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大学生活的人生意义

浅谈大学生活的人生意义

浅谈大学生活
很荣幸也很高兴在这里遇见我们冀中的朱翠珍老师,也非常感谢老师给了我这次和大家交流的机会。

朱老师给我的写作题目是《谈谈大学生活的感受》,我想把大学生活放到人生的整体中去和大家谈几点自己的体会。

野狐谈禅、不足为训,妄立文字,望大家辩证取舍。

一、责任意识——我们都是司机
责任意识是我们做好一切事情的前提,是有质量的生活的保证。

责任就是要对我们已经做的、正在做的和将要做的事情有一种爱。

不是消极被动地去完成别人分配给的任务,而是积极主动地用行动去满足心中对美好的追求和渴望;当然,这就需要我们知道自己是谁,自己真心想要什么即要明白我从哪里来,我为何而来,我要到哪里去。

只有明白了这些我们才能有针对性高效的培养锻炼自己拥有足够的能力去驾驭生活,因为生活才是我们的最终归宿。

所以有一句话:生活比什么都重要。

进而我把生活中每一个人都比喻为司机。

或许现在我们还是乘客,但是我们现在所做的正是培养自己驾驶生活这辆车的能力,很快我们就会开上属于自己的车。

我们的这辆车是一代代流传、改进、换新而来的。

在这辆车上,至少会乘坐着我们的妻儿老小,我们开车的最低责任是保证他们坐在车上是安全的;其次,我们要尽力让他们坐的是舒适、安心。

与此同时,我们还要保证你的车是在一直向前行进的。

当然,如果车上的乘客(我们的负责对象)不团结,不和睦,你也很难安全快速的前进;你一直不停地开着,车也会受不了;自己一辆车独行,总会遇到些你无法独立解决的问题......所以我们还需要保证家庭是的和睦,关注车辆的性能和保养同时保持和其他车辆的联系等等。

一个人,你驾驭的是自己的人生;一家之主,你把握的是家庭家族的前进状态;一个企业、公司,乃至一个民族、国家的领导你的责任是对乘坐在你车上的所有乘客负责,最起码你能保证他们是安全的,你能给他们安全感,同时你还要和其他的人、团体,国家竞争(其实我很不喜欢这个词、不喜欢争和抢,但是你必须竞争)。

这就需要我们拥有过硬的驾驶技能,较高的调和、分配、组织能力,全局观、平常心。

现实生活中我们很多人
都通过了驾驶考试,有了驾照(有驾照表示有资格开车了,是不是有能力开车就另说了,这也是马路杀手越来越多的原因之一吧)但是你的人生驾照考试通过了吗?
二、学海无涯——找到属于自己的“一”
“我们在资讯里丢失了消息,在消息里丢失了知识,在知识里失去了智慧”在高中,总的来说我们接触的知识、讯息还是有限的,并且是经过我们老师辛苦的筛选提炼的,所以我们不用自己花费多大的力气去搜集资料。

大学则完全开放,学或不学、学什么、怎么学几乎完全取决于自己。

所以有人比喻说高中是伏案式的学习,大学则是站起来四下里瞭望式学习。

面对浩如烟海的知识信息,我们何从下手?我的几点建议是:
(一)全面撒网,重点培养。

多去图书馆,读各式各样的书,重点看自己专业的和最感兴趣的书。

(二)多参加学校各种社团的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把书本知识内化为自己人格修养,外化为自己的生活方式。

别人对你生活方式的接受认可和肯定也就是对你读书效果的肯定。

(三)找到属于自己的“一”,老子说:“为学日增,为道日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道德经》云:“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气”,《说文》曰:“一,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

