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1 柳开的文章主要收集在《柳河东先生集》,代表西昆体的杨亿﹑刘筠﹑钱惟演等人,其共同创作特色是学李商隐的近体律诗,之所以称西昆体,因三人的《西昆酬唱集》。
晏殊宋初影响最大的诗人——《珠玉词》2、背诵中叶兴起的古文运动,确立了古文在散文领域的正宗地位,影响诗歌创作,讲究气格,产生以文为诗的现象,欧阳修在这场运动中为文坛盟主。
欧阳修,散文领域成就最高,影响最大!欧阳修赋的特点:骈散相同、奇偶错杂,赋体铺陈,文气舒缓。
散文特点:平易近人,入情入理,婉转曲折,富有情感,流畅自然3、“苏梅”——苏舜钦、梅尧臣,是杜甫与江西诗派重要的传承者。
题材:一是干预政治,反映社会现实民生疾苦,二是日常生活、琐碎事务4王安石政论文:谨严,语言朴素简洁,说理透彻,概括性强。
诗歌进入老境之后,成为“半山诗、王荆公体’5、曾巩,文章雍容典雅的艺术风格6、苏轼,因作诗被弹劾,酿成乌台诗案,险丧命,他是宋代最重视’文的一位,他的散文作品,标志着宋代古文运动的最高成就和完全胜利,开辟了文学散文发展的广阔道路。
苏轼诗歌的创作特征及其在宋诗发展中的地位:以文为诗,以才气获得成功,敏锐细致的观察力和出色的文字表现力以才学为诗,好议论,使事用典。
苏诗在宋代被称为东坡体,宋诗能于唐诗之后别开生面,苏轼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尽管苏诗也接受李白、杜甫和其它唐代诗人的影响,但在开拓诗境和诗的表现手法方面却能与唐人争胜,其以文为诗、以才学为诗的显著特色,在宋代即被称为“东坡体”,成为宋诗的一种风格范式,为宋诗的发展开辟了新园地,造就了宋诗的新生命。
苏轼词的创作特征及其对宋词发展的贡献:超旷高远襟怀,对题材扩展,扩展到全部生活内容,豪放旷达。
苏轼对词体的全面革新,提高了词体的地位,使宋词能与唐诗并列而无愧色,视为有宋一代文学的代表。
7、黄庭坚山谷体诗的基本特征:求生避熟、求雅脱俗。
艺术特点有三:以学杜为宗旨,垂视句法,发展拗句,拗律体制 = 强调无一字无来处,用典以故为新,=好奇尚硬,造语洗尽铅华,风格新颖,浏量芊绵。
8、江西诗派一祖三宗:一祖为杜甫,三宗是黄庭坚,陈师道(诗被称为后山体,与黄庭坚山谷体并称),陈与义。
9、柳永词体特征及贡献:柳永在词体上以创作慢词著称,完善了慢词体制和手法。
柳词叙事写清直观浅陋,不求含蓄。
语言通俗。
通过音韵声律表现个性,收到欢迎。
10、周邦彦词特征及清真词:知音律、备法度,风格醇雅,布局新颖,匠心独运,相互衬托,以景结尾,语言典雅,音律精严。
11、李清照的词——易安体——语言清新淡雅通俗易懂,自然流畅,清新宜人,善用口语,情感表现达到极致。
12、朱敦儒——樵歌体——淡而静,风格潇洒飘逸,语言浅白如话,词坛自成一格。
13、辛弃疾词的题材内容: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爱国情豪,以及穷达之处,儿女情,田园感受,。
辛词(稼轩体)的艺术特征:柔中有刚、喜议论善用典,典源广泛,性情豪放,沉郁痛快。
14、中兴四大诗人——陆游(爱国)、杨万里(活法)、范大成、尤袤(田园)——南宋四大家。
15、杨万里的诚斋体以日常生活小情趣为题,活泼自然,风趣诙谐,以绝句最出色16、范成大的田园诗:融合了田园牧歌和田家词、悯农诗,将两类诗的内容融汇一体。
词的表现范围有了新的拓展,接近农村现实生活,赋予田园诗更深刻,更广阔的内容.。
17、白石词特征:清空、淡雅18、清雅派诗人:南宋中后期诗坛史达祖、周密、王沂顺19、永嘉四灵:徐玑、徐照、赵师秀、翁卷20、江湖诗派是南宋后期影响最大的一个诗派,因陈起刊刻的《江湖集》而得名21、文天祥诗文创作的爱国精神:爱国思想情感与坚贞的民主气节,沸腾的爱国情血,满腔的忠贞与赤诚,抒写国家沦亡与宫殿破坏荒凉之痛,英雄末路,壮志难酬,以身殉国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深挚的爱国情感与坚贞不渝的民主气节以及临死不屈的浩然正气感人至深。
舍生取义,视死如归,气壮山河的爱国主义精神可惊天地、泣鬼神。
