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学习知识产权法的心得体会篇一:学习知识产权课程的认识与体会学习知识产权课程的认识与体会本学期,我们学习了一门新的课程《知识产权原理与制度新论》,作为一名工科的学生,我不禁思考为什么要学习这门课程。
但是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深切地认识到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它已经深深得融入到了我们这个社会的各个层面。
虽然它看似我们的日常生活没有直接的联系,但是确实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对于企业知识产权工作来说,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的知识产权素养关系到该企业科技和经济实力长久发展的大事。
而据调查显示,理工科的大学生毕业后有百分之七八十是到企业从事管理、技术和产品的研发工作,而且他们所从事的工作也直接和企业的知识产权相关。
因此我们掌握一定的知识产权知识是很有必要的。
“知识产权”从其内涵来看,是人们智力活动所创造的成果和经营管理活动中的经验、知识的结晶而依法享有的民事权利。
从外延方面看,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发明权等等涉及文学、艺术、信息网络技术、生物、新能源技术的知识财产。
从知识产权这一广泛的定义中,我们不难发现,我们从事的任何事情都或多或少的和知识产权有着关联。
大到宇宙飞船的升天,小到平时创作的文章之类,全都有知识产权的身影。
随着知识经济时期的到来,国家之间、企业之间的竞争主要体现在科技实力方面的竞争。
科学技术优势是参与各类竞争的原动力,产品优势仅仅是科技优势的一种体现,不充分利用和保护知识产权,在当今的竞争中就不会占据主动的地位。
从实际情况看,一个地区、一个企业的经济实力和发展状况往往与其自身掌握和对待知识产权的状况密切相关。
而在我看来,知识产权最核心的、最为大家所熟知的内容便是专利以及相关的权益。
专利是指专利主管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审查批准的、符合专利条件的发明创造。
专利权的出现,保护了一个人的应得利益,体现出了对知识的尊重,是社会的一大进步。
国外屡屡有公司为对某项产品的专利而打官司的案例发生,曾经我们国家对专利的保护不甚重视,导致各种抄袭、侵权行为不断发生,眼中破坏了社会的和谐,阻碍了社会的进步,打击了一大批人的创新热情,自从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在专利保护方面的法制建设得到重视,专利权受到保障,社会的和谐也得以稳固,专利权作为知识产权的一种表现形式,对于社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说到专利,就不得不说起商标,如果说专利是一个个发明成果,那商标就是某些发明成果的识别标志。
商标是指商品生产者或服务的提供者在自己生产销售的商品或提供的服务项目上所使用的,由特定文字、图形、字母、数字等或者组合所构成的具有显著特征和便于识别的可视性标志。
在今天这个信息膨胀的快速社会,优秀的商标能让一个人很轻易地记住某项产品。
有些商标更成为了一种文化,例如可口可乐公司,光它的商标价值就达到数百亿,可能另一种可乐的口感并不比可口可乐差多少,但就是凭借冠注了可口可乐这个商标,它就广受欢迎。
既然知识产权包含了许多的方面,而它又是那么的重要,那么对于它的保护自然是需要格外重视的。
目前,虽然世界各国的工业、商业发展水平不一,利益关系也不完全一样,但在知识产权立法原则上则是基本一致的,就是鼓励技术进步,同时又防止过度限制商业和工业的政策。
现在,知识产权法律涉及到对专利、商标,以及著作权、实用新型、外观设计等各类知识产权的保护。
我们国家也建立起了一个比较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包括专门关于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与知识产权相关的法律法规、与知识产权相关的行政规章,此外还有为司法审判作知道的若干有关知识产权的司法解释。
我们国家在知识产权的保护上已经迈出了一大步,但仍有很多的不足。
例如因为过去国际交流较少,在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上意识不强,认识不够,很多时候在无意中使产权丧失。
还有因为管理制度不规范、保护不力,使知识产权保护往往停留在口头上。
虽然有相关的法律,但是执法力度不够直接导致侵权者知法犯法的恶行。
但是从知识产权这门课的开设,我能体会到国家对于保护知识产权的重视与决心,我相信,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对知识产权的认识与了解,之前很多不能解决的问题,以及在保护知识产权上的误区都会一一消解。
在这一段时间对于知识产权课程的学习中,老师丰富多彩的讲解让我获益匪浅,而且不局限于课本上的内容,经常联系生活中的一些实际事件的讲课方式,让我对于知识产权有了更深的理解。
知识产权是一门必须学习并且必须学好的课程,因为它真正的关系到我们日后的工作和生活。
对于知识产权知识的大力推广,有助于我们社会的和谐建设。
学好知识产权,人人有责!篇二:知识产权心得体会学习《学术道德规范与知识产权概论》心得体会两次课的《学术道德规范与知识产权概论》这门课的学习刚刚结束。
我对这门课的学习有许多心得体会。
首先,这门课使我更深刻的意识到对于一个刚进入研究生学习阶段的学生来说,具备良好的学术道德与知识产权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是科学研究工作者应遵循的基本伦理和规范,是保证学术正常交流、提高学术水平,实现学术积累和创新的根本保障。
探究真理,追求卓越,是历史赋予西工大人的使命;消除赝品,拒绝平庸,是传统赋予西工大人的责任。
恪守学术道德,遵守学术规范是对每个西工大人的基本要求。
当前,在高等学校的学术活动中,部分地存在着道德失准,行为失范的问题。
一些学者违背学术研究目的,或急功近利,粗制滥造;或媚于世俗,热衷炒作;更有甚者,丧失学术道德,以抄袭剽窃为手段换取一时之名利。
这些行为和现象如不加以制约,将严重污染学术环境,影响学术声誉,阻碍学术进步,进而影响社会发展和民族创新能力。
而制约这一现象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就是培养学者良好的学术道德修养。
