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个时代需要什么样的精神?一家伟大的企业必须有一种精神指引,一家受人尊敬的企业必须要有一种精神捍卫。
匠人精神是这个时代的宝贵财富。
让我们一起传播匠人精神、实践匠人精神,让更多的企业、更多的员工因为匠人精神创造出更多的价值,从而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个人的升职加薪。
匠人精神需要在年青一代中推广开来,它应该融入每一个人心中。
企业能够持续发展、屹立不倒靠的正是管理者和员工的勤奋专注、不断创新,以及良好的服务。
这是一种匠人精神。
匠人精神就是对工作的执着,对所生产的产品的精雕细琢、精益求精。
今天,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等各方面高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问题,这就需要各行各业用匠人的创新性思维和全新的技术、方法来解决问题。
缺乏匠人精神的企业会让自己的生存发展变得异常艰难,也会让自己的基业毁于一旦,所以,在能源日益减少的今天,不管是企业还是个人都需要学习匠人精神,这也是企业和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必备素质。
对待工作严谨、认真,毫无懈怠,不仅可以带来经济收入的富足和稳定,也使人从工作的细节中体会工作的价值和人生的意义。
一个人只有不迷失于物质表象的舒适和安逸,内心笃定地去追求渴望的梦想,并贯彻以坚定的执行力,他才会离一流越来越近。
本书通过古今中外大量事例验证说明匠人精神的重要性、时代性,特别是在山寨泛滥、盗版猖獗的今天,匠人精神对于提振企业精神,攻克制造业难题尤为重要。
此外,个人的健康成长、持续发展,也离不开匠人精神,把匠人精神熔铸在灵魂里,从而在所在行业脱颖而出。
对匠人精神好的诠释:摆脱了急功近利的心态,对待工作不懈不怠,严谨和认真,赢得自己的劳动成果所得;也使人从工作的细节中,体会工作的价值和人生的意义。
Chapter1匠人精神,源自对生活的极致追求在平凡的生活中注入情怀匠人是从日常生活中修行而来的卓越的匠人只是朴素中的坚持转变心性,才能更好地生活在修炼中体悟生命的正道精进,把每一个当下做到极致Chapter2匠人们对事物的热爱,远胜于它所带来的回报工作不仅为赚钱,也是快乐和幸福所在放下功利心与浮躁心,找到内心所爱不做与内心相违背的事情每个匠人都有自己的梦想端正做事的态度,用热情去改造生活放弃投机心理,尊重客观规律Chapter3做事不分心,在管控情绪中进行自我提升用强大的专注力对抗纷繁复杂的信息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漫不经心别让负面情绪耽误你规避冲动行为,深思熟虑做决断找对方向,然后再专注地做事难受也要忍一忍,忍耐之中见成效Chapter4找对方法做对事,在短时间内实现匠人的目标找准靶心,坚持要事第一原则先明确目标,然后一步步地实现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重视自己的价值,就没有人能忽视你的价值慢慢来,一切都来得及Chapter5拒绝拖延症,像匠人一样做个时间管理高手加强执行力,克服拖延症不为失败找借口,只为成功找方法用好一万小时理论盘活你的零碎时间抓住一生中的“黄金时间”充分利用好每一天对的时间做对的事情Chapter6匠人的心理课,意志力是可以训练出来的人生是一场马拉松,意志力不可或缺不断反省,不与缺点妥协接纳命运所赋予的一切敢于面对残次品,锲而不舍求佳品世界只给无畏者让路放弃之前,问问自己是否已竭尽全力Chapter7做好每一个细节,在精益求精中实现匠人的价值细节决定成败,不放过每一个细微之处把每一件小事做好,就能成就大事在细节上拼细节,才是赢的关键忽略细节问题,会让你前功尽弃高质量的人生,来源于对细节的执着优秀者追求卓越,成功者精益求精Chapter8让美好留驻心间,做一个快乐的匠人幸福与财富无关,与心相连只有偏执者,才能享受全身心投入的乐趣认真不懈的人,富有魅力世间所有的美好,都藏在不经意间对生活赐予的美好,要懂得惜福感恩即使一个平凡的职业,也可以有自己的人生态度。
