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悸 PPT课件
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宽QRS心动过速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应用
❖ 建议使用胺碘酮(IIa) ——首剂150mg,10分钟, ——需要时可以重复 —— 1mg/mim持续6小时;0.5mg/min持续18小时 ——每日最大2.2g
❖ 也可使用普鲁卡因胺或索他洛尔
持续室速:终止发作
❖ 对反复多次发作者,应在电转复的基础上使用药物 ❖ 可以考虑安装临时起搏电极进行快速刺激终止 ❖ 可考虑使用大剂量胺碘酮,必要时联合Ⅰb类药物(利
快速型心 律失常
宽QRS波 心动过速
窄QRS波 心动过速
快速心律失常分类
规则 不规则
窄QRS波 窦性心动过速 房室结折返心律 旁路介导的心动过速 房性心动过速
交界性心动过速 心房颤动 心房扑动 多源性房速
宽QRS波 室性心动过速 室上速伴差传 预激综合征
房颤伴预激综合征 房颤伴差传 多形性室速
心动过缓
心 室 颤 动 Ventrilular fibrilation
心 室 扑 动 Ventricular flutter
室性心动过速 Ventricular Tachycardia
室性心动过速
尖端扭转性室速
恶性室性心律失常
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即致命性心律失常,包括 ①频率在230 bpm以上的单形性室性心动过速。 ②心室率逐渐加速的室速,有发展成室扑或(和)心室颤 动的趋势 ③室速伴血液动力学紊乱,出现休克或左心衰竭 ④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发作时伴晕厥 ⑤特发性心室扑动或(和)心室颤动
❖ 第二步:血流动力学稳定——12导联心电图 ——室性心动过速 ——室上性心动过速伴差传 ——旁路参予的心动过速
❖ 第三步:心动过速是否规则 ——规则:室速,室上速伴差传 ——不规则:房颤伴差传,预激,多行室速(包括扭转性
室速)
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宽QRS心动过速
处理步骤
❖ 若考虑为室上性心动过速伴差传,按室上速处理,可用腺苷 ❖ 有症状的单形宽QRS心动过速,可以考虑同步电复律 ❖ 也可用抗心律失常药
3
K+>4.0mmol/L,Mg2+>2.0mg/dl),以防再发
VF,调整酸碱平衡紊乱
室性心律失常急诊处理
尖端扭转性室速应先给硫酸镁2g,用5%葡萄糖液
4
40ml稀释,缓慢静注,后以8mg/min静脉滴注
伴心绞痛、肺水肿或低血压(血压<90mmHg)
5
的持续单一形状VT,应行同步电除颤,首次单相
多卡因、美西律)或β-阻滞剂(美托洛尔、艾司洛尔)
多形性室速
• 一般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可蜕变为室颤 •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应按室颤处理 • 血流动力学稳定者应鉴别有无QT延长
——伴QT延长者为扭转性室速 ——不伴有QT延长者为多形性室速 • 二者的鉴别十分重要,将直接影响急诊处理
QT延长的原因
❖ 先天性QT延长综合征 ——为遗传性疾病,由基因突变所致
心律失常
早搏
类型 Ⅰ
心动过速
类型 Ⅱ
心律 失常
心动过缓
类型 Ⅲ
1
心电图可明确 早搏期前收缩 是房性、交界 性、室性
鉴别要点
2
根据病史、胸 片和超声心动 图可明确是否 有器质性心脏 病
心脏早搏
3 评价心功能
室性早搏
交界性早搏
心律失常
Cardiac Arrhythmia
主要教学内容
1
概念
2
病因及分类
抗心律失常药物
❖ 抗心律失常药物和其他任何一类药物一样,都有明 确的适应证,并非所有的心律失常病人都需要抗心 律失常药物治疗。
❖ 使用抗心律失常面临的后果:有效 无效 病情恶化
❖ 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之前,一定要评估病人使用药 物的获益与风险比率。
抗心律失常药物
目前,抗心律失常药物除β受体阻断剂外,均不能作 为治疗室性心律失常和心脏性猝死的一线用药。
1. 远期疗效不确定 2.潜在的副作用
室性心律失常
心室 颤动
室性 心动过速
尖端 扭转性室速
QRS-T波完全消 失,出现大小不 等、形态不一的 心电波形,频率 250~500次/分
频率多在 140~200次/分, 节律可不齐; QRS波群宽大畸 形,时限>0.12 秒
发作时QRS波群 的振幅与波峰呈 周期性改变,频 率200~250次/分 钟,QT间期通常 超过0.5秒,U波 显著
波除颤能量100 J,如不成功,可增加除颤能量
不伴心绞痛、肺水肿或低血压(血压<90mmHg)
6
的持续单一形状VT治疗:① 胺碘酮150mg缓慢静
注>10分钟;② 同步单相波能量50 J电除颤
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宽QRS心动过速
诊断步骤
❖ 第一步:评价血流动力学状态 ——不稳定者室速的可能性大,应考虑电复律
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多伴有严重的器质性心脏病
室性心律失常急诊处理
发生心室颤动患者即出现心脏骤停,须立即行心
1
肺复苏,尽早实施电除颤,无脉性或多形性室速
(VT)视同心室颤动(VF)行1次非同步除颤
VF或VT除颤后无效,可应用胺碘酮300mg,快速
2
静脉注射后再重复1次电除颤
VF转复成功后,应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维持
3
治疗原则
4
各类心律失常处理流程
概念
严重心律失常
血压下降
肺水肿
意识丧失
心脏骤停
概念
危害: 心律失常本身的特点 器质性心脏疾病
常见病因
1 急性冠脉综合征、陈旧性心肌梗死 2 心力衰竭,射血分数<40% 3 各类心肌病 4 长QT综合征
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
快速型心 律失 常
缓慢型心 律失常
快速型心律失常
心悸 (palpitation)
概述
心悸(palpitation)
是一种自觉心脏跳动的 不适感或心慌感
心率缓慢— 搏动有力
心率加快— 心跳不适
内容
1
病理生理机制
2
临床特点及诊断
3
治疗原则
4
诊断步骤及流程
病理生理机制
1 心脏收缩力增强 2 心律失常 3 心脏神经症
非心律 失常
临床特点及诊断
心悸 心律失常
心动过缓
窦性心动过缓
窦性静止
窦房阻滞
房室阻滞
急诊处理原则
❖原发疾病的治疗
改善心肌缺血;纠正心力衰竭
❖诱因的解除
纠正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停用致心律失常药物
❖ 终止心律失常 ❖ 改善血液动力学状态
抗心律失常药物
❖Ia: 广谱抗心律失常药物:奎尼丁 ❖Ib: 窄谱抗心律失常药物:美西律 ❖Ic: 广谱抗心律失常药物:心律平 ❖ II:β阻断剂:倍他乐克 ❖ III:广谱抗心律失常药:胺碘酮、决奈达隆 ❖ IV类:钙离子拮抗剂:维拉帕米、地尔硫卓 ❖其他:腺苷、阿托品、地高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