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民经济核算复习题

国民经济核算复习题

国民经济核算一、填空:1、国民经济核算采用统一的货币计量单位,运用一套相互有机联系在一起的(账户)和(平衡表)系统,连续地描述了一定时期国民经济发展的整体状况。

2、在发展和演进过程中,世界曾并行存在两套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一个是计划经济国家应用的(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另一个是市场经济国家应用的(国民账户体系)3、国民经济核算的理论基础是(经济学),尤其是(宏观经济学)4、国民经济活动指不同单位在持有一定资产前提下完成的生产、(分配)、(消费)、积累四类活动,这四类活动形成整个国民经济运行过程的四个阶段。

5、国民经济核算的内容有两部分组成,其中对生产、收入、消费、投资和其他积累的计量属于(经济流量核算),而对资产和负债的计量属于(经济存量核算)6、在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附属表包括(人口和人力资源实物量核算表)和(自然资源实物量核算表)7、从国民经济核算来说,国内生产总值不仅是一个表述当期经济活动总量的(单一指标),而是一个以其为中心所形成的一个(数据体系)8、综合生产观又称全面生产观,它突破了(限制性生产观)的局限,从(有用性和效用)角度入手,认为只要一想活动提供了一种对他人的有用性,该活动就具有生产的性质。

9、根据产品的外在形态,产品可以分为(货物)和(服务),根据产品的使用去向,可以分为(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

10、最终产品是指没有被当期生产过程消耗掉的产品,它主要的去向有三种,即(最终消费)、(积累)和(出口)。

11、从价值构成上看,国内生产总值是一国范围内各生产单位当期(增加值)的总和;从实物构成上看,国内生产总值是一时期一国范围内各生产单位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

12、总产出是指各生产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的总价值,从实物构成看,它包括(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从价值构成看,它包括(中间投入)和(最终投入)。

13、中间投入又称(中间消耗),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作为投入所消耗的(非耐用性货物和服务)的价值。

14、从产品使用角度看,资本形成代表用于资产积累的(最终产品),从积累结果看,资本形成对应由于经济交易引起的(生产资产)当期净变化。

15、在国民经济核算中,界定固定资产常常要依据两个标准,一是(资产使用寿命要长),一般规定在一年以上,二是(单位价值要高),应该在规定的限额以上。

16、从价值构成上看,国内生产净值是一定时期各经济单位所生产的(净增加值)总和,从实物构成上看,它是一时期各经济单位所生产的(净产品)总价值。

17、投入产出表最初是由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列昂惕夫)于20世纪40年代创立的,在(1968)年被并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18、投入产出表的核心是地(Ⅰ)象限,它主要反映了(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技术经济联系。

19、在各类投入产出表中,产品×产业表反映的事各产业部门(投入结构)的信息,而产业×产品表反映的是各产业部门(所生产的产品结构)的信息,由于这两类表编制所需数据可以从现有统计体系中较容易获得,故常用语推算产品×产品表。

20、投入产出表的编制方法主要包括(直接分解法)和(间接推导法)模式。

21、在我国,逢2逢7年份编制基准年国家投入产出表采用的是(调查)方法,而逢0逢5年编制投入产出演唱表采用的是(非调查方法)。

22、再投入产出表间接推导法中,有两个重要的假设条件,分别成为(部门工艺假定)和(产品工艺假定)。

23、影响力系数表现得是拉动效应,现实的是(后向)联系,感应度系数表现的是对其他部门变化的敏感效应,反应的是(前向)的联系。

24、国民经济核算是对国民经济运行过程的核算,而国民经济的运行过程是(实物循环)和(资金循环)的统一。

25、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和投入产出核算的对象主要是(货物和服务)交易,而资金流量核算的对象则覆盖了(收入分配)和(金融)的交易两个部分。

26、狭义的资金流量主要是指(金融交易流量),广义的资金流量则将其范围从金融流量扩大到(收入分配流量)和(收入使用流量),是指整个社会资金的循环过程,体现了与实物循环对应的价值循环。

