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建技术试题
项目部:地块:姓名:成绩:
(注意:请认真书写姓名及相关信息。
填空题55分+简答题45分=总分100分)
1.检验防水层施工质量时,在防水层完成后进行蓄水试验,楼地面蓄水高度不应小于20mm,蓄水时间不应小于24h,独立水容器应满池蓄水,蓄水时间不应少于24h。
2.楼地面的防水层在门口处应水平延展,且向外延展的长度不应小于500mm,向两侧延展的宽度不应小于200mm。
3.防水设计中,卫生间、浴室的楼、地面应设置防水层,墙面、顶棚应设置防潮层,门口应设置阻止积水外溢的措施。
4.防水基层处理时,基层的阴阳角部位宜做成圆弧形。
5.穿越楼板的管道应设置防水套管,高度应高出装饰完成面20 mm 以上,套管和管道之间应用防水密封材料嵌填压实。
6.住宅室内防水工程施工环境温度宜为5℃~35℃。
7.聚乙烯丙纶复合防水卷材施工时,基层应浇水湿润,但不得有明水。
8.混凝土找坡层最薄处的厚度不应小于30 mm,砂浆找坡层最薄处的厚度不应小于20 mm,找平层兼找坡层时,应采用强度等级为C20的细石混凝土;需设填充层铺设管道时,宜与找坡层合并,填充材料宜选用轻骨料混凝土。
9.水泥砂浆防水层终凝后,应及时进行保湿养护,养护温度不宜低于5摄氏度。
10.防水卷材胶粘剂应具有良好的耐水性、耐腐蚀性和耐霉变性。
11.防水施工基层处理时,基层应符合设计的要求,并应通过验收。
基层表面应坚实平整、无浮浆、无起砂、裂纹现象。
12.防水涂料在大面积施工前,应在阴阳角、管根、地漏、排水口、设备基础根等部位施做附加层,并应夹铺胎体增强材料,附加层的宽度和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13.住宅室内防水工程应遵循防排结合、刚柔相继、因地制宜、经济合理、安全环保、综合治理的原则。
14.容积率指在一定范围内,建筑面积总和与用地面积的比值。
15.临空高度在24m以下时,栏杆高度不应低于1.05m,临空高度在24m及24m以上(包括中高层住宅)时,栏杆高度不应低于1.10m。
16.梯段改变方向时,扶手转向端处的平台最小宽度不应小于梯段宽度,并不得小于1.20 m,当有搬运大型物件需要时应适量加宽。
17.从楼、地面面层(完成面)至吊顶或楼盖、屋盖底面之间的有效使用空间的垂直距离。
18.住宅建筑按层数分类:一至三层为低层住宅,四至六层为多层住宅,七至九层为中高层住宅,十层及十层以上为高层建筑。
19.为普通建筑和构筑物的设计使用年限应为50年。
20.对建筑物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垃圾、废气、废水等废弃物应进行处理,并对噪声、眩光等进行有效的控制,不应引起公害。
21.为方便残疾人、老年人等人群使用,应在室内外环境中提供无障碍设施。
22.从楼、地面面层(完成面)至吊顶或楼盖、屋盖底面之间的有效使用空间的垂直距离。
23.避难层是当建筑高度超过100m 的高层建筑,为消防安全专门设置的供人们疏散避难的楼层。
24.为防止建筑物在外界因素作用下,结构内部产生附加变形和应力,导致建筑物开裂、碰撞甚至破坏二预留的构造缝,包括伸缩缝、沉降缝、抗震缝。
25.室内楼梯扶手高度自踏步前缘线量起不宜小于0.90m。
靠楼梯井一侧水平扶手长度超过0.50m时,其高度不应小于1.05m。
26.屋面排水宜优先采用外排水;高层建筑、多跨及集水面积较大的屋面宜采用内排水;屋面水落管的数量、管径应通过验算计算确定。
27.开向公共走道的窗扇,其底面高度不应低于2m。
28.每个梯段的踏步不应超过18级,亦不应少于3级。
29.经常有水流淌的楼地面高度应低于相邻楼地面或设门槛等挡水设施,且应有排水措施,其楼地面应采用不吸水、易冲洗、防滑的面层材料,并应设置防水隔离层。
30.防水涂料施工操作应符合下列设计要求:
1)双组份涂料应按配比要求在(何处)现场配制,并应使用机械搅拌均匀,不得有颗粒悬浮物。
2)防水涂料应薄涂、多遍施工,墙后两遍的涂刷方向应相互垂直,涂层厚度应均匀,不得有漏刷或堆积现象。
3)应在前一遍涂层干实后,再涂刷下一遍涂料;
4)施工时平立面涂刷顺序为先涂刷立面再涂刷平面。
5)夹铺胎体增强材料时,应使用防水涂料充分浸透胎体层,不得有褶皱、翘边现象。
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三题)
1)、防水施工中,防水卷材的施工应符合哪些规定?
