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初中科技实践活动计划
篇一:初中科技活动教学计划
初中科技活动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为了活跃校园文化,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倡导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动手动脑能力,在校园形成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在师生中形成崇尚科学、反对邪教的思想,同时为学生提供展示个性的平台,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科学的兴趣和能力,让学生体验科学的魅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按“十一五”教育发展规划的要求,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大青少年科技教育力度,努力在青少年中宣传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技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科学世界观,科学发展观,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从学校实际出发,本着坚持学校科技教育特色,并有所突破的
原则,立足课堂,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设计开展科学普及活动,让孩子们在活动中体验,在实践中成长,逐步提高学生的科学意识,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热爱科学、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组织开展学校科技活动。
二、工作目标
1、继续保持过去科技制作活动中获得的荣誉,并努力有所突破。
2、提高学生动手实践、科技创新能力,力争在市以上各级科技活动中获得好成绩。
三、主要工作
1、自主创新,形成学校师生共同的理念。
在新的一年里,中学部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技活动,将科技活动纳入学校工作计划。
2、完善制度,活动经常化。
学校为了推动科技活动,要求各班成立科技兴趣小组。
今年,九年级的80班科技活动做到经常化。
学校科技活动中心的成立,从制度上保障活动的经常开展,能使我校开展科技活动有了较好的氛围。
3、增强意识,师生教学相长。
今年,我校的科技活动继续与综合活动课程结合起来,加强新课程的改革。
我校教师认真贯彻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精神,在“以人为本”的新的质量观、人才观的思想指导下,引导学生学习信息技术,开展研究性学习,开展社会服务与社会实践,
学习一般的劳动技术。
科技活动还与《心理教育》校本课程结合起来,这是一种创造教育的新的尝试。
总的目标都是通过了解自己周围环境里的人与事,培养
社会适应能力、社会参与意识和公民责任感。
学会在学习生活中探索与创造,获得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五、科技活动课计划安排
第一周:浅谈科技活动课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第二周:观测太阳和影子
第三周:有趣的液体分层
第四周:仙人掌净化水
第五周:社团活动指导教案
第六周:手的重量
第七周:实验太阳灶
第八周:哪根蜡烛先熄灭
第九周:机器人
第十周:草莓的无土栽培
第十一周:野生资源的调查
第十二周:校园植物调查
第十三周:显微镜的使用
第十四周:酸奶的制作
第十五周: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动物呼吸作用的关系
第十六周:针浮在水面
第十七周:身边的气象
第十八周:科学技术的成就
篇二:科技兴趣小组活动计划
科技制作社团活动计划
(20XX——20XX学年度第一学期)
一、指导思想:
根据本学期我校的教育工作,向学生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推广科学方法,形成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浓厚氛围,全面提高全校学生的科技素养,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坚持科学思想、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的普及,推动我校科普、科技工作的均衡发展,全面提高我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综合能力而努力。
二、工作目标
培养学生科技兴趣爱好,提高普及率,扩大参与面,提高学生科技素养。
帮助学生在兴趣中学习,学习中快乐,快乐中自信,自信中进取。
使学生对车模、产生浓厚兴趣,获取一些车模、航模和七巧板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感受一些高技术领域的最新理念,并使之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方法、价值取向等问题产生积极影响。
三、组织方式
1、考虑到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年龄特征,参加科技制作社团的学生成员从七、八年级及中自愿报名产生。
2、科技制作社团总体工作由张占光老师、张碧心老师、李广平老师具体负责。
3、科技制作社团由学校教务处支持和领导,活动所需资金、设备等由教务处向学校反映解决。
四、活动方式科技制作社团主要以“专题讲座”、“项目实践”和“科技制作评比活动”方式开展活动。
每次活动后填写“科技制作社团活动记录表”备案。
五、活动时间
科技制作社团的活动时间为:每周星期五的下午14:05——16:45
六、活动地点:学校科技活动室(或七年级十班教室)
七、具体工作
继续深入开展校园科技活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对车模、星空仪、三球仪、机械自动化设备的兴趣,引领学生个性化全面发展。
1、开展创造性的科技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科技素质
合理使用科技活动教材,使科技活动有目标、有结构、有层次地开展。
学科课程沿知识系统发展,活动课程沿实践系统发展,知识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便形成了能力系统。
能力的培养与发展需要一个循序渐进、逐步发展的过程,它应该与知识的发展同步进行。
这就是说,活动课教学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我校要求各任课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深入挖掘教材中固有的科技教育内容,造就大科技的教育气氛;每
个理化生教师都根据自己所教的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开展各种各样的科技活动评比,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了不同层次的教育。
提高学生的科技素质,培养创造型人才是进行科技教育的核心,必须让学生将课本上所学的知识在验证的基础上去运用、去发挥,能自由地表现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2、采取有力措施营造科技氛围强化科技意识
把学生带出课堂,带向社会,带向大自然,将丰富多彩的外部世界作为他们的认识对象。
它为学生亲近自然、崇尚自然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对于发展学生多方面的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在本学期中,为使科技教育健康有效、有序、有质的开展,学校成立了以优秀学生为成员的科技制作社团,保证了科技教育的顺利开展。
3、科技制作社团要做到"五个"落实。
即指导老师落实、计划(内容)落实、组员落实、时间落实、地点落实。
4、科普阅读活动,丰富知识视野。
结合课堂学习内容布置学生课后阅读各种报刊杂志、科普节目,推荐阅读《少儿百科全书》、《祖国上下五千年》、《我们爱天文》、《十万个为什么》等书籍,观看《天下》、《探索奥秘》、《人与自然》、《动
物故事》等电视科普节目,让学生到“大课本”中去获取知识,提高科技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