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症状监测
接诊医生发现监测对象时,应主动询问了解3天 内其密切接触人群(指共同居住、生活、工作、学 习或其他接触人员)中是否有类似症状人员; 若密切接触人群出现下列任意一项情况(包括就 诊病例):
发热3人及以上; 腹泻3人及以上; 黄疸3人及以上; 皮疹3人及以上; 结膜红肿3人及以上。
传染病症状监测
监测目的和意义
掌握传染病发病的早期预警信息
及时对可疑的传染病疫情开展调查并采取 防控措施
我县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常规内容
监测时间、单位和对象
监测时间 全年
监测单位 全县各级各类医疗机构 监测对象 具有发热、皮疹、腹泻、黄疸和结膜红肿任一症 状的门急诊就诊人员
监测内容
监测内容(续)
接诊医生须填写《北京市传染病症状监测登记卡》 要求4小时通过《北京传染病症状监测信息系统》 进行网络直报。由各医院负责报告的人员负责。
一级医院要求4小时内电话上报到县CDC疾控科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症状监测种类: 发热、腹泻、黄疸、皮疹、充血性结膜红肿
发热≥38℃(腋下体温) 腹泻≥ 3次/日(排便次数增多,每日超过3次;粪质稀薄, 或带有粘液、脓血或未消化的食物) 黄疸(由于血清中胆红素升高致使皮肤、粘膜和巩膜发黄 的症状和体征) 皮疹(皮疹是一种皮肤病变,正常皮肤表面出现颜色异常、 隆起或发生水疱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 结膜红肿(结膜充血时出现的粘膜发红/肿胀的表现)
调查处理
县CDC每日定期浏览《北京传染病症状监测信息 系统》 接报后地段保健科配合立即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对于符合多发、暴发或突发标准的传染病疫情, 按照相关工作方案要求进行处置 并将流调情况上报到《北京传染病症状监测信息 系统》,同时上传流调报告
流调报告要求(续)
1、病例发现 2、基本情况 3、发病情况:指示病例及密切接触者病例 4、采样及实验室检测:快诊试剂、PCR、分离培 养、血清学检测等 5、初步印象 6、采取措施
对于符合多发、暴发或突发标准的传染病疫情, 按照相关工作方案要求进行处置。 做好本单位相关培训 全年疾控中心开展督导检查3次
存在问题
临床医生没有保健科大夫掌握的好 一级医院没有二级医院意识强 培训效果不好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