22、元好问所称的国朝文派:蔡珪、党怀英、赵秉文元好问是金代诗文集大成的作家,杰出的文学理论家。
《论诗十三首>t体现了他的审美需求和诗学观念23、诸宫调:金元时期流行的一种说唱艺术,是用多种宫调的曲子联套演唱,杂以说白,表演长篇故事,因而称作诸宫调。
西厢记诸宫调(董解元)是现存唯一完整的诸宫调作品,是根据唐传奇小说莺莺传进行的再创作.24、杂剧文学剧本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戏曲进入了成熟期,元杂剧是以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种成熟的叙事文学登上文坛的。
元曲四大家:关汉卿(杂剧作家第一人\元杂剧的奠基人)、白朴、马致远、郑光祖。
四大悲剧:窦娥冤(关汉卿的公案戏)、梧桐雨(白朴)、汉宫秋(马致远)、赵氏孤儿(纪君祥)。
四大爱情剧:西厢记(王实甫)、拜月亭(关汉卿)、墙头马上、倩女幽魂(郑光祖)。
《黄粱梦》、《陈传高卧》等是马致远神仙道话剧的代表作关汉卿的作品可以分为三类:公案剧、妇女生活剧、历史剧(单刀会),他的题材和内容有以下几个特点;涉及多种社会层面和人物,揭露社会黑暗。
反映社会弱者。
反应社会对弱者的压迫和弱者顽强精神。
窦娥冤的艺术成就:通过窦娥和黑暗社会现实的冲突,表现了封建社会妇女的的悲剧命运和他们的反抗情绪。
它情节的构成以汉代广为流传的东海孝妇的故事表现窦娥与整个黑暗社会的冲突,对当时社会的揭露是广泛而深刻的,揭示了造成窦娥悲剧的社会原因。
王实甫《西厢记》的艺术特色:是我国古代爱情剧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作品,在结构体制上规模宏大,是元杂剧的压卷之作。
西厢记打破元杂剧四折一楔子的体例。
《西厢记》在艺术上也取得极大的成功。
首先,从情节安排和结构技巧上看,剧情曲折,结构巧妙合理。
全剧从两条线索来展开剧情:以张生、莺莺和红娘与老夫人间的矛盾冲突为主线,以崔、张和红娘三人之间的性格冲突为副线,二者相互交错、制约,极富戏剧性。
其次,体制上有突破。
它打破元杂剧一本四折的体制,用五本二十一折的长篇连台本戏,再次,塑造了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
作者主要是把人物放在复杂的矛盾冲突之中,通过人物自身的言行来塑造人物,使人物性格鲜明,形象生动。
最后,优美地词章,高度的语言技巧。
25、散曲的形式有小令、套数、带过曲26、乔吉与张可久并称,是元后期散曲的主要作家和清丽派的代表27、南戏:也称戏文,是南曲戏文的简称与元杂剧的不同;杂居为四折一楔子,南戏自由,不固定出数杂居一人独唱到底,南戏每人都可唱杂居用一个宫调,一韵到底,南戏则反之。
杂剧没开场,南戏有开场南戏角色比杂剧多形成基础不同总的来说就是南戏体制没有杂剧那么多限制,更自由,便于展开情节,塑造人物。
28、四大传奇——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记,杀狗记29、南戏最重要作家——高明——琵琶记(南戏之祖)30、《琵琶记》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反应元末黑暗现实,天灾人祸,民不聊生,达官贵人专横跋扈,贪官污吏,具有深刻认识意义和批判精神。
《琵琶记》的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对赵五娘这一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表现了她忍辱负重、吃苦耐劳、不怕艰苦、自我牺牲的优秀女性,这是中国妇女传统美德的体现。
还有值得称道的一点就是结构上“苦乐相错”具有很强的感情震撼力和艺术效果。
