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课古诗四首教学设计
(二)理解后两句诗 1.师:如果有一匹矫健的骏马能在这样秋高气爽的疆场上,纵横腾 跃,那该多么威武豪迈。可是却恰恰相反。我们来读一读古诗的后 两句。 2.下面同学们细细品读着两句诗,采用你喜欢感悟古诗的方法和同 桌之间讨论这两句诗的含义? 3.生汇报 师:(幻灯片)骏马啊什么时候,才能戴上镶金的笼头,在秋高气 爽的辽阔原野上,任意驰骋。 4.师:这是一匹怎样的马?通过那个词看出来的?金络脑“快走” 暗示出骏马轻捷矫健的风姿 师:这匹马真的受到重用了吗?从哪个词看出来的?(“何当“这 是作者的希望,你从那个词体会到的?(,表达了诗人什么心 情?)感慨,期盼希望这样的骏马早日驰骋沙场,同时想到自己, 希望施展自身的才华,不仅只当九品小官,建功立业。 所以他才发出感叹:谁来读读这两句? 三、李贺生平 升华全诗结构 1 师:现在大家理解这首诗的含义了,让我们带着对古诗的感悟, 齐读古诗。 2.学到这,老师想问同学们一个问题,你认为作者为什么要写这首 诗?他真的是在写马吗?马能发出这样的呼唤吗?
少年行 教学目标: 1、学会四个生字(其中一个多音字单)
2、查字典、看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3、想象诗歌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有感 情地 朗读课文。 4、背诵并默写课文。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瑰丽的文化遗产。无以计数的诗人或者把 目光投向大自然的美景,或者把视线落到人间的悲欢离合,或者把 眼睛…….其中有一群诗人对描写战场的题材情有独钟,他们是李 贺、王昌龄、王之涣、王翰等,后来人们把他们称为边塞诗人。王 唯是一位田园诗人,他也来凑热闹,写下了《少年行》。 二、展示预习 1、指名背诵《少年行》 2、《少年行》是王维的七绝组诗,共四首。今天我们将学习《少 年行(四首其三)》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三、自读感知,理解诗句 1.自由朗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读正确这首诗。 2.小组赛读,看谁把这首诗读得最准,最流利。
板书设计:
《少年行》
一身能擘两雕弧,虏骑千重只似无。 偏坐金鞍调白羽,纷纷射杀五单于。
马 教学目标: 1、会三个生字.
2、查字典、看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3、想象诗歌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有感 情地朗读课文。 4、背诵并默写课文。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师导入:马是六畜之首。是吉祥、幸福、成功的象征。今天,我 们就来学习一首关于古代战马的唐诗,板书课题, 让我们有气势地 读一遍题目。 一、 初读古诗,感悟大意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诗人李贺被称作“诗鬼”,他才华
总结:实际上,这首诗是在借马自喻(托物言志),那作者是要抒
发什么样的情感呢?(怀才不遇,渴望有所作为)
3.师:李贺在唐代是非常重要的诗人,年少时便极富才名,他为何 会发出如此感叹呢?在这里,老师一定要向大家介绍李贺的一生。 (看幻灯) 4.师:作者在这漠漠狂野中,想到自己的才华不能得以施展,怎能 不焦急?因此他感叹:师指黑板上的古诗:“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 秋” 作者想到昏庸腐败的朝廷,怎能不忧虑,因此他感叹:“何当金络 脑 快走踏清秋” 作者想到之被小人迫害,英雄无用武之地他怎能不愤慨,因此他感 叹:“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四、总结结构. 1.师:让我们再次回顾全诗,上下两部分,两两相对,前两句是在 写什么?后两句又是在写什么呢?上两句写景,下两句抒情(板 书)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写景有什么作用呢? 师:写景是为后面抒发感概做铺垫。尤其是这些唐代著名的边塞诗 人。如果说哪些汉唐战争史历史的正剧,那么这景色就是其舞台背 景。唐代的边塞使人们,正是连同这背景一齐摄入笔下,写出了许 多豪壮的诗章。例如求不久我们学过的《出塞》《凉州词》前两行都 是情景描写,可谓传神之笔。 5.师:其实《马诗》是一首组诗,共有 23 首组成,今天我们学习的
横溢,壮志凌云却遭小人迫害,只当过九品小官。请同学们轻轻地 打开书,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并标出节奏。(生自由读) 2、小结: 因为这是一首五言诗,所以节奏应为二三停顿. 3、指名读、点评。 三、理解诗句,体会情感 (一)理解前两句诗 1.师:我们先来看古诗的第前两句,(幻灯)谁愿意来读一读。 2.出示幻灯,师:知道感悟故事的几种方法吗?(借助注释、插 图、查找资料。反复诵读) 3.下面就请同学们选择一种你们喜欢的方法理解一下这两句诗的大 意?(生汇报) 4.师:评价、指导 5.幻灯 师:(幻灯片)是啊,这默默旷野,沙石像雪一样的晶莹洁白,燕 山顶托着一弯金钩似的新月。 6.“沙如雪”“月似钩”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边画)比喻的 修辞手法,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7.学生交流想象的景象. 师:“大漠”“燕山”是古时候边塞之地,那里曾有过无数的战争, 也曾有过无数征人的生命与鲜血在这里挥洒。所以这行诗给人一种 清冷而且悲凉的感觉,你能通过朗读读出这种感觉吗?(指名几名 学生朗读)并随机评价、指导朗读
四、欣赏背诵 1.自由读诗,边读边在脑海中想象诗歌描绘的情境。 2.小组内交流,互相说说你所想象的情境。 3.通过赛读、评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读好这首诗。 4.诵读古诗。 五、拓展延伸 1、《少年行》是王维的七绝组诗,共四首。各首均可独立,合起 来又是一个整体,好像人物故事衔接的四扇画屏。我们学习了其中 的第三首,请同学们课后自读《少年行》其他三首诗,简单说说诗 中的青年形象。 2、李白以《少年行》为题写过几首诗,课后可以找来读一读,感 受不同的青年形象。
3.自读理解,借助课后注释或结合插图理解诗句意思,划出不理解 的词语、句子。 4.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已读懂的诗句、解决不理解的问题。(老师 巡回指导) (1) 一身能擘两雕弧,虏骑千重只似无。 意 思:一个人就能拉开两张雕弓,敌骑千重全都不放在眼中。(2) 偏坐金鞍调白羽,纷纷射杀五单于。 意思:偏坐金鞍上从容调好 羽箭,不停地射去敌酋无法逃生。 5、整体诵读,品悟诗情。 这位青年面对众多敌人,心里会想些什 么呢?神态表情是怎样的?请你把对这位青年的敬佩之情读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