”……我们只有找到属于自己的“一”才能把所学、所知、贯穿起来,自成体系落实为应用时方可信手拈来、游刃有余。

(四)对知识不要有局限和成见,所有的科学都追求一个字:真;所有的艺术都追求一个字:美;所有的宗教都追求一个字:善。

而这所有的一切都需要也都为了一个字:爱。

所以大学学习不要偏执于一家,而事实上知识道理也都是相通的。

“儒门释户道相通,三教从来一祖风。

红花白藕青荷叶,三教本来是一家。

所以不要局限于任何一个领域、一个学说,任何一种局限都是对思维和能力的一种限制。

三、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性躁心粗者一事无成,心平气和者百福自集。

“水静犹明,而况精神!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也。

”无论在高中还是在大学,以至于整个人生旅途,只要能保持一颗清净之心那么就没有什么困惑和焦虑了。

人贵则语迟,静水则流深。

我们经常会急躁不安,这不但对解决事情没有帮助反而会阻碍我们前进,其实遇事冷静,思考了,想开了也就没什么了。

放开身心,尽人事而后听天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而后顺其自然,也就无怨无悔了。

不求事事如愿,但求问心无愧可矣;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生活学习中遇见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可以先放一放,带着问题上路,往往走着走着问题解决就顺其自然水到渠成了。

很多问题不要急于一时,问题的解决往往也讲究天时地利人和。

面对挫折和成就都要保持一颗平常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保持平常心的方法就是:把自己当别人,把别人当自己,把自己当自己,把别人当别人(其中深意需要自己去思考,这样才能领悟深刻)。

从看山是山阶段到看山不是山,最后回归到看山还是山,这是从实践到理论再回归实践的飞跃,是否定之否定。

另外推荐学弟学妹背诵一篇文章《清静经》当心烦的时候可以读上几遍,或许心就会安静一些。

心静了,什么问题解决起来也就容易了。

四、感情和理智
人生有两条相互扶持有时又相互矛盾的底线:理智和情感,如果让我说应该还有一条:道德。

所以维护感情需要我们有理智有道德。

只有两者维护的感情才可能长久。

任何单纯的爱都不会独立存在的。

越是纯粹的东西生命力越脆弱。

绝对的纯净物是没有的、也是无法存在的。

只不过是在爱情的世界里主导者是爱,假如一旦脱离了这个主导者,那么这样的关系是不道德的,也是不理智的。

感情的事情我想说一句:一旦选择,一生负责。

如果没有足够的能力和信心决心,那么最好先不要花费太大的精力去触及。

男生女生都一样,否则最后很难避免始乱终弃的结果。

五、自信人生,尽展风华
会当激水三万里,自信人生五百年。

冀中的学子无论走到哪里都有一种底蕴——自信。

这种自信是三年冀中生活所蕴涵的积极奋进人文精神潜藏于我们思想行为中的积淀。

三年的冀中生活,单是这一经历足以唤醒我们的内在自立、自强
意识。

或许高考的结果不能尽如人意(因为影响高考成绩的因素太多,而相对而言我们能把握的是有限的)但是,这并不能完全代表一个人的能力和水平。

英雄不问出处,更何况人各有志;只不过在这个激烈竞争的年代科学知识文化水平,国家软实力是构成个人、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部分。

我们需要一定的知识积淀和思维训练来为走好人生路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学习是必要的。

在古希腊对人性有这样的一种认识:能够=应该=必然。

意思是指,只要人能够做到某事就应该去做某事,否则你的这种能力就是无谓的、不能落实的。

而必然则代表命运,即:命运必然规定我会做成这件事。

这种观点是朴素的、原始的,含有偏激的成分,但是它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我们能够学习就应该学习好则必然学有所成的道理。

所以,学弟学妹们不要太关注外在的什么,凝神静思,心无旁骛,放开一切浮华和虚荣,遵循心底最真实的声音,大胆做真实的自己,能力的提升便水到渠成,成绩和褒奖都是能力的附加值、副产品。

万不可舍本逐末,把成绩和奖赏作为最终追求目标,那样只会走得太远而忘记出发点,最后在追求中迷失自己,误入尘网。

有能力,则尽情绽放!有条件,则充分利用!有资本,则高效挥霍!青春不留遗憾,岁月不留哀叹,尽情挥洒,尽展风华,师兄坚信你们必是冀中今日的自豪,明日的骄傲!
呵呵,罗嗦到这里吧。

“名乎利乎道路奔波休碌碌,来者往者溪山清静且停停”停一停,是为了走的更远!整理心情,轻装上阵,新学期、新气象、新的开始,祝福冀中学子蟾宫折桂,祝福冀中老师生活幸福工作做顺利!
想念我的母校,我的恩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