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第三章备煤车间 (6)一、备煤工艺及平面布置 (6)(一)工艺流程 (6)(二)平面布置图 (7)二、煤的接受与储存 (8)三、煤的破碎设备与操作 (9)(一)、设备类型 (9)(二)、两种原理和操作 (9)(三)、三种粉碎机性能比对 (10)四、煤的配比设备与操作 (10)五、捣固设备与捣固 (13)(一)捣固原理 (13)(二)捣固区域性 (13)(三)捣固的特点 (13)(四)捣固设备 (13)第四章炼焦车间 (15)一、焦炉结构与原理 (15)(一)结构组成 (15)(二)主要尺寸及特点 (15)(三)工作原理 (15)二、焦炉加热与控制燃烧 (16)(一)温度制度 (16)(二)吸力控制与调节 (17)(三)空气过剩控制与调节 (17)三、热度与焦炉点火 (17)(一)对流传热 (18)(二) 辐射传热 (18)(三)焦炉内的热传导 (19)(四)焦炉点火 (19)四、热力评定与调火调温 (19)(一)物料平衡及热平衡 (19)(二)焦炉的热效率及热工效率 (19)(三)炼焦耗热量...........................................................................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调火调温 (20)五、焦炭的强度与块度控制 (20)第五章机械设备与操作 (21)一、装煤、捣固与推焦 (21)二、捣固站(捣固机) (22)三、托煤板与平推焦 (23)四、焦炉铁件管理 (24)五、装煤、出焦与推焦串序 (24)六、设备连锁与自动化控制 (25)(一)CPMS系统构成 (25)(二)焦炉炼焦建设管理系统原理 (26)第六章烘炉开工与停产检修 (26)一、筑炉材料与焦炉砌筑 (26)(一)焦炉对耐火材料性能的要求 (26)(二)焦炉用耐火材料的主要性能 (26)(三)焦炉用主要耐火材料 (27)二、烘炉与点火 (30)(一)点火 (30)(二)烘炉三阶段 (30)(三)烘炉用燃料 (31)(四)烘炉前的准备工作 (31)三、常见故障与日常维护 (32)(一)贮煤塔煤料难下影响正常生产。
(32)(二)煤饼捣固平整度不良,导致时有垮塌现象。
(33)(三)推焦困难的原因何在?应如何处理 (33)(四)推焦杆脱离限位掉到炭化室内时该如何处理? (33)(五)焦饼废部成生焦顶瓿过火的原因何在?如何处理? (33)(六)下降火道堵塞如何处理? (33)(七)炭化室配风口冒黑烟、冒火如何处理? (33)(八)护炉铁件变形,如何防止? (34)四、降温与停火操作 (34)(一)正常压力下的自然降温法 (34)(二)加压降温 (34)(三)降温前的准备工作 (34)(四)停火降温的操作管理 (34)(五)温度测量及管理 (34)(六)护炉铁件的测量的管理 (35)第七章余热回收与发电 (35)一、不同原料与产品的余热计算: (35)二、节能保温与余热回收 (35)三、配套发电机组的功率计算 (36)四、与热电厂的工艺与布置 (36)五、余热电厂设备选型 (37)六、余热量与发电量的稳定与调峰 (37)附件:岗位职责与操作规程 (39)炼焦车间岗位职责 (39)车间主任岗位职责 (39)技术员工作职责 (39)铁件热修负责人职责 (40)班长工作职责 (40)车长工作职责 (41)铁件和热修工岗位职责 (41)调火工岗位职责 (41)炉门工岗位职责 (42)推、熄焦车司机岗位职责 (42)备煤工段长岗位职责 (43)皮带工岗位职责 (43)装载机司机岗位职责 (43)皮带式输送机工岗位职责 (44)破碎机工岗位职责 (44)筛焦工岗位职责 (45)机修车间主任岗位职责 (45)机修工岗位职责 (46)工艺技术部岗位职责 (46)仓储部管理职责............................................................................... 错误!未定义书签。
