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第二单元溶液的酸碱性
第二课时酸碱中和滴定
【学习目标】
1.理解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
2.了解酸碱中和滴定的操作方法。
3.掌握有关酸碱中和滴定的简单计算。
4.强化酸碱中和滴定原理的运用。
【学习过程】
一、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
【思考】⑴在一定量的碱溶液中,滴加酸,正好中和时,碱和酸应该有什么定量关系?
⑵已知某土壤溶液呈酸性,要想测定其氢离子浓度,根据中和反应,需要测定哪些数据?
1、中和反应的实质。
2、酸碱中和滴定:是利用的酸(或碱)去滴定一定体积的碱(酸),通过测定反应时消耗已知溶液酸(或碱)的,从而推算出未知浓度的碱(或酸)的的方法。
3、在未知浓度氢氧化钠溶液0.23L,需加入0.11mol/L的盐酸溶液0.29L才能完全中和。
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
二、酸碱中和滴定的方法
【思考与交流】酸碱中和滴定实验,P74信息提示。
请同学们完成下列空白。
1、实验仪器:酸式滴定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思考并回答]酸式滴定管和碱式滴定管刻度特点和读数方法:
①0刻度在。
②精密度:0.01mL,所以读数时要读到小数点后位。
③实际滴出的溶液体积=滴定的读数-滴定的读数。
④酸式滴定管用于盛装溶液。
⑤碱式滴定管用于盛装溶液。
2、滴定操作步骤
①准备:检漏、洗涤→→→→→读数。
②滴定:移液(放液)→滴加指示剂→滴定至终点→读数→→计算。
3、滴定数据及数据处理
用0.1000mol·L-1氢氧化钠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稀盐酸时,实验结果记录如下,求该
【交流与讨论】怎么确定滴定终点(酸碱恰好完全反应)?
4、酸碱指示剂:溶液颜色变化后半分钟内不变色
阅读课本P77 【拓展视野】
5、绘制滴定曲线
【活动与探究1】阅读课本P75 ,表3-8实验记录,绘制滴定曲线图。
绘制滴定曲线图于课本P75图中。
【活动与探究2】阅读课本P76,完成表3-9。
求两次测定数值的平均值,计算待测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6、滴定误差分析
【交流与讨论】滴定实验的误差分析
用已知准确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稀盐酸时,下列操作将使测定结果偏大、偏小还是不变:
①碱式滴定管未用标准碱液润洗就装入溶液。
②读碱式滴定管读数时,调零时仰视,滴定结束时俯视。
③锥形瓶未用待测盐酸润洗。
④酸式滴定管在调零后尖嘴处有气泡,放出酸液后气泡消失。
⑤滴至恰好变红,但半分钟内又褪色
⑥滴定后碱式滴定管的尖嘴处留有半滴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