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3.2-1师资队伍建设方案

3.2-1师资队伍建设方案

3.2-1师资队伍建设方案3.2.1会计电算化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总体规划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推进我专业各项事业不断发展、实现培养目标的根本保证。

为加强会计电算化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优化师资队伍结构,促进师资队伍建设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进一步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根据《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十二五期间师资队伍建设规划》,针对本专业专任教师与兼职教师建设的现状与建设的目标,特制定本规划。

一、师资队伍现状(一)专任教师遇资队伍现状本专业的师资队伍有比较好的年龄梯度和比较好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偏低,队伍精干,教学力量比较年轻,正在形成学科和课程结构群体,专业发展的后续力较好。

专业带头人、教研室负责人、教学骨干三支队伍建设较好,在专业建设和教学工作中发挥了较好的带动作用。

已经建立一支兼职教师队伍,对专业教学起到了的补充作用,特别是在加强和完善实践教学方面收到了好的效果。

在学院的统一部署和规划下,建立了师资队伍建设保障机制,队伍建设富有成效。

学生管理队伍健全,工作成效显著。

师生比例略高。

今后将在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提高职称结构和学历结构、提高教科研能力、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方面进一步努力,取得更好的发展。

1.职称结构:现有专任教师22人(其中含财务处双肩挑教师2人)。

职称结构:副教授5人,高级职称占专任教师总数的22.73%;讲师8人,占36.36%;助教10人,占45.45%;专业教师队伍数量适当,梯队结构合理,队伍整体较年轻,有发展潜力和成长空间。

2.学历结构:学历结构:硕士(含在读)8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6.36%;(2)学历结构:学历结构:硕士(含在读)8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6.36%;本科学历占95.45%。

3.年龄结构:年龄结构:教师平均年龄34岁,其中副教授平均年龄41岁,讲师平均年龄32岁。

年龄在30岁以下的占40.91%,年龄在40岁以内的占77.28%。

4.学缘结构:没有本校、本市院校毕业的教师,省内院校毕业的教师20人,占90.91%,省外院校毕业的教师2人, 占9.09%。

5.教学、科研水平:近五年,本专业教师先后在各类报刊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55余篇,其中教研教改发论文5篇,著作教材15部;先后承担了共19个课题,其中省级2个,省社科联、厅级课题6个,院级课题2个,其中教研课题4项。

6.双师素质:9人具备双师素质,占专任教师的比例41%。

7.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总体上看,教师队伍规模比较适宜,教师的职称、学历、学缘、年龄结构基本合理,教学和科研水平在不断提高,基本能够适应目前本、专科教育教学需要。

但还存在着以下8个问题:(1)职称结构有待进一步改善,副教授比例偏少;(2)没有博士教师;(3)青年教师比例偏大,梯队结构不合理;(4)没有注册会计师;(5)教研教改的课题偏少;(6)年轻教师的教研科研能力弱;(7)全体教师的整体素质需要进一步提高。

(二)兼职教师师资队伍现状根据会计电算化专业以往教师状况分析可以看出,在编教师绝对总量是少的,结合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在校学生数量,其师生比的相对数量相对较少。

从2008年9月开始,经管系积极参与教师招聘工作使情况有了较大的改善,从以往专任教师只有7名增加到今年的22名,生师比已基本符合教育部关于高职院校生师比的规定。

由于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实操性强国际形势多变的特点,企业兼职教师仍是教学力量中不可或缺的必要补充,现有兼职教师27人。

二、师资队伍建设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加强全体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不断提高教师政治素养和职业道德水平;创造条件鼓励教师进行学术研究和交流,增加外出培训学习的机会,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能力;做好青年教师进修学习或下厂锻炼的有关工作;对教师进行课件、网络化等知识培训,以更好地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综合教学能力,提升教学质量。

(1)专业带头人从现有专业教师中选拔副高以上职称并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2~3名进行重点培养,引进1名专业带头人。

安排其到国内外著名培训机构培训,到企业进行实践技能提升,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支持专业带头人参加学术交流、主持重点课题或参与教学改革。

(2)骨干教师选拔5名中级以上职称或硕士以上学位,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中、青年“双师素质”教师进行重点培养。

选派其到国内外培训机构或相关企业进行研修,积累实践经验,提升理论及技能水平。

引进高校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2名,使骨干教师总数达到10~12人。

鼓励具有注册会计师等职业资格的教师参与会计师事务所实践活动。

(3)兼职教师通过“引、聘”等途径从生产、管理、服务一线引进高技能会计人员担任实践课指导教师,对学生的校外实习、顶岗实习进行指导;聘请名校名师、行业专家、企业家担任客座教授;聘请具有财税工作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相关课程的教学工作,定期到校做专题报告并指导校内实训等工作。

(4)青年教师派部分青年教师到示范院校的对口专业进行参观学习;让部分没有实践经验的青年教师下到实习基地或其他基层单位锻炼;以骨干教师、高职称教师一对一以老带新,通过“传帮带”带动青年教师成长。

三、实现目标的措施总体上,要强化师资队伍的内涵建设,全面提升师资队伍的品质。

(一)专任教师师资队伍建设措施1.专业带头人与骨干教师建设引进或培养新专业带投入1名。

尽可能引进实践经验丰富、在会计领域有一定学术造诣和影响力的知名专业人士为专业带投入;通过进修培训、企业实践、加强科研能力培养等措施,将带投入培养成基础理论扎实、教学实践能力突出、教育思想先进,能组织协调教学工作,带领会计专业的建设和发展的领军人物。

