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6年数学文高考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6-立体几何(文科)

2016年数学文高考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6-立体几何(文科)

立体几何1.【2016高考新课标1文数】如图,某几何体的三视图是三个半径相等的圆及每个圆中两条相互垂直的半径.若该几何体的体积是28π3,则它的表面积是( )(A )17π (B )18π (C )20π (D )28π【答案】A[来源学优高考网gkstk]【解析】考点:三视图及球的表面积与体积【名师点睛】由于三视图能有效的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所以以三视图为载体的立体几何题基本上是高考每年必考内容,高考试题中三视图一般常与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交汇.由三视图还原出原几何体,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2.【2016高考新课标1文数】平面α过正文体ABCD —A 1B 1C 1D 1的顶点A 11//CB D α平面,ABCD m α=平面,11ABB A n α=平面,则m ,n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A )32 (B )22 (C )33 (D )13【答案】A【解析】【名师点睛】求解本题的关键是作出异面直线所成角,求异面直线所成角的步骤是:平移定角、连线成形,解形求角、得钝求补.3.【2016高考上海文科】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分别为BC、BB1的中点,则下列直线中与直线EF相交的是()(A)直线AA1 (B)直线A1B1(C)直线A1D1(D)直线B1C1【答案】D【解析】考点:1.正方体的几何特征;2.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名师点睛】本题以正方体为载体,研究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突出体现了高考试题的基础性,题目不难,能较好的考查考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等.4.【2016高考浙江文数】已知互相垂直的平面αβ,交于直线l .若直线m ,n 满足m ∥α,n ⊥β,则( )A.m ∥lB.m ∥nC.n ⊥lD.m ⊥n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知,l l αββ=∴⊂,,n n l β⊥∴⊥.故选C .考点:线面位置关系.【思路点睛】解决这类空间点、线、面的位置关系问题,一般是借助长方体(或正方体),能形象直观地看出空间点、线、面的位置关系.学优高考网5.【2016高考天津文数】将一个长方形沿相邻三个面的对角线截去一个棱锥,得到的几何体的正视图与俯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侧(左)视图为( )【答案】B考点:三视图【名师点睛】1.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由多面体的三视图想象出空间几何体的形状并画出其直观图.2.三视图中“正侧一样高、正俯一样长、俯侧一样宽”,因此,可以根据三视图的形状及相关数据推断出原几何图形中的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及相关数据.6. [2016高考新课标Ⅲ文数]如图,网格纸上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粗实现画出的是某多面体的三视图,则该多面体的表面积为( )(A )18365+ (B )54185+ (C )90 (D )81【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由三视图该几何体是以侧视图为底面的斜四棱柱,所以该几何体的表面积236233233554185S =⨯⨯+⨯⨯+⨯⨯=+,故选B .考点: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及表面积.【技巧点拨】求解多面体的表面积及体积问题,关键是找到其中的特征图形,如棱柱中的矩形,棱锥中的直角三角形,棱台中的直角梯形等,通过这些图形,找到几何元素间的关系,建立未知量与已知量间的关系,进行求解.7.【2016高考山东文数】一个由半球和四棱锥组成的几何体,其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A)12+π33(B)12+π33(C)12+π36(D)21+π6【答案】C【解析】考点:1.三视图;2.几何体的体积.【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三视图及几何体的体积计算,本题涉及正四棱锥及球的体积计算,综合性较强,较全面的考查考生的视图用图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数学基本计算能力等.8.