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通货膨胀的现状分析

我国通货膨胀的现状分析

我国通货膨胀的现状分析摘要随着国际局势的动荡和中国经济伴随物价的快速上涨,通货膨胀的压力不断增大,通货膨胀问题越来越严峻,这就要求我们从理论上作出回答。

其影响了我国的资产结构和经济竞争力加剧了消费者由于价格的进一步上涨所引发的恐慌,同时通货膨胀还为投机行为提供了运作的平台。

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共同作、货币供应量增加、公众对物价上涨的预期、国际因素的推动作用在通过系统研究通货膨胀的概念、形成机理,来分析中国目前通货膨胀形成的原因,以提出治理当前通货膨胀的对策建议,在通货膨胀中出现的固定资产贬值的现象会对低收入群体造成不利的影响,这样不仅可以丰富我国的通货膨胀理论具有重要理论价值,而且可以借鉴其他国家治理通货膨胀的经验正确认识和对待通货膨胀,并相应调整宏观政策方向,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因而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通货膨胀货币供给量货币政策ABSTRACTWith the turbulence of the international situation and China's economy is accompanied by the rapid rise in prices, inflationary pressures are increasing, inflation has become more critical problem, which requires us to answer theoretically. Affected China's asset structure and economic competitiveness exacerbated the panic caused by the consumer due to a further rise in prices, while inflation operational platform for speculation. Demand-pull and cost-push together for the money supply increased public expectations of rising prices, driven role of international factors in the concept of inflation through the system,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to analyze the cause of the inflation formation to proposed governance suggestions for the current inflation, inflation, depreciation of fixed assets of low-income groups will be adversely affected, and so can not only enrich our theory of inflation has important theoretical value, and can learn from other countries in controlling inflation the experience of a correct understanding and treatment of inflation, and adjust the direction of macroeconomic policy, and promote sustained, rapid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and thus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Key words] inflation money supply macro-control目录一、我国通货膨胀的现状分析 (1)(一)我国通货膨胀的量化分析 (1)(二)我国通货膨胀的特点 (2)二、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分析 (3)(一)通货膨胀的国内原因 (3)1、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共同作用 (3)2、货币供应量增加 (3)3、公众对物价上涨的预期 (4)(二)通货膨胀的国外原因 (4)1、货币供给量的变化 (4)2、外汇储备的变动 (5)3、美元量化宽松政策 (6)三、治理我国通货膨胀的对策 (6)(一)“一稳一松”货币财政组合调控政策 (6)1、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 (6)2、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 (7)(二)调整经济结构 (8)1、抑制过热的投资需求 (8)2、有效扩大内需 (9)3、逐步调整外贸政策 (9)(三)加强对通货膨胀预期的有效管理 (10)1、加强政策宣传力度 (10)2、加强政策执行力度 (11)结论 (12)参考文献 (13)我国通货膨胀的现状分析一直以来,通货膨胀都是各国政府和经济学家所关注的问题,因为物价水平作为一个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与宏观经济运行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它既是反映市场经济冷热情况的“指示器”,也是配置市场经济资源的“调节器”。

稳定物价一直是各国政府追求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之一。

近年来,我国各类价格指数均呈上涨趋势,由于通货膨胀不仅涉及居民的生活、企业的生产,而且与宏观调控政策的走向密切相关,由此通货膨胀问题再次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

一、我国通货膨胀的现状分析(一)我国通货膨胀的量化分析根据通货膨胀的一般定义,通货膨胀是指一般物价水平持续,稳定上升的经济现象。

用以判断是否出现通货膨胀的经济指标有多种,国际上主要采用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和生产者价格指数(PPI)这两种经济指标来判断是否出现了通货膨胀。

如下将采用这两种指标对我国的情况进行分析:1、从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来判断消费者价格指数,是用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和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的指标,并且通常被称为最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

如果消费者指数出现较大幅度涨幅,则说明一个经济体已经出现了通货膨胀。

一般来说,当一个经济体在一段时期内出现CPI>3%的涨幅时,我们可以认定该经济体出现了通货膨胀;而当cPI>5%时,该经济体有可能出现了严重通货膨胀。

如图一所示,从2010年2月开始我国CPI指数超过3%为开端,自2010年10月我国全国的CPI指数大于5%,这从一个方面表明,中国已经出现了通货膨胀的苗头,而且有可能正经历着严重的通货膨胀。

