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植物病害流行系统的监测.ppt
植物病害流行系统的监测.ppt
负交互抗性:对一种药剂产生抗性后, 对其它药剂的敏感性增加。
6. 分子生物技术监测
方法 基于PCR技术的监测。如:PCR, nest PCR, Real-time PCR, multiple PCR等
优点 灵敏、快捷、准确
应用 田间病害的早期诊断 空中捕捉孢子的准确鉴定 生理小种的监测
思考题
1. 植物病害系统监测对植物病害治理有什么重要性? 2. 植物病害调查有那些主要抽样方法? 3. 植物病害测量的指标有哪些? 如何计算?它们个有
什么特点,其适用范围如何? 4. 植物病原物的监测主要有哪些项目?试述其方法,
并指出其适用范围。 5. 简述应用PCR监测技术的方法。其在病害系统监测
2. 空中孢子捕捉测量 用于气传病害;
采用孢子捕捉器(spore trap):——孢子收集器:在玻 片上涂抹上粘性物质(凡士林)。 水平玻片:利用孢子的重力沉降到玻片上;适用于较 大型的孢子捕捉。
垂直或倾斜玻片:利用孢子在空中的运动撞击玻片上
吸入型孢子捕捉:利用真空泵将病菌孢子吸入后,撞 击收集玻片表面。
Preportion of plants diseased
1 0.8 0.6 0.4 0.2
0 5-30 6-13 6-27 7-11 7-25 8-8
计算AUDPC示意图
2. 新近的病害监测技术 全球定位系统(GPS) 地理信息系统(GIS) 遥感技术(RS)
二、病原物的监测
1. 病斑产孢量的测定 洗脱法:将一个病斑的孢子用定量的蒸馏水 洗脱,镜检后计算产孢量 粘贴法:用透明胶带多次粘贴一个病斑,镜 检,直至最后一次看不到孢子为止。将各 次粘贴检查到的孢子数相加,即得改病斑 的孢子数。 至少测量30个病斑;注意正反面病斑的不同。
病害进展曲线下的面积 (AUDPC) Area under disease progress curves
t下2,…图中ti,,…假各定次病调害查调的查病的害时严间重分值别分为别t1, 为x1, x2,… xi,…,则病害曲线下的面积:
AUDPC ≈ Σ[0.5(xi+xi+1)/(ti-ti+1)]
植物病害流行系统的监测 Surveying pathosystem
本章内容 Contents: 病害监测 Disease survey 病原物监测 Pathogen survey 寄主植物监测 Host survey 环境条件监测 Environment survey
一、Plant disease survey
4. 种子带菌量测定
适用于种传病害 方法:与土壤菌量测定相似
直接计数法:体积较大的病原体 洗脱法:显微结构病原体
5. 生理小种和抗药性监测
生理小种监测 采用指示植物鉴别:指示植物的确定; 小种的分类标准;方法:大量采集病害 标样—分离纯化—接种—观察结果—确 定小种
抗药性监测
某病害对一种杀菌剂敏感性降低的现象。
中有何优点? 6. 试述寄主监测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7. 试述环境监测的主要内容。 8. 以水稻稻瘟病为对象,列举出气监测内容及指标。 9. 以麦类白粉病/锈病为对象,列举出气监测内容和
指标。
随机取样;五点法;‘Z’字形;平行线; 对角线;‘W’字型等。
3. 病情(disease intensity)记载与计算 普遍率(prevalence): 病株(丛/叶/穗/果/根/ 粒)率 病株率=(病株数/总株数)*100% 严重度(severity):病害分级 一般分为0-5级或0-9级 严重度=(发病面积/总面积)*100% 病情指数(disease incidence/index) DI=[Σ(各级病株数*各病级值)/(调查总株数* 最高病级值)]*100%
1. 常规病害调查方法 病害调查的类型 一般调查(普查):采用沿一定线路踏查方式; 了解病害的发生量、分布和发生趋势。多应 用于:检疫对象、入侵物种的调查,也用于 一般有害生物的调查。 系统调查:选择一固定的调查单位(样点、植 株等),以一定的时间间隔定期调查;了解有 害生物种群的消长动态。
2. 取样方法 根据病害分布的空间格局确定取样方法:
三、寄主监测
1. 植物生长阶段的划分 Feekes scale:
2. 植物的生物量测定 观测因子:分裂书、叶片数、叶面积、果实 数、穗粒数、鲜重、干重等。
3. 植物抗病性测定 室内测定: 田间测定:
四、环境因子测定
包括三类因子:气象、土壤和农业措施 气象因子:温度、湿度、光照、风 土壤因子:土壤结构、含水量、肥力、 通透性、微生物等 农业措施:栽培制度、种植密度、施肥、 排灌水、田间管理等
生物指示法:利用植株的发病量来估计空中孢子量。
3. 土壤带菌量测定
适用于土壤微生物的测量 方法
直接计数法:适用于体积较大的微生物体(如菌核、 线虫包囊等)。另外杂草种子和昆虫等也可采用此法。 选择性培养法:适用于某些细菌和真菌;选择性状: pH,温度,培养基,抗生素或杀菌剂等 诱集法:将植物材料等放入土中诱集,然后取出检查。 生物测定法:以植株上的发病量来估计土壤中的病原 菌量。
方法:确定1个标准菌株(未接触过改杀菌剂的 野生菌株)的致死性:
抗性因子=标准菌株致死中浓度/田间菌株致 死中浓度
抗性频率=抗性菌株数/总菌株数*100%
相关术语
多重抗药性:同时抗几种药剂
正交互抗性:对一种药剂产生抗性后, 对其它药剂也形成抗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