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3春古代文学复习题 (1) 2

13春古代文学复习题 (1) 2

1.我国最早的一部文人词总集是花间集2.第一个专门写词的晚唐词人是温庭筠3. 词史上第一个大力用白描手法的作家是韦庄4.《花间集》的编辑者是赵崇祚5. 在宋初“三体”诗中,王禹偁应属白体6.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是欧阳修7.在慢词体制形成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的作家是柳永8. “山谷体”是指黄庭坚的诗歌。

9.周邦彦的词以知音律、备法度和风格醇雅著称,以其为代表的词派是大晟词派10.《江西诗社宗派图》的作者是吕本中11.宋代影响最大的诗歌流派是江西诗派12. 杨万里创作的诗歌被称为诚斋体13. 辛弃疾在宋代词坛创立了风格独特的稼轩体14. 南宋中后期,崛起的一个以姜夔为代表的新词派是骚雅词派15. 《西厢记诸宫调》的作者是董解元16. 金代文坛最杰出的大家是元好问17. 白朴所写的著名历史剧是《梧桐雨》18. 马致远的代表作是《汉宫秋》19.关汉卿历史剧的代表作是《单刀会》20.郑光祖表现才子佳人缠绵情爱的代表作是《倩女离魂》21.明代戏曲舞台上居于主导地位的形式是传奇22.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专门为剧作家树碑立传的戏曲史著作《录鬼薄》的作者是钟嗣成23.《琵琶记》的作者是高明24.杨维桢诗被称为铁崖体25. 奠定汤显祖在中国古代戏曲史上大家地位的作品是其“临川四梦”中的《牡丹亭还魂记》26. 王士祯提出了性灵说27.格调说的代表人物是沈德潜28.肌理说的提出者是翁方纲29. 清代浙西词派的代表人物是朱彝尊30.代表清词最高成就的作家是纳兰性德31. 常州词派的代表人物是张惠言32. 清代最大的散文流派是桐城派33.描写文人自身生活,借此反思整个封建文化的价值体系,这类小说的代表作是《儒林外史》34.把清代文言小说创作推向高潮的著作是《聊斋志异》35. 中国古代文学的压卷之作是《红楼梦》36.《救风尘》、《谢天香》、《金线池》三剧的主角都是妓女37.明代长篇小说《西游记》是神魔小说38.晚明思想和文学革新的旗手是李贽1.西昆体的代表人物是杨亿、刘筠、钱惟演。

2.下列哪种题材不是柳永词作的主要组成部分爱国豪情、战争场面。

3.张先被人称为“张三影”,这三影指A.云破月来花弄影B.帘压卷花影C.堕轻絮无影。

4.苏轼的“以诗为词”对词体革新的贡献是 A. 突破“词为艳科”的体制,反映生活内容扩大 B. 突破音乐对词体的束缚,使依赖音乐传播的歌辞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 C. 有意识地以诗的意境、创作方法人词,突破音乐对词体的约束。

D. 使词由“歌者的词”变为“士大夫的词” E. 作词寓以诗人句法,引议论人词。

5.南渡初期属于辛派词人的作家有张元干、张孝祥。

6.下列杂剧作家属于“元剧四大家”关汉卿、白朴、王实甫、马致远。

7. 江西诗派有“一祖三宗”之说,三宗指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

8. 下列作家属于江湖诗派的是叶绍翁、戴复古、刘克庄。

9. 最能代表明代拟话本最高成就的是冯梦龙《三言》、凌蒙初《二拍》。

10.《金瓶梅》在小说史上有许多创新,它是我国第一部文人独创的长篇小说、第一部家庭生活题材的长篇小说。

11.今天所能见到的宋元话本,主要有小说、讲史。

12.元代四大南戏《荆钗记》、《刘知远白兔记》、《拜月亭》、《杀狗记》。

13.下列前期元杂剧中属于历史剧的有《梧桐雨》、《汉宫秋》、《赵氏孤儿》14.《三国演义》的成书来源有以陈寿的《三国志》及裴松之注为代表的史传文学、魏晋以来的民间传说及民间艺人创作的话本、戏曲等说唱文学、罗贯中自己的发挥创造。

15.标志着明代传奇根本性转变的三大传奇作品是《鸣凤记》、《浣纱记》、《宝剑记》。

16.韩孟诗派的诗歌主张是不平则鸣、笔补造化、雄奇怪异的审美理想、文以明道。

17.白居易提出的诗歌主张有“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

18.中唐以来的“苦吟”诗人有贾岛、孟郊。

19.下面以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为题材的作品有《梧桐雨》、《长恨歌》。

三、名词解释1. 唐传奇:唐代文言小说的名称。

这种小说的内容、情节往往离奇曲折,故称之为传奇。

最早把这种文言小说称之为“传奇”的是唐末裴硎,他把自己的传奇作品集命名为《传奇》。

后来就把这种用文言文写成的小说称为”传奇”。

唐传奇是文人有意识创作小说的开始。

它虽是在六朝志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标志着古代文言短篇小说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

2. 元杂剧:元杂剧又称北杂剧,是在诸宫调和金院本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成熟的戏剧形式,由“四折一楔子”构成。

折是音乐单位,一折里用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四折也就是四大套曲子,可选用四种不同的宫调。

