逸生活,形式上特别重视五律。

例如惠崇《访杨云卿淮上别墅》,“河分冈势断,春入烧痕青。

”②晚唐体的另一个诗人群体是潘阆、魏野、林逋等隐逸之士。

其中林逋最为有名,他们一方面模仿贾岛的字斟句酌,另一方面也有白体诗平易流畅的倾向,而诗歌所表现的生活内容也比“九僧”稍微丰富一些。

林逋《山园小梅》③晚唐体诗人中身份迥异的是寇准,由于他曾官至宰相,又与上述两个诗人群体都有交往,所以成了晚唐体的盟主。

他喜写山林之思,含思凄婉。

《春日登楼怀归》西昆体诗人:宋初诗坛上声势最盛的一派,以《西昆酬唱集》得名,代表作家有杨亿、钱惟演、刘筠。

此派诗作的题材,集中于怀古咏诗,如《始皇》《汉武》,,咏物,如《梨》《泪》,描写流连光景的生活,《直夜》《别墅》等。

内容上比较贫乏,与时代、社会没有密切的联系。

艺术上师法李商隐的对仗工整、用事深密、文字华美、音调铿锵,但又缺乏李诗蕴含的真挚情感和深沉感慨。

(西昆体衰微的两个致命弱点:①诗歌题材范围狭小,缺乏时代气息。

②诗歌立足于模仿,缺乏自立精神)晏殊情中有思浓情中渗透理性沉思柳永初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涌字耆卿柳永对宋代词坛的贡献一、从体制上,慢词的发展与词调的丰富。

柳永大力发展慢词,从根本上改变了唐五代以来小令一统天下的格局,使慢词与小令两种体式平分秋色,齐头并进。

①利用民间原有词调《内家娇》《风归云》②旧曲翻新从大曲、法曲、曲破中翻为慢词新腔的《雨霖铃》等。

③由小令扩展为慢词柳永《女冠子》④自创新凋,二叠《笛家弄》,由二叠发展至三叠的《夜半乐》,自创三叠《戚氏》二、从内容和创作方向上,他注重市民情调的表现和俚俗语言的运用。

柳永变“雅”为“俗”。

着力运用通俗化的语言满足大众的审美需求。

1、从内容上①其中表现了世俗女性大胆泼辣的爱情意识《定风波》“恨薄情一去,音信无个”②也有被遗弃的失恋的平民女子的痛苦心声《满江红》“无人处思量,几度垂泪”③下层妓女的不幸和她们从良的愿望,《少年游》中提到她们“心性温柔,品流雅详。

”④此外,他还表现了北宋繁华富裕的都市生活和丰富多彩的市井生活。

《望海潮》2、充分运用现实生活中口语和俚语,“争”、“恁”、“我”、“伊”等,富有表现力,生动活泼且易于接受。

三、从表现方法上,创造性地运用铺叙和白描手法,同时善于利用时空转换来叙事、布景、言情。

例如《雨霖铃》中整个送别场景的铺叙,即事言情。

时空上双重结构的思念,《八声甘州》“想佳人到争知我”。

四、在题材取向上,柳永一生宦游沉浮,江湖浪迹,多抒发羁旅行役之感和身世遭遇,朝着更加抒情自我化的方向上发展。

在多首行役词中表现自己追求、失落、挫折的心情,《鹤冲天》“忍把浮名,换了低斟浅唱。

“五、对宋词的全面大革新。

词调创用,章法铺叙,景物描写等方面都对后人产生重大影响。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人生观儒学体系为根本浸染释、道的思想儒家固穷的坚毅精神,老庄轻视有限时空和物质环境的超越态度,禅宗以平常心对待一切变故的观念,执着于人生又超然物外的生命范式蕴含着坚定、沉着、乐观、旷达的精神。

苏轼诗的艺术特色一、苏轼发展了韩愈以来以文为诗的传统,矫正了在他之前宋诗流于浅率无味或生硬晦涩的弊病。

①在他笔下几乎没有不能入诗的题材,善于打通各种文体,以文为诗,以古诗为近体,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诗的自由度,“忽然生鳞甲,乱我须与眉”②善于议论,新奇警策。

深刻透辟,触处生春。

而且议论往往借助于形象的描绘和生动的叙事,既事明理,叙议结合。

《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二、对诗歌艺术技巧掌握达到得心应手的纯熟境界,以翻新出奇精神对待艺术规范。

纵意所如、触手成春。

①比喻生动新奇,层出不穷。

《新城道中》“岭上晴云披絮帽……”②用典信手拈来,左右逢源,浑然天成。

“平生谩说古战场,过眼终迷日五色。

”③对仗精工又活泼流动,构思打破常规。

《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对比喻、用典、对仗等技巧的掌握已臻化境,丝毫看不出锻炼之痕。

三、语言清新流畅、圆熟自然。

《新城道中》四、苏诗兼备各种体式,以七言诸体为妙。

七言古体和诗行,酣畅淋漓,雄浑豪迈;七律流丽圆转,自然洒脱。

七绝精美明快,富有情致。

《饮湖上初晴后雨》五、刚柔相济的艺术风格①苏轼艺术风格以清雄豪放为主调,而兼具多种特色。

苏轼重视两种对立风格的融合,使阳刚之美、阴柔之美相互渗透,互相调节。

《游金山寺》“江山如此不归山,江神见怪惊我顽。

”②风格在不同时期,不同作品中也有不同表现。

早期偏于雄健奔放,中期绚烂多彩,气象峥嵘,晚年质朴平淡,内蕴精深华妙。

苏轼诗的艺术特色一、对词学观念的变革①苏轼具有“诗词一体”的词学观,他以为诗词同源,本属一体。

评价柳永《八声甘州》名句“不减唐人高处”,在文体观念上将词与诗提到同等的高度。

②“自成一家”的创作主张《与鲜于子俊》中“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之风味,亦自是一家”在文学上反对步入后尘。