曲辞颇富表现力31、宋代话本小说:烟粉类、灵怪类、传奇类、公案类31、元代前期最具代表性的诗人:耶律楚材、郝经、刘因、赵孟()——以山水画著称、戴表元刘因代表作:《观梅有感》《渡白沟>《登镇州隆兴寺阁》元诗四大家:虞集、杨载、范椁、揭傒斯(长于五言诗,有五字长城之誉杨维桢为代表的铁崖体或铁涯派的风格特点:着意学李贺、追求新奇萨都刺——《雁门集》明代四大奇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标志着明代小说所取得的高度成就《金瓶梅》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由文人创作的作品32、三国演义长篇章回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我国古代成就最高的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在人物塑造方面的艺术成就:善于在情节中展开表现人物性格特征,善于运用层层皴染的手法、善于运用传奇色彩极浓的故事和生动的细节塑造人物、善于运用对比烘托手法33、《水浒传》的主要艺术成就在于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神态各异的草莽英雄,是英雄传奇小说的典范。
---------把人物置于引人入胜的情节发展之中、人物情节高度融合。
塑造人物倾注强烈的爱憎感,适当运用渲染,使人物富有传奇色彩。
34、西游记的艺术成就:艺术特色是奇幻色彩、幽默诙谐,寓庄于谐单线发展故事、汲取民间说唱、方言,小说语言浓郁生活气息,轻松活泼。
35、金瓶梅的艺术成就:摆脱以往小说人物类型化的缺陷,既能突出主要又能体现性格变化,表现复杂性。
用不加夸张和雕饰的手法写世俗人情,直书其事,不加评论。
金瓶梅的网状艺术结构。
语言口语化、通俗化。
36、“三言二拍”明代短篇白话小说,冯梦龙的“三言”《喻世明言》《醒世恒言》《警世通言》凌蒙初的“二拍”《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拟话本”:它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一种,拟话本是中国文人模仿话本形式编写的小说37、沈璟(吴山派)创卓主张:强调“曲文”要本色,语言朴素自然,又强调协律1、从杜丽娘的形象塑造看《牡丹亭》的思想和社会意义:成功塑造了杜丽娘追求自由与爱情的女性形象,细腻了描绘了他叛逆性格的形成与发展。
作者张扬至情、肯定自然人性和情与欲的完美结合,对于提倡贞洁纲常的传统道德观念以猛烈冲击,鼓舞人们追求自由与爱情。
2、“台阁体”代表人物,并称“三杨”的杨士奇、杨荣、杨溥创作主张:粉饰太平、歌功颂德,雍容和雅,平易畅达3、“唐宋派’-----唐顺之、王慎中、茅坤、归有光。
主张向唐宋散文学习。
4、“公安派“(三袁)-----袁宏道、袁宗道、袁中道,湖北公安人提出性灵说:文学宣言: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张扬个性,反对复古的口号。
肯定情感与欲望,强调个性张扬。
“竟陵派’:代表人物:钟惺、谭元春追求真:幽灵孤峭的风格,文人追求精神慰藉的孤芳自赏的心态。
讲究意境提升、构思布局,注重字句锤炼,超越流俗,自辟蹊径。
5、为明前期诗坛揭开新篇章:李东阳和以他为核心的“茶陵诗”派。
6、“江左三大家”--------钱谦业、吴伟业(两人为清初最著名诗人)、龚鼎孳7、沈德潜-----沈氏论诗倡导“格调说”。
“格调”有两层,一是指诗歌创作要本于诗教。
二是诗歌创作讲究蕴藉,推尊唐诗。
8、王土禛提倡“神韵说”:“神”是指表现恰到好处的的诗味,“韵”是把诗引向一种余意不尽、悠闲淡青的境界。
合起来就是:使诗歌所表现的对象具有一种远境美。
9、翁方纲的“肌理说”即文理、义理。
也就是经术学问。
10、清代乾嘉考据学分为两大派:一派为吴派(吴中惠、周惕、孙惠栋、江声、钱大昕)。
另一派为皖派(江永、戴震)11、纳兰性德(国初第一词人)词的艺术特征:多写一己情致,流于感伤。
纳兰边塞行吟题材的词,苍凉清怨。
12、《醒世姻缘传》是继《金瓶梅》之后的又一部以家庭描写中心的长篇白话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