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能力练习题(一)一、单项选择题1、1912年,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创新理论”,“创新”逐步成为一个( B )专用名词。
A 社会学B 经济学C 管理学2、理论创新的实质就是( A )。
A 解放思想,事实B 一切从实际出发C 与时俱进3、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知识创新等,其“新”的意义是指( C )。
A 时间意义上的新B 地理意义上的新C 知识产权意义上的新4、司马光砸缸的行为用的是( C )思维。
A 横向B 纵向C 逆向5、理论创新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而是经历反复斗争、争论以后才最终形成的。
这点显示了理论创新的特征具有( B )。
A 继承性B 斗争性C 加速性6、科技创新需要有自主性,其含义包括( C )。
A 学术自主B 学术自由C A和B7、创新活动的基础和开端是( A )。
A 观念创新B 制度创新C 技术创新8、在当代,科学、技术、生产三者相互作用的形式逐步是( C )。
A 生产→技术→科学B 科学→技术→生产C 科学←→技术←→生产9、康佳公司向农村市场推出价廉的“福临门”彩电时,将产品不适用的功能减少,这是运用了产品创新思维中的( B )。
A 加法B 减法C 除法10、我国企业制度创新主要是建立( A )。
A 现代企业制度B 产权制度C 科学管理制度二、多项选择题1、判断创新的两个基本标准是( AC )。
A 世界围的第一B 一国或一地区的第一C 显著性变化2、创新需要提出问题,问题产生于( AB )。
A 好奇B 质疑C 想象3、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主要来自于( ABC )。
A先天的智力和知识积累 B丰富的实践 C 科学的训练4、系统思维要求我们有( ABC )。
A 全局性思维B 结构功能性思维C 协同性思维5、按思维过程的形成特点,可将思维分为( BC )。
A 逻辑式思维B 发散式思维C 收敛式思维6、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决定理论创新的( ABC )。
A 容B 围C 方向7、知识创新的源泉是( AB )。
A 默然知识B 形式知识C 扩大知识8、科技创新的容有材料创新、产品创新以及( BC )。
A 经营创新B 工艺创新C 工具创新9、在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组织创新主要呈现的趋势是( ABC )。
A 组织结构非层级化B 组织结构扁平化 C组织关系网络化10、要实现管理创新,其对策主要有( ABC )。
A 积极培育创新主体B 努力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C 学习科学管理经验,实现全方位管理创新三、问答题1、创新的特征与原理。
2、创新的核心目标、关键是什么?创新的核心:就是创新思维。
是指人类思维不断向有益于人类发展的方向动态化的改变。
创新的关键:就是改变。
向新的方向、有效的方面进行量和质的变化。
3、创新的定义、特征、原理及作用.创新: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原动力,是人类生存进化的在客观需要,是经济发展的唯一路径,是类社会文明与进步的必然选择。
.创新的特征:价值取向性;明确目的性;综合新颖性;高风险、高回报性;超前变革性。
原理:1)创新第一原理:创新是人脑的一种机能和属性——与生俱来。
2)创新第二原理:创新是人类自身的本质属性——人人皆有。
3)创新的第三原理:创新是可以被某种原因激活或教育培训引发的一种潜在的心理品质——潜力巨大。