二、对题材主题的扩展和转移苏轼扩大词的表现功能,开拓词境,是苏轼改革诗体的主要方向。

他将传统的表现女性化的柔情之词扩展为表现男性化的豪情之词,将传统上只表现爱情之词变革为表现性情之词。

①继范仲淹《渔家傲》之后,进一步改变了以佳人公子为抒情主人公的词坛格局,塑造英雄人物形象,寄托慷慨激昂的爱国情怀,《江城子·密州出猎》“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②苏词中也常常表现对人生的思考,抒写自我的人生理想。

这类作品深层次地展现出词人丰富复杂的精神世界,鲜明的个性风神,显示出强烈的主体意识,增强了词的哲理意蕴。

《念奴娇·赤壁怀古》“人生如梦”的感慨③苏词既向内心世界开拓,也朝外在世界扩展。

他并不封闭于画楼绣户等一些日常的交际,进一步展现自然风光和乡村风情。

自然山水关照与人生历史反思相结合,借自然山水表现超然闲适的人生态度。

《西江月》“照野……”三、艺术风格的转变1、苏轼革新了词的语言,“以诗为词“,将诗的表现手法移植到词中,增强了词的表现力,呈现出一种清新雅练、劲键晓畅的语言。

①用题序。

采用标题和小序的形式交代词的创作动机和缘由,指向所抒情感。

②使事用典。

既是一种替代性的叙事方式,也是一种曲折深婉的抒情方法。

《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孙权射虎。

2、突破了音律的束缚,使词从音乐的附属品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3、发展了词的表现技巧①直陈叙事的抒怀《沁园春》②利用宏大场面烘托人物《念奴娇》③日常生活中小事寄情寓理《定风波》④不用景语,不假叙事,直抒胸臆,甚至以议论写怀《满庭芳》4、变革了词的风格①纵放遒劲、壮怀激烈的豪放词《念奴娇》②幽怨缠绵、情辞妩媚的婉约词《水龙吟》③洒脱旷达、抒发逸怀浩气的浩旷之词《定风波》④清新明丽、乡土气息的韶秀之词《浣溪沙》黄庭坚词艺术特色江西诗派流行于两宋之交,由宋人吕本中《江西诗社宗派图》而得名。

此派诗人并非都是江西人周邦彦字美成号清真周邦彦词的艺术特色一、飘零不定的主题漂泊的孤独疲倦和憔悴失意,是周邦彦词的情感基调。

“谁识京华倦客”《兰陵王》二、开启门径的咏物词周邦彦咏物词数量既多,如咏新月、杨柳、梅花等,将身世飘零之感,仕途沦落之悲、情场失意之苦与所咏之物融为一体。

《兰陵王·柳》周邦彦创作时精心结撰,追求词作的艺术规范性,“下字运意,皆有法度。

”周词的法度、规范,主要体现在章法、句法、炼字和音律等方面。

三、回环往复的章法①周词的章法结构,主要从柳永词变化而来。

柳永善铺叙,周词也长于铺叙,但是他变直叙为曲叙,往往将顺叙、倒叙和插叙错综结合。

时空结构上体现为跳跃性的回环往复式结构、过去、现在、未来和我方、他方的时空场景交错叠映,章法严密而结构繁多变。

《兰陵王·柳》②周词的铺叙,还善于增加并变换角度、层次。

他能够把一丝感触,情绪向四面八方展开,又层层深入地烘托刻画、使情思毫发毕现。

《六丑·蔷薇谢后作》四、融化诗句的语言技巧周邦彦善于融化前人诗句入词,浑然天成,如从己出。

周词往往是一首词中数句化用,不仅从字面上化用前人诗句变成新的语言,更从立意上点化前人的诗句而创造出新的意境。

《西河·金陵怀古》全词系化用唐刘禹锡《石头城》《乌衣巷》《莫愁乐》三首诗而成。

语言经重新组合,意境更有新意。

五、和谐严密的音律凋美、律严、字工是周词在音律方面的特点。

①长于自度曲,声腔圆美,用字高雅。

例如《兰陵王》和《六丑》。

②音律和谐,注重词调的声请与宫调的音色协调一致。

例如感伤的《少年游》选用宫调,荆州明媚春光的《少年游》选用黄钟宫。

③为使音律和谐,周词审音用字,也非常严格精密,用字分平仄。

④擅长运用拗句,在坳怒中追求音律的和谐统一。

音律中做到坳怒与和谐的矛盾统一,是清真词的独创。

王国维评价其,“文字之外,须兼味其音律。

”李清照号易安在理论上,确立词体的独特地位,提出了词“别是一家”之说。

在创作上,生动地展现了她的生命历程和情感历程。

以靖康之变为界,分为前后两期。

前期:内容多写自然美景与闺阁生活,也写夫妇之间的离别相思。

风格上,多明亮轻快,洋溢着青春活力。

例如《一剪梅》后期:靖康之变,家破夫亡,人生命运的剧变。

内容上多触景生情或托物寓意,抒发了她的家国之恨,故土之恋,把个人的遭遇和时代的不幸交织在一起。

风格沉郁凄怆,悲凉哀婉。

例如《声声慢》词的艺术特色①她以女性的身份塑造了主人公多愁善感的自我形象,展现了她的生命历程和情感历程,真挚大胆地表现对爱情的热烈追求,丰富生动地书写自我的情感世界,打破了“男子作闺音”的传统格局,表现出浓厚的女性自觉意识,由前期的《一剪梅》到后期的《声声慢》②她善于选取日常生活中的起居环境、行动、细节,展示自我内心世界;《永遇乐》“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