27、我国资金流量核算服从国民经济核算原则,采用的记账方法为(复式记账)方法,记账原则采用(权责发生制原则),计价依据是(现期市场价格)。

28、收入分配核算以(生产中所创造的价值)为核算对象,以(增加值)为核算起点,包括(收入初次分配)和(收入再分配)两个环节,前一环节形成原始收入,而后一环节形成的收入为(可支配收入)29、原始收入分配环节所涉及的各种收支活动均以参与(生产)活动为依据,因此它是一种(生产性)收入。

30、国民总收入(GNI)和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含义截然不同,前者度量(收入水平),后者度量(生产能力)。

从核算关系上看,GNI= GDP+(来自国外的原始收入分配流量净额)31、可支配收入对应最终消费支出,调整后的可支配收入对应则是(实际最终消费),从特定部门(主要是政府部门和住户部门)看,两个可支配收入概念和最终消费概念并不相等,其间差别于(实物社会转移)。

32、(储蓄)是非金融投资的主要资金来源,而(资本形成)是非金融投资的主要组成部分。

33、在经济学视角下,一个实体成为资产的两个必要条件:第一(资产的所有权),第二是(资产具有未来收益性)。

二、单项选择1、反映国民经济生产最终成果的统计指标是(A)A、国内生产总值B、社会总产值C、国民生产总值D、社会最终产品2、国民经济核算是对(D)所进行的系统定量描述。

A、物质生产活动B、非物质生产活动 C社会经济活动D、国民经济活动总体3、国民经济核算的目的主要是为(A)提供坚实的数据基础。

A、国际宏观经济管理B、企业经济管理C、地方经济管理D、部门经济管理4、国民经济核算的功能是为了提供一套全面、系统的(C),来显示国民经济运行过程及其成果。

A、指标体系B、分类标志C、数据资料D、概念体系5、联合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第一版本是在(D)撰写的报告的基础上形成的A、威廉配第B、西蒙库兹涅茨C、凯恩斯D、理查德斯通6、在SNA的各种版本中,首次引入投入产出表技术、资金流量表技术、资产负债表以及国际收支统计的是(C)A、SNA—1947B、SNA—1953C、SNA—1968D、SNA—19937、中国于(C)年取消了基于MPS的国民经济核算制度,这成为我国核算体系模式变革的重要标志A、1985B、1992C、1993D、20038、下列属于我国常住单位的是(A)A、外商投资企业B、外国领事馆C、季节性来华务工人员D、外国机构在中国的临时办事处9、下列不属于机构单位的基本特征的是(B)A、独立拥有资产、承担负债B、能够直接获取有关生产活动的投入产出资料C、能够独立从事经济活动D、能够独立与其他单位进行经济交易10、如果一个企业主要从事制造业,同时还从事运输业,对其进行产业分类是,应将其归入(B)A、服务业B、制造业C、即归入服务业,也归如制造业D、将这类特殊企业单独归类11、下列关于流量与存量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A、经济流量反映在特定时点上各种经济活动发生规模总量B、经济流量在期初经济存量基础上发生C、经济存量反映在特定时点上经济资源拥有辆的总量D、经济流量改变了经济存量,使之从期初状态变化为期末状态12、根据权责发生制记录经济活动,以下具体处理方式错误的是(D)A、顾客甲用现金购买商品,按购买时间记录B、消费者乙在娱乐城消费后刷卡结账,按结账时间记录C、工厂丙生产其主营产品时消耗了一批原材料,按消耗时间记录原材料的消耗D、企业丁本应按月向雇员支付工资,但由于企业亏损,拟定两个月后支付工资,故应两个月后记录。

13、(C)反映了生产过程中各产业相互之间的生产和使用关系,对产业部门之间的货物服务流量做了详细的描述。

A、国民收入和生产核算B、资金流量核算C、投入产出核算D、资产负债核算14、(B)是对同一国民经济运行过程进行系统核算采用的两种不同方法和表现形式,本质上并无不同。

