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食品保藏技术课程标准讲解

食品保藏技术课程标准讲解

德州职业技术学院
《食品保藏技术》课程标准
开课系部:粮油食品与轻工工程系适用专业:食品生物技术
课程编号:0913113
课程负责人:王莉
编制日期:2015年7月13日
《食品保藏技术》课程标准
一、前言
(一)课程信息
(二)课程性质
《食品保藏技术》是食品生物技术专业的一门职业能力必修课。

在整个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中占据较为重要的位置,食品保藏技术是为食品加工、食品物流及营销过程服务的,是进行食品加工、食品物流及营销的理论和技能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食品保藏基本原理、食品低温保藏技术;食品罐藏技术、食品干制保藏技术、食品的腌制与烟熏保藏技术、以及食品化学保藏、生物保藏技术,达到对所学课程综合应用的目的,起到由学生向生产一线工程技术人员过渡的桥梁作用。

所以,本课程在食品生物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专业知识结构的形成及工程思想的培养过程中,起着承
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三)课程设计理念
1.以就业为导向,依据岗位需求定内容,食品生物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是生产一线的高级技能人才,因此将《食品保藏技术》作为本专业的职业能力必修课程进行建设,坚持以能力培养为本位的课程建设思想,在课程体系架构中,紧紧围绕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开展教学内容的整合,优化教学环节,删减理论要求比较高的内容,强化应用性。

2.依据企业生产设定主要实践项目,经过对生产现场和用人单位的调研,对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了有效整合,削减了课程中高深难懂的数学推导等理论教学内容,重点阐述粮油食品保藏基本原理、食品低温保藏技术、食品罐藏技术、食品干制保藏技术、食品的腌制与烟熏保藏技术,以及食品化学保藏、生物保藏技术等内容。

对食品保藏基本原理的推导过程适当删减、重点讲授技术应用。

对食品保藏设备的结构部分,采用多媒体和在实训现场对照设备实物讲解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

3.重实践,采用“阶梯式”实践教学,在课堂教学结束后,进行为期2周的食品保藏技术综合实训,目的是进一步掌握食品保藏技术及常用的食品保藏设备的使用。

积极探索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和多种教学方法,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4.课程考核注重形成性考核,其中又以职业能力考核为主要内容。

考核主要根据学生任务完成情况与平时表现综合评定学生成绩。

其中形成性考核成绩占较大比重,尤其强调实践能力占较大比重。

二、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本专业学生的就业岗位主要有:在乳品生产企业、调味品生产企业、酒类生产企业、低聚糖等功能食品生产企业、饮食服务企业等等从事生产、研发、质检、品管、营养配餐等方面的工作。

根据以上岗位对从业人员的知识、技术和技能的要求,制订课程标准、提出教学内容。

据此本课程学习的内容包括:食品保藏基本原理、食品低温保藏技术;食品罐藏技术、食品干制保藏技术、食品的腌制与烟熏保藏技术、以及食品化学保藏、生物保藏技术等内容。

这些教学内容既是对先行课程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也是为后续课程的提供支持,也与学生就业岗位是相适应的。

(二)具体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食品保藏的基本原理;
(2)掌握食品低温保藏技术;
(3)掌握食品罐藏技术
(4)掌握食品干制保藏技术;
(5)掌握食品的腌制与烟熏保藏技术;
(6)掌握食品化学保藏技术;
(7)掌握食品生物保藏技术。

2.能力目标
(1)掌握食品保藏技术的基本要求;
(2)熟知影响食品保藏的各种因素,能够根据食品特点选择合适
的食品保藏技术;
(3)能够对食品保藏设备熟练运用,对食品保藏实际工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能够解决在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3.素质目标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科学态度和创新意识;
(2)具有良好的协调能力、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具有独立获取一定信息的能力;
(4)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三、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一)教学内容选取依据
本课程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以食品保藏任务为载体来安排教学内容,通过案例分析,重点培养学生食品保鲜能力和食品贮运保鲜管理能力,力求理论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实现教、学、做一体化,突出动手及操作能力训练。

突出“能力培养”和“创新能力”,注重对食品保鲜和贮运管理工作的规程操作,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如何工作,以达到培养学生的实际生产操作能力和知识综合应用能力的目的。

通过知识拓展,把新知识、新技术作为教学内容,使学生获取新知识和新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组织与安排
集中实践课程:食品保藏技术实训(教学内容组织与安排)
四、实施要求
(一)教材选取与开发
1.必须选择工学结合教材。

2.教材应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的课程设计思想。

以食品保藏技术所涉及的各项任务为主线,结合职业技能证书考核——食品检验工从业资格证书的要求和企业对食品保藏技术实际操作能力的要求,合理安排教材内容。

以学生未来的发展和知识结构的要求为度,不追求理论的深度与难度。

3.教材在内容上应既实用又开放,即在注重食品保藏技术的操作能力训练的同时,还应把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融入教材,以便教材内容更加贴近食品保藏工作的实际。

在形式上应适合高职学生认知特点,文字表达要深入浅出,应图文并茂。

4.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处理食品保藏实际工作的综合职业能力,教材应根据工作任务的需要设计相应的技能训练。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模式
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实践经验的学习,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尽可能运用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呈现资料,进行讲授、演示,并按照设计活动的内容展开教学。

2.教学方法
教学中教师应突出专业技能培养目标,注重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强化案例和流程教学,让学生边学边练,通过小组讨论、案
例分析、情景模拟等方式激发学生兴趣,增强教学效果。

3.教学手段
教学中,应注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注重教与学的互动,教师与学生的角色转换,让学生在完成教师设计的训练活动中,既学会食品保藏必须具备的知识,又练就各项基本技能。

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与学生沟通,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提升职业素养,培养学生积极热情、客观、诚实守信、善于沟通与合作的品质。

4.考核与评价
(1)评价原则
坚持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综合评价的原则;突出能力评价优先地位的原则;重点过程评价原则等。

本课程的评价主要考虑课堂教学情况、回答问题情况、完成作业情况、实验实训操作情况、实验实训报告书情况等综合考评。

(2)教学过程评价:
主要通过日常课堂纪录、完成作业情况、实验实训操作情况、报告书写情况等,主要由教师进行评定。

(3)评价方法
理论部分:采用考试,闭卷,平时30%+期末70%。

实践部分:集中实践课的考核以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为主,根据学生设计操作的合理性,具体生产中的生产控制能力,以及最终的实践结果进行综合评分。

5.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常规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可开发并应用一些直观且形象
的挂图、幻灯片、录像片、试听光盘,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促进学生理解、接受课程知识和业务流程。

(2)注重实战性教学,借助本系的实训基地、教师外接项目、产学合作企业提供项目,让学生置身于真实的环境中进行学习、体验和锻炼。

(3)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在学生下厂实训期间进行现场教学。

(4)充分运用网络课程资源。

可以利用现有的电子书籍、电子期刊、数学图书馆、各大网站等网络资源,使教学内容从单一走向多元,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拓展成为可能。

五、课程标准论证意见
德州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办公室 2014年5月22日印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