图1 我国2010-2012年的CPI走势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国家统计局网站2、从生产者价格指数(PPI)来判断生产者价格指数(Produee:PrieeIndex)是从生产者方面考虑的物价指数。

PPI具体是测量在初级市场上所出售的货物价格变动的一种价格指数。

这里所说的货物。

是指在非零售市场上首次购买的某种商品,如钢铁,木材,电力及石油等等。

PPI主要衡量工业企业产品出厂价格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它是反映某一时期生产领域价格变动情况的重要经济指标,也是制定有关经济政策和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依据之一。

(二)我国通货膨胀的特点1、以食品为核心,带动了其他消费品的价格上升。

本轮物价上涨主要是由食品价格上涨所引发,而食品价格上涨是由部分农产品如猪肉、禽蛋、油脂等结构性短缺造成的。

2、我国采取积极主动的财政政策来推动经济增长,经济高速增长带来了旺盛的需求。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高居不下,商品房价格持续上涨,煤炭、成品油、电力需求持续旺盛,在市场化条件下,采掘工业价格必然上涨。

原料工业,加工工业价格上涨,其下游产业必然价格上涨,进而推动了整体工业品价格上涨,引发通货膨胀。

二、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分析(一)通货膨胀的国内原因1、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共同作用(1)收入增加导致需求上涨从收入增长的方面来看,一方面由于城镇职工的工资水平。

另一方面由于汇等因素的频繁变动引起成本等因素的变动,使得企业在短期内无法调整供给构。

总的来看,需求的上升以及供给在短期内不能满足需求的变动,最终导致格的上涨。

(2)工业原材料、能源价格上涨导致的成本增加由于国际石油等能源的上涨,导致企业在使用这些能源时就得相应的提高产成本。

工业原材料、能源价格对通货膨胀的影响主要分为两部分:对消费价格指数(CPI)和生产价格指数(即I)的影响。

对CPI影响主要有:家用煤气和水电的使用上,家用轿车的使用上;2、货币供应量增加通货膨胀和货币的发行量是紧密联系的,货币供应量和物价水平变动的传导机制在于:如果说现在政府发行了大量的货币,那在短期内由于市场上的供给是不变的,那么就会有更多的货币来“追逐”定量的产品,此时价格就会上涨;反之亦然。

也就是说货币发行过量了,超过了经济发展的需求就会引起通货膨胀。

3、公众对物价上涨的预期当一个国家公众对物价存在上涨的预期,那么就会影响际的物价变动,两者的关系是正向的。

目前中国价格变动受公众预期影响比较显著的是房地产行业。

一方面,由于行贷款利率的上升,使得购房者预期以后的消费期间银行贷款利率还会上涨。

另一方面,由于近几年银行贷款利率的水平持续上涨,导致许多中、小地产不得不退出房地产行业,这就使得房地产市场上的供给者就只有那些实力的房地厂商,与此同时,房地产价格还在逐渐上涨,这也为开发商获取暴利创了条件,开发商在交易市场上形成价格联盟,共同合谋有价无市的虚假房价交关系。

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消费者被蒙蔽而做出购买的决定,房价也在消费的购买行为驱使下,扶摇直上。

(二)通货膨胀的国外原因1、货币供给量的变化货币数量论被学术界认为是作为研究货币供给与通货膨胀相互关系的理论基础。

Friedman(1968)的货币主义观点:认为货币供应量的变化是引起价格水平变化的根本原因,并提出“通货膨胀无论何时何地都是一种货币现象”。

Mccandless 和Weber(1995)分析了110 个国家的数据,得出这样的结论:通货膨胀率和货币供给量的变化具有非常强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在0.9—0.92 之间,几乎接近1,并且从长期来看,货币供给量的增加将最终导致相同程度的通货膨胀率的上升。

Crowder(1998)认为,理论上影响通货膨胀率的最主要因素是货币供给量,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自然会影响货币供给量,进而影响预期通货膨胀率和通货膨胀率,货币供给的扩张或紧缩最后都将在价格水平的膨胀或收缩上体现出来。

他们的研究共同得到了一个结论:货币供给量的变化最终体现在物价的变化。

2、外汇储备的变动国外学者的研究一般都是以较长历史时期的数据来考察外汇储备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他们的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对世界范围内外汇储备的变化与世界性通货膨胀关系的探讨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