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章 空气动力学基本原理

第二章 空气动力学基本原理


3、层流附面层和紊流附面层
判别准则
Re Vx
x──驻点到转捩点的距离 ν──运动粘度
Rec ─── 临界雷诺数

V ──边界上的速度
在平板上 5×105~3×106
二、分离现象分析
当粘性流体流过曲面物体时要发生分离现 象如图2-5 1、M点之前 2、M点 3、S点-分离点 4、S—T间断面 5、旋涡区─压差阻力 6、汽车上的情况。
──诱导阻力 和粘性无关。
三、汽车上的诱导阻力 汽车近似于一个有限翼展的机翼,底 部压强大于上部的压强,在汽车侧面产生 由车底向上的流动,产生诱导旋涡,如图2 -12也产生诱导阻力。
§2-8 作用在汽车上的
气动力和气动力矩
一、气动力 X X p X F Xi 1、气动阻力 2、升力 Y 3、侧向力Z 二、气动力矩
圆 柱
Re V d
104 ~ 105 4 ×104 4 ×104
CD D

1 2
2 V A

1.2 1.2 2.3
半 半 方 平
管 管 柱 板
3.5×104 104×106
2:1
2.0 1.98
0.46 0.20




1×105
8:1
2 ×105
三元物型
球 半 半 方 方 球 球 块 块 宽
M x Zyc 1、侧倾力矩 2、横摆力矩 M z Xyc Yxc 3、侧纵倾力矩 M y Zxc
三、力系数和力矩系数
1、力系数 阻力系数
Cx X 1 V 2 A 2 Y Cy 1 V2 A 2
升力系数
侧向力系数
Cz
Z 1 V2 A 2
2、力矩系数
纵倾力矩系数
§2-2 定常流动和非定常流动 流线 迹线 流谱
一、 定常流动和非定常流动 风洞中提供 的流场是定常的。 二、 流线 迹线 流谱 性质 定常流动中迹线和流线重合,如 图2-2
§2-3 流体流动的连续性方程和 伯努里方程
一、连续性方程(条件定常)
V1 A1 V2 A2 C 1、 可压缩 意义:质量流量为常数。 2、 不可压 意义: 体积流量为常数。 二、伯努里方程 1 2 意义:p1 V p0 2
2、 影响因素
a 、 来流速度,同样的物体来流速度不同 不同,分离点的位置不同,则不同。 b、物体的形状 流线体很小,突然中断的 截尾形状很大,为摩擦阻力的数十倍。 c.在流场中的方位。
§2-7 诱导阻力
一、有限翼展的情况 产生后缘旋涡和翼梢旋涡。 二、诱导阻力形成的原因 由于上述旋涡的存在产生一个诱导速度 W ,由 V∞’和W合成V∞ 升力则垂直于V∞ ,将其在y方向和x 方向上分解,则得到诱导阻力。
Re V d
104 ~105 104 ~105 104 ~105 104 ~105 104 ~105 103 ~105
CD D

1 2
2 V A

0.47 0.42 1.17 1.05 0.80 1.20
矩 形 板(长/宽=5)
二、关于阻力下节讨论
§2-6 摩擦阻力和压差阻力
一、摩擦阻力 1、 形成原因附面层内存在速度梯度 2、 影响因素 a、物体形状 b、边界层内 的流动状态
二、压差阻力
1、形成原因ຫໍສະໝຸດ X P pdA sin
理想流体绕流圆柱体时,既无升力也无阻力,粘性流体时 产生摩擦和附面层分离造成物体前后压强不对称则
§2-4 附面层及其分离现象
一、附面层 的概念 定义:粘性 流体绕流物 体时在壁面 附近速度急 剧变化的薄 层。
如图2-4 机翼 和平板上的附 面层
2、 特点 (1)内部旋涡强度大惯性力和粘性力具有 同样的数量级为粘性流体的有旋流动 (2)外部旋涡强度小,惯性力大于大于粘 性力,为理想流体的无旋流动。 (3) 厚度很小 。 (4)在同一截面上压强相等
第二章 空气动力学基本原理
本课程以空气动力学和流体力学为理 论基础,分析汽车周围的流场,研究作 用在汽车上的气动力矩和气动力,并应 用这些成果改善汽车的性能,因此要深 入研究汽车空气动力学的问题必须熟悉 这些原理和有关应用问题,多数问题在 流体力学中都以涉及到,在此不再赘述, 仅就和汽车比较密切的一些问题加以论 述
§2-1 理想流体和不可压缩流体
一、流体──能够流动的物质叫流体。由分子构 成,都具有粘性、可以压缩。 二、理想流体──假想没有粘性的流体 三、不可压缩流体──忽略压缩性的流体。 气体──可压 液体───不可压、当气体流速 小于100米/秒时,也可以视为不可压缩流体,如 低速风洞中均不考虑压缩性性。
mz
Mz 1 V2 Al 2
横摆力矩系数 m y 1
2
My
V2 Al
Mx
侧倾力矩系数 mx
1 V2 Al 2
其中:A----汽车正投影面积
l-----汽车长度
Typical drag coefficients for regular 2- and 3-D objects
二元物型
§2-5 升力和阻力
一、流体对机翼的作用力 理想流体绕流机翼时,由于上下表面弯度 不同,上下气流不对称,形成图2-7所示 的压强分布,将这个不对称的压强在整个 机翼表面上积分,则得到力R , 将R分解 到x y方向 上,就可以得到升力和阻力。
关于升力的讨论
1、Y和物体的形状有关。 2、Y正比于速度的平方。 3、Y与物体在流场中的方位有关Y -攻角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