【2016高考山东文数】已知直线a,b分别在两个不同的平面α,b内,则“直线a和直线b相交”是“平面α和平面b相交”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答案】A【解析】考点:1.充要条件;2.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名师点睛】充要条件的判定问题,是高考常考题目之一,其综合性较强,易于和任何知识点结合.本题涉及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突出体现了高考试题的基础性,能较好的考查考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等.9. [2016高考新课标Ⅲ文数]在封闭的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内有一个体积为V 的球,若AB BC ⊥,6AB =,8BC =,13AA =,则V 的最大值是( )(A )4π (B )92π (C )6π (D )323π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要使球的体积V 最大,必须球的半径R 最大.由题意知球的与直三棱柱的上下底面都相切时,球的半径取得最大值32,此时球的体积为334439()3322R πππ==,故选B . 考点:1、三棱柱的内切球;2、球的体积.【思维拓展】立体几何是的最值问题通常有三种思考方向:(1)根据几何体的结构特征,变动态为静态,直观判断在什么情况下取得最值;(2)将几何体平面化,如利用展开图,在平面几何图中直观求解;(3)建立函数,通过求函数的最值来求解.学优高考网10.【2016高考浙江文数】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单位:cm ),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是______cm 2,体积是______cm 3.【答案】80;40.【解析】考点:三视图.【方法点睛】解决由三视图求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问题,一般是先根据三视图确定该几何体的结构特征,再准确利用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公式计算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学优高考网11.【2016高考浙江文数】如图,已知平面四边形ABCD ,AB =BC =3,CD =1,AD =5,∠ADC =90°.沿直线AC 将△ACD 翻折成△CD 'A ,直线AC 与D 'B 所成角的余弦的最大值是______.【答案】69【解析】 试题分析:设直线AC 与'BD 所成角为θ.设O 是AC 中点,由已知得6AC =,如图,以OB 为x 轴,OA 为y 轴,过O 与平面ABC 垂直的直线为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由6(0,,0)2A ,30(,0,0)2B ,6(0,,0)2C -,作DH AC ⊥于H ,翻考点:异面直线所成角.【思路点睛】先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再计算与C A 平行的单位向量n 和D 'B ,进而可得直线C A 与D 'B 所成角的余弦值,最后利用三角函数的性质可得直线C A 与D 'B 所成角的余弦值的最大值.12.【2016高考四川文科】已知某三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三菱锥的体积 .侧视图俯视图【答案】33【解析】考点:1.三视图;2.几何体的体积.【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三视图,考查几何体体积,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解题时要求我们根据三视图想象出几何体的形状,由三视图得出几何体的尺寸,为此我们必须掌握基本几何体(柱、锥、台、球)的三视图以及各种组合体的三视图.学优高考网13.【2016高考北京文数】某四棱柱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四棱柱的体积为___________.【答案】3.2【解析】试题分析:四棱柱高为1,底面为等腰梯形,面积为13(12)122⨯+⨯=,因此体积为3.2考点:三视图【名师点睛】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根据几何体的三视图判断几何体的结构特征.常见的有以下几类:①三视图为三个三角形,对应的几何体为三棱锥;②三视图为两个三角形,一个四边形,对应的几何体为四棱锥;③三视图为两个三角形,一个圆,对应的几何体为圆锥;④三视图为一个三角形,两个四边形,对应的几何体为三棱柱;⑤三视图为三个四边形,对应的几何体为四棱柱;⑥三视图为两个四边形,一个圆,对应的几何体为圆柱.14.