创新的作用:1)满足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客观需要。
2)深化了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知。
3)提高了人类对客观世界的驾驭能力。
4、创新能力的定义、特征、形成的基本原理定义:指人在顺利完成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的创建新事物的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潜在的心理品质。
特征:(1)综合独特性。
(2)结构优化性。
作用:1)、教人如何进行创新实践2)、教人学会创新思维。
3)、教人解决遇到的各种现实问题创新能力的原理:创新能力形成的第一原理:遗传素质是形成人类创新能力的生理基础和必要的物质前提。
它潜在决定着个体创新能力未来发展的类型、速度和水平。
创新能力形成的第二原理:环境是人的创新能力形成和提高的重要条件。
环境优劣影响着个体创新能力发展的速度和水平。
创新能力形成的第三原理:实践是人创新能力形成的唯一途径。
实践也是检验创新能力水平和创新活动成果的尺度标准。
创新能力形成的第四原理:创新思维是人的创新能力形成的核心与关键。
创新思维的一般规律是:先发散而后集中,最后解决问题。
5、简述创新思维的定义、特征6、列举常见的几种思维障碍7、思维方法的定义与特征四、列举题1、举出木炭的5种用途。
例如:木炭能够取暖。
2、举出食盐水的5种用途。
例如:食盐水可以消毒。
3、举出一小块铁片的5种用途。
例如:铁片可以切割。
答案:尺子、修补、包装、切割、小刀、锯子、导电、作垫物、定鞋跟4、举出乒乓球的5种用途。
例如:乒乓球可以玩游戏。
答:玩具、装饰、摇奖、比赛、美术道具、健身、体育用品、简易求生圈、回收、作计数器5、请写出铅球的五种以上的用途。
答:武器、重物、体育器材、写生材料、实验材料、玩具等。
锻炼、配重、砝码、炮弹、哑铃、锤子6、举出头发的5种用途。
假发、挡光护肤、装饰、保暖、穿针、破案、地雷、验微量元素7、A能够传导B,如:导线能够传导电流。
写出另外5种A 和B。
金属传热、水管导水、血管导血、病菌导病、网络传导信息、传导声音8、A能够充满B,如:水能充满容器。
写出另外5种A和B。
答:A能够充满B,如:食物—胃、思想—大脑、空气—地球、人—激情、—房间、电—电池9、A能够牵动B,如:火车头能够牵动列车。
写出另外5种A 和B。
意志—行为、儿子—母亲、磁铁—铁、奥运—中国人心、马—车、经济—社会发展10、A能够控制B,如:闸门能够控制水流。
写出另外5种A 和B。
11、A能够掩盖B,如:乌云能够掩盖太阳。
写出另外5种A 和B。
12、A能够分割B,如:剪刀能够分割布。
写出另外5种A和B。
13、A能够毁灭B,如:核武器能够毁灭城市。
请写出5种A和B。
火能毁灭纸、地震能毁灭房屋、洪水毁灭庄稼、台风毁灭户外设施、轻视的语言毁灭自信14、A能够支持B,如:柱石能够支持大厦。
请写出5种A 和B。
人民支持国家建设、法律支持正义、科学支持真理、中国人民支持奥运会、学校支持教师搞科研15、A能够反映B,如:试纸能够反映酸碱度。
请写出5种A和B。
血型反映人的性格、行为反映人的思想、成绩反映知识的掌握程度、业绩反映产值、文学反映社会。
16、写出5个口字在右边的汉字。
如、加、扣、和、知、枷、伽跏五、画图题,不能有文字1、不得卖酒2、不得在此遛狗3、禁止在此晾衣服4、禁止喧哗5、影片中不得出现对儿童有害的暴力镜头六、思维题。
1、开关的缺点以及改进。
写出5种外形,不能随身移动,不能调节亮度、不能定时、无保险功能、不能自动适应外界环境亮度;根据以上缺点进行改进,难看观(安装线的孔、安装位置),不好安装的、安装不牢的不行;绝缘材料,有机械噪音,手感不好,有电磁干扰,有电流冲击,有污染,2、写出对汽车的改进新设想(5种)3、请提出学生书包的种种希望,并提出改进设想(五种以上)。
答:要减轻可以安装氢气、要减轻、移动方便可以安轮子、清洗方便可以制成可拆卸成片的、不够个性我想自己设计定制、智能取书的功能、防雨的功能等。
