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次月考试题 (2)

第二次月考试题 (2)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第二次月考试卷分值:120分时间:100分钟得分:一、积累与运用。

(30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商酌.(zhuó)喷.香(pēn)契.约(qiè)淤.泥(yū)B.驿.路(yì) 监督.(dū) 亵.玩(xì) 草率.(shuài)C.累赘.(zhuì) 修葺.(qì) 总揽.(lǎn) 德馨.(xīn)D.卸.却(xiè) 譬.如(bì) 鸿.儒(hónɡ) 恍.惚(huǎnɡ)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2分)A.生疏陡峭颠沛流离以身作则B.简陋拖沓如失重负不耻下问C.朦胧晶莹悲天悯人鞠躬尽瘁D.妥帖循环诲人不倦自作自受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冬去春来,一年四季,周而复始....。

B.水中荷花娇柔美艳,亭亭玉立....,众多游客竞相观赏。

C. 六月的天,娃娃的脸,说变就变。

刚才还是晴空万里,不一会儿,阴云密布,竟然下起了冰雹,天气的变化真是扑朔迷离....啊!D.一个初学中国话的外国人,想要听懂中国各地方的南腔北调....,恐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4.从上下文连贯的角度思考,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语句最恰当的是( )(2分)生活中种种苦涩,;历程中多少挫折, ;漫漫岁月里的辛苦挣扎, 。

但由于忍耐,由于奋斗,也由于不断地向上望,坚韧的生命终能超越所有的忧患与磨难,从生活自身获得智慧。

A.曾催人衰老憔悴曾使人失望流泪曾给人痛苦沉思B.曾催人衰老憔悴曾给人痛苦沉思曾使人失望流泪C.曾使人失望流泪曾给人痛苦沉思曾催人衰老憔悴D.曾使人失望流泪曾催人衰老憔悴曾给人痛苦沉思5.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几十年来,霍金的身体禁锢在轮椅中, , , , 。

他以极度残疾之身,取得极其辉煌的科学成就,成为自爱因斯坦以来引力物理学领域最大的权威。

①他执着地寻求着“我们从何处来,我们往何处去”的答案。

②震动了整个理论物理学界③发现了一个又一个宇宙运行的重大奥秘④思维却遨游于广袤的太空A.①③②④B.④①③②C.②③①④D.③①④②6.仿照给出的句子再写两个句子,和例句构成一组排比句。

(4分)如果说生命是一座庄严的城堡,那么,信念就是那穹顶的梁柱; , ,;,;。

没有信念,生命的动力便荡然无存;没有信念,生命的美丽便杳然无踪。

7.填空。

(5分)(1),弹琴复长啸。

(2)故园东望路漫漫,。

(3),惟解漫天作雪飞。

(4),一览众山小。

(5) ,化作春泥更护花。

8.班级开展以“莲文化的魅力”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加。

(6分)(1)【拟写标语】请你围绕主题“莲文化的魅力”拟写一条标语。

(2分)(2)【诗词共赏】莲之美,古今共叹。

请写出课外搜集的古诗词中连续两句称赞莲美的句子。

(2分)(3)【探究寓意】下面这幅民间年画中,一个胖娃娃手里拿着莲花,抱着金鱼。

请你探究一下这有什么寓意。

(2分)9.综合性学习。

(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完成(1)、(2)两小题。

今年母亲节,许多年轻人在微信朋友圈晒文字、秀照片,倾诉对母亲的爱,表达对母亲的感恩和祝福。

而在现实生活中,年轻人往往不太习惯向母亲当面表达感情。

他们或忙于学习,或忙于工作,或因为其他种种原因,很少陪母亲。

在这个属于母亲的节日里,他们通过微信尽情抒发自己的感情。

一方认为,这是年轻人有孝心的表现,值得点赞;另一方认为,这是作秀,是给别人看的。

网友调侃:“什么地方儿女最孝顺?微信朋友圈。

”(1)在第二段横线上填写一句话,使两段文字衔接自然。

(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你就年轻人表达爱的方式发表自己的看法。

要求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语言简洁。

(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理解。

(35分)(一)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18分)【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0.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4分)(1)惟吾德馨.( )(2)谈笑有鸿儒..( )(3)可爱者甚蕃.( )(4)亭亭净植.(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A.何.陋之有同予者何.人B.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可.爱甚蕃C.香远.益清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D.陶后鲜.有闻芳草鲜.美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4分)(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13.【甲】【乙】两文都运用了的写法,通过“陋室”和“莲”的形象表达作者的志向与抱负。

【甲】文开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运用立论,引出全文主旨“”; 【乙】文从始至终以“菊之爱”“牡丹之爱”衬托“莲之爱”,引出文章主旨“”。

(4分)14.下列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陋室铭》的“铭”和《爱莲说》的“说”都标明了各自所属文体的不同。

根据古代文体分类,“说”是说理文,“铭”是应用文。

但两文都阐明了作者的生活态度和人生观,所以两文又都属议论文范畴。

B.《爱莲说》对莲进行的是人格化的描写,使莲成为一种高贵品质的象征,表现了作者高尚的情操。

C.《陋室铭》通过具体描写“陋室”恬静、雅致的环境和室主人高雅的风度来表达自己高洁隐逸的情怀。

D.《陋室铭》以散句为主,句式长短相间,错落有致,富于变化;《爱莲说》则为骈体文,以骈句为主,句式整齐,节奏分明,音韵和谐。

(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9分)儒者之豪迈徐百柯蒙文通一生治经史之学,著作颇丰,但他曾说自己学问最深处,恰恰是不著一字的宋明理学。