【2016高考新课标1文数】(本题满分12分)如图,在已知正三棱锥P -ABC 的侧面是直角三角形,P A =6,顶点P 在平面ABC 内的正投影为点E ,连接PE 并延长交AB 于点G .(I )证明G 是AB 的中点;(II )在答题卡第(18)题图中作出点E 在平面P AC 内的正投影F (说明作法及理由),并求四面体PDEF 的体积.PABDCG E 【答案】(I )见解析(II )作图见解析,体积为43【解析】所以AB ⊥平面PED ,故.AB PG ⊥又由已知可得,PA PB =,从而G 是AB 的中点.(II )在平面PAB 内,过点E 作PB 的平行线交PA 于点F ,F 即为E 在平面PAC 内的正投影.理由如下:由已知可得PB PA ⊥,⊥PB PC ,又//EF PB ,所以EF PC ⊥,因此EF ⊥平面PAC ,即点F 为E 在平面PAC 内的正投影.连接CG ,因为P 在平面ABC 内的正投影为D ,所以D 是正三角形ABC 的中心.由(I )知,G 是AB 的中点,所以D 在CG 上,故2.3=CD CG 由题设可得⊥PC 平面PAB ,⊥DE 平面PAB ,所以//DE PC ,因此21,.33==PE PG DE PC 由已知,正三棱锥的侧面是直角三角形且6=PA ,可得2,2 2.==DE PE在等腰直角三角形EFP 中,可得 2.==EF PF所以四面体PDEF 的体积114222.323=⨯⨯⨯⨯=V 考点:线面位置关系及几何体体积的计算【名师点睛】文科立体几何解答题主要考查线面位置关系的证明及几何体体积的计算,空间中线面位置关系的证明主要包括线线、线面、面面三者的平行与垂直关系,其中推理论证的关键是结合空间想象能力进行推理,要防止步骤不完整或考虑不全致推理片面,该类题目难度不大,以中档题为主.15.[2016高考新课标Ⅲ文数]如图,四棱锥P ABC -中,PA ⊥平面A B C D ,AD BC ,3AB AD AC ===,4PA BC ==,M 为线段AD 上一点,2AM MD =,N 为PC 的中点.(I )证明MN 平面PAB ;(II )求四面体N BCM -的体积.【答案】(Ⅰ)见解析;(Ⅱ)453. 【解析】(Ⅱ)因为⊥PA 平面ABCD ,N 为PC 的中点,所以N 到平面ABCD 的距离为PA 21. ....9分 取BC 的中点E ,连结AE .由3==AC AB 得BC AE ⊥,522=-=BE AB AE . 由BC AM ∥得M 到BC 的距离为5,故525421=⨯⨯=∆BCM S , 所以四面体BCM N -的体积354231=⨯⨯=∆-PA S V BCM BCM N . .....12分考点:1、直线与平面间的平行与垂直关系;2、三棱锥的体积.【技巧点拨】(1)证明立体几何中的平行关系,常常是通过线线平行来实现,而线线平行常常利用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四边形与梯形的平行关系来推证;(2)求三棱锥的体积关键是确定其高,而高的确定关键又推出顶点在底面上的射影位置,当然有时也采取割补法、体积转换法求解.学优高考网16.【2016高考北京文数】(本小题14分)如图,在四棱锥ABCD P -中,⊥PC 平面ABCD ,,AB DC DC AC ⊥∥(I )求证:DC PAC ⊥平面;(II )求证:PAB PAC ⊥平面平面;(III )设点E 为AB 的中点,在棱PB 上是否存在点F ,使得//PA 平面C F E ?说明理由.【答案】(Ⅰ)见解析;(Ⅱ)见解析;(III )存在.理由见解析.【解析】P⊥AB.所以CPA.所以AB⊥平面CPA.所以平面PAB⊥平面C考点:空间垂直判定与性质;空间想象能力,推理论证能力【名师点睛】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的应用:当两个平面垂直时,常作的辅助线是在其中一个面内作交线的垂线,把面面垂直转化为线面垂直,进而可以证明线线垂直(必要时可以通过平面几何的知识证明垂直关系),构造(寻找)二面角的平面角或得到点到面的距离等.学优高考网17.【2016高考山东文数】(本小题满分12分)在如图所示的几何体中,D是AC的中点,EF∥DB.(I)已知AB=BC,AE=EC.求证:AC⊥FB;(II)已知G,H分别是EC和FB的中点.求证:GH∥平面ABC. 【答案】(Ⅰ))证明:见解析;(Ⅱ)见解析.【解析】IFE HGBDC A考点:1.平行关系;2.垂直关系.【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直线与直线垂直、直线与平面平行.此类题目是立体几何中的基本问题.解答本题,关键在于能利用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关系的相互转化,通过严密推理,给出规范的证明.本题能较好的考查考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及转化与化归思想等.学优高考网18.【2016高考天津文数】(本小题满分13分)如图,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平面AED ⊥平面ABCD ,EF||AB ,AB=2,BC=EF=1,AE=6,DE=3,∠BAD=60º,G 为BC 的中点.