4、请提出对皮鞋的种种希望,并提出改进设想(至少五种)。
鞋跟自动伸缩,可防水,不用擦油,垫里加上电热丝,不穿时充电使里面干燥,防滑底面5、看到下图你会想到什么?写出10种迷宫、厕所等。
5、从“逆向反转”(原理、功能、因果、结构等)的角度思考已知事物的相反事物,将结果填在表。
已知事物相反事物示例:发电机电动机话筒听筒打气筒抽气机加热使水分蒸发蒸馏使水分凝集风车电扇产生风火灾时周围温度升高摩擦生热,高温引发水灾6、以老年人用的拐杖为主题,请在上面增加一些功能,使手杖能够多用(至少5种功能)答:计步器、电子表、报警器、灯、坐位7、请在10个“十”字加上最多三笔构成新的字。
十十十十十十十十十十答:田、木、术、千、干、九、用、禾、平、中、五、土、示等。
8、将三件生活日用品,进行组合,组成工艺品。
挂历纸+曲别针+木棍=窗帘床单+绳子+头花=壁挂盛着水的水杯+蜡烛+钮扣=烛台9.在保留以下主体功能不变的情况下,加上其他附加物,以改善或扩大其功能,把结果填入表。
主体附加物改进后的名称示例:手表日历带日历的手表皮靴武器防身靴桌子温控温控桌儿童车音乐音乐童车黑板灯多功能黑板钓鱼竿感应器感应鱼竿10、对名词、动词、形容词在坐标上进行组合,经过筛选,找到创新方向的方法,就是二元坐标法。
应用二元坐标法,对以下词进行组合,并把有意义的结果写出来。
快速? 门? 火? ?? 观察答:二元坐标法是要将这几个词两两相交,找到新的、合适的产品,通过两两相交的表格,找出有意义的结果可以是:快速门、快速、观察门等。
七、案例分析题1、日本HIOS会社的社长户津胜行被称为“螺钉社长”,而他自诩为“街头发明家”,他的口头禅是“我盯的都是小东西”。
他注意到了毫不起眼却经常用的螺钉,并产生了独特的构思。
早在35年前,HIOS就进行过一场“螺钉革命”,把一字槽的螺钉改为十字槽,并逐渐成了主流。
现在,他们又发现了十字槽的缺点,研制出Tostupura 螺钉。
这种螺钉的槽更深,使用的螺丝刀刀头也不一样,拧螺钉时咬合的更紧密,省力50%,时间只用原来的一半就可以拧得很紧。
发明这种螺钉,就要用新的螺丝刀,HIOS的工业电动螺丝刀在日本的销售额额已达70亿元,目前他们的目标是把螺钉和螺丝刀的市场扩大20倍。
(1)户津胜行和他的HIOS会社的创新方向的特点是什么?(2)盯住“小东西”,提出一项发明设想。
(提示:生活中的日用品)2、大学的一项研究成果表明,在纳米催化剂的帮助下,到2030年左右,太阳能可以完全代替石油。
大学特聘教授邹教授在实验室里演示了他的装置,他指出,由于有了纳米催化剂,在它的帮助下太阳能不仅可以转化成化学能——氢,还可以转化成电能。
按照世界上公认的标准,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的转化率达到5%就可以投入实际运用,邹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计划在2030年左右将转化率提高到15%以上。
该技术已在我国和日本申请了专利。
(1)大学的研究成果中什么是关键?(2)为什么现在太阳能还不能完全替代常规能源?(提示:从科研水平、能源的现状、人们的重视程度等方面)3、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问题。
阅读材料:澳大利亚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在收获的季节,有人发现一片甘蔗田里的甘蔗比往年长的粗壮得多,割完甘蔗,产量竟然提高了50%。
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在栽种前一个月,有一个拉水泥的车翻在这里,水泥洒得遍地都是。
土壤学家说,这里的土地是酸性土,而水泥中的硅酸钙是碱性的,土壤得到了改良,当然就会增产。
经过化验后,果然证明土壤学家说得完全正确,由此导致了一项新的发明。
问题:(1)分析这个案例里的因果关系,说明土壤学家的推理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