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卫生经济学相关概念

卫生经济学相关概念

卫生经济学卫生经济学基本理论•卫生事业性质:福利性政府纳入规划、保持必要投入、保证公正性、建立社会医疗保障制度、不举办盈利性医疗机构生产性非物质生产领域的生产性劳动、创造价值和国民收入经济性满足人们对卫生保健的需要、通过维护健康来提高生产力、商品和劳务的交换公益性不收取投资回报、承担公共卫生义务、受政府政策干预和法制管理、受公众监督和制约我国卫生事业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

•卫生服务市场概念:卫生服务产品按照商品交换的原则,由卫生服务生产者提供给卫生服务消费者的一种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

市场机制: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形式。

分为价格机制、竞争机制和供求机制。

我国卫生系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子系统。

特征:信息不对称、存在竞争也存在垄断、存在产品具有外部性特征、存在大量公共产品与一般商品市场的共同性:市场构成要素相同;市场机制作用相同;医疗机构具有独立性、一定的经济关联性、相互依赖的供求关系与一般商品市场的差异性:地理位置限制、市场经济主体特征、垄断性、服务低效率、市场价格形成的特点公共产品(Public Goods):是亦称公共物品、公共财产,与私人品相对应的概念。

即受益上的非排他性和消费上的非竞争性。

公共卫生产品特征:公众性、公用性、公益性、公平性公共产品分类:纯公共卫生服务、准公共卫生服务•卫生服务市场失灵原因:市场机制的功能具有局限性、现实的市场不是完全竞争的市场、市场自身不完善理论依据:“帕累托最优”(Pareto Optimal),如果在一定资源配置状态下,任何一方当事人的经济福利的再增进必然使其他当事人的经济福利减少,那么,这时候的资源配置状态就是最优的,称为“帕累托最优”。

(有前提)•政府宏观调控失灵概念:政府克服市场缺陷所导致的效率损失已超过市场缺陷所导致的效率损失。

类型:运行型政府缺陷、制度型政府缺陷解决方法:提高人员素质、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效率;转变政府职能;实行公共财政,使政府与营利性生产经营分开•卫生服务需求与需要卫生服务需求(Demand):居民对卫生保健服务实际发生的有支付能力的卫生保健接触。

卫生服务需要(Need):从消费者的健康状况出发,在不考虑实际支付能力的情况下,由医学专业人员分析判断消费者是否应该获得卫生服务及获得卫生服务的合理数量。

认识到的需要(Perceived Need):患者对自己是否健康、是否患病、是否需要就医或接受卫生保健服务做出主观判断。

卫生服务需求与需要的交集代表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从专业角度也认为有必要提供的卫生服务,这部分构成了卫生服务利用的主体。

卫生服务需求弹性理论需求弹性(Elasticity of Demand):影响需求因素的变动而引起需求量变动的幅度。

分为需求的价格弹性、收入弹性和交叉弹性。

需求的价格弹性:卫生服务需求量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总体上是缺乏弹性的。

需求弹性与供给者总收益的关系:如某服务富有弹性,价格下降,则总收益增加;反之,价格上升,则总收益将减少。

如某服务缺乏弹性,价格的下降,会导致总收入的下降,反之总收入将增加。

卫生服务需求影响因素:健康状况、社会人口文化因素、一般经济因素、时间价值、卫生服务供给者、医疗保险•医疗费用支付方式费用支付(Payment):需方(如保险机构和被保险人)在获得医疗服务后,向服务供方支付医疗费用的行为。

费用支付方式(Payment Methods):用于进行费用支付的途径和方法。

费用支付制度(Medical Payment System):一个国家或地区用法律的形式确定的费用支付方式,是整个健康保障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

支付模式:传统支付模式、现代支付模式、未来支付模式供方支付方式:按服务项目付费(Fee-for-Service, FFS)、按服务人次付费(Per Admission)、总额预算(Global Budget)、按人头付费(Capitation)、按病种付费(DRGs)需方支付方式:扣除保险(Deductibles)(又称起付线)、共付法(Co-insurance)、封顶线(Ceiling)、混合支付国际医疗费用支付方式的发展趋势:由分散支付体制向集中统一支付体制发展、由单一支付模式向混合支付模式方向发展、由后付制向预付制方向发展、由全额偿付向费用分担发展、按病种付费方式得到丰富和发展中国医疗费用支付方式的选择思路:以总额预付制为基础,进行预付制和后付制的有机结合;根据医疗服务的多样性综合应用多种支付方式;建立质量评估监测体系,结合质量校正系数调整给付费用卫生公平水平公平(Horizontal Equity):指处于相同经济处境的人应受到同等待遇,即同等状况、同等对待。

包括卫生筹资水平公平和卫生服务利用水平公平。

垂直公平(Vertical Equity):在卫生研究领域中,“垂直公平”指不同卫生服务需要的人应该得到不同的卫生服务利用。

卫生经济学研究进展•经济学科及其发展经济学(Economics)研究问题的三个前提:资源的稀缺性(Scarcity of Resources)、人的欲望是无限的(健康需要, Health Needs)、同样的资源可以满足不同的需要•卫生经济学产生与发展产生的客观必然性:发达国家纷纷推行“福利政策”而引起卫生保健费用急剧增长、卫生事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部门为世人所瞩目•卫生经济学(Health Economics):是经济学领域一个分支科学。

