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1、“汉服”一词的记载出于“后数来朝贺,乐汉衣服制度。
”请问此句出自哪里?( C)A.《史记》B.《春秋左氏传》C.《汉书》D.《论语》2、同袍一词在汉服复兴者间运用广泛,那么这个词出自哪里?(D )A.《楚辞》B.《仪礼》C.《尚书》D. 《诗经·秦风·无衣》3、现在的汉服同袍属于汉服运动的第几代复兴者?(C )A.第一代B.第二代C.第三代D.第四代4、汉服运动兴起于____年?被称作汉服上街第一人的是谁?(B )A.2004;陈朕冰B.2003;王乐天C.2003;李婷D.2004;菲古想5、历史上原先在中原地区的知识分子及各阶层人民纷纷逃亡到南方,保留了中原文明的火种,而逐渐把江南开发成繁华富庶之地,史称“永嘉之乱,衣冠南渡”。
这一事件发生在什么时期?( A)A.晋代B.五代十国C.宋代D.元代6、(甲)楷书、(乙)行书、(丙)篆书、(丁)隶书,以上四种书体的发展顺序是:(B)A.甲乙丙丁B.丙丁甲乙C.甲丙丁乙D.丁丙乙甲7、《三字经》言:"昔孟母,择邻处。
"这就是“孟母三迁”的典故,那么孟母究竟搬了几次家?(B )A.一次B.二次C.三次D.四次8、我国是茶叶的故乡,绿茶是最古老的品种,是我国品种最多,产量最大的第一大茶种,下列哪一项不是我国著名的绿茶?(A)A.铁观音B.太湖碧螺春C.庐山云雾D.西湖龙井9、“退避三舍”的典故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二年》,请问这个典故讲的是哪两个诸侯国之间的故事?( D)A.楚国和越国B.秦国和晋国C.齐国和燕国D.晋国和楚国10、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的《清明上河图》,以其丰富的思想内涵、独特的审美视角、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描绘了汴梁以及汴河两岸的自然风光和繁荣景象。
在中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被奉为经典之作。
而此画的作者是谁?( D)A. 顾恺之B.吴道子C.阎立本D.张择端11、以下选项中正确的是(D)A. 汉服是指汉朝的服饰。
B. 汉服是指汉族人穿着的服饰,其代表为中山装和盘扣的唐装。
C. 汉服是古装的别称。
D. 汉服是指汉民族的传统服饰。
12. 以下服装中,属于汉服的有(多选):(BCE)A. 丝袜B. 裋褐C. 深衣D. 中山装E. 襦裙F. 西服G. 旗袍H. 旗装13. 下列图片中,肯定不属于汉服的是(D)14. 以下选项中正确的是(B)A. 汉服是汉民族的传统服饰,其特点是其全部服装都宽袍大袖。
B. 交领右衽是汉服的基本特点,但是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也存在过左衽的汉服。
C. 汉服中的“汉”字指的是汉朝。
D. 汉服是因为自身的缺陷,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被汉族人放弃的。
15 以下选项中正确的是(B)A. 汉服和和服之间有着巨大的区别,比如和服都是宽腰带,而汉服中从来没有出现过宽腰带的痕迹。
B. 韩服的款式受明制汉服的影响很大。
C. 吴服是汉服的一种,因为吴服是指上海人民在18世纪末的穿着。
D. 旗袍是根据从汉服中的圆领袍衫演化而来的。
16 中山装不属于汉服的原因是(C)A. 孙中山有美国国籍。
B. 中山装是窄袖。
C. 中山装源自日本学生装,与汉服毫无关系关系。
D. 中山装上面有扣子。
17 影楼装与汉服的区别是(D)A. 影楼装亮闪闪的真好看❤,汉服灰秋秋的不好看。
B. 影楼装露肉,汉服不露肉。
C. 在影楼里穿的衣服叫影楼装,在影楼外穿的衣服叫汉服。
D. 影楼装在形制上非常随意,汉服在形制上有着严格的要求。
18. 以下关于唐装的说法正确的是(D)A. 国家领导人在APEC会议上穿着的唐装,与唐朝时汉族人的着装一致。
B. 国家领导人在APEC会议上穿着的唐装,是汉服体系中的一种。
C. 国家领导人在APEC会议上穿着的唐装,源自于宋初的官员装束。
D. 国家领导人在APEC会议上穿着的唐装,是一种现代时装。
19 请将图片和款式名称对号入座。
(6分)1. 襦裙。
B2. 朱子深衣。
A3. 短曲E4. 曲裾。
C5. 褙子。
D20. 以下关于汉服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D)A. 汉服运动是指穿着汉服做体育运动。
B. 汉服运动的主要目的是让所有人每时每刻在所有场合都穿汉服。
C. 汉服运动的目的是消灭其他服饰。
D. 汉服运动的口号之一是“华夏复兴,衣冠先行”。
21. 以下关于汉服的说法中,正确的是:(B)A. 在明风婚礼中,新娘子身着穿着钿钗礼衣,新郎着公服,即所谓“红男绿女”。
B. 狭义的深衣指的是《礼记》记载、规定的深衣,但现在观点多认为其过于理想化,无法完全的实现。
C. 在重大礼仪场合,男子一定要着大氅,以示隆重。
D. 裋褐是由上衣下裙组成的。
22. 以下关于汉服的说法中,错误的是:(B)A.褙子是对襟的女子罩衫。
B.褖衣是由上衣下裳组成的。
C.半壁是由上襦发展而来的一种交领或对襟的短外衣。
D.深衣上下分裁,缝合在一起,以表示不忘古制。
23. 以下关于汉服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A.在较为正式的冠礼和笄礼中,需要至少2套汉服。
B.采衣是指采花贼穿着的汉服。
C.汉服体系中的道袍是指深衣制的汉服。
D.私祭时不可穿小礼服。
24. 以下关于汉服体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D)A. 汉服不需要有任何的体系,因为任何衣服都可以划归到汉服中。
B. 汉服的体系较为复杂和庞大,和服和韩服则都很单一,不成体系。
C. 衍生服饰是指包涵汉服元素或以汉服为载体衍生出的服饰,是汉服的一种。