炼焦车间操作规程.. (47)调火工操作规程 (47)推焦车操作规程 (48)熄焦车操作规程 (49)炉门工操作规程 (49)铁件和热修工段操作规程 (50)炼焦车间安全规程 (55)捣固站安全规程 (59)大车安全操作规程 (60)破碎机安全规程 (61)皮带式输送机操作规程 (61)破碎机操作规程 (61)筛焦机操作规程 (62)机修工操作规程 (62)质检 (63)清洁型热回收捣固焦炉烘炉方案 (63)烘炉管理工作事项 (66)烘炉前的准备工作 (66)烘炉期间的管理工作 (67)开工投产及调温工作 (67)车间生产安全制度 (69)巡检制度 (70)岗位交接班制 (70)考勤管理制度 (72)员工学习培训和考试管理制度 (73)仓储部机械设备和办公器具的管理办法 (73)仓储部环境卫生管理办法 (75)仓储部绩效工资和奖金管理办法 (75)仓储部绩效考核管理办法和方案 (76)第三章备煤车间一、备煤工艺及平面布置(一)工艺流程备煤车间根据不同煤料岩相组成、性质及现场的实际情况可分别用不同的工艺流程。
1、先配后粉工艺流程:先按规定的比例将各参配煤料配合均匀再进行粉碎的工艺流程。
(示意图1)该流程仅适用于煤质较均匀且黏性较强的煤料。
不能按不同煤种控制不同的粉碎粒度,当媒质条件差岩相不均匀时不宜采用。
2、先粉后配工艺流程:按参配煤料不同性质与要求分组配合,分别粉碎到不同细度,而后混匀的工艺,此工艺流程一般用于生产规模大、煤料种类多,且煤质岩相有明显差异的焦化企业。
3、部分预粉碎工艺流程先将参配煤料按共各自的不同性质进行不同细度的分组调节粉碎,而后再按规定配煤比混合均匀的工艺流程(2)此流程可改善煤料的粒度分布、一般只对气煤进行预破碎。
这样可提高焦炭M40指标2%以上,M10降低0.5%以上。
4、筛分粉碎同步工艺流程:根据参配煤料中煤种和岩相组成在硬度上的差异、按不同粉碎粒度的要求,将筛粉与粉碎结合,达到煤料细度均匀的目的的工艺流程5、数控配煤槽该工艺科学合理全数控自动化,对岩相不均一煤料可以明显改善焦炭质量,同时也扩大了岩相不均一气煤化配合煤中的比例,提高了资源利用率;控制了合理的粒度组成,使入炉煤的堆积密度得到有效提高,降低了动力消耗,提高了生产的效益。
(二)平面布置图二、煤的接受与储存随着炼焦市场的快速发展和炼焦煤资源缺失,对炼焦煤接受控制日益引起重视,加大对来煤计划的控制与管理,来保证来煤都能够在煤料场进行均匀化作业,采用计算机管理与煤料储存的预报系统,及时准确组织调配提供决策依据。
受市场化影响,来煤种上与质量的检验和接受是当前煤场管理的重要工作。
首先,先进的计量方法必须采用;其次,煤质性质的精确化,为现配煤提供可靠依据。
对各种煤料的水分,硫分等认真检验分析;也可应用煤岩技术鉴定混煤程度。
煤场煤尘和污水外排是造成大量炼焦煤损失和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为防止煤堆表面煤尘被风吹散污染环境,煤料场需在周围一定距离设水喷嘴,定期洒水灭尘。
也可给煤料堆表面喷洒醋酸乙烯有机溶剂,使煤料堆表面形成较硬薄膜、抑制煤尘飞扬。
