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市政道路施工监理控制的措施
在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难度不大,经常受到监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忽视,导致工程的质量达不到预定的指标,缩短了市政道路工程的使用寿命。
市政道路施工工程事关人民的日常生活,影响着城市的发展,对于国家和人民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施工过程中,对于不同的施工条件,需要有针对性的运用不同的施工方法,因此本文将通过实例分析,对市政道路施工监理控制的措施进行了浅析讨论,旨在为提升城市的综合能力和城市面貌而努力。
标签:市政道路;施工监理;工程施工;问题;措施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需求逐渐增加。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进程不断加快。
随着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加快,如何保证项目质量成为项目监理部门监督人员的首要任务。
因此,在市政工程道路建设中,市政道路工程监理已成为保证工程质量,保证市政道路按期完工的重要保证。
加强市政道路工程监理监管,不断完善监理制度和方法,切实保证市政工程的顺利完成。
1、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的特点
1.1工期短、赶进度
城市道路工程施工场地通常都是在城市中,在施工过程难免会对周边居民或经济生产造成影响,因而在工期上要求较为严格,限定工期后必须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只能提前不能延后。
1.2施工面易受限制
在闹市區或城市中心开展道路工程施工时,由于周边建筑群较多,居民及来往车辆很多,因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工程施工面积,施工场地较为狭窄。
另外,工程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会产生粉尘、颗粒及噪音等污染,为了降低对居民生活环境和城市交通的影响范围,往往需要缩小施工范围,因而容易造成施工进度缓慢、施工质量难控制等问题。
1.3城市地下管道和线路对施工影响较大
为了满足居民日常生活及城市经济发展,城市地下埋有大量热工、自来水、天然气、通信、电力等管网线路,这些管网互相交叉、错综复杂,这不仅加大了城市道路工程地面基础处理难度,更对施工方法提出了严格要求。
一旦城市道路工程施工中对这些管网系统造成损伤,不仅会给城市带来一定经济损失,影响居民正常生活,还会延缓道路施工进度,给城市道路工程施工带来额外经济负担。
1、市政道路施工监理的原则
为了保证市政道路施工建设的正常进行,对于市政道路施工监理制定必要的原则和监督机制。
市政道路施工监理的原则包括下面三个方面:
1.1执行国家质量标准的原则。
市政道路工程建设是国家公共服务基础性建设项目,关乎人们的切实生活,因此国家对市政道路施工监理制定相当严格的验收标准。
监理人员在监督管理过程中,一定要熟练掌握国家的相关质量标准,发现违规施工或者偷工减料的现象,要及时上报有关工程管理部门,对相关涉案人员绝不姑息。
1.2严格按照计划的施工原则。
经过这么多年的实践总结,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建设只有严格遵守计划进行,才能够确保其工程的顺利完成,如若未经审核通过擅自改变施工计划,就很容易在施工过程中造成事故,给施工人员带来伤害,并且会对施工的进度和质量造成影响。
1.2安全监理,这是任何一项市政道路施工建设必须遵守的基本监理原则。
在市政道路的施工过程中,面临着许多严峻的安全问题,稍有疏忽就会酿成大祸,给整个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造成影响,所以说在市政道路工程监理工作中,安全原则必须放在首位,制定严格的施工作业标准和施工制度,以确保市政道路工程的安全生产。
2、市政道路施工监理的管理现状
2.1施工计划任意篡改
由于缺少相应的监管机构,加之市政道路工程的建设企业和政府具有一定的关系,所以通常情况下,市政道路工程建设过程中会出现投资资金高于实际需求的现象,而且真正用于工程建设的比例也不够高。
政府为了显示自身政绩,急于求成,把施工进度放在首位却忽略了施工质量,施工过程中不符技术要求的现象时有发生,造成施工质量下降、造价上涨等后果出现。
由于市政道路工程建设属于国家公共事业的基础性建设,多是属于公益性质的民生工程,所以市政工程的建设投资都是来自于政府拨款,施工方通常情况下是由政府授权的本地建设团队,因而这个过程不会有招标投标的中间环节,对施工道路的图纸也无相应的针对性检查,一切项目的进行只需和政府沟通良好就可以了。