A、SNA和MPSB、国民经济账户和基本核算表C、基本核算表和附属表D、国民经济账户和部门账户15、国民经济生产核算的核心是(D)A、社会财富B、居民生活水平C、国民生产总值D、国内生产总值16、理论上说,下列不属于生产核算范围的是(C)A、企业自制设备B、住户自有住房服务C、家务活动D、毒品生产1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A、限制性生产观是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的基础B、限制性生产观仅限于与提供物质产品有关的生产活动C、综合性生产观认为产出不仅包括货物的生产,也包括服务的生产D、限制性生产观是过敏账户体系的基础18、下列各项中,属于货物性服务产品的有(A)A、运输邮电业的生产活动成果B、金融中介的生产活动成果C、文教卫生部门的生产活动成果D、信息咨询业的生产活动成果19、目前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计算过程中采用的是(A)A、产业部门分类B、机构部门分类C、职能部门分类D、以上均不是20、根据国民经济核算关于生产活动的定义,一个企业的(C)不计入国内生产总值之中。

A、主要生产活动B、次要生产活动C、辅助生产活动D、B和C21、在当期粮粮食产量中,根据使用去向可以判断,不属于最终产品的是(B)A、有粮食购销部门增加储备的粮食B、用作出牧业饲料消耗的粮食C、有农户自产自用的粮食D、被出口到国外的粮食22、在国民经济范围内,面粉是中间产品,这一命题(D)A、总是对的B、总是错的C、对于企业来说是对的D、当企业用作当期生产原材料时才能成立。

23、在国民经济还是中,运输业的总产出实际上等于(B)A、支出成本B、营运收入C、客运收入D、货运收入24、已知某纺织厂本期生产棉纱6吨,市场价值为7200元/吨,其中5吨用于生产布匹,另外一吨转为库存,同时,本期生产的布匹价值12.5万元,则该纺织厂本期的总产出为(D)A、12.5万元B、16.82万元C、16.1万元D、13.22万元25、建筑业总产出核算采用了(D)A、工厂法B、产品法C、销售收入减成本D、工厂法兼产品法26、严格讲,国民经济核算的固定资本消耗并不等同于企业会计核算的固定资产折旧,对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A、前者还包括住户和非企业单位所拥有固定资本的折旧B、两者对固定资产的计价原则不同C、企业固定资产折旧数据建立在会计核算基础上,不存在主观估算色彩D、前者需要对部分固定资产折旧进行虚拟估算27、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中间消耗的是(B)A、原材料的运输费用B、大型机器设备更新C、雇员的培训费D、对机器设备的日常维修2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A、生产法和收入法GDP都是给予各产业增加值核算的B、生产法反映了增加值的形成C、收入法体现了增加值的分配去向D、在实际核算中,生产法GDP与收入法GDP一定相等29、支出法是立足于(A)对国内生产总值进行核算的A、最终产品B、增加值C、成品D、中间产品30、工业企业自建厂房的生产活动及其产出应该计入(A)A、工业总产出B、工业增加值C、建筑业总产出D、房地产业总产出31、恩格尔系数是由统计学家恩格尔提出的,关于它的错误说法是(D)A、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总额/居民消费支出总额B、恩格尔系数一般为正数,且小于1C、恩格尔系数越低,说明该居民群体的生活越富裕D、收入越少,恩格尔系数越小32、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差异根源在于本国与国外之间发生的(C)流动A、经常转移B、现期收入和财产税C、要素收入D、资本转移33、某电视台全年总产出为3000万元,其中来自居民和企业部门的有偿广告收入分别为10万元和300万元,据此可大体估算出当年通过该电视太实现的公共消费支出为(C)A、3000万元B、2700万元C、2690万元D、2990万元34、投入产出表是两张普通统计表的组合,其上半部份反映了(C)A、生产的投入结构B、生产的产出结构C、产品的使用方向D、收入的分配结构35、投入产出表中,第三产业与第一产业列交叉项的数值,从横向上看表示(B),从列向上看表示(C)A、第三产业部门在生产过程中消耗第一产业部门的产品数量B、第三产业部门的产品提供给第一产业部门作为生产消耗使用的数量C、第一产业部门在生产过程中消耗第三产业部门的产品数量D、第一产业部门的产品提供给第三产业部门作为生产消耗使用的数量36 投入产出表中,第二产业行与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列交叉想的数值表示(D)A、当年第二产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额B、第二产业的固定资产投资累计额C、第二产业产品中被第二产业使用者购买形成固定资产的数额D、第二产业产品中被使用者购买形成固定资产的数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