知识产权在当今社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比如,它为智力成果完成人的权益提供了法律保障,调动了人们从事科学技术研究和文学艺术作品创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智力成果的推广应用和传播提供了法律机制,为智力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运用到生产建设上去,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国际经济技术贸易和文化艺术的交流提供了法律准则,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和经济发展;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作为现代民商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完善我国法律体系,建设法治国家具有重大意义。
因此,学习知识产权知识是十分有必要的。
其次,这门课使我了解了一些基本的知识产权知识。
知识产权是指对智力劳动成果依法所享有的占有、使用、处分和收益的权利。
知识产权是一种无形财产,它与房屋、汽车等有形财产一样,都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都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
有些重大专利、驰名商标或作品的价值也远远高于房屋、汽车等有形财产。
知识产权有两类:一类是版权,另一类是工业产权。
版权是指著作权人对其文学作品享有的署名、发表、使用以及许可他人使用和获得报酬等的权利;工业产权则是包括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商标、服务标记、厂商名称、货源名称或原产地名称等的独占权利。
按照内容组成,知识产权由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两部分构成,也称之为精神权利和经济权利。
有人身权利和财产权两类。
所谓人身权利,是指权利同取得智力成果的人的人身不可分离,是人身关系在法律上的反映。
例如,作者在其作品上署名的权利,或对其作品的发表权、修改权等,即为精神权利;所谓财产权是指智力成果被法律承认以后,权利人可利用这些智力成果取得报酬或者得到奖励的权利,这种权利也称之为经济权利。
知识产权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知识产权的独占性,即只有权利人才能享有,他人不经权利人许可不得行使其权利。
二是知识产权的对象是人的智力的创造,属于“智力成果权”,它是指在科学、技术、文化、艺术领域从事一切智力活动而创造的精神财富依法所享有的权利。
三是知识产权取得的利益既有经济性质的也有非经济性的。
这两方面结合在一起,不可分。
四是知识产权的地域性和时间性,知识产权的地域性是指即除签有国际公约或双力、多边协定外,依一国法律取得的权利只能在该国境内有效,受该国法律保护;识产权的时间性,是指各国法律对知识产权分别规定了一定期限,期满后则权利自动终止。
在知识产权学习中最有收获的就是专利权了。
专利权是指一项发明创造向国家专利局提出专利申请,经依法审查合格后,向专利申请人授予的在规定时间内对该项发明创造享有的专有权。
根据我国专利法,发明创造有三种类型,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
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
发明必须是一种技术方案,是发明人将自然规律在特定技术领域进行运用和结合的结果,而不是自然规律本身,因而科学发现不属于发明范畴。
同时,发明通常是自然科学领域的智力成果,文学、艺术和社会科学领域的成果也不能构成专利法意义上的发明。
实用新型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专利只保护产品。
该产品应当是经过工业方法制造的、占据一定空间的实体。
一切有关方法(包括产品的用途)以及未经人工制造的自然存在的物品不属于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客体。
上述方法包括产品的制造方法、使用方法、通讯方法、处理方法、计算机程序以及将产品用于特定用途等。
外观设计又称为工业产品外观设计,是指对产品的形状、图案或者其结合以及色彩与形状、图案相结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上应用的新设计。
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被授予专利权后,专利权人对该项发明创造拥有独占权,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都不得实施其专利,即不得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和进口其专利产品。
外观设计专利专利权被授予后,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都不得实施其专利,即不得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销售和进口其专利产品。
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实施其专利即侵犯其专利权,引起纠纷的,由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专利权人或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请求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处理。
专利法不予保护的对象主要包括:违反法律、社会公德或妨害公共利益的发明创造;科学发现,它是指对自然界中客观存在的现象、变化过程及其特性和规律的揭示。
科学理论是对自然界认识的总结,是更为广义的发现。
它们都属于人们认识的延伸。
这些被认识的物质、现象、过程、特性和规律不同于改造客观世界的技术方案,不是专利法意义上的发明创造,因此不能被授予专利权;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智力活动仅是指导人们对信息进行思维、识别、判断和记忆的规则和方法,由于其没有采用技术手段或者利用自然法则,也未解决技术问题和产生技术效果,因而不构成技术方案;对平面印刷品的图案、色彩或者二者的结合作出的主要起标识作用的设计。
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的授权条件包括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等;外观设计专利的授权条件包括新颖性,实用性,富有美感,不得与他人在先取得的合法权利相冲突等等。
专利申请的原则包括:形式法定原则,申请专利的各种手续,都应当以书面形式或者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规定的其他形式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