1.卷材防水层的基面应坚实、平整、清洁。
2.阴阳角处应做成圆弧或45°坡角,其尺寸应根据卷材品种确定。
在阴阳角等特殊部位,应增做卷材加强层,加强层宽度宜为300~500mm
3. 铺贴卷材严禁在雨天、雪天、五级及以上大风中施工;冷粘法、自粘法施工的环境气温不宜低于5℃,热熔法、焊接法施工的环境气温不宜低于一10℃。
施工过程中下雨或下雪时,应做好已铺卷材的防护工作。
4.防水卷材施工前,基面应干净、干燥,并应涂刷基层处理剂;当基面潮湿时,应涂刷湿固化型胶粘剂或潮湿界面隔离剂
铺贴聚乙烯丙纶复合防水卷材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采用配套的聚合物水泥防水粘结材料;
2 卷材与基层粘贴应采用满粘法,粘结面积不应小于90%,刮涂粘结料应均匀,不应露底、堆积;
3 固化后的粘结料厚度不应小于1.3mm;
4 施工完的防水层应及时做保护层。
铺贴聚乙烯丙纶复合防水卷材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采用配套的聚合物水泥防水粘结材料;
2 卷材与基层粘贴应采用满粘法,粘结面积不应小于90%,刮涂粘结料应均匀,不应露底、堆积;
3 固化后的粘结料厚度不应小于1.3mm;
4 施工完的防水层应及时做保护层。
采用外防外贴法铺贴卷材防水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先铺平面,后铺立面,交接处应交叉搭接。
2 临时性保护墙宜采用石灰砂浆砌筑,内表面宜做找平层。
3 从底面折向立面的卷材与永久性保护墙的接触部位,应采用空铺法施工;卷材与临时性保护墙或围护结构模板的接触部位,应将卷材临时贴附在该墙上或模板上,并应将顶端临时固定。
4 当不设保护墙时,从底面折向立面的卷材接槎部位应采取可靠的保护措施。
5 混凝土结构完成,铺贴立面卷材时,应先将接槎部位的各层卷材揭开,并应将其表面清理干净,如卷材有局部损伤,应及时进行修补;卷材接槎的搭接长度,高聚物改性沥青类卷材应为150mm,合成高分子类卷材应为100mm;当使用两层卷材时,卷材应错槎接缝,上层卷材应盖过下层卷材。
采用外防内贴法铺贴卷材防水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混凝土结构的保护墙内表面应抹厚度为20mm的1:3水泥砂浆找平层,然后铺贴卷材。
2 卷材宜先铺立面,后铺平面;铺贴立面时,应先铺转角,后铺大面。
铺贴各类防水卷材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铺设卷材加强层。
2 结构底板垫层混凝土部位的卷材可采用空铺法或点粘法施工,其粘结位置、点粘面积应按设计要求确定;侧墙采用外防外贴法的卷材及顶板部位的卷材应采用满粘法施工。
3 卷材与基面、卷材与卷材间的粘结应紧密、牢固;铺贴完成的卷材应平整顺直,搭接尺寸应准确,不得产生扭曲和皱折。
4 卷材搭接处和接头部位应粘贴牢固,接缝口应封严或采用材性相容的密封材料封缝。
5 铺贴立面卷材防水层时,应采取防止卷材下滑的措施。
6 铺贴双层卷材时,上下两层和相邻两幅卷材的接缝应错开1/3—1/2幅宽,且两层卷材不得相互垂直铺贴。
2)、防水施工中,防水卷材在阴阳角、管根、地漏等部位的施工,及基层处卷材的施工质量应符合哪些规定?
1.防水卷材应在阴阳角、管根、地漏等部位先铺设附加层,附加层材料可采用与防水层同品种的卷材或与卷材相容的涂料;
2.卷材与基层应满粘施工,表面应平整、顺直,不得有空鼓、发泡、褶皱;
3.防水卷材应与基层粘结牢固,搭接缝处应粘结牢固。
3)、烟道和通风道应伸出屋面,伸出高度应有利烟气扩散,并应根据屋面形式、排出口周围遮挡物的高度、距离和积雪深度确定。
平屋面伸出高度不得小于0.60m,且不得低于女儿墙的高度。
坡屋面伸出高度应符合那些规定?
答:
1.烟道和通风道中心线距屋脊小于1.50m时,应高出屋脊0.60m;
2.烟道和通风道中心线局屋脊1.50m至
3.00m时,应高于屋脊,且伸出屋面高度不得小于0.60m;
3.烟道和通风道中心线距屋脊大于3.00m时,其顶部同屋脊的连线同水平线之间的夹角不应大于10°,且伸出屋面高度不得小于0.6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