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苏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2018年苏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三)(时间150分钟,满分130分)第一部分(26分)1.阅读下面一段话,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到过的江南小镇很多,闭眼就能想见,穿镇而过的狭窄河道,一座座雕刻精zhì()的石桥,傍河而筑的民居,民居楼板底下就是水……江南小镇大多很有一些年代了,它们当然有过升沉荣辱,但实在也未曾摆出过太堂皇的场面,因此也不容易产生类似于朱雀桥、乌衣巷的cāng( )桑之慨。

总之,它们的历史路程和现实风貌都显得平实而耐久,狭窄而yōu()长,就像经纬着它们的条条石板街道。

想来想去,没有比江南小镇更足以成为一种tián()淡安宁的生活表征的了。

①精zhì()②cāng( )桑③yōu()长④tián()淡安宁2.下边的宣传语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并改正。

(4分)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10分)①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___________。

(陶渊明《饮酒》)②乱花渐欲迷人眼,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钱塘湖春行》)③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_______。

(陆游《游山西村》)④__________________,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⑤烽火连三月,________________。

(杜甫《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儿女共沾巾。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⑦子曰:“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⑧皓月千里,浮光跃金,___________,渔歌互答……(范仲淹《岳阳楼记》)4.名着阅读。

(6分)我脱了上衣、皮鞋和袜子,穿着牛皮背心走下海去。

这时离满潮大约还有半个钟头,我赶紧涉水而过。

不到半个钟头,我就到了舰队挺粕的地方,敌人见了我都吓坏了,就从舰上跳到海里去,向岸边泅水逃命,一时跳下水去的不下三万人。

我赶快拿出绳索、钩子,把钩子缚在每只船船头的一只孔里,接着又把所有绳子的另一头聚拢起来扎在一起。

我正在这样作的时候,敌人就放了几千枝箭,有许多枝箭射中了我的手和脸。

……我把眼镜拿出来牢牢地戴在鼻子上。

由于我有了这种防御,我继续大胆地工作起来。

(1)下列各项填入空格正确的一项是选文出自的《》.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是。

A.凡尔纳海底两万里“我”涉水渡海把敌人吓得跳海逃生B.乔纳森?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我”涉水渡海并在敌人的反击中栓敌船C.凡尔纳海底两万里“我”遭到了敌人的强烈反击D.乔纳森?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我”决定在满潮前渡海(2)格列佛曾到飞岛国的科学院参观,看到了很多奇特的研究。

请简要说说作者写那些研究有何目的。

(2分)_______________(3)下列关于文学名着内容及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西游记》孙悟空忍受不了五庄观中二仙童的毁骂,一气之下,径到人参园,将树推倒。

B.《格列佛游记》中小人国国王治国有方,公正无私,大人国国王狂妄昏庸,野心勃勃。

“洞中历险”过程中,汤姆索亚表现出沉着勇敢的精神和毫无杂质的人性特征。

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分两个部分,先描写国内战争,后描写经济恢复和社会主义建设。

在鲁迅博物馆,四位同学观看了《朝花夕拾》的展品,联想这部散文集,颇有感触。

下面是他们分别在参观记录本上写下的感受,其中比喻句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百草园见证了鲁迅美好的童年岁月,拔何首乌、摘覆盆子、捕鸟……那多彩的生活场景,好像色彩斑斓的图画,然我沉醉其中。

B.长妈妈给童年的鲁迅讲故事,还为他买《山海经》……这些小事如同涓涓细流,流淌在鲁迅的记忆里,也让我看到了一个普通人的淳朴与善良。

藤野先生的无私帮助和真诚关怀,对于遭遇困境的鲁迅来说,犹如冬日的暖阳,这样的老师让我肃然起敬。

D.《朝花夕拾》在平静的叙述中富有深长的韵味,如同一首热烈而激昂的乐曲,令我回味无穷。

第二部分(44分)阅读下面这首诗词,回答6—8题。

(6分)宴词①王之涣长堤春水绿悠悠,畎②入漳河一道流。

莫听声声催去棹③,桃溪浅处不胜舟。

【注释】①宴词:宴会上所作。

②畎(quǎn):田间小沟。

③催去棹(zhào):催促船儿离开。

棹。

长的船桨。

这是一首写“离愁”的送别诗,诗中一个“绿”字点明春水特色,“悠悠”则暗示了诗人一片___________的深情。

(1分)如何理解“桃溪浅处不胜舟”?请结合写作手法作简要赏析。

(3分)8.下列诗句中,与“莫听声声催去棹,桃溪浅处不胜舟”表达的内容和情感最接近的一项是(2分)( ) A.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王维《山居秋暝》) B.兴尽晚回舟,误人藕花深处。

(李清照《如梦令》)C.只恐双溪舟乍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武陵春》)D.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韦应物《滁州西涧》)阅读吴均《与朱元思书》中的一段文字,完成9—10题。

(6分)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9. 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 )(2分)A.急湍甚箭,猛浪若.奔若.毒之乎(《捕蛇者说》)B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小石潭记》)C.负.势竞上,互相轩邀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送东阳马生序》)D.横柯上蔽.,在昼扰昏重岩叠嶂,隐天蔽.日(《三峡》)10. 作者抒写了“鸢飞戾天者”和“经纶世务者”看到富春江奇异的景色的感受,“鸢飞戾天者”和“经纶世务者”分别指什么人?他写这两种人到此感受的目的是什么? (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2题。