(Ⅰ)求证://FG 平面BED ;(Ⅱ)求证:平面BED ⊥平面AED ;(Ⅲ)求直线EF 与平面BED 所成角的正弦值.【答案】(Ⅰ)详见解析(Ⅱ)详见解析(Ⅲ)65 【解析】试题分析:(Ⅰ)证明线面平行,一般利用线面平行判定定理,即从线线平行出发给予证明,而线线平行寻找与论证,往往结合平几知识,如本题构造一个平行四边形:取BD 的中点为O ,可证四边形OGFE 是平行四边形,从而得出OE FG //(Ⅱ)面面垂直的证明,一般转化为证线面垂直,而线面垂直的证明,往往需多次利用线面垂直判定与性质定理,而线线垂直的证明有时需要利用平几条件,如本题可由余弦定理解出090=∠ADB ,即AD BD ⊥(Ⅲ)求线面角,关键作出射影,即面的垂线,可利用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得到线面垂直,即面的垂线:过点A 作DE AH ⊥于点H ,则⊥AH 平面BED ,从而直线AB 与平面BED 所成角即为ABH ∠.再结合三角形可求得正弦值试题解析:(Ⅰ)证明:取BD 的中点为O ,连接OG OE ,,在B C D ∆中,因为G 是BC 的中点,所以DC OG //且121==DC OG ,又因为DC AB AB EF //,//,所以OG EF //且OG EF = ,即四边形OGFE 是平行四边形,所以OE FG //,又⊄FG 平面BED ,⊂OE 平面BED ,所以//FG 平面BED .考点:直线与平面平行和垂直、平面与平面垂直、直线与平面所成角【名师点睛】垂直、平行关系证明中应用转化与化归思想的常见类型.(1)证明线面、面面平行,需转化为证明线线平行.(2)证明线面垂直,需转化为证明线线垂直.(3)证明线线垂直,需转化为证明线面垂直.(4)证明面面垂直,需转化为证明线面垂直,进而转化为证明线线垂直.[来源:]19.【2016高考浙江文数】(本题满分15分)如图,在三棱台ABC-DEF 中,平面BCFE ⊥平面ABC ,∠ACB =90°,BE=EF=FC =1,BC =2,AC =3.(I)求证:BF⊥平面ACFD;(II)求直线BD与平面ACFD所成角的余弦值.【答案】(I)证明见解析;(II)217.[来源学优高考网]【解析】考点:空间点、线、面位置关系、线面角.【方法点睛】解题时一定要注意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的范围,否则很容易出现错误.证明线面垂直的关键是证明线线垂直,证明线线垂直常用的方法是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和菱形、正方形的对角线.学优高考网20.【2016高考上海文科】(本题满分12分)[来源学优高考网gkstk]将边长为1的正方形AA 1O 1O (及其内部)绕OO 1旋转一周形成圆柱,如图,AC 长为56π ,11A B 长为3π,其中B 1与C 在平面AA 1O 1O 的同侧.(1)求圆柱的体积与侧面积;(2)求异面直线O 1B 1与OC 所成的角的大小.【答案】(1)312;(2)2π. 【解析】考点:1.几何体的体积;2.空间的角.【名师点睛】此类题目是立体几何中的常见问题.解答本题,关键在于能利用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关系的相互转化,将空间问题转化成平面问题.立体几何中的角与距离的计算问题,往往可以利用几何法、空间向量方法求解,应根据题目条件,灵活选择方法.本题能较好的考查考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转化与化归思想及基本运算能力等.学优高考网21.【2016高考四川文科】(12分)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PA⊥CD,AD∥BC,∠ADC=∠PAB=90°,12BC CD AD==.D CBAP(I)在平面PAD内找一点M,使得直线CM∥平面PAB,并说明理由;(II)证明:平面PAB⊥平面PBD.【答案】(Ⅰ)取棱AD的中点M,证明详见解析;(Ⅱ)证明详见解析. 【解析】(I)取棱AD的中点M(M∈平面P AD),点M即为所求的一个点.理由如下:因为AD‖BC,BC=12AD,所以BC‖AM, 且BC=AM.所以四边形AMCB是平行四边形,从而CM‖AB. 又AB⊂平面P AB,CM ⊄平面P AB,2016年数学文高考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6-立体几何(文科)21 / 21 所以CM ∥平面P AB .(说明:取棱PD 的中点N ,则所找的点可以是直线MN 上任意一点)考点:线面平行、线线平行、线线垂直、线面垂直.【名师点睛】本题考查线面平行、面面垂直的判断,考查空间想象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计算能力.证明线面平行时,可根据判定定理的条件在平面内找一条平行线,而这条平行线一般是由过面外的直线的一个平面与此平面相交而得,证明时注意定理的另外两个条件(线在面内,线在面外)要写全,否则会被扣分,求线面角(以及其他角),证明面面垂直时,要证线面垂直,要善于从图形中观察有哪些线线垂直,从而可能有哪个线面垂直,确定要证哪个线线垂直,切忌不加思考,随便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