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1)
●○教学设想
水,是生命之源,它孕育和维持着地球上的一切生命;它又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
本节课将结合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水资源问题,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讨论探究,使学生认识我国水资源问题产生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明确解决我国水资源不足问题的途径,培养学生正确的资源观,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从而达到在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目的。
●○教学目标
1、识记:我国主要的跨流域调水工程;
2、理解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的特点、成因,明确解决我国水资源不足的途径。
3、培养学生的惜水节水意识,养成爱水护水的良好习惯,树立正确的资源观、自觉的环保观。
4、通过我国的南水北调、三峡工程等水利工程建设,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和解决水资源不足的途径及措施。
●○教学准备
学生分组搜集有关水资源的资料、图片
教师推荐相关网站,指导学生搜集有关水资源方面的资料;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推荐网站中国水务 /
水信息网 /
●○教学设计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教师多媒体出示济南泉城的趵突泉喷涌和停喷后的景观图片,提出问题:水真的会枯竭吗?学生思考
教师同学们,水是宝贵的资源。
但是你知道吗?
中国是一个贫水的国家。
与世界各国相比,我国水资源总量少于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和印度尼西亚,位于世界第六位;若按人均水资源计算,则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排名在第110位之后。
缺水状况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存在,而且有不断加剧的趋势。
以城市供水为例,全国大约670个城市中,一半以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水现象,其中严重缺水的有110多个。
水资源短缺的问题,目前已经引起我国政府和民众的广泛关注。
学生读“水资源是有限的图”(图3.16),回答下列问题:
说明地球上的水自资源是有限的,并用事例说明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来自哪里?
3、水有什么用途?
教师总结江河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是我国主要的谈水资源。
因此,河湖的分布,水量的大小,直接影响着各地人民的生产和生活。
那么,河流、湖泊的水又是从哪里来?——来自于降水,即降水的时空分布决定着水资源的时空分布。
教师出示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我国河流流量分布示意图(图3.19)
学生对比观察找规律,讨论得出:
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南多北少,西北更少。
教师多媒体出示我国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降水量年变化柱状图
学生读图讨论我国水资源的时间分布规律,得出:
我国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季节变化大,夏秋多,冬春少。
学生阅读“缺水的华北” , 研究探讨:华北干渴的原因是什么?
教师多媒体出示我国北方和南方水土资源的比较:
水资源土地资源
北方 20% 60%
南方 80% 40%
教师小结水、土是立国之本。
我国水资源的分布情况是南多北少,而耕地的分布却是南少北多。
水土配合欠佳,使北方本来就不足的水资源更加紧张了。
教师提问如何解决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与利用中存在的矛盾呢?
南方多,北方少——怎么办?
夏秋白流入海,冬春缺水——怎么办?
学生讨论提出建议:能否借水?存水?
教师水利专家早已经想到了,这就是建设水利工程:跨流域调水,兴修水库。
教师出示“南水北调路线示意图”(图3.21)
学生读图找出我国主要的跨流域调水工程
教师 2002年12月27日南水北调东线开工,建成后山东人将有一半以上用上长江水。
现在山东已经建成的调水工程有引黄济青、引黄济淄等。
学生明确跨流域调水是将水从丰水区调到缺水区,可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
教师出示“长江三峡水利工程示意图”(图3.20)
学生水库就好比“水银行”,可以在丰水期存水,枯水期放水,解决我国水资源季节变化大的问题。
师生总结解决我国水资源不足的途径:
空间分布不均跨流域调水
季节变化大兴修水库
教师说明跨流域调水、兴修水库可以解决我国由于自然原因造成的水资源不足的问题,而人为原因也是造成我国水资源危机的一个重要方面。
教师多媒体出示动画:水污染、水浪费的漫画
学生了解由于人们在对水的利用中严重存在的不合理现象,导致原本就紧张的水资源更加紧张了。
学生算一算:
如果我们每个家庭每天节约1千克水,全班同学的家庭合计,每天共节约多少千克水?一个月呢?一年呢?
通过计算使学生充分认识节约用水应从一点一滴做起的重要意义,建立生活中惜水节水的意识,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学生讨论、交流“家庭用水调查”
教师总结节约用水既要树立科学的资源观,更需要科学技术。
那么解决我国水资源不足的另一条重要途径就是: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
学生1、结合“北京水价涨三毛”和(图3、24),谈谈你的看法。
2、利用课前搜集的资料,讨论生活中存在的水浪费、水污染现象,提出解决措施。
教师多媒体出示动画:珍惜地球上的每一滴水!
课外延伸1、制作节水标志图,并动员家长节约用水。
3、调查家乡水资源利用状况。
2、阅读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及(3.18) 图, 以“依法治水,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主题。
请你写一篇关于“水”的文章,体裁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