它是用经济学理论、概念和方法阐明和解决卫生及卫生服务中出现的现象及问题。

卫生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卫生系统在提供卫生服务时发生的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

卫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就是提示上述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的规律,以便最优地筹集、开发、分配和使用卫生资源,达到提高卫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目的。

卫生经济学也是分析卫生经济改革和执行卫生政策的主要工具。

•卫生经济学研究进展健康和医疗卫生保健的多个维度:健康方面的伦理问题(救死扶伤)、医疗服务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健康和医疗卫生保健中的经济问题卫生经济学通过三个相关的方法表现其重要性和应用性:卫生行业对整个经济体贡献率的大小、国家政策关注国民维持和提高其健康时所面对的经济困难的迫切性、许多健康问题同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卫生经济学的研究领域:宏观经济政策与卫生卫生资源、卫生筹资与费用控制卫生资源(Health Resources):区域卫生规划-资源配置、增量的有效配置、存量的合理调整;卫生筹资(Financing and Expenditure of Health Sector)也称卫生融资(Health Financing)卫生总费用——国家卫生账户(National Health Account)卫生总费用(Total Health Expenditure):一定时期内,卫生机构或卫生人员为了提供卫生服务而消耗的经济资源的货币表现,亦即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全社会用于卫生保健支出的货币总和。

疾病负担与卫生政策研究疾病负担(Health Need):家庭行为及服务的要求来测定健康需要卫生服务公平性研究水平公平(Horizontal Equity)、垂直公平(Vertical Equity)、卫生筹资公平性(Equity in Health Financing)、卫生服务提供公平性(Equity in Health Care Service)、卫生服务利用公平性(Equity in Health Care)健康保险理论药物经济学药品市场、药品规制(Pharmaceutical Regulation)、药物经济学评价(Pharmacoeconomic Evaluation)卫生经济学评价从资源的投放和效益的提供或收获两个方面,即成本与收获两个方面,对不同选择方案进行比较分析方法。

包括:成本分析(Cost Analysis)、成本效果分析(Cost Effectiveness Analysis)、成本效益分析(Cost Benefit Analysis)、成本效用分析(Cost Utility Analysis)、卫生经济计量分析评价(计量经济模型)•机遇、挑战与未来展望卫生经济学面临的挑战:医疗卫生体系的绩效标准、健康的决定因素、健康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医疗卫生体系和制度的研究(卫生改革)、卫生与宏观经济的关系新世纪中国卫生体制改革目标:以健康为目的、以病人为中心、以循证为基础、以服务为宗旨、以发展为动力健康保障制度理论•健康保障制度概述医疗保障制度:一个国家医疗卫生服务活动所采取的服务所有制、服务方式和医疗卫生费用负担方式的总和。

分类:公费医疗、集资医疗、自费医疗(按支付方式)结合式、分解式(按分配使用卫生保健基金方式)•国际健康保障制度概况国际上主要几种卫生保健制度:免费医疗(70%以上由国库开支)、集资医疗(被保险者、雇主及国家三方负担)、自费医疗(主要有个人负担,国家或慈善机构对困难者补贴)•国际卫生保健制度发展国际卫生保健制度发展趋势:从自费医疗转为集资医疗,从集资医疗转为免费医疗(公平问题);已实施免费和社会医疗保险的国家,正努力寻找一种既保护国民健康,又能控制卫生费用增加的办法。

(效率问题) 医疗保险的基本原理风险:一种客观存在的、损失的发生具有不确定性的状态。

保险:基本含义是损失分摊,以缴付确定的保险费来换取对不确定的经济损失的补偿。

保险的基础是对有可能发生的不确定性的数理预测和大数法则。

可分为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根据是否盈利的标准)。

社会保险(Social Insurance):通过国家立法的形式,以劳动者为保障对象,对劳动者的年老、疾病、伤残、失业、死亡等特殊事件为保障内容,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和最基本的内容。

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共同点:互助共济,分担风险,保障生活、安全生活社会保险的特点:非盈利性、强制性、普遍保障性、权利与义务对等性社会保障(Social Security):依据一定的法律和规定,为保证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而提供的救助和补贴。

是国家采取立法形式,通过国民收入的分配与再分配,建立社会保证基金,对于由于年老、疾病、失业及其他灾难而导致生存困难的社会成员给予物质上的帮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需要的一系列措施和制度的总称。

疾病风险:风险的一种,是指人们因疾病而遭受损失的不确定性状态。

医疗保险:由特定的组织机构经办,通过某种带强制性的规范或自愿缔结的契约,在一定区域的一定人群中筹集医疗基金,并为该人群的每一成员公平地分担因疾病而招致的经济风险所实施的一系列政策与办法。

医疗保险的基本特征:支付形式和发放原则的特殊性、法律强制性、疾病风险与其他风险紧密相联、依据伤病的实际情况确定补偿金额、卫生防疫,卫生监测,健康检查等必须在全社会范围内开展的卫生工作,亦须纳入医疗保险内容医疗保险的副作用逆向选择(Adverse Selection):有较高需求和愿望的人(如年老多病人群)乐于购买保险,而那些年轻体壮的,觉得近期内不会生病的人群可能不愿意参加保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