(6分)准少英迈,通《春秋》三传①。

年十九,举进士。

太宗取人,多临轩顾问,年少者往往罢去。

或教准增年,答曰:“准方进取,可欺君邪?”后中第,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

每期会赋役,未尝辄出符移②,唯具乡里姓名揭县门,百姓莫敢后期。

累迁殿中永、通判郓州。

召试学士院,授右正言、直史馆,为三司度支推官,转盐铁判官。

会诏百官言事,而准极陈利害,帝益器重之。

擢尚书虞部郎中、枢密院直学士,判吏部东铨。

尝奏事殿中,语不合,帝怒起,准辄引帝衣,令帝复坐,事决乃退。

上由是嘉之,曰:“肤得寇准,犹文皇之得魏徵也。

” (选自《宋史·寇准传》) 【注】①三传:《左氏传》《公羊传》《榖梁传》。

②符移:官府征调救命文书。

11.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准方进取,可欺君邪? (2)准辄引帝衣,令帝复坐12.通读文段,你认为寇准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13—15题。

(10分)未完成是人生的常态周国平①天地悠悠,生命短促,一个人一生的确做不成多少事。

明白了这一点,就可以善待自己,不必活得那么紧张匆忙了。

但是,也正因为明白了这一点,就可以不抱野心,只为自己高兴而好好做成几件事了。

②一天是很短的。

早晨的计划,晚上发现只完成很小一部分。

一生也是很短的。

年轻时的心愿,年老时发现只实现很小一部分。

今天的计划没完成,还有明天。

今生的心愿没实现,却不再有来世了。

所以,不妨榨取每一天,但不要苛求绝无增援力量的一生。

要记住:人一生能做的事情不多,无论做成几件,都是值得满意的。

回首往事,多少事想做而未做。

瞻望前程,还有多少事准备做。

未完成是人生的常态,也是一种积极的心态。

如果一个人感觉到活在世上已经无事可做,他的人生恐怕就要打上句号了。

当然,如果一个人在未完成的心态中和死亡照面,他又会感到突兀和委屈,乃至于死不瞑目。

但是,只要我们认识到人生中的事情是永远做不完的,无论死亡何时到来,人生永远未完成,那么,我们就会在生命的任何阶段上与死亡达成和解,在积极进取的同时也保持着超脱的心境。

③分到一套房间,立即兴致勃勃地投入装修。

缺一卷墙纸,托人买了来,可是兴奋已逝,于是墙上永远袒露着未裱糊的一角。

世上事大抵如此,永远未完成,而在未完成中,生活便正常地进行着。

所谓不了了之,不了就是了之,未完成是生活的常态。

一个作家在创作旺盛时期就死了。

人们叹息:他本来还可以做许多事的……④可是,想做的事情未做完就死,这几乎是必然的。

不要企求把事情做完,总是有爱做的事情要做,总是在做着爱做的事情,就应该满意了。

⑤人生的一切矛盾都不可能最终解决,而只是被时间的流水卷走罢了。

⑥若把人生比作一场逆旅,我们便会发现,途中耽搁实在是人生的寻常遭际。

我们向理想生活进发,因了种种必然的限制和偶然的变故,或早或迟在途中某一个点上停了下来。

我们相信这是暂时的,总在等着重新上路,希望有一天能过自己真正想过的生活,殊不料就在这个点上永远停住了。

有些人渐渐变得实际,心安理得地在这个点上安排自己的生活。

有些人仍然等啊等,岁月无情,到头来悲叹自己被耽误了一辈子。

(有删改)13.选文第①段有什么作用?(3分)14.选文第③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15.仔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选文内容,谈一谈你得到的启示。

(4分)材料一:未完成让很多东西看起来很伟大很完美。

包括文学作品,也包括友情。

很多东西如果停止了追,就失去了意义,魅力也随之而去。

材料二:人生最大的悲剧在于过度地追求完美,不让自己的人生留下一点点的遗憾,这样许多事物就失去了快感。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6—20题。

(16分)野菊花秦文君①念小学时,有个同桌叫叶菊花。

她胖墩墩的,手脚粗大,脸儿总是红扑扑的,可一到冬天,她的耳朵上、手背上就长许多冻疮,一直要烂到翌年春上才痊愈。

那阵子,班里时兴相互起绰号,很公平,每人都拥有一个,什么“糊涂虫”“长豇豆”之类的。

她呢,就很自然地被叫作“野菊花”。

本来嘛,绰号只是私下里叫叫的,公开场合还都使用学名,可是,有一次上语文课,班主任齐老师口误叫了她一声“野菊花”,这下,仿佛得到认可似的,大家就干脆忘记她姓叶了,一律叫她的外号。

②“野菊花”确实有些“野”,她经常乱糟糟的,浓密的头发总是梳理不好,穿的长裤遮不住脚踝;她的书很旧,揉搓得像用了十年了。

她做作业时总爱用很粗的笔写,笔画又重,所以有时就把纸勾破了,或者用橡皮擦得黑乎乎的一片。

齐老师纤弱文气,酷爱整洁,所以更喜欢干净的学生。

记得我和叶菊花还是很投缘的,因为她为人热情,又很爱笑,所以虽然有诸多的缺点,她仍是很讨人喜欢的。

有一次下暴雨,校门口的一段路被淹了,她就往水里一站,蹬来蹬去地背班里同学过“河”。

许多人不好意思,推让着,她就生拉活扯,一边哧哧地笑,一边像骆驼似的慢慢行。

相关主题