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价值分析与效果评估
(二)广告文案价值评估
我是谁?从哪来?到哪去? 越想成为什么,这些问题就会越大声。 幸好我还能选择,而不是被动地接受。 既然选择,就要热爱。 既然热爱,就要坚持。 掌声多了,自己的声音才会更强。 经历多了,以后才能看得更清。 诱惑多了,对衷情的 才会更坚定。 如果每个人的轨迹是一个螺旋, 我不会无休止的扩散,而是沿着走过的 路回到原点。 只有这样,才能回答我开始的问题。 重要的不是能拥有什么,而是我真的需 要什么。 我的真实,会为我证明自己。 诺基亚N9,不跟随。
(三)广告表现价值评估
广告表现:怎么说
一个好的广告主题如果能以幽默的、引人注目的 或令人难忘的形式表现出来,无疑对取得理想的广告 效果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成功的广告往往不是通过广告主题,而是通过选 择成功的广告表现形式(即“怎么说”)使自己的广 告与众多的竞争对手广告拉开距离。
(三)广告表现价值评估
三、广告活动价值评估的方法
(一)概念和创意策略的评估方法
2、焦点小组评估 焦点小组评估方法是指从目标市场中组织由8到12 人构成的焦点小组,在一位经过培训的测试人员的主 持下集中讨论某个特定产品概念或创意策略题目,并 搜集受访者的印象或态度信息。 在焦点小组讨论过程中,一般都是先录音,会后
由测试人员通过分析录音资料归纳讨论结果,以评估
事后评估:了解广告创意的实际效 果,为以后的广告创意提高第一手 的资料。
一、广告创意价值评估的基础理论
认知
• 了解这是包含 某一销售信息 的广告。
理解
• 准确理解广告 要传达的信息。
反应
• 经过认知和理 解,对广告作 出的反应。
二、广告创意价值评估的内容
广告概念价值评估
广告文案价值评估
广告表现价值评估
行动。 反应主要表现为受众最后是否被说服而改 变对广告宣传品牌或企业的态度,是否会采取 某些具体行动。
三、广告活动价值评估的方法
(一)概念和创意策略的评估方法
1、消费者问询
问询对象的筛选标准时必须与目标市场描述相吻合。 概念价值评估:问询者把各 种创意构想写在卡片上,要 求受访者先阅读卡片,然后 归纳概念,并对各个不同创 意构想按照评价高低进行排 序。根据统计学原理,这样 的评估方法中一般样本数要 求在50到100之间。
媒介价值量的评估和质的评估 广告创意的价值评估 广告活动的价值评估 广告评估的常见模式
关键词
广告价值 媒介价值 价值评估 广告效果
第一节 媒介广告价值分析
媒介广告价值的大小由客观价值和主
观价值两部分构成,前者使用客观标准衡
量,称为可量化广告价值,后者使用主观
标准衡量,称为不可量化广告价值。
媒体价值评估标准:客观(量)+主观(质)
一、广告活动价值评估的目的
1、筛选传播方法 2、预测广告目的达到程度
3、在开展广告活动前完善广告计划
二、广告活动价值评估的内容
广告活动价值评估一般测试三种基本 效果:知觉、理解和反应。
二、广告活动价值评估的内容
1、活动的知觉效果
广告的知觉是指广告受众了解这是一个广 告,它传递的是某一种销售信息。 信息过剩的时段,广告面临两个困难:一 是由于激烈的广告竞争,能对受众产生刺激作 用的门槛较高;二是由于刺激源过剩,受众只 能接收广告信息的“一部分”。 因此,广告首先必须能够克服这两大困难, 对受众产生刺激作用,引起他们的注意,使其 对刊播的广告信息有所知觉。
一、媒介广告价值量的分析
对媒介的可量化广告价值的分析,一 般涉及以下评价指标:媒介覆盖域和受众 数量、媒介覆盖率、到达率、暴露频次和 毛评点、千人成本。
一、媒介广告价值量的分析
(一)媒介覆盖域和受众数量
媒介覆盖域是指媒介主要发生影响的空间范围。 通过该指标反映的是媒介传播信息的范围和受众数量。 印刷媒介:发行区域 电波媒介:电波到达区域 一般情况下,媒介该指标越高,媒介受众数量越大, 媒介价值也就越高。 受众数量是指接触该媒介并通过该媒介获取信息 的总人数。 印刷媒介:发行量 电波媒介:收信机台数量近似反映
毛评点用实际人数表示时也称为“视听众接触度”。 例如:某刊播广告的媒介在一定时间段内到达率是 50%,平均接触频次为3,则总毛评点为50% ×3=150%;如果某受众群体总数为200万人,则每 100个受众中有50人接触了媒介,平均每人3次接触, 送达的视听众总接触度为300万人(50% ×3 ×200)。
第二节 广告创意的价值评估
在当前的广告运作中,策划、文案、媒介、作
品设计等应统筹规划,以追求最好的整体广告效果
为目标,如果不利于这一目标,可以舍弃某个方面
好的创意。
事前评估:及时发现一些不当之处 并予以纠正,以提高广告获得预期 效果的概率。
事中评估:及时了解消费者对广告 的实际反应,及时纠正一些事前评 估中未发现的问题。
有1000万人,经过发行推广,该杂志在该地区实际拥 有20-30岁的女性读者300万人,则该杂志的目标受 众覆盖率为30%。 某报发行量为45万份,发行区域内的家庭为300万户, 其覆盖率为15%。
