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招生考试物理试题(十五)(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试卷说明:1、答第Ⅰ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答第Ⅱ卷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要求字迹工整、笔迹清晰。
作图题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再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
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
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 (选择题 共4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甲、乙两辆汽车沿平直公路从某地同时驶向同一目标,甲车在前一半时间里以速度v 1匀速直线运动,后一半时间里以速度v 2做匀速直线运动(v 1≠v 2);乙车在前一半路程中以速度v 1做匀速直线运动,后一半路程中以速度v 2做匀速直线运动(v 1≠v 2),则( )A 、甲车先到达B 、乙车先到达C 、甲、乙同时到达D 、不能确定2、如图所示,A 、B 、C 三个物体叠放在水平面上,同时有N F 2 的两个水平力分别作用于A 、B 两物体上,A 、B 、C 三个物体仍处于静止状态,则不正确的是( )A 、A 物体对B 物体的摩擦力为2N ,向左 B 、地面对A 物体的摩擦力为2N ,向右C 、B 物体对C 物体的摩擦力为零D 、A 物体受到5个力的作用3、某校新建成一个喷水池,在池底中央安装了一支射灯,射灯发出的一束光照在右边的池壁上,当池内无水时,站在池旁左边的人,看到在S 点形成一个亮斑,如图所示,现往池内灌水,水面升至a 位置时,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P 点;如果水面升至b 位置时,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Q 点,则( )A 、P 点在S 点的上方,Q 点在S 点的下方B 、P 点在S 点的下方,Q 点在S 点的上方C 、P 点在S 点的下方,Q 点在S 点的下方D 、P 点在S 点的上方,Q 点在S 点的上方4、某敬老院为老人买了一辆电动轮椅,工作原理如图所示,操纵杆可以同时控制S 1和S 2两个开关,向前推操纵杆时轮椅前进并能调速,向后拉操纵杆时轮椅以恒定速度后退,已知蓄电池电压为24V,定值电阻R2为20Ω,R1为滑动变阻器,下列对电路的判断正确的是()A、S1接触点1,S2接触点2时,轮椅前进B、S1和S2都接触点1时,轮椅后退C、轮椅后退是电路中的电流小于1.2AD、轮椅后退是电路中的电流为1.2A5、A、B两物体质量相等,温度均为10℃;甲、乙两杯水质量相等,温度均为50℃,现将A 放入甲杯,B放入乙杯,热平衡后甲杯水温降低了4℃,乙杯水温降低了8℃,不考虑热量的损耗,则A、B两物体的比热容之比为()A、4:9B、3:5C、2:3D、1:26、定值电阻R与灯泡L的电流随电压变化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现将它们串联接在电压恒为6V的电源两端,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电路中的电流为0.24AB、定值电阻的阻值是灯泡阻值的3倍C、定值电阻与灯泡消耗的实际功率之比为2:1D、通电2min,灯泡消耗的电能是180J7、如图所示,容器中装有一定质量的水,先后按甲、乙两种方式使物体A和小玻璃杯漂浮在水面上(图中细线重力及体积均不计),设甲、乙两图中物体A和小玻璃杯共同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甲和F乙,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则()A、甲的体积可能等于乙的体积B、甲的质量可能小于乙的质量C、甲对地面压强一定等于乙对地面的压强D、甲对地面压强一定大于乙对地面的压强8、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均匀的实心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各自对地面的压强相等,若分别再甲、乙上沿水平方向截去高度相等的部分后,则剩余部分的()A、甲的体积可能等于乙的体积B、甲的质量可能小于乙的质量C、甲对地面压强一定等于乙对地面的压强D、甲对地面压力一定大于乙对地面的压力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个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9、如图所示,XOY为直角支架,两根细绳的一端都拴在重物P上,另一端分别固定于支架的A、B两点,开始时,杆OX、绳BP水平,杆OY竖直,绳PA与水平方向夹角为60℃。
现使支架绕过O点的水平轴在竖直平面顺时针方向缓慢转动至杆OY水平,在上述过程中,绳AP、BP的拉力T A、T B的变化情况是()A、T A减小,T B先减小后增大B、T A减小,T B先增大后减小C、T A先减小后增大,T B增大D、T A先增大后减小,T B增大10、如图所示,把装水的大烧杯放在水平升降台上,将一轻质玻璃杯倒扣在水中,玻璃杯内封闭一些气体,玻璃杯底用支架固定,支架在水中部分的体积忽略不计,水面都是静止的。
