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a、学生已有基础知识水平、能力、方法、兴趣、思维 特点等方面的分析(认知起点、年龄特征);
b、学习需要的分析 (目前学习状况与所期望达到状 况之间的差距、个性喜好、习惯)。
〈二〉三转化:
a、通过钻研课程标准和教材,掌握教学目标、要求和重 点并转化为教师教学活动的指导思想。
b、通过熟悉教材把教材的知识转化为教师自己的知识。
因此,课堂教学设计必须有灵活的应变性和随机的可塑 性。如何把“刚性设计”为主转化为以“弹性设计”为主, 正是今天课堂教学设计的新概念。
预先教学设计过程 1 教学设计的准备
教案设计的整个过程可以概括为:三备、三转化。
〈一〉三备: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 备课标:课标是进行一切教学活动的标尺,包括备 课、上课、听课、评课、检测命题、学生评价等一 系列环节,必须做到人手一份,进行深入的学习和 钻研。
备教材:也就是对于学习内容的分析(文本解读),这 也是衡量教师功力的标尺。你得从多个方面去解读,一 是从编者的角度去看,本册教材在学段、学年中的地位 和作用,本节课内容在本册教材、单元中的地位和作用, 学科的书本知识经可能的“增删调并”后出现的更有利 于教学目标实现的新结构等等。二是作者的角度去看文 本,他写作的背景、运用的技法、表达的情感。三是从 读者的角度,这又分为教师与学生俩种角度,从教师的 角度要明确应该“教什么”,从学生角度去看,要明确 “学什么”。这又包括:
c、通过研究教学目的、学生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的 内在联系,找到使教学内容适应学生的接受能力、促使 智力发展、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的途径,并转 化为教师所掌握的教学方法。
2、提出创意和设计思路
3、制定教学方案
首先,确定教学目标。一般认为,教学目标应包括四个 部分:一是教学对象。在教学中,你的重点、难点的确 立是针对哪一类学生。二是学生的行为。即学生在学习 后,应获得怎样的知识和能力,态度会有什么变化,这 里应用明确的专业术语来表述,不可模糊用语。三是确 定行为的条件。四是程度。也就是你在教学目标中所写 的均应是学生达到教学目标的最低衡量标准,是阐述学 生学习成就的最低水准。
(二)教学设计与备课的区别
“备课”通常仅指教师在上课以前以编写教案为 主的准备工作,而教学设计是指对整个教学活动 所做的系统策划,是把一般的教学理论应用于教 学实践的过程。所以“备课”只是教学设计的一 个组成部分。
二 过去的语文教学设计现状以及新课程理念的语 文教学设计的改革
(一)过去的语文教育更重视的是课本知识的传授,忽略 了学生的个性世界以及语文教育可能对人的成长产生的深 层文化影响,具体表现为:
1、教学设计总是在强调理性知识的价值与强调儿童生活的 价值之间摇摆,未能处理好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儿童的 现实生活与可能生活的关系。
2、教师往往只关注教学任务、教学目标的落实以及教学 节奏、教学环节的掌握,局限于认知,不重视学生的情感 与感悟。
3、教学设计通常把学生思维定格在教师的思维 世界中,教师按照自己的主观欲望预想学生的学 习效果。
4、教学活动更多的是偏重科学世界,强化了语 文教育的工具性色彩;严重压抑了学生自由完满 的精神生活的需要,从而造成学生生活尤其是精 神生活的过度“成人化”。
(二)新课程理念的语文教学设计改革目标
【四个“注重”】 1、注重认知、体验、感悟等生活形式的统一,现实生活与可能生活、 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结合。 2、真正赋予学生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注重学生的个性体验与个体发 展。 3、教学内容上不断更新知识体系,注重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社 会,贴近学生。 4、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应更加注重学习方法的引导,着重能力培养。
其次,确定有效的教学方法。着重体现师生、生生间的 多边互动。
第三,设计恰当的学法。(学与教的一体性)
第四,选择媒体辅助教学。
第五,结合实际确定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
1、传递——接受式
教学程序:复习旧课——导入新课——上新课——巩固 练习——总结下课;
评价:这种教学模式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能让学生系 统地掌握基础文化知识,形成技能技巧,有利于教师最 大限度地起到主导作用,可以说是三尺讲台、三寸粉笔、 三寸不烂之舌、三千弟子端坐而听。
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一 教学设计的内涵 (一)什么是教学设计?
乌美娜教授主编的《教学设计》一书中认为: “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 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 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 程;它以优化教学效果为目的,以学习理论、教 学理论和传播学为理论基础。”
三 语文教学设计的方法
(一)语文教学设计的原则
《课标》中强调:“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 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 的基本特点。”
基于上述思想,语文教学设计应该遵循以下六原则:
1、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注重个性发展。 2、体现语文的实践性与综合性。 3、发挥师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方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倡导自主、合作、探 究的学习方式。
4、注重“三维目标”的整合,特别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的正确导向。
5、内容要面向生活、社会和科技发展。
6、强调发展性评价。
(二)语文教学设计的过程
根据课堂教学的特性,教学设计有两种情况:一是预先 设计,即在课堂教学之前,对教学的观念、计划和规则等 进行事前设计;二是适时设计,即在教学活动进行中进行 的设计。因为课堂教学具有“现场生成性”特征,不可能 完全由教师在课前予以规定,教师的预先教学设计只能是 一种“设想”、一个“计划”,在实践过程中必须根据鲜 活的“学情”作现场处理,随机调控。
a、本节课内容的重点、难点
b、文本内容的内在逻辑结构;
c、学科的书本知识中所体现出来的学生智力、技能发展 的内在逻辑结构;
d、学科的书本知识中所体现出来的学生技能发展的内在 逻辑结构;
e、学科的书本知识中所体现出来的学生情感、态度、价 值观培养的内在逻辑结构等等。
备学生(这里亦即教学设计中的学生情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