喷洒次数与用药量可按煤尘飞扬程度而定。
一般洒药量大约相当于2kg/m2,其药剂浓度1%,约占煤量七万分之一。
煤场污水由于水质浑浊会污染水质,煤场必须设有散水和雨水外排集中浓缩池,使水中固体悬浮物经过沉淀再处理。
综上所述,煤的接受与储存应注意以下几方面:(一)由于焦炉是连续生产的,所以焦化场应有一定的贮煤量,以保证焦炉正常连续生产。
一般情况下,贮煤量应保证焦炉150天用量。
备用量不能太少也不宜过多,防止不适应供应变化,造成流动资金积无。
储存时应做到岩相不同的煤分别单独存放,各种煤料的堆放高度一般为8m-12m。
(二)焦炭质量的稳定等取决于准确的配煤比,也取决于各种煤料的质量是否稳定。
而各种煤料质量的稳定却与煤的存放和取出的均匀化有直接关系。
焦化行业煤的均匀化,通常有效的方法是“平铺”,“直切”,即在存放煤时应将煤按水平层逐层铺放,取煤时从煤堆的上部垂直往下切取。
(三)煤接受后储存对方不合理会使煤质氧化带来危害:1、影响煤的炼焦性。
煤质一旦氧化的结果,胶质体的数质量都变差,炼焦的焦炭指数及熔融性都变差。
2、挥发及炭、氢含量和煤的发热量降低,氧含量增加。
燃点降低,供炼堆容易自燃。
3、供煤料中0mm-0.5mm粒级的煤尘增加,给选煤带来困难,回收率降低。
(四)防止煤氧化应采取下列措施:1、煤场内不应建筑板壁或墩柱,以免空气在这些建筑物的表面或者间隙循环流通,发生氧化和自燃。
2、经常清除煤堆内的死角、防止残留的煤成为自燃的火源。
3、准备存煤的场地应打扫干净、不允许有杂务和残留煤,而且用机械推平压实。
4、露天贮煤场的堆煤应于主导风向平行。
5、炎热季节接受的煤,特别是气、肥煤不许堆成准备长期贮存的煤堆。
6、尽量供煤堆内空气的通路减少,堆煤时应平铺,煤堆下部聚集大颗粒块状的地方用粉煤添实,并压紧煤堆的外表面。
7、经常检测煤堆温度,一般煤堆温度达到60℃则有自燃的危险。
(五)几种常用煤种贮存允许期限(附表)。
炼焦用煤贮存期限,随煤的岩相不同而异,也随煤的堆放类型不同而不同。
变质程度大的煤要比变质程度小的煤料贮存期长一些;冬季贮存时间比夏季长一些;压实的与未压实的贮存期也有差异;南方与北方也有所不同。
一般个种煤的贮存期如下表三、煤的破碎设备与操作(一)、设备类型目前常用的粉碎机有反击式、锤式和笼型等几种形式(二)、两种原理和操作1、反击式粉碎机主要由锤头、前反击板、后反击板、机外壳等组成。
煤进入粉碎机后,首先靠外缘上锤头的打击使煤粉碎;高速回转的锤头又把颗粒大的煤料沿切线方向抛向反击板,煤撞在反击板上,有的被粉碎,有的被弹回再次受到锤头打击,如此反复撞击,使煤粉碎到一定细度。
对细度的控制主要取决于线速度和锤头与反击板之间的间隙。
操作时只须调整锤头与反击板之间间隙或改变动力速度而获得理想效果:当煤的水分高时,该机产能会明显下降,严重时会反正堵塞现象,在操作使用时要调节煤料的含水量。
2、粉碎机主要由转子、锤头、箅条、箅条调节装置及外壳组成。
在转子的外缘上,等距离的排列若干排轴、等距离交错安装适当数量、质量几乎相当的锤头(活动式连接)。
转子高速旋转时,锤头沿半径方向向外伸开,从而产生很大的粉碎功能。
箅条按装在转子的下半部,可以升降,以调节与锤头间的距离。
煤由进料口垂直进入机内锤击区后,受高速回旋的锤头打击,顺转子转动方向进入转子与箅条间隙处,经冲击,研磨与见切,被粉碎,并由箅条缝机排料小窗排出。
煤料调度的控制靠调整操作锤头、箅条的间距来完成。
当粉碎细度一定时,入料水分增高,泽应加大箅条与锤头之间间隙,以防堵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