楔子的篇幅较短,一般放在第一折前交代剧情,起“序幕”的作用,也可放在折与折之间,起过渡承接作用。

在表演上由一人主唱,如在以正旦为主的戏里,只由正旦一人独唱到底,其他角色都不唱,只有宾白,这是从诸宫调里由女演员或男演员一作独唱的形式转化来的。

3. 散曲:在元代,散曲一般称为乐府或词,有小令和套数两种基本形式。

小令是单支的曲子,又叫“叶儿”,按不同的宫调曲牌创作,曲调不同,字数和句式也不一样。

套数又称套曲,由两支以上同宫调曲牌的曲子联缀而成,曲牌间的联系有一定的顺序,曲词须一韵到底,结尾时有“煞调”或“尾声”。

作为一种起源于民间新声音乐文学,散曲具有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恃点,“文而不文,俗而不俗”,成为当时极为流行的雅俗共赏的新诗体。

4.四大奇书: 从清代开始,人们通常把《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金瓶梅》称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四大奇书”。

这四部小说基本上代表了中国古代小说的四种类型,即历史演义小说、英雄传奇小说、神魔小说和世情小说;实际上,它们又是南宋时期说话艺术中主要四家的延续和发展:《三国演义》是讲史小说的发展,《水浒传》是说铁骑儿的发展,《西游记》是说经小说的发展,《金瓶梅》则是小说家小说的发展。

四、名句填空1.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2.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3.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4.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5.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6.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7.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8.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9.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10.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11.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12.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13.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14.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15.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16.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17.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18.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19.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20.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21.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21.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22. 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

23.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

24. 归时休放烛花红,待踏马蹄清月夜25.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26.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27.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28.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29.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30.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五、简答题1.简述李煜前期词与后期词的不同。

李煜是南唐的最后一个皇帝,世称李后主。

他的早期作品以反映沉溺声色、纵情逸乐的宫中生活为主要内容。

描写精细、生动、且富有情趣。

如专咏美人口的《一斛珠》。

他的艳情词并未脱“花间”旧格,但写得较为真切率真,如相传写与小周后偷情的《菩萨蛮》,用直白浅露的叙说,把热恋女子约会的情态和放纵心理写得淋漓尽致。

二、李煜后期词的主要内容是写亡国之痛,故国之思。

纯以白描的手法直抒内心极度悲痛,词中时空跨度很大,加大了感情容量,抒发的感情以哀伤真实为主,能引起历代读者的共鸣。

如《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用白描的手法抒发了对江山、故国的怀恋,充满了悔恨、悲愤和哀愁等复杂的情感,感慨极深,词境也极为阔大。

2.简述《金瓶梅》在人物塑造方面的特点。

1)《金瓶梅》不仅生动地描写了一大批泼皮无赖、优伶娼妓、家僮婢女、三姑六婆之类的形形色色的小人物,而且还比较成功地塑造出了几个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如西门庆的骄横、欺诈、狠毒、粗野与贪婪好色;潘金莲的淫荡凶残、谄媚无耻、嫉妒泼辣而又心直口快;李瓶儿的温柔、精细;吴月娘的和顺、庸弱等,写的有血有肉,给人以深刻印象。

而这些人物性格的形成,又都同他们所处的环境、出身经历紧密联系着,因而显得真实可信。

2)《金瓶梅》在塑造人物形象时,还注意到了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和多面性。

例如,西门庆即自私贪婪,又轻财好施;既凶残粗暴,又显得斯文有礼;既无情,又颇似多情。

3)总之,《金瓶梅》中的人物性格都不是单一的,平面的,而是多层次的、立体的。

此外,《金瓶梅》善于通过大胆而细腻的日常生活描写,准确而生动的反映出人与人之间的微妙复杂关系。

选择具有典型性的细节,绘声绘色地刻画人物和描摹人情世态,这是《金瓶梅》现实主义表现艺术的一大特色3.简述《三国演义》的拥刘反曹倾向及小说的悲剧意义。

《三国演义》具有“拥刘反曹”的倾向,在作品中,作者毫不吝惜的将一切可能的正面美因素全部赋予了刘备集团一方。

然而这样一批在道德、智慧、品质和勇武方面都无与伦比的人间精英,却一步步地走向衰败,以至最后的灭亡,并且突出了刘备集团走向失败的内因一一把“义”放在首位,把政治放在第二位,常用道德价值去压制和克服政治利益。

美好事物的毁灭是产生悲剧的重要原因,而《三国演义》中强烈的拥刘反曹倾向和最后三分归晋的结局,赋予刘备集团最美好的东西,而又将其置于最早失败的境地,都充分表明了这部小说的悲剧精神,是一部使读者受到强烈的悲剧美的冲击、品尝到悲剧美感韵味的优秀悲剧作品。

4.简述《金瓶梅》对世情小说发展的贡献。

在《金瓶梅》之前,历史演义小说《三国演义》、英雄传奇小说《水浒传》和神魔小说《西游记》,作为三种类型小说的典范相继问世,而唯有反映市井现实生活的小说尚未有与之抗衡的巨著,这正是《金瓶梅》在小说题材方面的历史使命和用武之地。

它用细致的笔触,描绘了生活中人们都可以遇到的平平常常的人、普普通通的境、琐琐屑屑的事,便全书浸透着“俗”的色彩。

这就标志着中国小说的描写对象从远离人间的神魔和历史人物,走向普通人的生活,而体现出文学向“人”自身的靠拢和文学本位的复归。

同时,它也为世情小说的大批涌现,打出了自张一军的旗帜。

从这个意义上看,没有《金瓶梅》的开路作用,就没有《红楼梦》的出现5.简述苏轼对宋词发展的贡献。

(1)内容上,打破了过去多写男女爱情、离愁别恨的传统,举凡怀古、悼亡、山水、田园、仕途失意、报国雄心、人生奥秘等,无不可以入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