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小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

自主管理让老师轻松“减负”
樊城区小樊中心小学:彭军
作为一名农村小学的班主任,终日琐事缠身,疲惫不堪。

如何减轻班主任老师的负担呢?我认为班主任要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把自己从日常繁琐事务中解放出来,给自己减负。

下面本人结合自身实践就如何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积极创设自主管理氛围
班主任首先要建立民主平等的人际关系,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营造一种活泼、和谐的民主教育氛围,使他们懂得自己是集体的主人,让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体验集体文化共建,集体活动共搞,如全体同学共同参与班风、班级公约的制定,以及庆祝教师节、圣诞联欢和元旦庆祝活动等都让学生自己布置、自编自演,人人准备。

二、指导制定班级奋斗目标
班集体的共同奋斗目标,是班集体的理想和前进的方向。

这个奋斗目标应是近期、中期、远期目标的结合。

作为班主任应结合本班学生思想、学习、生活实际,帮助制定出本班的奋斗目标。

在开学初指定了以下目标:
近期目标:严格执行规范,做文明守纪的小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学会自我服务,自我管理;关心集体,珍惜集体荣誉;同学间能互帮互助,和睦相处。

中期目标:班级中形成团结、进取、健康、活泼的班风和勤奋、踏实、认真、细致的学风。

远期目标:能够坚持良好的班风和学风,积极参加各类活动,争创学校文明班。

在实现班集体奋斗目标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集体每个成员的积极性,使实现目标的过程成为教育与自我教育的过程,每一集体目标的实现,都是全体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要让他们分享集体的欢乐和幸福,从而形成集体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比如,我班在一段时间里没有得到学校评选的班级管理“流动红旗”。

于是我召开了班会,在班队会上问同学们该这样做,通过全班讨论后,我班选出了卫生监督员,每天下课后检查。

在全班同学的努力下,“流动红旗”又回来了。

三、积极探索科学管理方法
把班级还给学生,让每个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在班级管理中尝试推行了“三制”。

1、班干部轮岗制
我坚持科学与民主相结合的原则,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班干部的竞选演讲。

在比较分析中选出了积极的班干部,既顺人心又树班干部的威信。

班干部一旦确立
就成为班级的领导核心,每个班干部都各司其职,相互协调配合,做到“事事有人管,处处有人问”,将班级管理引入自动运行轨道。

选出的班委负责开学后的前几周的工作,待到班委工作正常后才开始实施班干部轮岗制,将此后的职位和工作让贤给全班的每个组,原班委“退居二线”当顾问和评委,从而帮助小组值周班委开展班级工作,同时原班委作为全班的领导核心要有意识地分配在各个小组之中。

学期结束时,原班委的评委和顾问们要对每个小组值周班委进行评定和打分,将此分记入每个人的德育量化考核中。

2、班级事务责任制
集体中的事务,大到运动会这样的重大活动,小到每日的擦黑板、整理讲台、给植物花草浇水等“鸡毛蒜皮”的小事,做到分工到人,使“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时时有事做”,达到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集体自己管。


3、建立健全班级各项制度
自主管理不是放任不管,而是由原来的直接管理变成间接调控。

班主任对班级的间接调控主要是通过班级的管理制度来实现的,因此,实施自主管理、自主教育的模式,就需要建立合理完善的班级管理制度。

我在学生们自由、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制定了班级的班规和学生自己的行为达标标准,从学习、纪律、品德、体育、卫生、日常行为等方面对学生提出了明确、具体、有针对性的规范要求。

如制订了班级一日常规主要有:学习常规、体育常规、劳动卫生常规、课间常规。

如课间常规有这样几点:1、不在课间追逐打闹,大声喧哗。

2、上课前要准备好本节课所需课本、材料。

3、要服从值日班长的管理。

由于这些班规是学生们自己制定的,在执行中,学生们都较为自觉,而且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更多地采取了内外因相结合的方式,有力地促进了外在教育规范的内化。

班规的具体内容每学期都要根据班级的实际和学校的要求,及时地做出适当的调整,使班规跟上学生、班级的变化和学校的中心工作,同时通过班规的调整、完善,不断提高要求,引导学生的行为和品德向更高的层次发展,促使学生的行为和品德向更高的层次发展,促使学生通过自我教育、自我调整而不断成长。

总之,学生在自主管理的过程中,学生由以往的被动适应向主动参与转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得到了提高,成为教育活动的主体,从而获得全面、和谐、自由的发展。

班主任也切实从日常繁琐事务中解放出来,真正给自己减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