有些地方政府为了建设这种政绩工程,于是会加快道路工程的建设工期,土地使用规划并不完善,这样便造成了施工质量低下的问题,给施工过程带来很大的风险,而且工程结束后很多问题也会不断浮现,给人民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
2.2工程质量管理混乱
目前,很多的施工项目都是转包挂靠的承包制模式,因此企业单位在工程管理上的质量监督便是一纸空文,缺少严格的监督管理机制。
这样以来,施工建设队伍便不再以质量为标杆,而是以企业利益为出发点,造成本末倒置的现象,很大程度上会降低施工质量,给人民财产造成损失。
2.3监理机构不健全
监理单位中很容易看到企业承包制的现象,与之相对应的监理业务也都可以利用资金购买,而且很多地方的监理工作往往仅有两三个监理人员组成,监理工作也就无法真正落到位,形成空摆架子的情况出现。
3、提高市政道路施工监理控制的措施
确保城市道路工程质量意义重大,工程施工中任意步骤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对整个道路施工工程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威胁到城市居民日常出行安全。
因此,加强城市道路施工监理工作具有重要作用。
3.1完善相关施工监理法律体系
建立起市政道路工程完善的法律体系,对市政道路建设过程中的数据图纸审查工作、施工材料的认证、人员信息的核查、内部几何测量工作、定期工程会议和工程竣工验收等工作加以制度层面的完善,确保施工过程的有序进行,保证道路施工建设的相关标准。
同时,对监理部门提出要求,督促其职责的履行,严防出现“豆腐渣“工程。
3.2规范市政道路的施工工序
道路施工过程中,要做好自检、互检和专业检查的“三检“工作,对施工过程的每一道工序严格把关,对已暴露出来的和潜在的问题做好相关记录,便于其他施工人员的参照和对比,利于工程的修正工作,提高道路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
3.3严格部署施工人员的调配
市政道路的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合理安排施工人员,可以提高道路建设的施工效率,确保施工质量,也是避免人才浪费和施工材料浪费的重要举措。
所以说,这就需要监理人员形成完整的施工框架,在每个环节都有具体的工作安排和人员部署,并且还要建立相应的备案机制,以防在发生重大事故时可以做大限度地减少工程损失,保障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
3.4注重道路材料的选购工作
道路材料是市政道路施工进行的首要工作,合理选用正规化材料,可以尽可能避免道路路基损坏的现象,延长道路使用年限。
从长远利益来看,良好的道路设施不但可以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减少对交通工具的损坏,同时也能够减少因路面维修而造成的资金投入。
3.5做好施工人员的培训工作
在市政道路的施工过程中,监理人员除了做好相关的监督管理工作,还应该对施工人员起到引导作用。
对施工人员做好必要的培训工作,强化施工人员的质
量意识,明确施工目标,做好施工质量安全问题的宣传工作。
严格对待每一路段的施工建设,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以避免施工过程中不必要的阻碍和麻烦。
3.6监理人员的事后控制
这一环节往往会被忽视,但实际这一工作十分重要,在完成施工后,监理人员必须要督促承包人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检查,与原始的文件进行对比,合格后方可签字。
同时驻监办人员也要进行现场的复查,随机抽查,合格后方可签字,但发现质量问题必须要采取预定方案及时解决。
在完成一系列的修复后,监理人员需要再次进行审核,合格后需要提交验收资料,监理工程师对其进行全面的评估,完成评估后进行最后的交接,工作才算完成。
4、结束语
在综合治理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的过程中,政府部门和监督机构要严格监督和合理调配人力,财力,物力资源,最大限度发挥生产要素功能,并澄清建设项目的成本和质量。
持续时间等,以尽量减少资金浪费和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严格执行各阶段施工监理要求,在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加强施工人员业务素质培训,提高施工人员业务素养的同时,对于行业学术研究还需要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徐波.建筑管理工程质量监督[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2]张宇.浅析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监理要点[J].广东科技,2012(09):75~76.
[3]叶海波.提高市政道路施工監理控制措施[J].项目管理与控制,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