D. 汉服的定义对汉服体系的界定与整理至关重要。
25. 以下关于汉服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B.F)A. 清末至新中国建立,从未有人尝试过复兴汉服。
B. 汉服运动参与者之间互称“汉服同袍”。
C. 现代汉服运动开始的时间是1998年。
D. 汉服运动一开始便受到了广泛的支持,早在2003年就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得到了政(和谐)府的支持。
E. 2008发生了著名的成都烧汉服事件,这件事情的起因是因为爱国群众聚会烧烤时不小心造成火灾。
F. 汉服运动是一场来自民间的文化运动。
二、填缺补漏1、唐代孔颖达在《左传正义·定公十年》中注疏,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解释“华夏”一词。
2、汉服结构的十个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汉服的三个基本特点:______、______、______;汉服的三个基本形制:______、______、______。
4、汉服在满清政府时期出现了断代,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满清政府“__________”的政策5、在《易经·系辞下》中有一句话表明了汉服的起源时间,这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礼仪是服章的生命。
那么根据《周礼·春官·大宗伯》中记载,五礼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
7、被称作四大名锦的是:____、____、____、____。
8、《诗经》编成于春秋时期,又称《诗三百》,共305篇,分为“风”“雅”“颂”,多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而其有独到的三种表现手法为:____________;而其中“风”按地区分为“_______”,“雅”按音乐布局分为“_____”、“_____”;“颂”为祭祀乐歌,分为“_____”、“____”、“____”。
9、汉服,又称(),是指()民族的()服饰,时间范围从黄帝即位到()。
10.汉服的含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汉服自_______垂衣裳而天下治,至明末遭满人_________而没落(势微)。
11、.袄裙由哪一种形制的汉服演化而来?__________12、《别忘了,你的祖先名叫炎黄》的作者为汉服复兴前辈__________13、4.襕衫受__________影响而产生,最早出现于__________时期14、5.深衣分裁制成,直裾上衣由四幅布缝合而成,象征__________。
下裳由十二幅布分裁缝合而成,象征__________。
15、6.褶裙始于汉代赵飞燕,最初名称为__________。
16、1.黄帝持轩辕而败蚩尤,问鼎中原。
这一战为__________17、2.崖山海战时间为__________,___________(人名)于战败后携幼帝投海,十万军民自发殉国18、3.明朝建立时间为__________,汉家光复,第一任皇帝为朱元璋,年号__________。
亡于__________年,这一事件被称为__________。
19、5.“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出自《__________》,其文题目为__________。
20、6.“寇可往,朕亦可往!”是_______代__________(人名)所言。
三、明辨是非1、汉服是从三皇五帝开始到明末的汉民族服饰统称,所以唐装也是汉服的一种。
()2、婚礼中的六礼按顺序为:一曰问名,二曰纳采,三曰纳吉,四曰纳征,五曰请期,六曰亲迎。
()3、“尚方宝剑”可以打昏君、除奸臣,其中“尚方”最先是指唐朝时少府的一个机构,负责打造御用之物。
()4、古曲《春江花月夜》又名《夕阳箫鼓》。
()5、自古中秋节就有拜月的习俗,拜月通常是由女人先拜。
()6、明代修《辽史》时,专门为汉服开辟了一个“汉服”条。
()7、汉服具有历史性、传承性、多样性与同一性、完备性和相融性等特性。
()8、冕服,冕服最早产生于西周时期,是古代的一种礼服名称。
主要由冠(冕冠)、上衣(玄色,即黑色)、下裳(一般为红色或黄色)、舄(或靴——明制)等主体部分及蔽膝、绶、佩等其他配件相构成。
()9、汉服是汉族的礼仪文化的必要组成部分。
周礼的礼典分为五礼八纲,其中八纲包括:冠礼、婚礼、丧礼、祭礼、乡礼、射礼、朝礼、聘礼。
()10、女子衣连裳,寓意德贵专一。
()四、简答1、请说出“汉服同袍”四个字来自哪个典故答:“汉服同袍”取自于《诗经》中的“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2、请判断该服饰是否为汉服,并简略说出原因答:(1)不是。
图中服饰为汉服的衍生服饰,并不符合汉服任一款的基本形制。
(2)是。
图中服饰为中衣和中裤。
(3)不是。
图中服饰为汉服的衍生服饰,虽然有类似的地方,但领子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交领,而且形似深衣的外衣并无衣缘。
3. 有观点认为,“汉服体系应当按照朝代划分”。
请你简略谈谈自己的看法4. 有观点认为,“汉服运动的最终目的是汉文化的复兴”,请你谈谈自己的看法5. 有观点认为,“汉服运动没有政(和谐)府的支持将举步维艰”,也有观点认为“汉服运动兴起自民间,也应当只由民间进行下去”请你谈谈自己的看法(3、4、5 为开放式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6、汉服只是单纯的指汉朝的服饰吗?答:不,汉服指汉民族的服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