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食品加工技术课程标准

食品加工技术课程标准

食品加工技术课程表标准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一)课程定位
食品加工技术是营养与配餐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

本课程以“教授专业知识和培养技术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及综合职业素质”为教学目标。

学生在完成了营养学基础课程的学习后进行本课程的学习,并通过后续课程面点制作、校内实训、顶岗实习等课程的强化,达到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学习与实训,学生了解食品加工过程及质量控制,逐步掌握食品加工基本技能,同时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合作等综合素质。

《食品加工技术》是营养与配餐专业的必修课,是培养相应专业技能型人才整体知识结构和综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迈向专业的敲门砖,同时是学生走向工作岗位的必要知识储备。

(二)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1.1了解食品的分类方法,掌握新食品的类型;
1.2掌握典型食品加工工艺流程及技术要点;
1.3了解食品加工新技术。

2.能力目标
2.1能够完成罐头食品制作;
2.2能够完成西瓜汁饮料制作;
2.3能够完成凝固型酸乳制作;
2.4能够完成牛肉干的制作;
2.5能够完成典型食品的加工。

3.素质目标
3.1培养学生热爱专业工作,具备食品从业者必备的职业道德;
3.2培养学生具备拓展、创新等可持续发展能力;
3.3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4培养学生实际操作、团队协作等综合职业素质。

(三)前导课程
本课程开设的前导课程是营养学基础专业课程。

(四)后续课程
本课程开设的后续课程是面点制作、膳食制作、食品卫生与安全等相关课程。

二、课程内容标准
(一)学习情境划分及学时分配
(二)学习情境描述
(三)实践教学设计
三、课程实施建议
(一)课程教学模式
在食品加工技术的教学过程中,进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对典型食品的加工技术进行实训教学,使学生具有独立完成实训操作的能力。

有目的的采用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模式、优化教学内容,将教学内容与实践紧密相结合,根据职业岗位群的要求进行删减,培养学生理论知识应用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二)教学方法
(1)采用问题式教学方法。

在教授过程中,主要地采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例如在学习食物的概念时,可以让学生尝试说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物,再进行汇总,系统讲解,让学生带着问题听,接着用举实例的方法讲解食物的种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并且阶段性地开展专题讨论以讨论式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2)采用现代教学手段辅助教学。

运用多媒体技术,结合板书教学,对于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如蔬菜的腌制技术可运用动画、影片等手段把难以理解的概念形象化,引起学生的兴趣,加深学生的理解。

(3)自主学习与教师讲授结合。

学生要根据自己的学习、生活安排和教师提供的教学工作安排表,制定自主学习计划,并按照每章的学习目标计划有步骤实施自学计划。

包括自主阅读教材,积极思考,记录疑难问题。

(4)采用任务单的形式进行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按照任务单上的任务内容进行教学,让学生对每节课所要讲述的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把握;课下,让学生填写任务单内容,使学生对每节课所学的内容做一个回顾和总结,便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复习和巩固。

(三)教学手段
利用计算机、投影仪、音箱等现代化科学技术辅助理论基础知识教学,利用实验室进行实验实训教学。

(四)教学条件
1.标准与规范
(1)师资队伍
建设一支高素质和年龄、职称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为此,要采取“内培养、广引进、外聘请”的办法,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2)教材
针对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我们选择了高等教育“十一五”《食品加工技术》这一实用教材。

其内容较多,涉及专业知识较广,对本专业参考性强。

建议授课教师在授课时有重点的选用部分内容,安排学生自学,提高课程的教学水平。

2.实训条件
该课程课堂教学需要有多媒体教学设备,实训教学在校内应配食品专用设备设施,为保证开展全真情境教学,可以带领学生去食品加工厂进行参观学习。

(五)课程考评方法
考核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在新课改下,打破原来以期末考试成绩为主的考核方法,主要通过过程考试成绩与实训成绩来对学生进行考核。

因该课程实践教学比例较少,具体分数比例如下:
1.过程性考核:计划所设置必修模块及单元,均在教学过程及完成教学目标时进行知识和技能考核。

即包括平时表现考核、作业、提问、任务单和单元考试及实验设计、实验过程、实验报告的撰写,共同构成了过程性考核成绩。

2.终结性综合考核:以期末考试成绩为主,其中理论知识占80%,操作技能型知识占20%,由过程性考核和期末考试成绩共同组成了终结性考核成绩。

3.成绩构成:平时表现考核10%、作业(任务单)20%、实训20%、期末综合考试50%。

以上各项分数按百分制给分,最后总评按比例折算成百分制,由系教学秘书统一上报学院教务处。

1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