它甚至可以不以营业额为目的,以自己喜欢的方式经营餐馆,坚持自己的生活方式。
所谓“器物精神”大抵如是,你可以把自己的工作当作艺术来做,享受做这份工作的乐趣,而不是为工作所累。
同时,你又因为热爱这份工作,舍得在其中投入很多精力,将它打造成一个高质量的吃饭场所,让人在吃饭的同时感受到温馨的氛围。
这样,一份平凡的工作就显得不平凡了。
倾尽心力,只为做一件事,并且将它做好,做出名堂来,这是一种匠人精神。
许多人在生活和工作中,之所以会感到无聊,感到疲惫,就是因为他们只是将工作当成了一种赚钱的方式,而没有将其当成一件有趣的事来做。
其实,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自己喜欢的工作,并且状态满格地投入其中,享受工作中的乐趣。
只有抱持巨大的热情,充满兴趣地去工作,工作才会带给你无穷的力量、无穷的创造力和无穷的收获。
获得奥斯卡奖的日本影片《入殓师》,讲述了一个落魄的大提琴演奏家的故事。
这位大提琴师所在的乐团解散后,他被迫返回家乡,在家乡找了一份在殡仪馆做入殓师的工作。
这份工作整天要与尸体接触,既枯燥又乏味,大提琴师还遭到了妻子的误解,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这份工作,而是对工作全力以赴,并爱上了这份工作。
慢慢地,他的尸体面部化妆手法越来越熟练,越来越完美。
他将一具具遗体打扮得就像活人睡着了一样,为此受到了客户的好评。
这名入殓师的成功感言是:当你做某件事的时候,你要跟它建立起一种难以割舍的情结,不要拒绝它,要把它看成是一个有生命、有灵气的生命体,要用心跟它交流。
再看我们身边各行各业中的那些优秀者,他们对待工作的态度,我们就会发现,只有在平凡的生活中注入情操和热爱,就像制作一件精致的瓷器一样,才能将这份工作做得更加出色,更加完美。
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精神,我们每个平凡人要想活得出彩,就必须爱生活,懂生活,赋予生活无限的乐趣。
匠人是从日常生活中修行而来的修行就是修正内心,去掉浮躁。
你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是修行的过程。
所以应该把日常生活都看作修行。
工作是一种修行,通过工作我们可以提高技能,修炼灵魂。
拉丁语中有一句谚语说:“与其完成工作,莫如完善做工者的人格。
”也就是说,人格能从每天的工作之中孕育出来,心性能在每一天的劳动中得到锻炼。
因此,只要我们做到热爱工作,把自己的身心全部投入到工作中去,就已站在修行的起点上。
对于一般人来说,工作场所可以是修炼精神的佳场所。
“精进”并不需要脱离社会,工作本身就是一种修行。
人只需要发自内心地喜欢自己的工作,并且全身心投入进去,每天踏实努力地工作。
我们都知道,一个人的能力是一点一滴习得的。
很少有人认可这个道理:年轻的时候不投机取巧,脚踏实地地工作,就是一种修行。
这种修行带来的功德,积累到了一定程度之后,财富自然就会源源不断地涌来。
有人问稻盛和夫:“您觉得怎么养生好呢?您老80多岁依然红光满面,思路清晰,行动敏捷。
”稻盛和夫回答说:“我从来不注重养生,工作就是我的养生。
”工作就是养生,这并不是什么理论逻辑,这是生命深处的震颤,是一种本性的流露。
工作就是养生也是稻盛和夫哲学引发人们共鸣重要的部分。
这种直指内心的体验,不只能开启人的智慧,还能开启人的内在。
“养生”这个词很热门。
养生跟修养有异曲同工之处。
不少人为了养生,听讲经、吃素食—当然这些都是养生的做法,但简单的养生和修行一样,就在我们的生活之中。
我国有一位专业研究养生的中医专家曾针对职场解压问题告诫过职场人:“好好工作,别想着挣大钱,这就是养生的窍门。
