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供配电技术第3版第九章

供配电技术第3版第九章


9.2.2 防闪杆)、接闪导线(接闪带、线、接闪网)以及 金属屋面和金属构件等组成的这部分外部防雷装置。
(1)接闪杆 接闪杆的功能实质是引雷作用。当雷电先导临近地面时,它能使雷电场畸变,改 变雷云放电的通道,吸引到接闪杆本身,然后经与接闪杆相连的引下线和接地装置将 雷电流泄放到大地中去,使被保护物免受直接雷击。 接闪杆的保护范围,以其能防护直击雷的空间来表示,按国家标准GB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采用“滚球法”来确定。 滚球半径是按建筑物防雷类别确定的,见表9-2。 单支接闪杆的保护范围,应按下列方法确定: 1)当接闪杆高度h≤hr(滚球半径)时 a.距地面hr处作一平行于地面的平行线; b.以接闪杆杆尖为圆心、hr为半径,作弧线交平行线于A、B两点。 c.以A、B为圆心,hr为半径作弧线,该弧线与杆尖相交,并与地面相切。 由此弧线到地面为止的整个锥形空间就是其保护范围。 接闪杆在被保护物高度hx的xx′平面上的保护半径rx按下式计算:
9.1.3 电气防火和防爆
1.防火防爆的措施
(1).选择适当的电气设备及保护装置。 (2).保持必要的防火间距及良好的通风。
2.电气火灾的处理
(1).电气失火后应首先切断电源。 (2).选择适当的灭火器。
9.1.4 触电及防护
1.触电的概念及其危害
人体也是导体,当人体某部位接触一定电位时,就有电流流过人体,这就 是触电。触电分直接触电和间接触电两类。直接触电是指人体与带电导体接 触的触电。间接触电是指人体与故障状况下变为带电的设备外露可接近导体 (如金属外壳、框架等)接触的触电。 触电事故可分为“电击”与 “电伤”两类。电击是指电流通过人体内部, 破坏人的心脏、呼吸与神经系统;电伤是指由电流的各种效应对人体造成 的伤害。 安全电流是指人体触电后最大的摆脱电流。我国规定为30mA(50Hz交流), 触电时间按不超过1s计,即30mA·s。
2.雷电的形成
3.雷电过电压的种类
雷电可分为直击雷、感应雷和雷电波侵入3大类。 (1)直击雷过电压 当雷电直接击中电气设备、线路或建筑物时,强大的雷电流通 过其流入大地,在被击物上产生较高的电位降,称直击雷过电压。 (2)闪电感应(感应雷)过电压 闪电感应是指闪电放电时,在附近导体上产生的雷电静电感应和雷电电磁感应, 它可能使金属部件之间产生火花放电。 ①闪电静电感应过电压 由于雷云的作用,使附近导体上感应出与雷云符号相反的电荷,雷云主放电 时,先导通道中的电荷迅速中和,导体上的感应电荷得到释放,如果没有就近泄入 地中就会产生很高的电动势,从而产生闪电静电感应过电压,如图9-2所示。 ②闪电电磁感应过电压 由于雷电流迅速变化在周围空间产生瞬变的强电磁场,使附近的导体上感应出很 高的电动势,从而产生闪电电磁感应过电压。 (3)闪电电涌侵入(雷电波侵入) 闪电电涌是指闪电击于防雷装置或线路上以及由闪电静电感应和闪电电磁脉冲引 发,表现为过电压、过电流的瞬态波。 闪电电涌侵入是指雷电对架空线路、电缆线路和金属管道的作用,雷电波即闪电 电涌,可能沿着管线侵入室内,危及人身安全或损坏设备。这种闪电电涌侵入造成 的危害占雷害总数的一半以上。
2)当接闪杆高度h>hr时 在接闪杆上取高度hr的代替接闪杆的针尖作为圆心,余下与(1)相同。
单支接闪杆的保护范围,应按下列方法确定:
例9-1 某厂锅炉房烟囱高40m,烟囱上安装一支高2m的接闪杆,锅炉 房(属第三类 防雷建筑物)尺寸如图9-4,试问此接闪杆能否保护锅炉 房。 解 查表得滚球半径hr=60m,而接闪杆顶端高度 h=40+2=42m, hx=8m, 根据公式得接闪杆保护半径为
2.触电的防护




(1)直接触电防护 ①将带电导体绝缘。带电导体应全部用绝缘层覆盖,其绝缘层应能长期承受 在运行中遇到的机械、化学、电气及热的各种不利影响; ②采用遮栏或外护物。设置防止人、畜意外触及带电导体的防护设施;在可 能触及带电导体的开孔处,设置“禁止触及”的标志; ③采用阻挡物。当裸带电导体采用遮栏或外护物防护有困难时,在电气专用 房间或区域宜采用栏杆或网状屏障等阻挡物防护; ④将人可能无意识同时触及的不同电位的可导电部分置于伸臂范围之外。

9.1.5 触电急救
触电急救要做到抢救迅速,救护得法。 具体要遵循: 迅速脱离电源、就地进行抢救、姿势正确、 坚持不懈的原则。
9.2 过电压和防雷
9.2.1 过电压及雷电概述
1.过电压的种类
过电压指在电气设备或线路上出现的超过正常工作要求并对其绝 缘构成威胁的电压。 过电压按产生原因可分为内部过电压和外部过电压。 (1) 内部过电压 内部过电压是由于电力系统正常操作、事故切换、发生故障或负荷骤变 时引起的过电压, 可分 为操作过电压、弧光接地过电压及谐振过电压。 内部过电压一般不超过系统正常运行时额定相电压的3~4倍。 (2)雷电过电压 雷电过电压亦称外部过电压或大气过电压,是由于电力系统中的设备或建 筑物遭受来自大气中的雷击或雷电感应而引起的过电压。
(2)间接触电防护
①将故障状况下变为带电的设备外露可接近导体接地或接零; ②设置等电位联接。建筑物内的总等电位联接和局部等电位联接应符 合相关规定; ③装设剩余电流保护电器(俗称漏电保护器或漏电开关),故障时自 动切断电源; ④采用特低电压(ELV)供电。特低电压是指相间电压或相对地电压 不超过交流方均根值50V的电压。亦可采用SELV(安全特低电压) 系统和PELV(保护特低电压)系统供电。
§9.1 电气安全 §9.2 过电压和防雷 §9.3 接地 小结 思考题与习题
9.1 电气安全
9.1.1 电气安全的含义和重要性
电气安全包括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
9.1.2 电气安全措施
1.建立完整的安全管理机构; 2.健全各项安全规程并严格执行; 3.严格遵循设计及安装规范; 4.加强运行维护和检修试验工作; 5.按规定正确使用电气安全工具; 6.采用安全电压和符合安全要求的电器; 7.普及安全用电知识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