一、媒介广告价值量的分析
(三)到达率、接触频次和毛评点
到达率 是指一定时段内(通常是四个星期)接触某一媒介讯 息的次数不少于一次的家庭总数或人员总数。 到达率=信息送达的目标受众数÷目标受众总数
然而,广告主媒体投资的目的是要达成广告效果, 如知名度的建立、偏好度的提高等,即媒体效果。 媒体投资评估不应只关注接触人口的问题,还要 涉及接触效果。
二、媒介广告价值质的分析
由于量化评估是假设各媒体载具为等值,因此在 评估上忽略品牌及活动的个别性,而以固定的评估 项目评估所有媒体,如收视率、阅读率、千人成本 等固定评估项目。 质化评估则注重针对个别品牌及活动,媒体所能 提供的价值,所以在评估项目上因个别性较高也较 为主观和不固定。
二、媒介广告价值质的分析
(五)相关性
• 相关性:产品类别或创意内容与载具本身在主题上的相 关性。 – 运动类商品刊登在体育刊物上、婴儿用品出现在育婴 节目上,等等。
• 相关性的意义在于,消费者对于该类型内容的载具有较 高的兴趣,因此他们选择接触该载具;品牌依此线索可 以接触到对本品类或创意表现方式具有较高兴趣的群体, 其产出效果也将比出现在毫不相干的载具上高。
(四)编辑环境
• 编辑环境:媒体载具所提供的编辑氛围对品牌及广告创 意的适切性。
• 评估工具: – 载具形象:载具的形象与品牌或创意的契合度。 – 载具地位:特定媒体载具在其类别中所占的地位。
二、媒介广告价值质的分析
载具地位的评价原则:
– 载具地位排名与受众大小相关,但并不一定受众多, 载具的地位排名就一定靠前。 – 载具地位对广告效果的意义在于,领导地位的载具对 其受众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将连带使在该载具出现的 广告具有较大说服效果。
二、媒介广告价值质的分析
• 关注度测量要素: a 收看频次和连续性 b 主动收看或是被动参与 c 节目喜欢程度及错过收看的失望程度 • 评估的方法:在传统的收视率评估上加上质量指数 • 质量指数: 收视连续性、(节目)关注指数、时段指数
二、媒介广告价值质的分析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二)干扰度
• 干扰度:受众接触媒介的广告干扰度和受众接触广告 的广告干扰度。 • 受众接触媒介的广告干扰度:受众接触媒介时受广告 干扰的程度,一般用广告占有媒介的时间或空间大小 来表示。 • 受众接触广告的广告干扰度:受众接触特定广告信息 受同一媒介上刊播的其他广告的干扰程度。一般用特 定的广告占媒介刊播广告的总时间或空间的比重表示。
二、广告活动价值评估的内容
2、活动的理解效果
理解是指广告受众能够正确解读广告主传
递的信息信号,即广告受众通过广告刊播获得
的信息与广告主真正想要传递的信息是一致的。 要求广告信息表现形式必须针对受众特点 进行设计。
二、广告活动价值评估的内容
3、活动的反应效果
反应是指广告受众在注意到广告并正确理
解了广告主想要传达的信息后,最后所做出的
一、媒介广告价值量的分析
(二)媒介覆盖率
定义:媒介覆盖率是指目标受众中接触媒介的百分比。 计算公式: 媒体覆盖率=媒体到达目标受众的人数÷媒体目标市 场的总人数 较高覆盖率反映媒体较高的目标人群传达力。
一、媒介广告价值量的分析
(二)媒介覆盖率
例如:
某杂志在某地区的目标消费者为20-30岁的女性,共
一、媒介广告价值量的分析
(四)千人成本
定义:千人成本是指使刊播广告的媒介到达1000户家
庭或个人,广告主所支付的广告费用。
成本是指一个媒体的广告时段(版面)的价格。
千人成本可以用来评估广告的效率及其经济性。
计算公式:
千人成本=广告费用÷所到达的对象人数×1000
二、媒介广告价值质的分析
媒体在一般的作业上大多偏向量化评估,即媒体 覆盖率、接触人数、千人成本等,看重的是人数或人 头数等媒体效率上的评估。
这是一份简历,作者希望通过它,来寻找到一份影视后 期制作的工作。这份自荐视频发布在优酷网站后,10天时 间获得了64万个点击。
第三节 广告活动的价值评估
一、广告活动价值评估的目的 二、广告活动价值评估的内容 三、广告活动价值评估的方法 (一)概念和创意策略的评估方法 (二)广告草图或完稿的价值评估方法 1、内部评估法 2、专家意见综合评估法 3、消费者固定调查户评估法
(一)广告概念价值评估
目的:确定“广告应该说什么”,即确定广告
应该强调的主题是什么。
选择最佳的主题创意作为广告诉求的核心主题。
(二)广告文案价值评估
广告文案价值高低表现为广告设计表达广告诉求
的准确程度。 广告文案价值通过测定目标受众对广告语、广告 正文、广告设计等的理解和建立的联想来确定。 通过广告文案价值评估,可以修正广告各构成元 素中容易引起目标消费者误解或不清楚的部分,使广 告各要素表达的信息能最大限度地让目标消费者理解 和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