”把工作看成一种修行,就是懂得工作不仅仅是因为生存,也不是为了追名逐利,或者是希望得到他人的称赞。
工作就是工作,工作本身就是自我生命的责任和权利,也是生命的价值所在。
只要活着一天就要工作一天。
在智者看来,公司的设备、产品、办公用品等都是有生命的,如果你对它们好,它们就会很开心,很快乐,如果你对它们不好,它们也会很伤心难过。
所以,修行、养生,都是从爱上工作开始的。
不管工作有没有升迁的机会,不管薪水有无增加的可能,为了自己的身心健康,以及更大的福缘,我们都应该在自己的心里播种爱,努力工作,为这个社会出一份力气。
爱不是索取,是分享。
只要我们用这种心态去工作,工作就一定能做好,任务就一定能完成,升职加薪也不会遥远。
卓越的匠人只是朴素中的坚持每天在电视上、网络上、报纸上,都有很多成功的人和事,众所周知成功的感觉很好。
成功,也是每一个人都羡慕的。
但当羡慕之后,我们有没有问过自己,怎样才能不用羡慕,让自己拥有卓越的技术,登上成功的舞台呢?“成功”这两个字看似简单,但要想做到绝不是易事。
一夜成名、瞬间暴富这样的事情在现实生活中很少见,如果你想要真切地触摸成功,就要自己去拼搏、去挑战,为了自己心中的目标坚持。
要知道真正卓越的技术并非高深莫测,而是朴素中的坚持。
一位在企业界享有盛誉的企业家即将告别自己的职业生涯,在此之际,应多人要求,公开讲一下自己一生取得多项成果的奥秘。
讲演这天,会场座无虚席,到场的每个人都准备好了笔记本,准备仔细聆听,详做记录。
但奇怪的是,演讲开始之前,主办方却在前方的舞台上吊了一个大铁球。
观众们都感到莫名其妙,“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就在众人纳闷之时,老企业家稳健地走上讲台。
随后,两位工作人员抬了一个大铁锤,放在老企业家的面前。
讲演开始了,企业家并未开口说话,而是先请两位身强力壮的年轻人上来,让他们用这个大铁锤去敲打那个吊着的铁球,目的是要使那个大铁球荡起来。
这时候,其中一位年轻人抢着抡起大锤,全力向那吊着的铁球砸去,可是那吊球却一动不动。
另一位年轻人见毫无反应,于是接过大铁锤用了更大的力气去敲铁球,把铁球打得叮当响,可是铁球仍旧一动不动。
在两个年轻人敲打之际,讲台下面发出一片唏嘘之声。
观众们都以为那个铁球肯定动不了了。
这时,企业家支开两个年轻人,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一把小锤,对着铁球敲了起来。
人们诧异地看着,企业家不急不徐地敲击着铁球,一副专心致志的样子。
十分钟过去了,二十分钟过去了,企业家还在默默敲打着,这时会场已经开始骚动。
企业家仍然不理不睬,继续敲着。
大概在企业家进行到四十分钟的时候,坐在前面的一位先生突然尖叫一声:“球动了!”霎时间会场鸦雀无声,人们的目光重新聚集到那个吊球上。
只见那吊球摆动起来。
吊球在企业家一锤一锤的敲打中越荡越高,直至后,场上爆发出一阵阵热烈的掌声。
在掌声中,企业家转过身来,慢慢地把那把小锤揣进兜里。
这位企业家通过用小锤敲铁球告诉我们,成功是靠不断坚持获得的。
毅力和困难之间,谁能坚持到后谁就是胜利者。
胜负其实也就是意志力的比拼。
一旦树立某个目标,就要坚持到底,奋斗到底。
如果具备了这样的良好素质,你就会在这个世界上所向无敌。
”论“工匠精神”徐耀强2017年05月25日09:52 来源:红旗文稿从本质上讲,“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精神,它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的体现,是从业者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
在新的时代弘扬和践行“工匠精神”,须深入把握其基本内涵、当代价值与培育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