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经济法(专升本)》期末试题(A卷)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关于消费者保护法中经营者的定义,以下表述正确的是(C )。
A.以赢利为目的而从事商品生产或提供服务的人
B.以营利为目的而从事商品生产或提供服务的人
C.通过市场为消费者提供消费资料和消费服务的人
D.通过市场为消费者提供消费资料和消费服务的组织
2.我国消费者协会的性质是什么?(B )
A.是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法定组织
B.是对商品和服务进行社会监督的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全国性社会团体
C.是对商品和服务进行社会监督的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法定组织
D.是对商品和服务进行和会监督的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依法设立的政府机关
3.消费者索要购货凭证或服务单据的,经营者(B )出具。
A.可以
B.必须
C.无须
D.无需
4.司法机关对消费者权利的保护,主要体现在( C )。
A.通过法律宣传向社会宣示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以及法律对各种侵害其利益行为的禁止
B.通过监督活动对消费者进行权益保护
C.通过审判活动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D.通过制定法律,规定消费者的合法权利
5.经营者的身份标明义务就是(B )。
A.可以标明其真实身份
B.应当标明其真实身份
C.可以标明身份
D.只要提供身份即可
6.对国家规定或者经营者与消费者约定包修、包换、包退的商品,经营者应当负责修理,更换或者退货,保修期内(B )修理仍不能正常使用的,经营者应当负责更换或者退货。
A.一次
B.二次
C.三次
D.四次
7.对《消法》中的经营者的理解正确的是( A )。
A.经营者并非必须以营利为目的
B.经营者必须以营利为目的
C.经营者就是以营利为目的的组织
D.经营者就是也可以营利为目的的个人
8.消费者对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所进行的批评、检举和控告的行为,是其行使(B )权利的表现。
A.批评权
B.监督权
C.检举权
D.控告权
9.消费者组织的宗旨是(A )。
A.以保护消费者利益为宗旨
B.维护自己组织的利益
C.传达政府的政策
D.作为消费者与经营者沟通的桥梁
10.产品质量法与消费者保护法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A )。
A.产品质量法中关于消费者保护的有关规定,是消费者保护法的重
要组成部分
B.产品质量法与消费者保护法是两个不同的法律,互不相干
C.产品质量法与消费者保护法的立法层次是不一样的
D.产品质量法完全包容在消费者保护法之中
11.下列降价行为中属低价倾销行为的是(D )
A.低于成本销售鲜活商品
B.低于成本处理积压商品
C.季节性降价
D.低于成本销售商品,排挤对手,独占市场
12.某电器销售连锁店在本市一家主要媒体上刊登广告称为回报消费者,本店全场特惠,降幅10%至50%。
但执法人员检查发现,该店先将商品价格悄然上涨10%,然后在此基础上下降10%,实际等于一点没降,该行为(A )。
A.构成虚假宣传行为
B.构成不正当亏本销售行为
C.不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
D.构成混同行为
13.为排挤竞争对手,某商店在销售中向购买A品牌电冰箱的顾客赠送一套厨房用具。
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哪项?(A )
A.如果电冰箱的价格减去厨房用具的价值小于电冰箱的成本价则商店构成不正当竞争
B.商店的行为构成违法搭售的不正当竞争
C.如果赠送厨房用具违背顾客意愿则构成不正当竞争,否则不构成
D.如果厨房用具质量不合格则构成不正当竞争,否则不构成
14.反不当竞争法所指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是(C )
A.经营者违反法律的规定,损害其他经营者合法权益的行为
B.经营者违反法律法规规定,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
C.经营者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损害其他经营者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
D.经营者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损害消费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
15.某商场在“五一”黄金周期间挂出一条“五一放假期间在本商场购买商品达500元者,本商场送一特大礼物”的横幅,结果特大礼物是一只大气球。
对此,另一商场向工商行政管理局提出控告。
依照《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某商场的这一行为的性质(A )
A.是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构成不正当竞争
B.是违反商业道德的宣传,不违法
C.只是对消费者构成消费欺诈,不构成不正当竞争
D.只是一般的欺诈行为,不构成不正当竞争
16.甲欲买“全聚德”牌快餐包装烤鸭,临上火车前误购了商标不同而外包装十分近似的显著标明名称为“仝聚德”的烤鸭,遂向“全聚德”公司投诉。
“全聚德”公司发现,“仝聚德”烤鸭的价格仅为“全聚德”的1/3。
仝聚德公司行为的性质应当是下列哪一种?(C )
A.诋毁商誉
B.低价倾销
C.混淆行为
D.虚假陈述
17.下列产品中那种产品质量适用《产品质量法》调整( B )。
A.原煤
B.电视机
C.籽棉
D.饲养的鱼
18.使用不当,容易造成产品本身损坏或者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产品,应当有(A )或者中文警示说明。
A.警示标志
B.质量标识
C.质量合格证明
D.失效日期
19.销售者不得销售国家明令淘汰并( C )的产品和失效、变质的产品。
A.限制使用
B.未经检验
C.停止销售
D.未经认证
20.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损害要求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为(B )年,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益受到损害时起计算。
A.一
B.二
C.十
D.二十
二、多选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钱某借用了其朋友个体工商户赵某的营业执照,在中友商场租赁了柜台,并销售乙厂生产的“压力锅”,消费者李某在该柜台购买了一个“压力锅”,使用时“压力锅”爆炸,请问钱某有权向哪些主体要求承担赔偿责任?( ABD )
A.钱某
B.赵某
C.中友商场
D.乙厂
2.在上题中,李某因为“压力锅”爆炸,致使烧毁价值6000元的财产,李某个人也被烧伤致残,下列何种表述是正确的?(BC )
A.李某因为身体伤害要求赔偿的诉讼时效为1年
B.李某因为身体上伤害要求赔偿的诉讼时效为2年
C.李某可以向被告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D.李某遭受的财产损失不属于产品责任,而属于违约责任
3.对于违反反垄断法实施集中的经营者,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可以采取的措施(ABCD )
A.责令停止实施集中
B.限期处分股份或者资产
C.限期转让营业
D.处以罚款
4.销售者在产品质量方面承担民事责任的具体形式有下列哪些(ABCD )。
A.修理
B.更换
C.退货
D.赔偿
5.销售者不得(ABCD )。
A.伪造产地
B.冒用他人厂名、厂址
C.伪造认证标志
D.冒用认证标志
三、问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产品质量法》的立法目的是什么?
答案:
(1)加强对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提高产品质量水平;(3分)(2)明确产品质量责任;(2分)
(3)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3分)
(4)维护社会经济秩序。
(2分)
2、简述行政性垄断的特征。
答案:
(1)行为的实施主体是政府及其所属部门;(3分)
(2)行为在客观上表现为滥用行政权力;(3分)
(3)行为具有较强的抽象性;(2分)
(4)行为具有鲜明的强制性。
(2分)
3、简述搭售行为的认定。
答案:
(1)行为的主体必须是经营者搭售行为的主体是从事经营活动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或个人。
非经营者的行为则不构成搭售;(3分)(2)行为在客观上表现为经济优势滥用搭售行为是经营者凭借自身的经济优势而实施的;(2分)
(3)产品和搭售产品毫不相干;(2分)
(4)搭售行为足以给他人造成损害搭售行为造成的损失表现为,剥夺了购买者选择商品、服务的权利,使他们受到不公平的待遇甚至盘剥。
(3分)
4、经济法与行政法有何不同?
答案: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