专业带头人每年应指定培养1名青年教师,每年完成240课时的教学任务,每年应在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2篇,完成1项会计专业领域教研或科研课题项目。

本年度,在原有的基础上,培养1~2名基础理论扎实、实践技能突出、教研科研能力强的、中级及以上职称的骨干教师,开展课程建设、教学示范、教材编写、课题研究、教学指导等工作。

骨干教师每年应完成280课时的教学任务,至少编写1门课的课程标准或实训指导书,在核心刊物上发表1篇论文,参与1门精品课或核心课建设,改革教学内容,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2.“双师”结构师资队伍建设根据专业建设规划和教学任务安排,有计划地组织专任教师进行顶岗工作,如到会计事务所和企事业等单位挂职锻炼,每年工作时间不得少于1个月,以提高专任教师的实践工作经验、充实教学内容和丰富教学方法与手段,同时协助合作单位解决实际问题,强化校企合作与互动。

2011年,采取专任教师顶岗工作与兼职教师项目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在安排专任教师进行顶岗工作的同时,聘请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丰富实践技能的行业专家担任兼职教师,使“双师”结构教师比例达到80%以上,建成一支专兼结合、结构素质优化的师资队伍。

3.青年教师培养在加强师德教育,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的同时,注重教师学历和职称结构的优化,提高“双师”素质教师的比例,计划经过一年时间,通过学历进修和专项培训的方式,分期、分批选送中、青年教师到相关院校学习或进修。

使得青年教师能够独立胜任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和实训教学,能参与课程建设和教材编写;取得会计师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

并鼓励中青年教师继续参加社会职称考试,力争全部教师取得相应资格证书。

总之,2011年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措施可归纳如下几点:(1)强化实践工作能力锻炼。

安排1—2名专任教师到相关高校进修深造或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

(2)加大职业能力培养力度。

通过继续教育、专业培训,学术交流,脱产学习等方式获得经济类职业能力资格证书。

(3)师资引进。

在社会上引进较高的理论及实践能力,有一定行业影响力的专家学者,开展专题学术讲座和项目指导等。

(4)紧跟形式,知识不断更新。

购置最新会计教学用书和教学参考书等。

(二)会计电算化专业外聘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的管理措施根据实践教学安排,会计电算化专业有一些实践教学项目需要具有丰富经验的行业专家进行现场指导,如顶岗实习等,计划在现有的兼职教师基础上,分阶段、定目标、多渠道的从生产、经营、管理一线聘请5~10名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行业专家担任兼职教师。

兼职教师主要承担学生校内或校外的实训项目教学。

会计专业对兼职教师实行动态管理,制定兼职教师管理制度,对兼职教师的聘期、任课情况、学生考评结果等建立专门档案进行记录和管理。

为了更好地提高经济管理系各专业的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会计电算化专业应不断加强对外聘兼职教师队伍的管理,具体要落实如下管理措施:1. 校企合作,多种途径聘任兼职教师把兼职教师作为校企合作的重要内容,通过产学合作,与企事业单位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依靠与经济管理系有合作关系的校外企业及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大量聘请企业能工巧匠及企业专家到会计电算化专业中来充当兼职教师。

2.加强兼职教师队伍的管理要建立兼职教师专门管理制度及人员配备,由系部教研组中挑选专员负责聘用兼职教师的各项管理文件和制度的制定和兼职教师试讲、面试的组织、考核、聘任、证书发放、服务等工作;全面掌握拟聘兼职教师第一手资料,并把职业道德、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作为聘任兼职教师的依据;要严格程序,聘用前对其教学水平、教学能力、技术水平及工作业绩进行全面评价和论证,统一发放兼职教师聘任书,并签订兼职教师聘用协议书;要对其教学质量严格监控,采取校系两级、以系为主的管理模式,加大检查、监督、指导的力度,并建立兼职教师业绩考评档案,将考评结果作为续聘或解聘兼职教师的依据。

3.兼职教师应当具有职业特定的教学素质教师的教学素质以德与才为基本内涵,具体包括教师的现代教育理念、科学的教育方法、先进的教育技术、全身心投入的教学态度等内容。

一个教师的教学素质是在长时间的教学实践中积累起来的,是一种能够让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驾驭课堂、因材施教、把握正确教育方向的能力。

这种能力是大多数技术型、经验型兼职教师所不具备的。

因此,这类兼职教师,必须提高其自身素质。

4. 应对兼职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及时的监督与评定会计电算化专业教研室要对新到的外聘兼职教师及外聘教师新开课程落实听课制度。

在每个学期三周后,经济管理系教研室要执行学生教学质量访谈工作,深入了解外聘兼职教师的教学水平及教学质量,对学生不满意的外聘兼职教师要进行整改,以保证教学质量,对学生满意的外聘教师,要及时总结经验进行推广。

在教学过程中,会计电算化教研室要定期召开外聘教师参加的教研活动,加强教研管理。

学期结束前要对外聘兼职教师进行教学质量优秀奖的评定,并颁发奖状与奖金。

5.重视兼职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兼职教师与高职院校没有行政隶属关系,但其师德水平关系到高职院校的社会声誉,显得尤为重要。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应当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高尚的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水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