将升降台缓慢升起一定高度(玻璃杯口没有接触大烧杯底部),水面静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玻璃杯内的气体压强逐渐变小B、玻璃杯外,内水面高度差变大C、大烧杯底部内表面受到的压强变大D、支架对玻璃杯的压力变小11、柱状容器内放入一个体积大小为200cm的柱状物体,现不断向容器内注入水,并记录水的总体积V和所对应的水的深度h,如下表所示,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厘米)60 120 180 240 300 360 V(3h(厘米) 5 10 15 19 22 25A、物体的底面积S1为10cm2B、容器的底面积S2为20cm2C、物体的密度为0.8×103kg/m3D、物体所受到的最大浮力为1.4N12、如图所示,在盛有某液体的圆柱形容器内放有一木块A,在木块A的下方用轻质细线悬挂一体积与之相同的金属块B,金属块B浸没在液体内,而木块漂浮在液面上,液面正好与容器口相齐,某瞬间细线突然断开,待稳定后液面下降了h1;然后取出金属块B,液面又下降了h2;最后取出木块A,液面又下降了h 3,由此可判断A 与B 的密度比为( )A 、()312:h h h -B 、()321:h h h +C 、()213:h h h +D 、()132:h h h -13、一绝缘细绳的一端与可绕O 点转动的轻质杠杆的E 端相连,另一端绕过滑轮D 与C 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相连;B 为一可导电的轻质弹簧,如图所示接入电路中,一端通过绝缘绳固定在地面上,另一端与滑片P 相连;一人站在地面上拉住与杠杆H 端相连的细绳。
已知电源电压为8V ,灯泡标有“6V 、3W ”字样,人的质量为70kg 。
人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150cm 2,EO:HO=2:5。
当开关S 闭合,人对绳子拉力最小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 1,且滑片刚好位于滑动变阻器R 的a 端;当人对绳子拉力最大时,电流表示数为I 2,且1:2:21=I I ,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与弹簧所受拉力的关系如下表所示:ΩR0 2 4 6 8 10 12 14 ... N F0.550.5100.5150.5200.5250.5300.5350.5...若不计杠杆、弹簧、滑片、细绳的重力,不计摩擦,不计弹簧电阻。
整套装置始终处于平衡状态,物体A 始终不离开地面。
灯泡电阻不变,且不会被烧坏。
取kg N g 10=。
则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 、人的拉力最大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是Ω10B 、物体A 的质量是60kgC 、人的拉力最大时,人对地面的压强是a P 4105.3⨯D 、当灯泡正常发光时,物体A 对地面的压力是N 40014、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1R 为滑动变阻器,2R 、3R 为定值电阻,闭合开关S ,将滑片P 由a 端向b 端滑动一段距离后,电压表1v 、2v 示数变化的大小分别为1U ∆、2U ∆,电流表示数变化的大小为I ∆。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 、12U ∆∆大于UB 、IU 12∆∆∆∆与I U 的差值等于2R C 、32R R 和消耗的电功率的和增加了I U ∆⋅∆2D 、电压表1V 示数变小,电压表2V 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大15、如图所示,重为200N 的物体B ,在足够深的水中匀速下沉,通过滑轮组拉着重1200N 的物体A 沿着水平方向匀速运动,在4s 内物体A 移动了0.8米,已知B 的密度是水的密度的5倍,动滑轮重20N ,不计绳重及滑轮与绳之间的摩擦(g 取kg N 10)则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 、B 对绳的拉力是160N B 、B 对绳的拉力的功率是32WC 、A 物体受摩擦力为300ND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90%16、如图所示,甲图中圆柱形容器中装有适量的水,将密度均匀的木块A 放入水中静止时,有52的体积露出水面,如图乙所示,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比图甲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加了300Pa ,若在木块A 上表面轻放一个质量为1m 的物块,平衡时木块A 仍有部分体积露出水面,如图丙所示,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比图甲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加了400Pa ,若将容器中的水换成另一种液体,在木块A 表面上轻放一个2m 的的物块,使平衡时木块A 露出液面部分与图丙相同,如图丁所示。
若1:5:21=m m ,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木块A 的质量A m 与1m 之比为1:3B 、在丁图中,液体的密度为33108.0m kg ⨯ C 、木块A 的密度为33106.0m kg ⨯D 、在图丙中,木块A 露出水面的体积与木块A 的体积之比是1:3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0分)三、填空题(本题共4题,每题4分,共16分) 17、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压表1v 和2v 的示数之比为1:3,则定值电阻=21:R R ;若将电阻1R 、2R 改接为如图所示的电路,则在相同的时间内1R 、2R 消耗的电能之比为_________。
18、2013年2月,江苏省推行“区间测速”,所谓的“区间测速”,就是在两监测点安装监控和测速探头,测出同一辆车通过两个监测点的时间,在根据两点间的距离算出该车在这一区间路段的平均车速,如果这个平均车速超过了该路段的最高限速,即被判为超速,若监测点A 、B 相距30Km ,该路段最高限速h km 120,车辆通过测速路段的最短时间为__________小时,一辆轿车通过两个监测点的时间如图所示,通过两监测点的速度分别为h km 110和h km 100,该车___________(“会”、“不会”)被判为超速。
19、一直两个实心圆柱体A 、B 的底面积之比为1:3,高度之比为2:3,构成A 、B 两个圆柱体物质的密度分别为A ρ和B ρ,将B 放在水平地面上,A 叠放在B 上面(如图甲所示),B 对地面的压强为1p ,若把B 叠放在A 上面(如图乙)B 对A 的压强为2p ,若2:1:21=p p ,则=B A ρ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