蒙先生指导研究生,上来先是两句话。

第一句引陆象山言:“我这里纵不识一个字,亦须还我堂堂地做个人。

”第二句是他自己的信条:“一个心术不正的人,做学问不可能有什么大成就。

”蒙文通以教书为业,却曾两次遭遇未被大学续聘的尴尬。

一次是20世纪30年代在北京大学。

他在历史系任教年余,却始终未去院长家拜访过一次,因而被同事称为“此亦稀有之事也”。

据说此事弄得院长非常难堪,以致置北大隋唐史无人授课一事于不顾,也不再续聘蒙文通,而蒙文通也处之泰然,仍我行我素。

后转至天津一女师任教,与“领导”交往依然如故。

另一次是20世纪40年代在四川大学,由于学阀玩弄手腕,蒙文通未被文学院续聘。

但一干学生倾倒于他的学识,请求他继续授课。

他说:“我可以不拿钱,但我是四川人,不能不教四川子弟。

”于是让愿意上课的学生到自己家里,继续传授。

曾经有川大学生回忆蒙先生:“先生身材不高,体态丰盈,美髯垂胸,两眼炯炯有神,持一根二尺来长的叶子烟杆,满面笑容,从容潇洒地走上讲台,大有学者、长者、尊者之风。

”他讲课有两个特点,第一是不带讲稿,有时仅携一纸数十字的提要放在讲台上,但从来不看,遇风吹走了也不管;第二是不理会下课钟,听而不闻,照讲不误,每每等到下堂课的教师到了教室门口,才哈哈大笑而去。

他的考试也颇有趣味,不是先生出题考学生,而是由学生出题问先生,往往考生的题目一出口,先生就能知道学生的学识程度。

如学生的题目出得好,蒙先生总是大笑不已,然后点燃叶子烟猛吸一口,才开始详加评论。

考场不在教室,而在川大旁边望江楼公园竹丛中的茶铺里,学生按指定分组去品茗应试,由蒙先生掏钱招待吃茶。

蒙文通曾对儿子蒙默讲,自己对问学者一向是知无不言,就像钟,“大叩之则大鸣,小叩之则小鸣”。

他的学生常晚上登门问学,他总是热情接待,有问必答,侃侃而谈。

夜深,学生告辞,他常不准走,非等他燃过两根抽水烟的纸捻后才放行。

他的学生吴天墀说:“先生豁达大度,不拘小节,行乎自然,喜交朋友,社会上三教九流,一视同仁,所以有不少和尚、道士跟他有交情。

喜欢上街坐茶馆,和人作海阔天空的闲谈,也爱邀熟人上餐馆小吃一顿。

”另一位学生隗瀛涛回忆说,一次,遇见蒙先生坐三轮车去学校。

蒙先生一眼看见他后高声喊道:“隗先生(对他的戏称),我家有四川近代史资料,你快来看了写文章。

我的文章发表了可以上耀华餐厅(成都著名的西餐厅),你的发表了也可以吃一顿回锅肉嘛!”许多学者都曾慕名到成都拜访蒙文通,交往过后,他们往往发出这样的感叹:“读先生的书,以为只是一个恂恂儒者,没想到先生还这么豪迈。

”15.从蒙先生做人的角度看,你认为他两次未被续聘的根本原因分别是什么?(2分)16.蒙先生曾表示对问学者一向是“大叩之则大鸣,小叩之则小鸣”。

请用直白的语言解释这句话在语境中的含义。

(2分)17.蒙先生的考试方法好不好?请说出你的理由。

(2分)18.蒙先生的“豪迈”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任选两个方面举例说明。

(2分)19.请你默写出《论语》中强调“学”“思”结合读书方法的句子。

(1分)(三)( 8分)驻守荒原①西大滩加油站到了,这是离藏区最近的青海加油站,海拔4150米,周围都是无边无垠的荒原。

路过这里的司机,无论多晚,只要叫一声老韩,一个瘦小的男人就颠颠地奔出,披着军大衣,双手习惯性地拢在腰间。

到了近前,老韩解开大衣纽扣,原来怀中藏着的是一只热水袋。

寒潮一过境,加油站上就刮着吹哨子一般的寒风,气温很快降到零下20摄氏度,加油枪就容易被冻住,得用热水袋把它慢慢暖开。

②加完油,如果天色已经像墨汁一样浓黑,老韩会建议跑长途的货运司机在他家借住一晚,次日早上喝过老韩媳妇做的面片汤再走,这样安全。

③老韩应聘到此加油站工作前,四年中加油站已经换了七拨主人——条件太艰苦,工资待遇低,每到夜晚,荒原上呜咽的风就像一个有冤屈的灵魂在游荡,听得人心里毛毛的;这里的海拔太高,就算是本地人,只要身体动作稍微快一点,太阳穴那里就像有一面小鼓在敲,突突地抽痛。

因此,不论是加油站的领导,还是经常光顾的老司机们,都没想到老韩一来,转眼已待足八年。

④因为地处荒凉的高原,老韩一家人的饭食十分简单,长达七个多月的冬季只有洋葱、土豆和白菜这三样蔬菜,连老韩三岁半的孙女也吃这样简陋的饭食,可是万一哪个司机有点高原反应,老韩就赶紧吩咐媳妇给煮酸菜面片汤,把家里人都舍不得吃的鸡脯肉下在汤里,喝完汤,额头上密密麻麻出一层细汗,无休止敲打太阳穴的那面小鼓就停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